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1601发布日期:2022-08-20 01:4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外科手术是将胸腔内肺部的位置手术,一般会涉及到切除,当肺部切除后胸腔内会有残留并且肺部与胸腔之间产生间隙,这个间隙会使人体胸腔内部气压产生变化,以使会导致肺部收到气压的压力导致萎缩,从而出现威胁到生命健康的情况。
3.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穿刺针上套设细管或者先进行穿刺针穿刺然后再顺细管,这类技术中多为对伤口的二次伤害,而且在细管进行牵引进入体内时不够便捷,病人在做手术后病人对创伤口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不便于病人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通过将可分离成两个部分的穿刺针刺入体内后,将导丝顺着穿刺针的空腔顺入,然后将其中一个部分的穿刺针取出,使用细管顺着导丝并靠着穿刺针顺入人体内,以使将创口减小,并且细管的顺入更加顺畅,不会对人体进行过多的伤害,利用细管内的单向活瓣自身单向排放功能对胸腔内的空气进行排放,使得胸腔气压得到稳定,使得肺得以慢慢复张,残腔消失,减少胸腔内感染的几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包括细管、穿刺针、供细管移动导向的导丝、单向活瓣和固定部;所述导丝可穿过穿刺针的空腔,细管可套设于导丝上,单向活瓣设置在细管内,固定部设置在细管上并可与人体皮肤相互连接,通过将穿刺针刺入体内后,将导丝顺着穿刺针的空腔顺入,使用细管顺着导丝并靠着穿刺针顺入人体内,以使将创口减小,并且细管的顺入更加顺畅,不会对人体进行过多的伤害,利用细管内的单向活瓣自身单向排放功能对胸腔内的空气进行排放,使得胸腔气压得到稳定,使得肺得以慢慢复张,残腔消失,减少胸腔内感染的几率。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可分离成两个部分并作为细管的移动依靠;所述细管可贴靠在其中一个部分穿刺针上移动到人体内,通过穿刺针的分离特性,使得细管的顺入更加方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包括一对把手、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一对所述把手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远离针口的一端,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上都安装把手,使得医生操作起来而更加顺畅,将穿刺针分为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以使配合细管的顺入,完成手术更加方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针部包括第一针头本体、凸出和空槽;所述凸出设有弯曲回折机构并固定设置在第一针头本体上,凸出其中弯曲回折的部分向第一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弯曲回折,以使第一针头本体与凸出之间形成空槽,通过将第一针头本
体作为顺入细管的依靠,然后将针分离的部分设置凸出,从而避免分离后表面对人体皮肉进行二次伤害,利用凸出的弯曲回折部分对皮肉进行保护。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针部包括第二针头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针头本体上并将第一针头本体与第二针头本体相互连接,通过将第二针头本体设为脱离出人体的一部分,配合细管顺入,从而完成手术,通过连接组件与凸出配合,使得连接能够紧密,脱离能够方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限位柱、连接块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第二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壁上,连接块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位于固定板与第二针头本体之间,弹簧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弹簧提供作用于固定板和连接块之间的弹力,以使固定板和连接块之间间隔减小,并且使第一针头本体与第二针头本体间隔增大,限位柱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并位于固定板远离第二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壁的一面,限位柱与空槽滑动配合,通过限位柱与凸出相互限位连接,使得连接能够紧密,利用弹簧对连接块的限制,使得左右两个针头分离能够有缓冲空间,并且方便细管的顺入,先顺入一部分细管,然后取出第二针头本体,从而完成细管的顺入,使得顺入更加顺畅,对人体的损害减少。