血液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5506发布日期:2022-10-22 02: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血液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按照血液净化的原理,血液净化方式可分为: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中,并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3.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之前,需要先对血液净化管路进行预冲。图1为现有的血液净化系统简化结构示意图,血液净化系统包括动脉管路10’、静脉管路20’、抗凝管路30’等,在传统技术中,对血液净化管路进行预冲时,由于动脉管路和静脉管路的总长比较长,所以,需要将动脉管路和静脉管路从血液净化装置上拆除下来,然后分别对动脉管路、静脉管路以及血液净化装置进行预冲处理,预冲完成后,再将动脉管路、静脉管路以及血液净化装置组装起来,需要进行频繁地拆卸和组装。因此传统的血液净化管路给预冲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捷性,甚至给血液净化过程带来极大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系统,其旨在解决预冲处理过程不便捷,给血液净化过程带来极大感染风险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血液净化系统,包括:
6.血液净化装置,所述血液净化装置用于净化血液;
7.动脉管路,所述动脉管路用于将血液从患者输送至所述血液净化装置,所述动脉管路包括引血支路、血液输入支路和预冲支路,所述引血支路、所述血液输入支路和所述预冲支路呈“y”字型连接,所述引血支路之远离所述血液输入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患者,所述血液输入支路之远离所述引血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血液净化装置,所述预冲支路之远离所述引血支路和所述血液输入支路的一端用于连接装载有预冲液的第一承载容器;
8.静脉管路,所述静脉管路用于连接于患者与所述血液净化装置之间,所述静脉管路用于将经所述血液净化装置净化后的血液输送回患者;
9.第一开关控制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件设于所述预冲支路,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预冲支路的连通和断开。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将引血支路、血液输入支路和预冲支路呈“y”字型连接,也就是,预冲支路的一端同时连通引血支路和血液输入支路,以使管路结构一体化设置,并能使预冲液同时从两个方向完成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预冲,一个方向是从预冲支路流向引血支路,另一个方向是从预冲支路流向血液输入支路以及血液输入支路下游的装置和管路,实现从血液净化系统的中部朝两端进行预冲,相比于现有的从血液净化系统的一端朝另一端进行预冲,缩短了预冲行程,因此不需为了提高预冲效果,将整个血液净化系统
拆分成几部分分别进行预冲,避免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频繁拆卸和组装。实际应用中,引血支路的长度在引血支路和血液输入支路的长度总和中占比很大,将引血支路单独以一个方向进行预冲,有效缩短了血液输入支路以及血液输入支路下游的装置和管路的预冲行程。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管路结构一体化设置,能够同时从两个方向完成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预冲,不需要在预冲处理时对血液净化系统进行拆卸,避免了频繁地拆卸和组装,使预冲过程更加便利,有效地降低血液净化过程带来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现有的血液净化系统连接患者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连接患者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静脉缓冲器连接管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连接患者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血浆分离器连接管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血液净化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10、血液净化装置;11、血液灌流器;12、血浆分离器;121、分离器输入端;122、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3、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3、胆红素吸附柱;141、第一废液支路;142、第二废液支路;15、血浆管路;151、血浆输入支路;1511、第一输入区段;1512、第二输入区段;152、血浆输出支路;161、预留支路;162、预留输入支路;163、预留输出支路;17、连接支路;181、第一旁流支路;182、第二旁流支路;20、动脉管路;21、引血支路;22、血液输入支路;23、预冲支路;30、静脉管路;31、血液输出支路;32、回血支路;401、第一开关控制件;402、第二开关控制件;403、第三开关控制件;404、第四开关控制件;405、第五开关控制件;406、第六开关控制件;407、第七开关控制件;408、第八开关控制件;409、第九开关控制件;410、第十开关控制件;411、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2、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3、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4、第十四开关控制件;51、第一承载容器;52、第二承载容器;53、第三承载容器;54、废液容器;61、第一动力泵;62、第二动力泵;63、预留泵;71、抗凝管路;72、抗凝装置;80、补液管路;91、静脉缓冲器;911、静脉缓冲进口;912、静脉缓冲出口;92、动脉缓冲器;93、血浆缓冲器;100、血液净化主机;101、面板。
