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7292发布日期:2022-10-19 03: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


背景技术:

2.在四肢、脊柱、颈椎、腰椎、脚踝的骨骼、筋受伤时,通常需要进行固定以减少疼痛并加速复原。现代的医疗手段中,通常在患处以石膏进行固定,然而,石膏拆换较为麻烦,而且其发热容易烫伤用户。
3.支具作为石膏的替代物,其同样可像石膏那样固定,并且其可自由拆卸的特点使用户更加舒适。最原始的方式是找两个板子将患处固定,并包扎绷带,以便进一步固定。此种方式通常为紧急治疗的用途,但是长期扎绷也会导致扎绷部位血液流通不畅。
4.而在中药中,为了增进伤势恢复,可能会内服或外敷中药,或者采用按摩、正骨的手法来促进血液循环、祛除组织淤血,因此,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包括一组卡箍,所述卡箍分别由左卡箍和右卡箍组成,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尾部铰接,卡箍头可拆卸连接,一组所述卡箍之间连接有若干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电机一、丝杆、滑块、电机二、转动板、若干按摩头、导杆,所述电机一设置在其中一个卡箍上,所述电机一输出端连接丝杆,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导杆上,与丝杆相啮合,所述电机二设在滑块上,所述转动板中心连接在电机二的输出端,若干按摩头设在转动板上,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其与电机一、电机二的电源模块连接;用户终端,其与服务器无线连接。
9.优选的,一组所述卡箍之间还设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枢接在卡箍侧面上。
10.优选的,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卡箍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左卡箍和右卡箍的卡箍头通过绑带绑扣连接。
12.优选的,一组所述卡箍之间还设有药理包,所述药理包上设置拉链,所述药理包内安置中药。
13.优选的,所述药理包内设有若干电热丝。
14.优选的,所述卡箍上设有若干按钮和显示屏。
15.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的外侧由外罩进行包裹。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18.1、该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利用一组卡箍对患处进行固定,起到支护的作用,结合外敷中药,通过按摩机构对患处进行纵向和局部的按摩,中西结合,活血化瘀。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左卡箍、2右卡箍、3卡箍头、4压板、5按摩机构、51电机一、 52丝杆、53滑块、54电机二、55转动板、56按摩头、57导杆、6外罩、7 药理包、8拉链、9按钮、10显示屏、11电热丝、12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如图1-3所示,包括一组卡箍,卡箍分别由左卡箍1和右卡箍2组成,左右卡箍尾部铰接,卡箍头3可拆卸连接,一组卡箍之间连接有若干按摩机构5,按摩机构5包括电机一51、丝杆52、滑块53、电机二54、转动板55、若干按摩头56、导杆57,电机一51设置在其中一个卡箍上,电机一51输出端连接丝杆52,滑块53滑动套设在导杆27上,与丝杆52相啮合,电机二54设在滑块53上,转动板55中心连接在电机二54的输出端,若干按摩头56设在转动板55上,如图2所示,电机一51带动按摩头56纵向运动,电机一51 可以在滑块53移动到丝杆52的顶端或末端时,改变旋转方向,来改变滑块 53的移动方向,结合人体12来说,是纵向的安抚,电机二54带动按摩头56 旋转,若干个按摩头56在沿着转动板55中心旋转,模拟人手的捏、按、揉、抚等,电机一51和电机二54可按需求单独或者结合开启使用。另外:滑块 53与丝杆52滑动连接,可以是滚珠丝杠的连接方式。
24.图中的人体可包括四肢、脊柱、颈椎、腰椎、脚踝等。
25.该夹板件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其与电机一51、电机二54的电源模块连接;用户终端,其与服务器无线连接。
26.该实用新型以西医的固定止痛、止损的医疗概念为前提,用卡箍对骨折、伤筋处进行固定,并且,以中医的按摩理论为辅助,采用了可旋转地揉捏,上下安抚人体,配合了服务器、用户终端的云控制,结合药理包7的使用,使得中西医结合现代的互联网智能技术实现远程控制,为用户骨折、伤筋处作出一个更好的、恢复速度更快、按摩风险更低的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
27.进一步的,一组卡箍之间还设有若干压板4,压板4的两端枢接在卡箍侧面上,压板4可以在卡箍对骨折、伤筋处进行固定的同时,方便进一步固定,如用绑带对在压板4外进行缠绑。
28.左右卡箍的卡箍头3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如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相比之下,螺栓螺母会比较稳固。
29.左右卡箍的卡箍头3两端也可以采用卡扣形式连接,或者通过绑带绑扣连接,以方
便用户的佩戴和摘落,比较适用临时性的情况。
30.进一步,按摩机构5的外侧由外罩6进行包裹,一组卡箍之间,按摩机构5内侧还设有药理包7,药理包7上设置拉链8,药理包7内安置中药,内置的中药可以进行更换,通过拉链8进行开合药理包7。
31.中药可以遵循医嘱按需使用,
32.如采用如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
33.酒精30份、凡士林40份、蜂蜜20份、橄榄油2份、核桃油1份、骨碎补13份、千年健12份、蛇床子12份、地木耳12份、大腹皮4份、槟榔5 份、石菖蒲3份、接骨木4份、济州岛五味子10份、淫羊藿5份、独活3份、玄参3份、地榆4份、乳香2份、狗脊2份、济州岛马骨粉2份、三七3份、穿山甲4份、马钱子3份、薄荷2份、冰片4份、迷迭香1份、蜈蚣0.3份、全蝎0.3份、土鳖虫0.2份,叔丁醇-丙二醇0.0045份、戊唑醇0.0089份;
34.上述中药层通过如下方法制成:
35.s1、制备第一药粉:将上述骨碎补、千年健、蛇床子、地木耳、大腹皮、槟榔、石菖蒲、接骨木、济州岛五味子、淫羊藿、独活、玄参、地、乳香、狗脊、济州岛马骨粉、三七、穿山甲、马钱子、薄荷、冰片、迷迭香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一药粉;
36.s2、制备第二药粉:将上述蜈蚣、全蝎、土鳖虫炒去潮气后粉碎,过200 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二药粉;
37.s3、制备第一药剂:将上述第一药粉加入十倍重量的水,以文火熬制2 小时,停止加热;
38.s4、制备第二药剂:将上述第一药剂中加入蜈蚣、全蝎、土鳖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放置在阴凉处48小时,制得第二药剂;
39.s5、制备基质:将上述酒精、凡士林、蜂蜜、橄榄油、核桃油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停止加热,制得基质;
40.s6、制备中药层:将上述基质内加入第二药剂、叔丁醇-丙二醇、戊唑醇,搅拌均匀,冷却至60℃时,涂抹至所述海绵块的内表面上,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中药层。
41.为了增加中药的药理性,还可以在药理包7内设有若干电热丝11。
42.同时,在卡箍1上设有若干按钮9和显示屏10,按钮用于手动控制电机一51和电机二54的开启和停止,显示屏10可以显示按摩的时间,温度等。
43.综上所述,该结合中医的互联网智能骨科按摩夹板件,利用一组卡箍对患处进行固定,起到支护固定的作用,减少二次伤害;同时结合外敷中药,增进疗效,提升患处的恢复;还通过按摩机构对患处进行纵向和局部的按摩,中西结合,活血化瘀。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