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7874发布日期:2022-09-14 10: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2.一些认知障碍患者或一些躁动不配合治疗的患者,会不自觉拔掉治疗、维持给养的管线或如因情绪烦躁、意识不清而拔掉治疗、维持给养的管线,因此会使用保护性约束治疗,传统约束手套约束者手指限制了活动,躁动的患者长时间的活动会挣脱约束指环,进一步发展使手套旋转,使不含pe防抓板的一面转到手心,失去了防止患者拔管的作用,另外,反复拔插管线对病人机体、心理都会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危险。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
5.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其包括,套体、调节带;所述套体内设置为空腔,并将第一端设置为开口端;所述调节带设置在开口端外侧;所述套体内层设置有防抓板,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防抓板;所述套体第二端设置有延展结构。
6.进一步,所述套体包括: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以第二端面设置相同,且为一体连接。
7.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面内侧与第二端面内侧各设置有容纳腔,且两个容纳腔内各设置有防抓板。
8.进一步,所述所述防抓板为硬质材料制成。
9.进一步,所述延展结构包括:平面层与折叠层;所述平面层设置在所述套体的第二端,所述平面层可进行开启;所述折叠层也设置在所述套体的第二端;所述折叠层包括折叠层一与折叠层二;所述折叠层一与折叠层二分别设置在平面层的顶部与底部,且折叠层一和折叠层二与平面层不相交;当需要对套体内空间进行扩展时,即打开折叠层一与折叠层二;实现对套体内空腔的扩展。
10.进一步,所述平面层、折叠层一以及折叠层二上各设置有拉链,并在拉链一端设置有拉头;并通过拉动拉头进行平面层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折叠层一与折叠层二对套体内空腔的扩展或折叠收回。
11.或者,所述平面层、折叠层一以及折叠层二上各设置子母扣,通过使用子母扣进行平面层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折叠层一与折叠层二对套体内空腔的扩展或折叠收回。
12.进一步,所述套体第一端面内壁或套体第二端面内壁设置有指环;用于对患者手部进行进一步的约束。
13.进一步,所述指环与套体第一端面为固定连接。
14.进一步,所述指环由弹性材料制成。
15.进一步,所述套体有透气材料制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长时间佩戴出现
手心出汗的问题。
16.进一步,所述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一与调节带二;所述调节带一长度大干调节带二;此设置套体佩戴后的固定。
17.进一步,所述调节带一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套体外壁,所述调节带二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套体的外壁,且调节带一与调节带二的第一端不属于同一个平面。
18.进一步,所述调节带二的第二端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带一通过调节组件与调节带二进行连接。
19.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上设置有贯穿口一与贯穿口二,调节带一通过穿过贯穿口一与贯穿口二实现与调节带二的连接以及连接后的调节固定。
20.使用时将患者手部放置在空腔内,并使用指环将患者手指套接约束;使用调节带将套体第二端固定于患者手腕处;当手指无法活动的患者使用时,拉开拉链或者打开子母扣,使套体内空腔得到延展;使患者手部可以在空腔内自由活动。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套体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内各设置防抓板,防止了躁动患者将套体旋转后做出拔管的操作;通过设置延展结构实现对套体空腔面积的扩展;使使用者手部在空腔内进行自由活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剖示意图;
27.图中,1、套体;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容纳腔;14、防抓板;15、平面层;16、折叠层一;17、折叠层二;18、空腔;2、拉链;21、拉头;3、指环;4、调节带一;41、调节带二;42、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参考图1,一种改良升级版约束手套,其包括,套体1、调节带;所述套体1内设置为空腔18,并将第一端设置为开口端;所述调节带设置在开口端外侧;所述套体1内层设置有防抓板14,所述容纳腔13内设置有防抓板14;所述套体1第二端设置有延展结构。
31.套体1第一端面11内壁或套体1第二端面12内壁设置有指环3;用于对患者手部进行进一步的约束。
32.指环3与套体1第一端面11为固定连接。
33.指环3由弹性材料制成。
34.套体1有透气材料制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长时间佩戴出现手心出汗的问题。
35.实施例2
36.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套体1进行设置,套体1包括:第一端面11与第二端面12,所述第一端面11以第二端面12设置相同,且为一体连接。
37.第一端面11内侧与第二端面12内侧各设置有容纳腔13,且两个容纳腔13内各设置有防抓板14。
38.所述防抓板14为硬质材料制成。
39.实施例3
40.参考图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延展结构进行设置;所述延展结构包括:平面层15与折叠层;所述平面层15设置在所述套体1的第二端,所述平面层15可进行开启;所述折叠层也设置在所述套体1的第二端;所述折叠层包括折叠层一16与折叠层二17;所述折叠层一16与折叠层二17分别设置在平面层15的顶部与底部,且折叠层一16和折叠层二17与平面层15不相交;当需要对套体1内空间进行扩展时,即打开折叠层一16与折叠层二17;实现对套体1内空腔18的扩展。
41.平面层15、折叠层一16以及折叠层二17上各设置有拉链2,并在拉链2一端设置有拉头21;并通过拉动拉头21进行平面层15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折叠层一16与折叠层二17对套体1内空腔18的扩展或折叠收回。
42.或者,所述平面层15、折叠层一16以及折叠层二17上各设置子母扣,通过使用子母扣进行平面层15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折叠层一16与折叠层二17对套体1内空腔18的扩展或折叠收回。
43.实施例4
44.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调节带进行设置,调节带包括调节带一4与调节带二41;所述调节带一4长度大于调节带二41;此设置套体1佩戴后的固定。
45.调节带一4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套体1外壁,所述调节带二4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套体1的外壁,且调节带一4与调节带二41的第一端不属于同一个平面。
46.调节带二41的第二端设置有调节组件42,调节带一4通过调节组件42与调节带二41进行连接。
47.调节组件42上设置有贯穿口一与贯穿口二,调节带一4通过穿过贯穿口一与贯穿口二实现与调节带二41的连接以及连接后的调节固定。
48.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