2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血液净化是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血液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以及多余水分,以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
27.预冲是指:将预冲液(比如生理盐水)输出至动脉管路、静脉管路以及血液净化装置,通过预冲液排尽动脉管路、静脉管路以及血液净化装置这三者内部的空气以及杂质;其中预冲属于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必备步骤,并且预冲的质量也直接影响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性;比如预冲后管路内仍然残留杂质,在血液净化治疗时杂质被引入到患者的血液中,这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28.实施例一:
2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液净化装置10、动脉管路20、静脉管路30和第一开关控制件401。血液净化装置10用于净化血液;动脉管路20用于将血液从患者输送至血液净化装置10,动脉管路20包括引血支路21、血液输入支路22和预冲支路23,引血支路21、血液输入支路22和预冲支路23呈“y”字型连接,引血支路21之远离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用于连接患者,血液输入支路22之远离引血支路21的一端用于连接血液净化装置10,预冲支路23之远离引血支路21和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用于连接装载有预冲液的第一承载容器51;静脉管路30用于连接于患者与血液净化装置10之间,静脉管路30用于将经血液净化装置10净化后的血液输送回患者;第一开关控制件401设于预冲支路23,第一开关控制件401用于控制预冲支路23的连通和断开。
30.在预冲阶段,预冲支路23连接第一承载容器51,控制第一开关控制件401连通预冲支路23,部分预冲液从预冲支路23流入引血支路21,对引血支路21进行预冲处理,另一部分预冲液从预冲支路23流入血液输入支路22,然后经血液净化装置10流入静脉管路30,完成对血液输入支路22、血液净化装置10和静脉管路30的预冲处理。在血液净化阶段,控制第一开关控制件401断开预冲支路23,引血支路21的一端连接患者的动脉,静脉管路30的一端连接患者的静脉,血液经引血支路21、血液输入支路22进入血液净化装置10,经血液净化装置10净化处理后,从静脉管路30流回患者体内。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血支路21、血液输入支路22和预冲支路23呈“y”字型连接,也就是,预冲支路23的一端同时连通引血支路21和血液输入支路22,以使管路结构一体
化设置,并能使预冲液同时从两个方向完成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预冲,一个方向是从预冲支路23流向引血支路21,另一个方向是从预冲支路23流向血液输入支路22以及血液输入支路22下游的装置和管路,实现从血液净化系统的中部朝两端进行预冲,相比于现有的从血液净化系统的一端朝另一端进行预冲,缩短了预冲行程,因此不需为了提高预冲效果,将整个血液净化系统拆分成几部分分别进行预冲,避免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频繁拆卸和组装。实际应用中,引血支路21的长度在引血支路21和血液输入支路22的长度总和中占比很大,将引血支路21单独以一个方向进行预冲,有效缩短了血液输入支路22以及血液输入支路22下游的装置和管路的预冲行程。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管路结构一体化设置,能够同时从两个方向完成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预冲,不需要在预冲处理时对血液净化系统进行拆卸,避免了频繁地拆卸和组装,使预冲过程更加便利,有效地降低血液净化过程带来的感染风险。
32.具体地,第一承载容器51为预冲袋,预冲袋内部存储有预冲液,预冲液可以为生理盐水。预冲支路23用于连接第一承载容器51的一端连接有插针穿刺器,插针穿刺器用于插入第一承载容器51内,以使第一承载容器51内的预冲液能够顺利地流入预冲支路23,进而顺利启动预冲功能。
3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引血支路21用于连接患者的一端设有动脉穿刺针,动脉穿刺针用于插入患者的动脉,利用患者的动脉压,引血支路21接入患者的动脉血,静脉管路30用于连接患者的一端设有静脉穿刺针,静脉穿刺针用于插入患者的静脉,患者的动脉血被动脉管路20引出后,经过血液净化装置10进行净化后,经过静脉管路30输出至患者的静脉,以构成患者的血液在体外管路内的循环。
34.请参阅图2,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开关控制件402,第二开关控制件402设于引血支路21,第二开关控制件402用于控制引血支路21的连通和断开。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需要暂停治疗,对管路和血液净化装置10进行预冲处理时,控制第二开关控制件402断开引血支路21,并将静脉管路30与患者的静脉断开,然后控制第一开关控制件401连通预冲支路23,预冲液能够从预冲支路23流入血液输入支路22,然后经血液净化装置10流入静脉管路30,实现对血液输入支路22、血液净化装置10和静脉管路30的预冲处理。而现有的血液净化系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预冲时,需要将动脉管路的一端脱离患者的动脉,将静脉管路的一端脱离患者的静脉,并拆卸血液净化系统,预冲完成后,再组装血液净化系统,并将动脉管路的一端接入患者的动脉,将静脉管路的一端接入患者的静脉,再启动血液净化过程。拆卸繁琐,给预冲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捷性,甚至给血液净化过程带来极大的感染风险。本实施例提供血液净化系统无需拆卸,能方便、快速地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预冲处理,并且有效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3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第十开关控制件410,第十开关控制件410设于血液输入支路22上,用于控制血液输入支路22的连通和断开。在预冲阶段,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控制件401连通预冲支路23,控制第二开关控制件402连通引血支路21,控制第十开关控制件410断开血液输入支路22,可实现对引血支路21的预冲。
