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5446发布日期:2023-01-06 18:0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


背景技术:

2.对于糖尿病群体来说,传统的指尖血糖仪存在有创、信息量有限、无法反映血糖波动及预警等缺点,已经满足不了部分人的需求,尤其是对血糖波动有着实时性传输要求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3.出于对持续血糖监测的需要,需采用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及内部组件将传感器植入人体皮下组织,测量组织液间的血糖浓度是现实中可用的连续监测手段,它的单次使用寿命是一到两周,大大的减轻了连续指尖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目前市面上的此类植入装置有着用户使用操作复杂、植入过程时间长、推送装置容易误触发等问题,导致用户降低依从性(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惯称病人“合作”;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和体验感。
4.发射器(用于发射监测到的生物信号的装置)结构体积小巧有助于提升佩戴体验,在目前的一体化产品中,发射器置入助射器内部时处于工作或静默状态,但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发射器与传感器组件已经完成电连接,在发射器较小的尺寸中,由于电池的尺寸受到限制,导致电池容量不大,需要硬件具有极低的功耗,才能满足产品的货架寿命(货架寿命,shelf-life,又称保质期,或称包装有效期,它是对商品流通期内质量功效的保证与承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器组件植入前的支撑结构,能够有效支撑传感器组件,使得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呈分离状态。
6.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包括主壳体、固定座、防触发套和保护壳;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主壳体的内部;
7.主壳体的中部和下部套接在保护壳的内部,防触发套套接在主壳体的中上部,防触发套的上下端面分别抵住主壳体的台阶的下端面和保护壳的上端面;
8.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包括装配式设计的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
9.防触发套撤掉前,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为分离状态,传感器组件放置在保护壳的内部偏下位置,发射器卡接在固定座的下部位置;
10.防触发套撤掉后,施加作用力,使得主壳体相对于保护壳移动,主壳体的台阶的下端面逐渐靠近并抵触保护壳的上端面,与此同时,卡接在固定座的下部位置的发射器与放置在保护壳内部的传感器组件完成卡接,实现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的内部电路被导通。
11.优选的,防触发套的内壁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凸起筋位,保护壳的内壁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凸起筋位,主壳体的下部周侧壁体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一竖向卡槽,每条第一凸起筋位和对应的一条第二凸起筋位从上到下卡进一条第一竖向卡槽内;
12.防触发套设置有竖向开口,防触发套可以弹性掰开,从而解除对主壳体的套接状态。
13.优选的,第一竖向卡槽径向贯穿主壳体的下部壁体。
14.便于第二凸起筋位的卡接,能够卡紧,卡结实。
15.优选的,主壳体的下部周侧壁体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非穿透的第一卡槽,保护壳的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对应的第一凸起扣位;
16.防触发套撤掉前,第一凸起扣位卡入对应的第一卡槽内;防触发套撤掉后,施加作用力,使得主壳体相对于保护壳移动时,第一凸起扣位从第一卡槽退出。
17.优选的,还包括上盖,上盖的底部有两个以上的弧形悬臂梁,弧形悬臂梁上设置有弧形孔,主壳体的上部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弧形卡凸,弧形卡凸卡在弧形孔处,实现上盖与主壳体的装配。
18.上盖的底部构成凸止口结构,主壳体的上部构成凹止口结构,上盖的凸止口结构与主壳体的凹止口结构配合,实现上盖的下部卡在主壳体的上部。
19.优选的,还包括挡片,挡片的下部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一悬臂卡接梁,第一悬臂卡接梁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固定座的上部壁体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接孔;
20.每个第一卡接凸起卡在第一卡接孔处,挡片的底面压触在上部壁体的顶面上,挡片的顶面抵触在上盖的底面下。
21.上盖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十字加强筋,第一十字加强筋的底面抵在挡片的顶面上,第一十字加强筋减小了提高了上盖与挡片的配合面积,提高了加工精度,增加了扣合的压合力度。
22.固定座的上部壁体的内侧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二竖向卡槽,挡片的下部设置2条以上的卡接筋,每条卡接筋卡在一个第二竖向卡槽处。
