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0949发布日期:2022-12-27 22: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2.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完手术后,病人一段时间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需要躺卧在病床上进行休养,医护人员会利用翻身辅助器械给病人进行翻身护理,以便病人的身体恢复。
3.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公开号:cn211409833u,公开日:20200904,虽然解决了翻身不便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了装置高度不便调节的问题,导致影响医护人员的护理进行,同时对于患者的翻身缓冲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患者在翻身过程中产生二次伤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其具有方便调节高度和保护效果较好的特点。
6.(2)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固定的轴承内,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两个所述螺纹帽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凹架,所述凹槽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帽的底部。
8.所述凹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一组第二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凹架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块的底部,两个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囊,所述凹架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泵,两个所述气泵上均连通有导气管,两个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活动板与两个气囊连通。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时,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螺纹帽和活动杆的共同作用,方便对凹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装置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或护理,通过气泵、导气管和气囊的设置,采用气囊对翻转时的患者进行防护,防止患者在翻转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凹架为镂空设计。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凹架的底部。
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气囊的底部均连通有排气管,两个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凹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支撑杆,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与凹架的内壁底部搭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电动推杆、气泵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15.(3)有益效果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螺纹帽和活动杆的共同作用,方便对凹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装置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或护理,通过气泵、导气管和气囊的设置,采用气囊对翻转时的患者进行防护,防止患者在翻转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18.2、通过电动推杆、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设置,方便对活动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通过伸缩杆的设置,提高凹架高度调节后的稳定性;
19.3、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提高固定板及活动板的稳定性,通过排气管和电磁阀的设置,可在翻身完成后,对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排放,防止气囊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凹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的标记为:
25.1、底板;2、凹槽;3、电机;4、双向螺纹杆;5、螺纹帽;6、活动杆;7、凹架;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伸缩杆;11、固定板;12、活动板;13、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控制器;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电动推杆;19、气囊;20、气泵;21、导气管;22、排气管;2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7.实施例: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2,凹槽2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双向螺纹杆4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凹槽2内壁固定的轴承内,双向螺纹杆4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5,两个螺纹帽5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6,两个活动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凹架7,凹槽2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9,两个第一滑块9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螺纹帽5的底部,通过电机3、双向螺纹杆4、螺纹帽5和活动杆6的共同作用,方便对凹架7的高度进行调节,使装置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辅助翻身或护理。
30.凹架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2,两个活动板12的底部均开设有一组第二滑槽16,两组第二滑槽16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凹架7的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电动推杆18,两组电动推杆18的顶部分别活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滑块17的底部,通过电动推杆18、第二滑槽 16和第二滑块17的设置,方便对活动板12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两个活动板12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囊19,凹架7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气泵20,两个气泵20上均连通有导气管21,两个导气管21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活动板12与两个气囊19连通,通过气泵20、导气管21和气囊19的设置,采用气囊19对翻转时的患者进行防护,防止患者在翻转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31.具体的,凹架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5,凹架7为镂空设计,底板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四个伸缩杆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凹架7的底部,两个气囊19的底部均连通有排气管22,两个排气管22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23。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15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通过伸缩杆10的设置,提高凹架7高度调节后的稳定性,通过排气管22和电磁阀23的设置,可在翻身完成后,对气囊 19内的气体进行排放,防止气囊19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33.具体的,固定板11与凹架7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支撑杆13,两个活动板12的底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支撑杆14,两组第二支撑杆14的底部均与凹架7的内壁底部搭接,控制器15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3、电动推杆18、气泵20和电磁阀23电性连接。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4的设置,提高固定板11及活动板12的稳定性。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6.使用时,将装置与外界电源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双向螺纹杆4转动,双向螺纹杆4转动,使得两个螺纹帽5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螺纹帽5均带动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8内滑动,且两个螺纹帽5均带动活动杆6向下折起,两个活动杆6则带动凹架7下落,凹架7下落使伸缩杆10收缩,从而对凹架7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凹架7的高度适合医护人员进行辅助翻转或进行护理;
37.辅助翻身时,电动推杆18伸出,带动第二滑块17在第二滑槽 16内滑动,对活动板12的角度进行调节,气泵20工作,使气体经导气管21进入气囊19内,气囊19发生扩张,然后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翻身,翻身后的患者依靠在气囊19上,气囊19对患者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防止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翻身完成后,电动推杆18收缩,使活动板12
落入凹架7内,第二支撑杆14支撑在凹架7内,且电磁阀23展开,将气囊19内的气体经排气管22排出。
3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