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7934发布日期:2022-11-18 18:4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


背景技术:

2.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是神经外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术式,广泛应用于颅内病变穿刺活检、囊肿/脓肿穿刺抽吸,颅内血肿(脑出血)穿刺外引流,脑深部刺激电极植入(dbs)、神经核团毁损、颅内肿瘤射频/冷冻/激光消融等。
3.目前,应用的立体定向手术有两类,有框架/无框架导航立体定向手术。无框架导航立体定向手术,需要借助导航系统,用起来也比较复杂。而且最麻烦的是,由于固定在头上的小支架基座需要在基座里面锁定的结构是一个类似摄像机云台的“万向节”,各个方向活动不受约束,很灵活,正是因为太过灵活,医生想要摆动穿刺针,达到和导航系统所设定的路径完全重合,进行手术,医生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调整仪器定位,以达到最佳的穿刺角度,这无疑是增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而有框架立体定向手术,需要两人甚至三人配合将带有标尺的框架,通过四颗粗壮的头钉固定在患者头部,一个人专门扶住头架,另一个人行局麻和固定头钉,戴头架是相当耗费人力资源和时间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定向穿刺手术耗时耗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效率高,省时省力的立体定向穿刺头架。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包括基座、转环及顶盖,所述基座包括底环及设于所述底环下端且均匀分布的三个支脚,三个所述支脚下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头钉;所述顶盖包括顶环及设于所述顶环下端用于连接所述顶环与所述底环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柱;所述转环设于所述顶环与所述底环之间且能够自由旋转,所述转环中部设有能够纵向摆动的旋转套管,所述旋转套管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穿刺针,所述旋转套管还设有角度传感器、指示机构及控制电路和电池,所述旋转套管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穿刺针纵向移动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转环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套管转动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顶盖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环转动的第三限位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环中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内凸出且用于与所述旋转套管铰接的连接套管,所述旋转套管与所述连接套管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旋转芯轴,所述旋转芯轴两端分别插于两个所述连接套管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套管上的第一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的第一限位螺钉。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套管上的第二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的第二限位螺钉。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柱上的第三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三限位孔内的第三限位螺钉。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套管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穿刺针推进的第一驱动机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管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套管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环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转环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机构为led指示灯或显示屏。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安装头架的人力和时间,控制精度高,能够快速的定位最佳的穿刺角度和路径。其能够大大提高穿刺效率,保证高质有效的完成手术,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1-底环;12-支脚;13-固定头钉;21-顶环;22-限位柱;23-第三限位螺钉;31-转环;32-连接套管;33-旋转套管;34-第二限位螺钉;35-旋转芯轴;41-角度传感器;42-指示机构;43-电池;44-第一限位螺钉;51-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定向穿刺头架,包括基座、转环31及顶盖,所述基座包括底环11及设于所述底环11下端且均匀分布的三个支脚12,三个所述支脚12下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头钉13,通过三个支架及固定头钉13将其该头架整体进行有效固定;所述顶盖包括顶环21及设于所述顶环21下端用于连接所述顶环21与所述底环1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柱22;所述转环31设于所述顶环21与所述底环11之间且能够自由旋转,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柱22能够对转环31进行有效限位,使其转环31被限定在顶环21与底环11之间进行旋转,所述转环31中部设有能够纵向摆动的旋转套管33,所述旋转套管33纵向贯穿设置有一个穿刺针51,穿刺时能够在旋转套管33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穿刺针51的360度任意位置的调整,所述旋转套管33还设有角度传感器41、指示机构42及控制电路和电池43,所述角度传感器41、指示机构42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指示机构可以为led指示灯或小型显示屏,用于指示或显示角度传感器41的位置或数值,起到提示和警报作用,角度传感器属于现有技术,在这里就不赘述角度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了,角度传感器41广泛应用于手机、无人机、相机等,控制设备的飞行姿态、照相水平校准等,将软件计算出的角度作为目标值,角度传感器41实时监测医生控制穿刺针51的旋转情况,将实时角度上传至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医生可以随时观察到还需要旋转多少到位,一旦到位, led指示灯或小型显示屏、以声音或者文字、图像的形式进行提示,这样,医生可以迅速、方便的调整两个转动位上的旋转角度到达所需位置,所述旋转套管33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穿刺针51纵向移动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转环31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套管33转动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顶盖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环31转动的第三限位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传感器41为三轴角度传感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角度传感器。
18.使用时,首先根据先前的成像数据,将该立体定向穿刺头架安装在离病灶区域最
近的患者颅骨上;然后患者戴这该头架进行ct/mr成像,将固定头钉13(钛材料)作为基准或定位参考,经3d重建,根据设备头架中心点(o点)确定病灶点(m)的准确位置;再基于重建3d,生成的三维坐标,该头架转环31和旋转套管33旋转,旋转到预定义的角度,此时角度传感器41通过指示机构42发出提示和警报,已到达预定义位置请确认;并相应地用第二限位机构及第三限位机构固定最佳位置。最后穿刺针51插入深度,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仪器上的标记用第一限位机构来控制固定。
1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环31中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内凸出且用于与所述旋转套管33铰接的连接套管32,所述旋转套管33与所述连接套管32连接的一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旋转芯轴35,所述旋转芯轴35两端分别插于两个所述连接套管32内,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套管33上的第一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的第一限位螺钉44,其旋转套管33能够带动旋转芯轴35同步转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对旋转芯轴35进行限位来实现旋转套管33的锁定。
2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套管32上的第二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的第二限位螺钉34,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柱22上的第三限位孔及设于所述第三限位孔内的第三限位螺钉23,其限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管3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穿刺针51推进的第一驱动机构,这样能够根据计算出的距离进行自动推进穿刺针51,省时省力,精度也更高;所述连接套管32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套管33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环1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转环31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这样可以自动带动穿刺针51进行多角度的转动调整,已转动到所需位置,进一部提高对位效率,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led指示灯为两个,可以指示不同旋转部位的工作状态。
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安装头架的人力、时间以及导航系统的繁琐操作,其控制精度高,能够快速的定位最佳的穿刺角度和路径。能够大大提高穿刺效率,保证高质有效的完成手术,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
2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