23.优选的,固定座的上部壁体的外侧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一竖向卡条,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2条以上第三竖向卡槽,每条第一竖向卡条卡在一个第三竖向卡槽内。
24.固定座的下部为环壁体,环壁体包括2条以上周向延伸的卡接臂,卡接臂从周侧抱紧发射器,发射器的顶面抵住固定座的分隔壁的底面。
25.优选的,保护壳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
26.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之间,临时支撑臂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
27.组件滑动座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组件滑动座的内底壁设置有组件过孔;
28.l型框臂的上部内端面压在斜角上处,第一卡凸穿过组件过孔卡在内底壁的上部,实现保护壳对组件滑动座的支撑定位;
29.对组件滑动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通过斜角推动临时支撑臂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相对于保护壳下移。
30.优选的,内底壁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弧形卡臂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传感
器组件支撑台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
31.在植入装置装配前,支撑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传感器组件穿过组件过孔放置在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上,助针件压在传感器组件的上部,助针件的植入用针插入助针容纳盲孔内,弧形卡臂的端部卡在助针件的卡接处的端面处;
32.在植入装置装配时:发射器的下端面对组件滑动座上端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通过斜角推动临时支撑臂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相对于保护壳下移失去对传感器组件和助针件的压触,发射器的组件卡接孔穿过传感器组件并卡紧传感器组件,实现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的内部电路被导通。
33.优选的,弧形卡臂的数量为2个,2个弧形卡臂对称设置于组件滑动座的内部。
34.优选的,2个弧形卡臂对称卡接在助针件的卡接处两侧的端面处。
35.优选的,传感器组件支撑台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数量在2个以上,定位凸起用于与传感器组件底部的定位孔转配定位。
36.优选的,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高度大于组件滑动座的高度。
37.优选的,助针容纳盲孔的外周壁与传感器组件支撑台的外周壁之间设置环形间隙。
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主壳体的中下部套接在保护壳的内部,防触发套套接在主壳体的中上部,防触发套的上下端面分别抵住主壳体的台阶的下端面和保护壳的上端面;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包括装配式设计的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防触发套撤掉前,发射器和传感器组件为分离状态,传感器组件放置在保护壳的内部偏下位置,发射器卡接在固定座的下部位置;防触发套撤掉后,施加作用力,使主壳体相对于保护壳移动,卡接在固定座的内的发射器与放置在保护壳内部的传感器组件完成卡接,实现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的内部电路被导通,避免了货架时间的耗电,保证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作进一步说明。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中组件滑动座和保护壳的装配图,图中含助针件和传感器组件。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中组件滑动座和保护壳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含发射器、助针件和传感器组件。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组件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含发射器、助针件和传感器组件。
4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部分结构分解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拆开上盖和挡片。
46.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48.图中:
49.2-挡片;21-第一悬臂卡接梁;211-第一卡接凸起;22-卡接筋;3-主壳体;31-第一竖向卡槽;32-第一卡槽;35-弧形卡凸;37-第三竖向卡槽;39-隔腔板;391-固定座过孔;7-固定座;71-上部壁体;711-第一卡接孔;714-第二竖向卡槽;715-第一竖向卡条;72-环壁体;721-卡接臂;73-分隔壁;10-发射器;101-组件卡接孔;102-发射器机壳;103-发射器pcba;104-发射器上盖;11-助针件;111-植入用针;12-传感器组件;121-传感器电极;13-组件滑动座;131-l型框臂;132-内底壁;1321-组件过孔;1322-弧形卡臂;1323-第五卡凸;14-防触发套;141-第一凸起筋位;15-保护壳;15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1-第一卡凸;1512-定位凸起;1513-助针容纳盲孔;152-临时支撑臂;1521-斜角;155-第二凸起筋位;156-第一凸起扣位;01-上盖;011-弧形悬臂梁;0111-弧形孔;012-第一十字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作进一步说明。
51.一种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结构的安装总成,包括主壳体3、固定座7、防触发套14和保护壳15;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主壳体3的内部;
52.主壳体3的中部和下部套接在保护壳15的内部,防触发套14套接在主壳体3的中上部;主壳体3呈台阶状设计,上部大下部小;防触发套14的上下端面分别抵住主壳体3的台阶的下端面和保护壳15的上端面;
53.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包括装配式设计的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通过装配式显卡接和装配,在卡接过程完成后或装配过程中,发射器10的内部电路才会被导通;
54.防触发套14撤掉前,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为分离状态,传感器组件12放置在保护壳15的内部偏下位置,发射器10卡接在固定座7的下部位置,发射器10内部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55.防触发套14撤掉后,施加作用力,使得主壳体3相对于保护壳15移动,主壳体3的台阶的下端面逐渐靠近并抵触保护壳15的上端面,与此同时,卡接在固定座7的下部位置的发射器10与放置在保护壳15内部的传感器组件12完成卡接,实现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10的内部电路被导通。传感器组件12卡接在发射器10后,同时,传感器组件12上设置的弹簧针插入发射器的电源孔中,发射器的整个系统电路由断电状态变为通电状态。弹簧针驱动电源孔导通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电源孔左右两侧的孔壁没有完全镀铜,处于非连通状态,两侧处于断路状态,插入弹簧针后,左右两侧开始连通;

电源孔内部设置触发开关,通过弹簧针抵触触发开关实现通电。
56.发射器10设置有组件卡接孔101,发射器10包括发射器机壳102、发射器pcba103和发射器上盖104。发射器pcba103包括电路板及相关电子元器件和电路。
57.本实施例中,防触发套14的内壁设有两条以上的第一凸起筋位141,保护壳15的内壁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二凸起筋位155,主壳体3的下部周侧壁体设置有两条以上的第一竖向卡槽31,每条第一凸起筋位141和对应的一条第二凸起筋位155从上到下卡进一条第一竖向卡槽31内;第一凸起筋位141和第二凸起筋位155也可以卡进不同的第一竖向卡槽31内。
58.防触发套14设置有竖向开口,防触发套14可以弹性掰开,从而解除对主壳体3的套接状态。
59.本实施例中,主壳体3内设置有隔腔板39,隔腔板39将主壳体3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腔板39上设置有固定座过孔391,固定座7的上部从下腔体穿过固定座过孔391进入上腔体。
60.本实施例中,第一竖向卡槽31径向贯穿主壳体3的下部壁体;便于第二凸起筋位155的卡接,能够卡紧,卡结实。
61.本实施例中,主壳体3的下部周侧壁体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非穿透的第一卡槽32,保护壳15的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对应的第一凸起扣位156;第一卡槽32能够有效阻止第一凸起扣位156向上移动,第一凸起扣位156向下移动时容易从第一凸起扣位156退出。
62.防触发套14撤掉前,第一凸起扣位156卡入对应的第一卡槽32内;防触发套14撤掉后,施加作用力,使得主壳体3相对于保护壳15移动时,第一凸起扣位156从第一卡槽32退出。
6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01,上盖01的底部有两个以上的弧形悬臂梁011,弧形悬臂梁011上设置有弧形孔0111,主壳体3的上部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弧形卡凸35,弧形卡凸35卡在弧形孔0111处,实现上盖01与主壳体3的装配。上盖01和主壳体3采用装配式设计,便于固定座7等部件的装配。
64.上盖01的底部构成凸止口结构,主壳体3的上部构成凹止口结构,上盖01的凸止口结构与主壳体3的凹止口结构配合,实现上盖01的下部卡在主壳体3的上部。
6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挡片2,挡片2的下部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一悬臂卡接梁21,第一悬臂卡接梁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211,固定座7的上部壁体71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接孔711;每个第一卡接凸起211卡在第一卡接孔711处,挡片2的底面压触在上部壁体71的顶面上,挡片2的顶面抵触在上盖01的底面下。