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固定设置在第二针头本体上,位于凸出与第二针头本体连接处,通过弧形凸起将凸出第二针头本体组合的位置包裹,放置由于形状改变造成不规则的伤口,倒是流血过多的情况。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贴合胶布和气囊;所述贴合胶布固定在细管上,气囊固定安装在胶布不贴合人体的一面,通过手术结束后需要固定时,利用气囊充气,使得贴合胶布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并且气囊充气后会膨胀,形成一个隔断,当伤口愈合时会出现痒的情况,避免患者误碰导致流血的情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分离成两个部分的穿刺针刺入体内后,将导丝顺着穿刺针的空腔顺入,然后将其中一个部分的穿刺针取出,使用细管顺着导丝并靠着穿刺针顺入人体内,以使将创口减小,并且细管的顺入更加顺畅,不会对人体进行过多的伤害,利用细管内的单向活瓣自身单向排放功能对胸腔内的空气进行排放,使得胸腔气压得到稳定使得肺得以慢慢复张,残腔消失,减少胸腔内感染的几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上都安装把手,使得医生操作起来而更加顺畅,将穿刺针分为第一针部和第二针部,以使配合细管的顺入,完成手术更加方便。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针头本体作为顺入细管的依靠,然后将针分离的部分设置凸出,从而避免分离后表面对人体皮肉进行二次伤害,利用凸出的弯曲回折部分对皮肉进行保护。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针头本体设为脱离出人体的一部分,配合细管顺入,从而完成手术,通过连接组件与凸出配合,使得连接能够紧密,脱离能够方便。
18.(5)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柱与凸出相互限位连接,使得连接能够紧密,利用弹簧对连接块的限制,使得左右两个针头分离能够有缓冲空间,并且方便细管的顺入,先顺入一部分细管,然后取出第二针头本体,从而完成细管的顺入,使得顺入更加顺畅,对人体的损害减少
19.(6)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凸起将凸出第二针头本体组合的位置包裹,放置由于形状改变造成不规则的伤口,倒是流血过多的情况。
20.(7)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术结束后需要固定时,利用气囊充气,使得贴合胶布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并且气囊充气后会膨胀,形成一个隔断,当伤口愈合时会出现痒的情况,避免患者误碰导致流血的情况。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穿刺针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第一针头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凸出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第二针头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连接组件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穿刺针1、把手121、第一针部11、凸出13、空槽131、第二针部12、连接组件14、固定板141、限位柱142、连接块143、弹簧144、弧形凸起145、导丝2、细管3、单向活瓣4、固定部5、贴合胶布51、气囊52。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0.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包括细管3、可分离成两个部分并作为细管3移动依靠的穿刺针1、供细管3移动导向的导丝2、单向活瓣4和固定部5;导丝2可穿过穿刺针1的空腔,细管3可套设于导丝2上,细管3可贴靠在其中一个部分穿刺针1上移动到人体内,单向活瓣4设置在细管3内,固定部5设置在细管3上并可与人体皮肤相互连接,通过将可分离成两个部分的穿刺针刺1入体内后,将导丝2顺着穿刺针1的空腔顺入,然后将其中一个部分的穿刺针1取出,使用细管3顺着导丝2并靠着穿刺针1顺入人体内,以使将创口减小,并且细管3的顺入更加顺畅,不会对人体进行过多的伤害,利用细管3内的单向活瓣4自身单向排放功能对胸腔内的空气进行排放,使得胸腔气压得到稳定。