3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重力方向,预冲支路23设置在引血支路21、血液输入支路22、静脉管路30和血液净化装置10的上方。通过该种设置,根据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的特性,在进行预冲时,预冲液能够自动地从预冲支路23流向引血支路21,以及从预冲支路23流
向血液输入支路22、血液净化装置10和静脉管路30。
37.请参阅图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引血支路21上设有第一动力泵61,在预冲阶段,第一动力泵61为预冲液从引血支路21之靠近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流向引血支路21之远离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提供动力;在血液净化阶段,第一动力泵61为血液从引血支路21之远离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流向引血支路21之靠近血液输入支路22的一端提供动力。具体地,第一动力泵61为蠕动泵,蠕动泵为常见的一种驱动装置,在此不展开描述。
3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抗凝管路71,抗凝管路71的一端连通引血支路21,抗凝管路7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抗凝装置72。通过设置抗凝管路71,抗凝装置72将抗凝剂通过抗凝管路71输送到引血支路21中,抗凝剂对引血支路21中的血液起到抗凝的作用。
39.请参阅图2,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液灌流器11,血液输入支路22用于连接于血液灌流器11的输入端,静脉管路30用于连接于血液灌流器11的输出端。具体地,血液灌流器11内部存储着净化血液用的吸附剂,在血液净化阶段,当动脉管路20将患者血液输出至血液灌流器11时,血液在血液灌流器11的内部通过,血液内的目标物质被吸附剂吸附并滞留在血液灌流器11中,以使得血液得到净化;其中血液灌流被广泛地应用在急慢性药物中毒、尿毒症中分子毒素吸附,肝病及免疫领域致病因子的吸附;通过将血液净化装置10设为血液灌流器11,为血液灌流的控制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无需对血液灌流器11进行频繁地拆卸即可完成预冲处理。
40.请参阅图2,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补液管路80;补液管路80的一端连通静脉管路30,补液管路8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装载有补给液的第三承载容器53,补液管路80用于为经血液净化装置10净化后的血液补充补给液。实际应用中,第三承载容器53为液体存储袋,存储的补给液可以为营养液、药物溶液等液体,补液管路80能够直接补充血液净化治疗时所需的营养液、药物溶液,提高了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并且简化了血液净化的操作过程。由于补液管路80连通静脉管路30,在预冲阶段,从血液净化装置10流入静脉管路30的预冲液部分可流入补液管路80,为补液管路80进行预冲,补液管路80连接第三承载容器53的一端此时可连接废液收集袋,收集废弃的预冲液。
4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补液管路80连接第三承载容器53的一端连接有插针穿刺器,插针穿刺器用于插入第三承载容器53内,以使第三承载容器53内的补给液能够顺利地流入静脉管路30,补充血液净化治疗时所需的营养液、药物溶液。
42.请参阅图2,静脉管路30设有血液输出支路31、回血支路32以及连接于血液输出支路31和回血支路32之间的静脉缓冲器91,血液输出支路31之远离静脉缓冲器91的一端用于连接于血液净化装置10,回血支路32之远离静脉缓冲器91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患者的静脉,静脉缓冲器91用于减缓静脉管路30中的血液的流动以及去除血液中的气泡,补液管路80连接于静脉缓冲器91。
43.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静脉缓冲器91为静脉壶,静脉壶设有两个静脉缓冲进口911和一个静脉缓冲出口912,血液输出支路31连接于一个静脉缓冲进口911,补液管路80连接于另一个静脉缓冲进口911,回血支路32连接于静脉缓冲出口912。在血液净化阶段,血液输出支路31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入至静脉壶内,补液管路80将补给液输入至静脉壶内,净化后的血液和补给液在静脉壶内进行混合,回血支路32将混合后的血液输送至患者的静脉,
以完成血液净化功能,通过在静脉壶内进行液体混合,节省了管路的布局空间,无需重新规划设计管路的空间结构,简化了管路结构的制造设计过程。并且,静脉壶通过在静脉壶的静脉缓冲进口911输入液体,静脉壶的静脉缓冲出口912输出液体,利用静脉壶内的大气压力,使得静脉壶内的液位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
44.请参阅图2,血液净化系统还包括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和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设于血液输出支路31上,用于控制血液输出支路31的连通和断开;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设于回血支路32上,用于控制回血支路32的连通和断开;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设于补液管路80上,用于控制补液管路80的连通和断开。在预冲阶段,可通过控制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连通血液输出支路31,控制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连通回血支路32,控制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断开补液管路80,实现对血液输出支路31和回血支路32的预冲;也可以通过控制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连通血液输出支路31,控制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断开回血支路32,控制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连通补液管路80,实现对血液输出支路31和补液管路80的预冲;还可以通过控制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连通血液输出支路31,控制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连通回血支路32,控制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连通补液管路80,实现对血液输出支路31、回血支路32以及补液管路80的预冲。
