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
背景技术:2.拉皮是常用于治疗面部皮肤松弛的外科手术。拉皮手术中先将面部皮肤切开,将埋没导引针插入皮肤切口、将皮肤与肌肉组织剥离,然后对皮肤进行拉伸和缝合,之后将多余的皮肤剪除。为了使皮肤更加紧致,可能还需要在皮肤缝合之前对皮下进行物质填充,例如填充脂肪组织。
3.现有的埋没导引针的结构为弧形且呈管状的结构,在术前准备过程中,需要配合穿线器才能将缝合线穿入埋没导引针内,并且这样的埋没导引针在术中从皮肤中取出时容易导致皮肤组织牵扯而产生凹陷,导致手术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解决现有埋没导引针需要穿线器才能穿线以及在从皮肤组织中取出时容易导致皮肤凹陷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包括:
7.埋没导引针,为实心结构且具有两个穿插尖端,两个穿插尖端之间构成有120
°‑
140
°
夹角的折弯结构,并在其中一个穿插尖端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用于连接缝合线;以及导引器,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或两端作为导引端,导引端可供所述埋没导引针的穿插段插入并用于埋没导引针从皮肤内取出。
8.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个所述穿插尖端并邻于所述折弯结构的部位设有所述穿线孔。
9.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埋没导引针在两个所述穿插尖端均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夹持部,夹持部可供持针器夹持。
10.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线孔位于两个夹持部之间。
11.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弯结构与两个所述穿插尖端平滑过渡。
12.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皮肤缝合装置还包括剥离器;
13.所述剥离器具有手持部和剥离部,剥离部与手持部相连且剥离部为针状结构。
14.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剥离器包括针状圆杆和手持翼,针状圆杆的一端为钝尖并构成所述剥离端,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所述手持翼并构成手持部。
15.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埋没导引针、所述导引器和所述剥离器均为金属制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缝合装置,其埋没导引针区别于现有管状结构的埋没导引针,为实心结构且穿线孔未设置在折弯结构上,而是设置在穿插尖端上,这样便可避免埋没导引针容易发生折断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问题,并且在导引器的配合下,可便于在取出埋
没导引针时,通过导引器的插入并套在一个穿插尖端上配合取出,能够避免在其取出时引起皮肤组织的牵扯而产生凹陷的问题。
18.而且,通过设置的剥离器,可插入埋没导引针所形成的针孔内,并对缝合过程中产生的凹陷处进行剥离修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的埋没导引针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也示出了穿线孔位置的局部剖面;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的导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的剥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埋没导引针;11-穿插尖端;12-折弯结构;13-夹持部;14-穿线孔;2-导引器;3-剥离器;31-手持翼;32-针状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现有的埋没导引针的结构为弧形且呈管状的结构,在术前准备过程中,需要配合穿线器才能将缝合线穿入埋没导引针内,并且这样的埋没导引针在术中从皮肤中取出时容易导致皮肤组织牵扯而产生凹陷,导致手术质量受到影响。
2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管状的导引针改为实心结构的导引针,并将穿线孔设置在靠近折弯结构的穿插尖端的位置,这样便可避免用到穿针器,也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折断的问题,并且配合导引器可解决的导引针在取出过程中拉扯皮肤组织而形成凹陷的问题。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7.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其主要用于皮肤的美容手术中,具体用于脸部的拉皮手术,也就是针对皮肤的松弛下坠而进行的美容手术,即拉皮,也可以说是面部提升。
28.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可包括:埋没导引针1和导引器2。两者在拉皮手术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
