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7797发布日期:2022-10-19 03: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


背景技术:

2.吸痰管作为临床上一种辅助用具,在治疗呼系统疾病、全身麻醉手术以及急症治疗中常有涉及,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但是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管体头部过硬,很可能会造成气管及上呼吸道内壁损伤的风险,增加患者痛苦。对于现有的软头吸痰管,其目前采用对接、熔接或螺丝结构将软头与管体连接在一起,但也会存在软头脱落的风险,因此,亟待对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包括吸痰管管体,所述吸痰管管体一端设有与机器设备相连的接口,另一端设有吸痰管软头,所述吸痰管管体为双层管体或单层管体,所述双层管体为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在同一模具中共挤形成,所述双层管体包括软质的外层管体和硬质的内层管体,所述吸痰管软头与外层管体一体成型。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分别为硬质聚氯乙烯和软质聚氯乙烯;所述硬质聚氯乙烯的硬度为邵氏40-60d,所述软质聚氯乙烯的硬度为邵氏40-90a。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层管体中吸痰管软头与吸痰管管体一体成型,在所述吸痰管软头患者端沿管体外壁向内2-10mm处进行处理,将所述吸痰管软头部位外壁变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经处理过后的吸痰管软头外壁厚为原壁厚的1/2-2/3。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痰管软头患者端沿管身方向的外壁厚度由薄变厚均匀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痰管软头部位设有第一吸痰孔和第二吸痰孔,所述第一吸痰孔距离所述吸痰管软头患者端2-6mm,所述第二吸痰孔距离所述吸痰管软头患者端6-10m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痰孔与第二吸痰孔沿管体相对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痰孔和第二吸痰孔的孔截面积为所述吸痰管管体内横截面积的90%以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痰管软头患者端设有圆弧状倒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吸痰管管壁结构,将其设计为两种不同硬度材料的双层结构,并保持软质材料层与软头部位一体,从而既实现了吸痰管软头部位的质软和不易损伤患者的效果,还避免了吸痰管软头可能脱落的风险;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吸痰管软头结构,将吸痰管软头部位的管壁加工处理,使其管壁变薄,达到吸痰管软头的柔软效果;
17.3.本实用新型产品设计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易加工,且性能优益。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平面图。
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a-a剖视图。
2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所示m放大图。
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平面图。
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4中b-b剖视图。
24.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附图5中所示n放大图。
25.图中:1为吸痰管管体,2为吸痰管软头,11为外层管体,12为内层管体,21为倒角,31为第一吸痰孔,32为第二吸痰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管体1为双层管体,所述双层管体为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在同一模具中共挤形成,融合较好,不会出现分离,所述双层管体包括软质的外层管体11和硬质的内层管体12,所述吸痰管软头2与外层管体11一体成型,可保证吸痰管软头2部位的柔软性,避免损伤患者。其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分别为硬质聚氯乙烯和软质聚氯乙烯;硬质聚氯乙烯的硬度为邵氏40-60d,软质聚氯乙烯的硬度为邵氏40-90a。
28.实施例2:如图4-6所示,一种新型软头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管体1为单层管体,所述单层管体中吸痰管软头2与吸痰管管体1一体成型,在所述吸痰管软头2患者端沿管体外壁向内2-10mm处进行处理,将所述吸痰管软头2部位外壁变薄,从而达到软头柔软的技术效果。
29.进一步的,所述经处理过后的吸痰管软头2外壁厚为原壁厚的1/2-2/3。
30.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软头2患者端沿管身方向的外壁厚度由薄变厚均匀设置。
31.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软头2部位设有第一吸
痰孔31和第二吸痰孔32,所述第一吸痰孔31距离所述吸痰管软头2患者端2-6mm,所述第二吸痰孔32距离所述吸痰管软头2患者端6-10mm;且所述第一吸痰孔31与第二吸痰孔32沿管体相对设置。
32.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痰孔31和第二吸痰孔32的孔截面积为所述吸痰管管体1内横截面积的90%以上。
33.优选的,所述吸痰管软头2患者端设有圆弧状倒角21,保证吸痰管软头2接触患者腔道时更温和。
3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5.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