4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回血支路32之远离静脉缓冲器91的一端还用于连接废液收集袋。具体地,在预冲阶段,回血支路32之远离静脉缓冲器91的一端连接废液收集袋,用于收集废弃的预冲液;在血液净化阶段,回血支路32之远离静脉缓冲器91的一端连接患者的静脉,用于将血液回流至患者体内。
46.请参阅图2,血液输入支路22上还设有动脉缓冲器92,动脉缓冲器92用于减缓动脉管路20中的血液的流动以及去除血液中的气泡。具体地,动脉缓冲器92为动脉壶。
47.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控制件401、第二开关控制件402、第十开关控制件410、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和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都为设于管路外部的止水夹。当然,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开关控制件401、第二开关控制件402、第十开关控制件410、第十一开关控制件411、第十二开关控制件412和第十三开关控制件413都为设于管路上的控制阀也是可以的,比如截止阀。
48.实施例二: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血液净化装置10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一中,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液灌流器11;而本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浆分离器12。
50.请参阅图2、图4和图5,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的血浆分离器12,血浆分离器12设有分离器输入端121、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2和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分离器输入端121用于连接血液输入支路22,以将血液输送至血浆分离器12内;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2用于连接静脉管路30,以将分离出的血细胞从血浆分离器12中输出;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用于将分离出的血浆从血浆分离器12中输出。
51.目前,其中一种血液净化治疗为血浆置换治疗,又称plasma exchange(pe)治疗,pe治疗是将患者的全血引入血浆分离器12,通过血浆分离器12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将患者的血浆舍弃,然后以同等速度将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浆代用品代替分离出的血浆输送进患者体内,从而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本实施例中,补液管路80输送的补给液为血浆代用品,当患者的血液被输送至血浆分离器12时,通过血浆分离器12对患
者的血浆进行分离后,废弃的血浆从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输出,血细胞从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2被输送到血液输出支路31,然后输入静脉缓冲器91中,补液管路80将新鲜的血浆代用品补充至静脉缓冲器91中,在静脉缓冲器91内,新鲜的血浆代用品与血细胞混合后,通过回血支路32输送至患者的静脉,以实现pe治疗功能。
52.请参阅图2、图4和图5,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一废液支路141和第三开关控制件403;第一废液支路141的一端用于连接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第一废液支路14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废液容器54,第一废液支路141用于将废弃的血浆输出;第三开关控制件403设于第一废液支路141上,用于控制第一废液支路141的连通和断开。其中,废液容器54用于收集废弃的血浆。在血液净化阶段,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连通第一废液支路141,以使废弃的血浆能够通过第一废液支路141被输出;在预冲阶段,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断开第一废液支路141,以防止预冲液输入第一废液支路141。
5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开关控制件403为设于第一废液支路141外部的止水阀。
54.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及其附属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进行详述。
55.实施例三:
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血液净化装置10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一中,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液灌流器11;实施例二中,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浆分离器12;而本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浆分离器12、血浆管路15和血液净化器组件。