66.上盖01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十字加强筋012,第一十字加强筋012的底面抵在挡片2的顶面上,第一十字加强筋012减小了提高了上盖01与挡片2的配合面积,提高了加工精度,增加了扣合的压合力度。挡片2的结构能够获得稳定支撑,能够牢固的固定上述固定座7。
67.固定座7的上部壁体71的内侧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二竖向卡槽714,挡片2的下部设置2条以上的卡接筋22,每条卡接筋22卡在一个第二竖向卡槽714处,挡片2被进一步稳固的固定。
68.本实施例中,固定座7的上部壁体71的外侧设置有2条以上的第一竖向卡条715,主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2条以上第三竖向卡槽37,每条第一竖向卡条715卡在一个第三竖向卡槽37内,采用竖向卡条和竖向卡槽配合,装配容易实现,结构配合面比较大,配合稳定性高。
69.固定座7的下部为环壁体72,环壁体72包括2条以上周向延伸的卡接臂721,卡接臂721从周侧抱紧发射器10,卡接臂721的外侧可以设置卡箍结构,在需要的位置卡紧卡接臂721,在需要释放发射器10的位置,卡箍结构失去卡接作用,卡接臂721对发射器10的抱紧作
用减弱,容易释放发射器10,发射器10的顶面抵住固定座7的分隔壁73的底面。
70.本实施例中,保护壳15的内部底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和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
7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位于2个以上的临时支撑臂152之间,临时支撑臂152的内侧上部设置斜角1521;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侧部靠上位置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凸1511;
72.组件滑动座13的两侧伸出两个以上的l型框臂131,组件滑动座13的内底壁132设置有组件过孔1321;
73.l型框臂131的上部内端面压在斜角1521上处,第一卡凸1511穿过组件过孔1321卡在内底壁132的上部,实现保护壳15对组件滑动座13的支撑定位;内底壁132上设置有第五卡凸1323,第一卡凸1511卡在第五卡凸1323的上部。
74.对组件滑动座1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131通过斜角1521推动临时支撑臂152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13相对于保护壳15下移。
75.本实施例中,内底壁132向内伸出1个以上的弧形卡臂1322,弧形卡臂132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设置有助针容纳盲孔1513;
76.在植入装置装配前,支撑传感器组件12和助针件11:传感器组件12穿过组件过孔1321放置在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上,助针件11压在传感器组件12的上部,助针件11的植入用针111插入助针容纳盲孔1513内,弧形卡臂1322的端部卡在助针件11的卡接处的端面处;传感器组件12包括传感器电极121,传感器电极121被植入用针111从外侧形成不完整的包绕;
77.在植入装置装配时:发射器10的下端面对组件滑动座13上端面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l型框臂131通过斜角1521推动临时支撑臂152径向外弹,使得组件滑动座13相对于保护壳15下移失去对传感器组件12和助针件11的压触,发射器10的组件卡接孔101穿过传感器组件12并卡紧传感器组件12,实现发射器10和传感器组件12电连接和物理结构装配,发射器10的内部电路被导通。
78.本实施例中,弧形卡臂1322的数量为2个,2个弧形卡臂1322对称设置于组件滑动座13的内部。
79.本实施例中,2个弧形卡臂1322对称卡接在助针件11的卡接处两侧的端面处。
80.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512,定位凸起1512的数量在2个以上,定位凸起1512用于与传感器组件12底部的定位孔转配定位。
81.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高度大于组件滑动座13的高度。
82.本实施例中,助针容纳盲孔1513的外周壁与传感器组件支撑台151的外周壁之间设置环形间隙,能够避免大体积的块状结构,降低应力应变,提高结构稳定性。
83.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装置,包括用于安装了被植入人体皮下组织前的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安装总成具有植入口的主壳体与防触发套,取下防触发套,通过对安装总成施加一方向的作用力,使生物传感器组件与发射器的相对位移发生变化,从而使其改变电连接的状态,由断开状态变成连接状态,主机被激活。安装在所述植入装置内的滑动座与弹力助针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用于安装传感器安装总成的安装机构,在所述植入装置内设置弹力撤针机构,当所述滑动座件处于原位时,植入式生物传
感器朝向所述植入口处于装置内部,所述弹力助针机构处于未触发状态,该弹力助针机构远端朝向所述植入口,当所述滑动座在外力作用下滑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弹力撤针机构处于触发状态,使得该弹力撤针机构远端远离所述植入口方向向内部移动。
8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