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保护壳和滑动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7104发布日期:2022-10-28 22:3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保护壳和滑动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保护壳和滑动座。


背景技术:

2.对于糖尿病群体来说,传统的指尖血糖仪存在有创、信息量有限、无法反映血糖波动及预警等缺点,已经满足不了部分人的需求,尤其是对血糖波动有着实时性传输要求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3.出于对持续血糖监测的需要,需采用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将传感器植入人体皮下组织,测量组织液间的血糖浓度是现实中可用的连续监测手段,它的单次使用寿命是一到两周,大大的减轻了连续指尖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目前市面上的此类植入装置有着用户使用操作复杂、植入过程时间长、推送装置容易误触发等问题,导致用户降低依从性(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和体验感。
4.发射器(用于发射监测到的生物信号的装置)结构体积小巧有助于提升佩戴体验,在目前的一体化产品中,发射器置入助射器内部时处于工作或静默状态,但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发射器与传感器组件已经完成电连接,在发射器较小的尺寸中,由于电池的尺寸受到限制,导致电池容量不大,需要硬件具有极低的功耗,才能满足产品的货架寿命(货架寿命,shelf-life,又称保质期,或称包装有效期,它是对商品流通期内质量功效的保证与承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的支撑结构,能够有效支撑传感器组件,使得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呈分离状态。
6.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包括保护壳主体和组件滑动座主体,保护壳主体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
7.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之间,临时支撑臂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
8.组件滑动座主体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组件滑动座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组件过孔;
9.l型框臂的上部内端面压在斜角上处,第一卡凸穿过组件过孔卡在内底壁的上部,实现保护壳主体对组件滑动座主体的支撑定位;
10.对组件滑动座主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通过斜角推动临时支撑臂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主体相对于保护壳主体下移。
11.优选的,内底壁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弧形卡臂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传感
器组件支撑台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
12.在植入装置装配前,支撑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传感器组件穿过组件过孔放置在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上,助针件压在传感器组件的上部,助针件的植入用针插入助针容纳盲孔内,弧形卡臂的端部卡在助针件的卡接处的端面处;
13.在植入装置装配时:发射器的下端面对组件滑动座主体上端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通过斜角推动临时支撑臂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主体相对于保护壳主体下移失去对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的压触,发射器的组件卡接孔穿过传感器组件并卡紧传感器组件,实现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的内部电路被导通。
14.优选的,弧形卡臂的数量为2个,2个弧形卡臂对称设置于组件滑动座主体的内部。
15.优选的,2个弧形卡臂对称卡接在助针件的卡接处两侧的端面处。
16.优选的,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数量在2个以上,定位凸起用于与传感器组件底部的定位孔转配定位。
17.优选的,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高度大于组件滑动座主体的高度。
18.优选的,助针容纳盲孔的外周壁与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外周壁之间设置环形间隙。
19.一种生物传感器植入装置的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主体,保护壳主体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
20.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之间,临时支撑臂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传感器组件支撑台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
21.一种生物传感器植入装置的传感器滑动座,包括组件滑动座主体,组件滑动座主体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
22.组件滑动座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组件过孔,内底壁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的支撑结构,包括保护壳主体和组件滑动座主体,组件滑动座主体可以在保护壳主体内向下滑移,保护壳主体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之间,临时支撑臂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组件滑动座主体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组件滑动座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组件过孔;
24.在植入装置装配前,l型框臂的上部内端面压在斜角上处,第一卡凸穿过组件过孔卡在内底壁的上部,实现保护壳主体对组件滑动座主体的支撑和卡接定位;
25.植入装置装配前,支撑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传感器组件穿过组件过孔放置在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上,助针件压在传感器组件的上部,助针件的植入用针插入助针容纳盲孔内,弧形卡臂的端部卡在助针件的卡接处的端面处,能够有效支撑传感器组件,使得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呈分离状态;
26.植入前,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尽早装配,发射器的下部部分端面压在组件滑动座主体的上端面,从而对组件滑动座主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的上侧的内端面按压在斜角处,由于临时支撑臂具有弹性,l型框臂通过斜角推动临时支撑臂径向外弹,临时支撑臂失去对组件滑动座主体的支撑作用,使得组件滑动座主体相对于保护壳主体下移,失
去对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的压触,发射器的组件卡接孔穿过传感器组件并卡紧传感器组件,实现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的内部电路被导通,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发射器的货架寿命,植入前支撑结构稳固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的装配图,图中含助针件和传感器组件。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含发射器、助针件和传感器组件。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的组件滑动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的保护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
33.10-发射器;101-组件卡接孔;11-助针件;111-植入用针;12-传感器组件;121-传感器电极;13-组件滑动座主体;131-l型框臂;132-内底壁;1321-组件过孔;1322-弧形卡臂;15-保护壳主体;15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1-第一卡凸;1512-定位凸起;1513-助针容纳盲孔;152-临时支撑臂;1521-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35.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支撑结构,包括保护壳主体15和组件滑动座主体13,保护壳主体15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
36.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之间,临时支撑臂152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152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1511;
37.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131,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内底壁132设置有组件过孔1321;
38.l型框臂131的上部内端面压在斜角1521上处,第一卡凸1511穿过组件过孔1321卡在内底壁132的上部,实现保护壳主体15对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支撑定位;
39.对组件滑动座主体1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131通过斜角1521推动临时支撑臂152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主体13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5下移。
40.本实施例中,内底壁132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1322,弧形卡臂132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1513;
41.在植入装置装配前,支撑传感器组件12和助针件11:传感器组件12穿过组件过孔1321放置在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上,助针件11压在传感器组件12的上部,助针件11的植入用针111插入助针容纳盲孔1513内,弧形卡臂1322的端部卡在助针件11的卡接处的端面处;
42.在植入装置装配时:发射器10的下端面对组件滑动座主体13上端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131通过斜角1521推动临时支撑臂152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主体13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5下移失去对传感器组件12和助针件11的压触,发射器10的组件卡接孔101穿过传感器组件12并卡紧传感器组件12,实现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10的内部电路被导通。传感器组件12卡接在发射器10后,同时,传感器组件12上设置的弹簧针插入发射器的电源孔中,发射器的整个系统电路由断电状态变为通电状态。弹簧针驱动电源孔导通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电源孔左右两侧的孔壁没有完全镀铜,处于非连通状态,两侧处于断路状态,插入弹簧针后,左右两侧开始连通;

电源孔内部设置触发开关,通过弹簧针抵触触发开关实现通电。
43.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12设置有传感器电极121,植入前,传感器电极121被植入用针111包绕。
44.本实施例中,弧形卡臂1322的数量为2个,2个弧形卡臂1322对称设置于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内部。
45.本实施例中,2个弧形卡臂1322对称卡接在助针件11的卡接处两侧的端面处。
46.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512,定位凸起1512的数量在2个以上,定位凸起1512用于与传感器组件12底部的定位孔转配定位。
47.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高度大于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高度。
48.本实施例中,助针容纳盲孔1513的外周壁与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外周壁之间设置环形间隙。
49.一种生物传感器植入装置的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主体15,保护壳主体15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
50.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之间,临时支撑臂152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152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151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1513。
51.一种生物传感器植入装置的传感器滑动座,包括组件滑动座主体13,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131;
52.组件滑动座主体13的内底壁132设置有组件过孔1321,内底壁132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1322。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