57.请参阅图2、图5和图6,血液净化装置10包括血浆分离器12、血浆管路15和血液净化器组件;血浆分离器12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分离器12设有分离器输入端121、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2和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分离器输入端121用于连接血液输入支路22,以将血液输送至血浆分离器12内;第一分离器输出端122用于连接静脉管路30,以将分离出的血细胞从血浆分离器12中输出;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用于连接血浆管路15,以将分离出的血浆从血浆分离器12中输出。血浆管路15包括血浆输入支路151和血浆输出支路152;血浆输入支路151连接于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和血液净化器组件之间,血浆输入支路151用于为血液净化器组件输送血浆;血浆输出支路152连接于血液净化器组件和静脉管路30之间,血浆输出支路152用于将经血液净化器组件净化的血浆输送至静脉管路30。通过该种设置方式,预冲液能够对动脉管路20、静脉管路30以及血浆管路15一并进行预冲,无需再单独拆卸各个管路结构,比如无需再单独拆卸血浆管路15以对血浆管路15进行预冲,简化了对血液净化系统的预冲过程,为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便捷。
58.本实施例中,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胆红素吸附柱13,血浆输入支路151连接于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和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入端之间,血浆输出支路152连接于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出端和静脉管路30之间。通过设置胆红素吸附柱13,进行血浆吸附,清除血浆中的胆红素和胆汁酸,达到净化血液的治疗目的。
5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浆输出支路152之远离血液净化器组件的一端和补液管路80之远离第三承载容器53的一端共接,并连接于静脉壶的其中一个静脉缓冲进口911。
60.请参阅图2、图5和图6,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用于减缓血浆流速的血浆缓冲器93;血浆输入支路151包括第一输入区段1511和第二输入区段1512,血浆缓冲器93连接于第一输入区段1511和第二输入区段1512之间;第一输入区段1511之远离血浆缓冲器93的一端
连接于第二分离器输出端123,第二输入区段1512之远离血浆缓冲器93的一端连接于血液净化器组件。具体地,血浆缓冲器93为血浆壶。
61.请参阅图2和图6,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一废液支路141、第三开关控制件403和第四开关控制件404;第四开关控制件404设于第二输入区段1512上,第四开关控制件404用于控制第二输入区段1512的连通和断开;第一废液支路14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输入区段1512且位于血浆缓冲器93和第四开关控制件404之间,第一废液支路14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废液容器54,第一废液支路141用于输送废弃的血浆;第三开关控制件403设于第一废液支路141上,用于控制第一废液支路141的连通和断开。在预冲阶段,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断开第一废液支路141,控制第四开关控制件404连通第二输入区段1512,从而实现对血浆管路15、胆红素吸附柱13和静脉管路30的预冲处理。在血液净化阶段,当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断开第一废液支路141,控制第四开关控制件404连通第二输入区段1512时,可通过胆红素吸附柱13,清除血浆中的胆红素和胆汁酸,达到净化血液的治疗目的;当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连通第一废液支路141,控制第四开关控制件404断开第二输入区段1512时,可通过pe治疗达到净化血液的治疗目的。
62.请参阅图2和图6,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设于第一输入区段1511上的第二动力泵62,第二动力泵62用于为血浆在第一输入区段1511的流动提供动力,以使得分离后的血浆在管路中进行正常的流动。实际应用中,第二动力泵62为蠕动泵。
63.请参阅图2和图6,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预留管路和第九开关控制件409,预留管路包括预留支路161、预留输入支路162和预留输出支路163;预留支路161的一端用于连接于血浆输出支路152,预留支路161的另一端连接预留输入支路162和预留输出支路163;第九开关控制件409设于预留支路161上,第九开关控制件409用于控制预留支路161的连通和断开;预留输出支路163之远离预留支路161的一端用于连接废液容器54;预留输入支路162之远离预留支路161的一端用于连接装载有液体的第二承载容器52,预留输入支路162用于连接预留泵63以使第二承载容器52中的液体经过预留输入支路162和预留输出支路163被输出。具体地,预留泵63为动力泵,第二承载容器52为液体存储袋,储存的液体为注射用水等,废液容器54为废液收集袋,预留输入支路162上设有预留泵63的话,在预留泵63的作用下,注射用水从第二承载容器52中流出,依次经过预留输入支路162和预留输出支路163,输送至废液容器54中。
64.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6和图7,血液净化系统的所有管路结构安装在血液净化主机100的面板101上,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型号的血液净化主机100,有的血液净化主机100配有两个动力泵,有的血液净化主机100配有三个动力泵,一旦血液净化主机100开机启动,血液净化主机100上所有的动力泵都必须同时运转,并且每一个动力泵不能空转(也就是不能没有安装管路的条件下运转)。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包括两个动力泵,即第一动力泵61和第二动力泵6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会用到血液净化主机100上的两个动力泵,而对于设有三个动力泵的血液净化主机100而言,会出现一个空余的动力泵。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留管路,将空余的动力泵设于输入支路,当血液净化主机100开机启动时,空余的动力泵驱动第二承载容器52中的液体流向废液容器54中,以使空余的动力泵不会空转。而对于配有两个动力泵的血液净化主机100来说,输入支路上不设置动力泵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的管路结构适用于现有的配有两个动力泵以
