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286发布日期:2022-10-04 22:4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


背景技术:

2.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3.在对实验小鼠进行实验时,会对小鼠进行呼吸麻醉,呼吸麻醉包括诱导麻醉阶段以及维持麻醉阶段,其中诱导麻醉阶段在麻醉诱导箱中进行,维持麻醉阶段需要操作人员将麻醉呼吸面罩罩设在小鼠的面部,常见的麻醉诱导箱与麻醉呼吸面罩上均连接有进气管与出气管,且进气管与出气管并列设置,麻醉气体自进气管进入麻醉呼吸面罩或麻醉诱导箱中,小鼠进行麻醉时呼出的气体自出气管排出麻醉呼吸面罩或麻醉诱导箱。
4.在操作人员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时,由于进气管与出气管并排设置,且进气管与出气管较长,导致进气管与出气管发生缠绕,对操作人员麻醉小鼠的操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更便利的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本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用于呼吸装置上,所述呼吸装置上连接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管路接头包括外管件,所述外管件中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内管件,所述外管件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件的外径,所述进气管套接在所述内管件的其中一端,所述出气管套接在所述外管件靠近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所述出气管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外,所述内管件远离所述进气管的端面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外管件上开设有出气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小鼠进行麻醉时,操作人员将面罩本体罩在小鼠的面部,麻醉气体沿内管件以及进气管进入面罩本体中,小鼠吸入面罩本体中的麻醉气体后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沿出气管进入外管件与内管件之间的间隙,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小鼠进行麻醉。
9.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输入管,所述出气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内管件包括内管本体,所述内管本体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件的内径,且所述输出管与所述外管件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导向管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鼠呼出的气体进入内管件与外管之间后,气体继续向靠近输出管的方向移动,当气体移动至导向管与外管件之间时,因导向管的直径大于内管本体的直径,从而使导向管与外管件之间的空间小于内管本体靠近面罩本体一端与外管件之间的空间,使导向管与外管件之间的压强增大,加快此处气体的流速,从而使外管件中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沿输出管排出至外界。
11.可选的,所述导向管靠近所述面罩本体的一端设有导向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对流向输出管的气体进行导向,使外管件中的气体可以更好的流入输出管中。
13.可选的,所述外管件包括外管本体,所述外管本体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所述内管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管本体远离所述面罩本体一端的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与所述第二安装管上开设有对应的螺纹,所述第一安装管与所述第二安装管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管与第二安装管之间螺纹连接,使外管件与内管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减小内管件与外管件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管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靠近所述进气管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管远离所述面罩本体的端面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第二安装管之间接触,减小外管件中的气体沿内管件与外管件之间的缝隙流至外界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对外管件中气体流速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把手之间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输入管与内管件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固定物上,减少操作人员对小鼠进行麻醉时外管件进行晃动的情况,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更好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
21.可选的,所述内管本体靠近所述面罩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将进气管套接在内管本体上。
23.可选的,所述把手上设有操作沿。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人员可以更好的握持把手。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外管件以及内管件,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
27.2.通过设置导向管,外管件与导向管之间的空间减小,使外管件与导向管处的气体流速增大,从而使外管件与导向管之间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沿输出管排出至外界;
28.3.通过设置导向面,导向面对流向输出管的气体进行导向,从而使外管件中的气体可以更好的进入输出管中。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麻醉呼吸面罩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麻醉呼吸面罩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面罩本体;2、出气管;3、外管件;31、外管本体;32、安装板;321、安装孔;322、操作沿;33、第一安装管;34、出气口;4、内管件;41、内管本体;411、倒角;42、导向管;421、导向面;43、第二安装管;44、把手;45、进气口;5、进气管;6、输入管;7、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参照图1与图2,管路接头用于呼吸装置上,呼吸装置为麻醉呼吸面罩或麻醉诱导箱,本实施例中以麻醉呼吸面罩为例,麻醉呼吸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上固定连通有出气管2,管路接头包括出气管2远离面罩本体1一侧设有的外管件3,出气管2套接在外管件3上,外管件3中可拆卸连接有内管件4,内管件4的外径小于外管件3的内径,内管件4与外管件3共轴线设置,内管件4与外管件3的轴向沿出气管2的轴向设置;出气管2中穿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的外径小于出气管2的内径,且进气管5的其中一端套接在内管件4靠近面罩本体1的一端。内管件4远离面罩本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进气口45,进气口45处螺纹连接有输入管6,外管件3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34,出气口34处螺纹连接有输出管7。
34.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时,将面罩本体1罩在小鼠的面部,麻醉气体沿输入管6、内管件4以及进气管5进入面罩本体1中,并被小鼠吸入,同时小鼠呼出的气体沿内管件4与外管件3之间的间隙进入输出管7中,最后沿输出管7排出,从而使小鼠呼出的气体排出面罩本体1。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小鼠进行麻醉操作。因输入管6螺纹连接在内管件4上,从而减小输入管6脱离内管件4的可能性,因输出管7螺纹连接在外管件3上,从而减小输出管7脱离外管件3的可能性。
35.外管件3包括外管本体31,出气管2套接在外管本体31上,外管本体31远离面罩本体1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2,安装板32呈环形;安装板32远离外管本体3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33,且第一安装管33、安装板32板以及外管本体31共轴线设置。
36.安装板32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安装板32的安装孔321,多个安装孔321沿安装板32的周向等间距分布,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21为螺纹孔,安装孔321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321也可以为通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螺栓将外管件3固定在固定物上,从而减小操作人员在进行麻醉操作时外管件3晃动导致操作人员操作不便的可能性。
37.内管件4包括内管本体41,内管本体41靠近面罩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倒角411,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将进气管5套接在内管本体41上。内管本体41远离面罩本体1的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2,内管本体41与导向管42共轴线设置,导向管42的外径小于外管本体31的内径,且输出管7与外管件3连接的位置位于导向管42远离面罩本体1的一端。
38.当气体沿内管本体41与外管件3之间的缝隙进入外管件3后,随着气体继续向靠近输出管7的方向移动,当气体移动至导向管42与外管件3之间的位置时,外管件3此段的空间减小,从而使压强增大,外管件3中的气体流速增高,使外管件3中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沿输出管7排出至外界。且导向管42靠近面罩本体1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向面421,导向面421对流向输出管7的气体进行导向,使外管件3中的气体可以更好的流入输出管7中。
39.内管本体41远离面罩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管43,第一安装管33远离面罩本体1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第二安装管43的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管33上的螺纹相对应的螺纹,第一安装管33与第二安装管43之间螺纹连接,使内管件4与外管件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减小外管件3与内管件4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40.第二安装管43远离面罩本体1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44,把手44呈环形,且把手44靠近第二安装管43的表面与第一安装管33远离面罩本体1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减小外管件3中的气体沿外管件3与内管件4之间的缝隙流出至外界的可能性,减少对外管
件3中气体流速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为了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操作,把手44与安装板32上均设有操作沿322,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更稳固的把持把手44或安装板32。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麻醉用管路接头的实施原理为: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小鼠进行麻醉时,操作人员将面罩本体1罩在小鼠的面部,麻醉气体沿输入管6、第二安装管43、导向管42、内管本体41以及进气管5进入面罩本体1中,面罩本体1中的麻醉气体被小鼠吸入,小鼠呼出的气体沿外管件3与内管件4之间的间隙进入输出管7中,最后沿输出管7排至外界。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