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身约束装置

文档序号:31811669发布日期:2022-10-14 21: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身约束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上身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2.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指依靠精密仪器并利用导管、导丝等工具伸入患者体内,对体内病灶进行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介入手术的创口小,对患者外形的影响较小,而且也便于术后恢复,受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推崇。但是相应的,由于介入手术的手术精度要求更高,其术中耗时往往更长,不仅对于医生,对于患者而言也会造成较大的精力消耗。另外,接入手术常见的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患者在术中可能保持清醒,从而患者可能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活动身体,对医生操作造成影响。
3.目前,针对患者乱动的问题,要么医生与患者提前沟通,依靠患者的自制力保持形体位置;要么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要么让患者穿上传统的约束衣进行约束。但是三种解决方案都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完全依靠患者的自制力进行约束并没有十足的保障,有时候患者会下意识地进行身体活动,这无法被预料;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虽然能杜绝患者乱动的现象,但这会增加手术成本,而且也不是所有介入手术都建议进行全身麻醉;现成的约束衣往往是针对处于病房中的患者设计的,为了提升约束效力,约束衣往往设计成覆盖全身的样式,极大地遮蔽手术视野,对手术进行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上身约束装置,能够对患者上身进行约束,而且减少对手术的干扰。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身约束装置,包括:
6.约束件,其呈半圆管状,用于覆盖在患者的上臂和前臂,所述约束件由内往外依次堆叠有缓冲层、固定层和防水层,所述固定层包括多根金属条,多根所述金属条均沿所述约束件的轴线方向设置;
7.第一约束带,其安装于所述约束件上,用于将所述约束件固定在所述患者的手臂上;
8.手套,其安装在所述约束件的一端,所述手套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患者的手指露出。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所述固定层和所述防水层相互粘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还包括胶条,多根所述金属条均与所述胶条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条向所述手套延伸并与所述手套相互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具体为气垫。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与所述气垫连通,用于向所述气垫充气。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安装于所述约束件上,用于将所述约束件固定在手术台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和所述第二约束带的端部均设有魔术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上身约束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约束所述患者的左右手。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肩带,所述肩带安装于所述约束件上,两个所述上身约束装置上的所述肩带可相互连接。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约束件对患者的手臂进行约束,沿约束件轴线方向设置的金属条能够限制患者手臂的弯曲,从而起到约束作用;而且本约束装置极大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覆盖,便于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约束件的截面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上身约束装置相互连接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身约束装置,其通过将半圆管状的约束件覆盖在患者手臂上并加以固定,借助约束件内置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限制患者手肘部的弯曲,起到约束作用。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约束衣,本上身约束装置仅覆盖在患者手臂之上,并不会造成对患者身体的过度覆盖,减少手术盲区,便于医生操作,是一种更适用于术中约束的约束装置。
28.说明书附图1展示了本上身约束装置的结构图。约束件1为本上身约束装置的额主体结构,其从患者的手腕处延伸至患者的上臂,从而将患者的前臂和上臂进行一体性包覆。约束件1中设有多根金属条121,其均沿约束件1的轴线方向设置,能够限制约束件1的弯曲,从而限制患者手肘关节的活动。在约束件1的端部还设有手套3,患者的手部能够穿戴在该手套3中,且值得注意的是,手套3的一端设有开口31,患者的手指能够从开口31中伸出,便于术中监测指尖血氧,也可以达到透气的效果。金属条121从约束件1的一端延伸出来并与手套3相互固定,从而搭配手套3能够对患者的手腕关节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约束效果。
29.在约束件1上设有第一约束带2、第二约束带5和肩带6,均起到捆绑定位的作用。其中第一约束带2用于环绕患者的手臂,从而将约束件1与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本约束装置从患者身上脱出。第二约束带5用于捆绑在手术台上,从而将约束件1与手术台固定,进而将患者固定在手术台上。肩带6用于连接左右两个上身约束装置,从而将两个上身约束装置联结成一个受力整体,对患者施加一体式的约束。