29.其中,埋没导引针1为实心结构且具有两个穿插尖端11,两个穿插尖端11之间构成有120
°‑
140
°
夹角的折弯结构12,并在其中一个穿插尖端11设有穿线孔14,穿线孔14用于连接缝合线;埋没导引针1其两个穿插尖端11为直针结构,中部为带有弧度的折弯结构12,并连接为一体,这样便可通过两个穿插尖端11使得导引针在缝合或剥离过程中其部分都位于皮肤内,并在皮肤组织内不完全穿出的进行来回换位穿插,从而可便于进行埋没式缝合;所设置的折弯结构12便于导引针在换位缝合起到缓和过渡的作用;穿线孔14,其用于连接缝合线,缝合线可以是蛋白缝合线,其可被皮肤组织吸收。
30.导引器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或两端作为导引端,导引端可供所述埋没导引针1的
穿插段插入并用于埋没导引针1从皮肤内取出。导引器2可以在导引针取出时,可将其插入到皮肤组织中并套上导引针留于皮肤中的穿插尖端11,一手通过持针器移动导引针位于皮肤外的一端,一手使得导引器2与导引针同步移动,从而可使得导引针取出时避免牵扯皮肤组织而形成凹陷的问题。
31.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所述穿插尖端11并邻于所述折弯结构12的部位设有所述穿线孔14。
32.通过将穿线孔14设置在穿插尖端11上并靠近折弯结构12的部位,这样可以避免设置在折弯结构12中间而容易折断的问题。
3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埋没导引针1在两个所述穿插尖端11均可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夹持部13,夹持部13可供持针器夹持。
34.这样一来,在导引针进行来回穿插时,可通过相适配的持针器可分别通过夹持部13对导引针进行夹持而进行缝合或拉伸,并且相比于圆形的结构,这样结构的夹持部13在被夹持后具有更好夹持效果,夹持更可靠。
35.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14位于两个夹持部13之间。也就是说,夹持部13更靠近两个穿插尖端11的末端,并且穿线孔14位于两个夹持部13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更为合理。
3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折弯结构12与两个所述穿插尖端11平滑过渡。
37.平滑过渡的折弯结构12在皮肤内穿插时,可使其对皮肤的损伤性更低,进而可缩短皮肤组织在术后的康复时间。
38.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皮肤缝合装置还可包括剥离器3;所述剥离器3具有手持部和剥离部,剥离部与手持部相连且剥离部为针状结构。
39.其中,手持部用于手术人员对剥离器3的手持,剥离部用于皮肤内组织局部的剥离,如对于凹陷处的皮肤组织部位进行剥离,使其能够恢复。
40.具体的,所述剥离器3包括针状圆杆32和手持翼31,针状圆杆32的一端为钝尖并构成所述剥离端,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所述手持翼31并构成手持部。这样一来,通过手持翼31可便于进行手持操作,并且通过钝尖结果的剥离端可在实现玻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对皮肤的损伤;两个手持翼31可设置更大,便于大拇指和食指的手持。
41.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剥离器3用于在缝合结束后的修复操作,即在缝合结束后缝合线要进行打结,而打结会使得皮肤产生拉扯而导致某些部位会存在凹陷,此时则需要通过剥离器3并使玻璃端穿入导引针所形成的对应部位针孔中,对凹陷部位进行玻璃,使得相关部位的粘连得以剥离,从而可以对凹陷部位进行去除。
42.优选实施例:
43.请参照图1-3所示,一种用于面部提升的埋没导引器,包括:埋没导引针1,为实心结构且具有两个穿插尖端11,两个穿插尖端11之间构成有125
°
夹角α的折弯结构12,并在其中一个穿插尖端11设有穿线孔14,穿线孔14用于连接缝合线;以及导引器2,为管状结构,其两端作为导引端,导引端可供所述埋没导引针1的穿插段插入并用于埋没导引针1从皮肤内取出。
44.在一个所述穿插尖端11并邻于所述折弯结构12的部位设有所述穿线孔14。
45.所述埋没导引针1在两个所述穿插尖端11均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夹持部13,夹持部13可供持针器夹持。
46.所述穿线孔14位于两个夹持部13之间。
47.所述折弯结构12与两个所述穿插尖端11平滑过渡。
48.所述皮肤缝合装置还包括剥离器3;所述剥离器3具有手持部和剥离部,剥离部与手持部相连且剥离部为针状结构。
49.所述剥离器3包括针状圆杆32和手持翼31,针状圆杆32的一端为钝尖并构成所述剥离端,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所述手持翼31并构成手持部。
50.所述埋没导引针1、所述导引器2和所述剥离器3均为金属制成。
51.实施原理:皮肤缝合装置,其埋没导引针1区别于现有管状结构的埋没导引针1,为实心结构且穿线孔14未设置在折弯结构12上,而是设置在穿插尖端11上,这样便可避免埋没导引针1容易发生折断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问题,并且在导引器2的配合下,可便于在取出埋没导引针1时,通过导引器2的插入并套在一个穿插尖端11上配合取出,能够避免在其取出时引起皮肤组织的牵扯而产生凹陷的问题。
52.而且,通过设置的剥离器3,可插入埋没导引针1所形成的针孔内,并对缝合过程中产生的凹陷处进行剥离修复。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