31.参照图1-3所示,穿刺针1包括一对把手121、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一对把手121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远离针口的一端,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上都安装把手,使得医生操作起来而更加顺畅,将穿刺针1分为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以使配合细管3的顺入,完成手术更加方便。
32.参照图3-5所示,第一针部11包括第一针头本体、凸出13和空槽131;凸出13固定设置在第一针头本体上,凸出13其中弯曲回折的部分向第一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弯曲回折,以
使第一针头本体与凸出13之间形成空槽131,通过将第一针头本体作为顺入细管3的依靠,然后将针分离的部分设置凸出13,从而避免分离后表面对人体皮肉进行二次伤害,利用凸出13的弯曲回折部分对皮肉进行保护
33.参照图5-7所示,第二针部12包括第二针头本体和连接组件14;连接组件14设置在第二针头本体上并将第一针头本体与第二针头本体相互连接,通过将第二针头本体设为脱离出人体的一部分,配合细管3顺入,从而完成手术,通过连接组件14与凸出13配合,使得连接能够紧密,脱离能够方便。
34.参照图7所示,连接组件14包括固定板141、限位柱142、连接块143和弹簧144;固定板141固定安装在第二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壁上,连接块143滑动安装在固定板141上,并位于固定板141与第二针头本体之间,弹簧144一端与固定板1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143固定连接,弹簧144提供作用于固定板141和连接块143之间的弹力,以使固定板141和连接块143之间间隔减小,并且使第一针头本体与第二针头本体间隔增大,限位柱142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43上,并位于固定板141远离第二针头本体的空腔内壁的一面,限位柱142与空槽131滑动配合,通过限位柱142与凸出13相互限位连接,使得连接能够紧密,利用弹簧144对连接块143的限制,使得左右两个针头分离能够有缓冲空间,并且方便细管3的顺入,先顺入一部分细管3,然后取出第二针头本体,从而完成细管3的顺入,使得顺入更加顺畅,对人体的损害减少。
35.参照图7所示,连接组件14还包括弧形凸起145;弧形凸起145固定设置在第二针头本体上,位于凸出13与第二针头本体组合的位置,通过弧形凸起145将凸出13第二针头本体组合的位置包裹,放置由于形状改变造成不规则的伤口,倒是流血过多的情况。
36.参照图1所示,固定部5包括贴合胶布51和气囊52;贴合胶布51固定在细管3上,气囊52固定安装在胶布51不贴合人体的一面,通过手术结束后需要固定时,利用气囊52充气,使得贴合胶布51能够更好地贴合人体,并且气囊52充气后会膨胀,形成一个隔断,当伤口愈合时会出现痒的情况,避免患者误碰导致流血的情况。
37.工作原理:如图1-7所示,当使用时,医生先利用把手121将穿刺针1刺入人体内,然后将导丝2顺入穿刺针1的空腔内,到达胸腔内部,然后利用把手121向两边发力,从而限位柱142受到凸出13的力,使得连接块143压缩弹簧144,然后第一针部11和第二针部12形成一个较大的分离空间,然后细管3套在导丝2顺入穿刺针1的空腔内,当顺入一部分后,将第二针部12取下脱离第一针部11,以使继续顺入细管3,使得顺入更加顺畅,创口更加小,当顺入完成后,医生取下第一针部11将贴合胶布51贴合人体皮肤,然后给气囊52充气,以使气囊52充气膨胀会对贴合胶布51产生压力,舒蝶贴合更加全面彻底,并且膨胀后的贴合胶布51形成隔断,避免患者误碰伤口,固定完成后,利用单向活瓣4完成排气即可。
38.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一种用于胸外科术后胸腔内残腔的单向导气装置,包括细管3、穿刺针1、供细管3移动导向的导丝2、单向活瓣4和固定部5;所述导丝2可穿过穿刺针1的空腔,细管3可套设于导丝2上,单向活瓣4设置在细管3内,固定部5设置在细管3上并可与人体皮肤相互连接,通过将可分离成两个部分的穿刺针刺入体内后,将导丝顺着穿刺针的空腔顺入,然后将其中一个部分的穿刺针取出,使用细管顺着导丝并靠着穿刺针顺入人体内,以使将创口减小,并且细管的顺入更加顺畅,不会对人体进行过多的伤害,利用细管内的单向活瓣自身单向排放功能对胸腔内的空气进行排放,使得胸腔气压得
到稳定,使得肺得以慢慢复张,残腔消失,减少胸腔内感染的几率。
39.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当使用时,医生先利用把手121将穿刺针1刺入人体内,然后将导丝2顺入穿刺针1的空腔内,到达胸腔内部,然后取下穿刺针1,细管3套在导丝2顺入胸腔内,当顺入完成后,医生取出导丝2,然后将固定部5与人体皮肤固定即可。
4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