30.说明书附图2展示了本上身约束装置中约束件1的截面图。约束件1呈半圆管状,能较好地与患者手臂进行贴合。在约束件1的最内层设有缓冲层11,其具有弹性,能够增大与患者手臂的接触面积并且缓解约束对患者的压迫感。具体地,缓冲层11为气垫,能够通过充气囊4(见图1)进行充气,从而改变气垫内的气体体积,实现对不同体型患者的适应性调整。
31.在缓冲层11的外侧设有固定层12,其包括金属条121和胶条122。金属条121沿约束件1的轴线方向设置,胶条122与金属条121垂直设置并将多根金属条121连成一个整体,一方面胶条122对多根金属条121进行限位,防止金属条121发生偏移或脱落;另一方面胶条122较为柔软且可以弯曲,当不需要使用本上身约束装置时,约束件1可向内翻折以节省储存空间。
32.在固定层12的外侧设有防水层13,其具体由防水布料制成,用于减少术中废水沾污,便于后期清理。
33.说明书附图3展示了两个上身约束装置通过肩带6进行相互连接的示意图。患者的双手均被上身约束装置进行限位后,两条肩带6跨过患者的胸前进行连接,不仅可以将两边的上身约束装置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也能通过肩带6限制患者上身躯干部分的移动。而且肩带6的遮盖范围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手术的影响。
34.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身约束装置,包括约束件1、第一约束带2和手套3。约束件1为本上身约束装置的主体部件,其呈半圆管状,内壁与患者的上臂和前臂贴接,能够对从患者手腕到上臂的手臂部分进行覆盖。参照图2,约束件1包括缓冲层11、固定层12和防水层13,三者由内往外依次堆叠。其中缓冲层11具有弹性并且直接与患者的肌肤接触,用于缓冲约束时的压迫感。固定层12内置有多根金属条121,且多根金属条121均沿约束件1的轴线方向设置,能够起到限制患者手肘关节弯曲的作用。另外,金属条121也可以更换为碳纤维材质的条状支撑件,从而能够减少对x光投射显影的影响。防水层13设置在最外
层,其为疏水结构,减少术中废水对本上身约束装置的沾污,也便于后期进行清理。
35.第一约束带2安装在约束件1上,用于将约束件1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防止约束件1从患者手臂松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带2的一端固定于约束件1的一侧,约束件1的另一侧设有拉环,第一约束带2绕过患者的手臂并穿过拉环后折返固定,方便调节第一约束带2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约束带2分为两段,两段第一约束带2分别设置在约束件1的两侧,并在绕过患者手臂后在空中进行两段第一约束带2的捆绑,也能够完成对约束件1的固定。容易理解地,可以采取其他能够达到相同技术效果的第一约束带2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6.手套3安装在约束件1的一端,约束件1与患者的手臂固定后,患者的手部可以伸入手套3中从而实现穿戴。手套3中能够设置固定板,以限制患者手部的摆动。而且在手套3的一端设有开口31,患者的手指能够从开口31中伸出,从而方便在患者指尖安装血氧仪,实时监控患者的血氧指标。
37.进一步地,缓冲层11、固定层12和防水层13相互粘接,使得各层级之间致密连接,提升连接强度。
38.进一步地,固定层12还包括胶条122,多根金属条121均与胶条122连接,通过该胶条122将多根金属条121连接成一个整体,防止金属条121发生偏移或松脱。而且胶条122质地较软,能够弯曲,从而在不使用本上身约束装置时,可以沿胶条122方向将约束件1向内翻折,减少占地空间,便于储存。
39.进一步地,金属条121向手套3的方向延伸,并与手套3相互连接,从而患者穿戴好手套3并固定好约束件1后,患者的手腕关节也被限制,进一步增强约束效果。
40.进一步地,缓冲层11具体为气垫,其能够通过充气或泄气改变内部空气体积,进而改变气垫体积,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有更好的适应性;且能够调节对患者手臂的压力大小,防止压力过小导致松动或压力过大而增加患者负担。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外部的充气设备对气垫进行充气,并实时监控气压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本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充气囊4,其呈球状并通过气管与气垫连通,用于向气垫充气。具体地,充气囊4与气垫之间设有单向气阀,其仅允许从充气囊4到气垫方向的气流通过。当按压充气囊4时,充气囊4内的气体通过气管流入气垫中;释放充气囊4时,由于单向气阀限制气流逆向流出,气垫中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而充气囊4吸收外界气体重新恢复以等待下一次按压。循环上述按压过程即可实现对气垫的充气。
42.进一步地,本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第二约束带5,其安装在约束件1上,用于将约束件1固定在手术台上。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约束带5的一端固定于约束件1的一侧,约束件1的另一侧设有拉环,第二约束带5绕过手术台的固定结构(如栏杆)并穿过拉环后折返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约束带5分为两段,两段第二约束带5分别设置在约束件1的两侧,并在绕过手术台的固定结构后在空中进行两段第二约束带5的捆绑,也能够完成对约束件1的固定。容易理解地,可以采取其他能够达到相同技术效果的第二约束带5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43.进一步地,第二约束带5还可设置在约束件1上远离手套3的一端,其绕过患者的肩部后与手术台连接,从而限制了患者的肩部活动。
44.进一步地,第一约束带2和第二约束带5的一端均设有魔术贴,可以通过魔术贴进
行快速装拆。
45.进一步地,参照图3,本上身约束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为镜像设置,分别对应安装在患者的左手和右手,能够同时对患者的双手进行约束。而且当患者的两个手臂都固定在病床上时,由于人体结构的限制,患者的上半身无法移动,进而完成上身的约束工作。
46.进一步地,本上身约束装置还包括肩带6,肩带6安装在约束件1上,具体为安装在约束件1远离手套3的一端上。肩带6的端部设有卡扣,当两个上身约束装置对患者的双手分别完成约束后,两条肩带6可以通过卡扣实现相互连接。而且肩带6跨在患者的胸前,其遮盖范围小,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手术的干扰,利于手术的进行。
47.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