及三个动力泵的血液净化主机100,提高了兼容性。另外,不论血液净化主机100配有两个动力泵还是三个动力泵,都控制第九开关控制件409断开预留支路161,以避免预留管路对血液净化治疗造成影响。
6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设于预留输出支路163上的第十四开关控制件414,第十四开关控制件414用于控制预留输出支路163的连通和断开。具体地,当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于配有两个动力泵的血液净化主机100时,控制第十四开关控制件414断开预留输出支路163;当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于配有三个动力泵的血液净化主机100时,控制第十四开关控制件414导通预留输出支路163。
6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开关控制件404、第九开关控制件409和第十四开关控制件414都为设于管路外部的止水阀。
67.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及其附属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进行详述。
68.实施例四:
6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血液净化器组件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三中,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胆红素吸附柱13;而本实施例中,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血液灌流器11。
70.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及其附属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进行详述。
71.实施例五:
7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血液净化器组件的设置不同。实施例三中,血液净化器组件胆红素吸附柱13;实施例四中,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血液灌流器11;而本实施例中,所述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胆红素吸附柱13、血液灌流器11和连接支路17。
73.请参阅图8,血液净化器组件包括胆红素吸附柱13、血液灌流器11和连接支路17,连接支路17用于连接于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之间,胆红素吸附柱13之远离连接支路17的一端用于连接血浆输入支路151,也就是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入端连接于血浆输入支路151,血液灌流器11之远离连接支路17的一端用于连接血浆输出支路152,也就是血液灌流器11的输出端连接于血浆输出支路152。当然,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血液灌流器11的输入端连接于血浆输入支路151,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出端连接于血浆输出支路152,连接支路17连接于血液灌流器11的输出端和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入端也是可以的。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可对分离出的血浆采用广谱型吸附和离子交换性吸附两种吸附,提高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该种血液净化方式称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净化,dpmas能够用于重症肝炎、肝性脑病、肝衰竭、伴有黄疸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脓毒症休克等疾病。
74.并且,结合第一废液支路141、第三开关控制件403和第四开关控制件404,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地在pe与dpmas之间进行切换,以选择pe治疗方式或者dpmas治疗方式。比如,进行pe治疗方式时,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连通第一废液支路141,第四开关控制件404断开第二输入区段1512即可;进行dpmas治疗方式时,控制第三开关控制件403断开第一废液支路141,第四开关控制件404连通第二输入区段1512即可。而现有的pe治疗方式采用的管路结构和dpmas治疗方式采用的管路结构非一体结构设置,进行pe与dpmas切换时,需要进行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的拆装。比如,当从dpmas切换至pe时,医
护人员在拆卸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的过程中,需断开体外血液回路,进行拆卸、短连和穿刺生理盐水等一系列操作,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如果医护人员在临床有操作不当,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浆丢失或血浆洒落地面,增加了感染风险,也会增加细菌侵入患者血液的机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会给患者和医护带来危害。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装置10在切换血液净化方式时,无需对管路重新拆卸、安装,实现了免拆灌效果,给联合pe和dpmas治疗控制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提高了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减少了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75.请参阅图2和图8,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二废液支路142、第五开关控制件405和第六开关控制件406;第五开关控制件405设于连接支路17上,第五开关控制件405用于控制连接支路17的连通和断开;第二废液支路14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支路17且位于第五开关控制件405和血浆输入支路151之间,第二废液支路14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废液容器54,第二废液支路142用于输送废弃的预冲液;第六开关控制件406设于第二废液支路142上,第六开关控制件406用于控制第二废液支路142的连通和断开。通过该种设置方式,能满足临床使用过程的实际预冲需求,既可以对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都进行预冲,也可以对胆红素吸附柱13单独进行预冲,给预冲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具体地,在预冲阶段,通过控制第五开关控制件405断开连接支路17,控制第六开关控制件406连通第二废液支路142,预冲液经过血浆输入支路151对胆红素吸附柱13进行预冲后,流入第二废液支路142,然后排入废液容器54中,实现单独对胆红素吸附柱13的预冲;通过控制第五开关控制件405连通连接支路17,控制第六开关控制件406断开第二废液支路142,预冲液经过血浆输入支路151对胆红素吸附柱13进行预冲后,流入连接支路17,然后对血液灌流器11进行预冲,实现对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都进行预冲。
76.请参阅图2和图8,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一旁流支路181和第七开关控制件407,第一旁流支路18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血浆输入支路151和连接支路17,第七开关控制件407设于第一旁流支路181上,第七开关控制件407用于控制第一旁流支路181的连通和断开。具体地,第一旁流支路181的一端连接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入端,第一旁流支路181的另一端连接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出端。在血液净化阶段,当控制第七开关控制件407连通第一旁流支路181时,由于第一旁流支路181的两端会存在压力差,第一旁流支路181相当于一根导管,然而胆红素吸附柱13内部会存在较大的液体流动阻力,血液会优先通过第一旁流支路181,以对胆红素吸附柱13起到了液体旁流的作用,因此,血液灌流器11单独对血浆进行吸附。故,在血液净化阶段,当控制第七开关控制件407连通第一旁流支路181时,实现单独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吸附;当控制第七开关控制件407断开第一旁流支路181时,实现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双重吸附。因此,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在dpmas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选择单独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吸附还是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双重吸附,操作简便;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自适应的进行切换,以发挥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7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十五开关控制件(图未示),第十五开关控制件设于第二输入区段1512且靠近胆红素吸附柱13的输入端设置,第一旁流支路181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五开关控制件和血浆缓冲器93之间。在血液净化阶段,通过控制第七开关控制件407连通第一旁流支路181,控制第十五开关控制件断开第二输入区段1512,完
全没有血浆流经胆红素吸附柱13,以使第一旁流支路181对胆红素吸附柱13完全起到液体旁流的作用。
78.请参阅图2和图8,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二旁流支路182和第八开关控制件408,第二旁流支路18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支路17和血浆输出支路152,第八开关控制件408设于第二旁流支路182上,第八开关控制件408用于控制第二旁流支路182的连通和断开。具体地,第二旁流支路182的一端连接血液灌流器11的输入端,第二旁流支路182的另一端连接血液灌流器11的输出端。在血液净化阶段,当控制第八开关控制件408连通第二旁流支路182时,由于第二旁流支路182的两端会存在压力差,第二旁流支路182相当于一根导管,然而血液灌流器11内部会存在较大的液体流动阻力,血液会优先通过第二旁流支路182,以对血液灌流器11起到了液体旁流的作用,因此,胆红素吸附柱13单独对血浆进行吸附。故,在血液净化阶段,当控制第八开关控制件408连通第二旁流支路182时,实现单独胆红素吸附柱13对血浆进行吸附;当控制第八开关控制件408断开第二旁流支路182时,实现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双重吸附。因此,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在dpmas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选择单独胆红素吸附柱13对血浆进行吸附还是胆红素吸附柱13和血液灌流器11对血浆进行双重吸附,操作简便;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自适应的进行切换,以发挥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7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血液净化装置10还包括第十六开关控制件(图未示),第十六开关控制件设于连接支路17且靠近血液灌流器11的输入端设置,第二旁流支路182的一端连接于第十六开关控制件和胆红素吸附柱13之间。在血液净化阶段,通过控制第八开关控制件408连通第二旁流支路182,控制第十六开关控制件断开连接支路17,完全没有血浆流经血液灌流器11,以使第二旁流支路182对血液灌流器11完全起到液体旁流的作用。
8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七开关控制件407、第八开关控制件408、第十五开关控制件和第十六开关控制件都为设于管路外部的止水阀。
81.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及其附属部件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进行详述。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