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5568发布日期:2022-08-09 16:5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其中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可以是主观上感觉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如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
3.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缓解患者腹胀程度,则会使用到辅助治疗装置对患者进行按摩处理,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无法根据患者实际腹胀弧度智能灵活调整按摩高度,在按摩过程中大大降低患者接触舒适度,且不能快速拆装按摩机构,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辅助治疗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具备智能按摩和快速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无法根据患者实际腹胀弧度智能灵活调整按摩高度,在按摩过程中大大降低患者接触舒适度,且不能快速拆装按摩机构,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辅助治疗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的中心处贯穿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表面的左侧套设安装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镶嵌有测距传感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缓冲调节组件,位于前侧缓冲调节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拆装组件,位于后侧缓冲调节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定位组件,所述前拆装组件与后定位组件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按摩组件,所述固定板右侧表面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焊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电动推杆和螺套配合使用的横槽。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左侧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销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与螺套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缓冲调节组件包括收纳套,所述收纳套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焊接,所述测距传感器位于收纳套的内腔,所述收纳套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t型滑杆,所述收纳套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焊接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
底部与t型滑杆表面的底部焊接。
9.优选的,所述前拆装组件包括前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的顶部与缓冲调节组件的连接处焊接,所述前定位板正表面的底部焊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表面的后侧滑动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导向杆表面的前侧套设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安装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中空活动套,所述中空活动套的背表面连通有中空连接块。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的前端与导向杆表面的前侧焊接,所述连接弹簧的后端与安装套的正表面焊接。
11.优选的,所述后定位组件包括后定位板,所述后定位板的顶部与缓冲调节组件的连接处焊接,所述后定位板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中空套,所述中空套的正表面连通有中空矩形块,所述后定位板的背表面且位于中空套的后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焊接有定位套,所述按摩辊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定位套处于连通状态,所述通气槽的内腔贯穿镶嵌有导热柱,所述按摩辊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导热柱的一端贯穿至空腔的内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电动推杆、t型滑杆、辅助弹簧、固定环、收纳套、中空活动套、中空连接块、导向杆、连接弹簧、安装套、前定位板、定位套、空腔、导热柱、通气槽、丝杆、伺服电机、安装板、后定位板、中空矩形块、热风机、中空套、连接板、测距传感器和螺套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无法根据患者实际腹胀弧度智能灵活调整按摩高度,在按摩过程中大大降低患者接触舒适度,且不能快速拆装按摩机构,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辅助治疗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仰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缓冲调节组件分离时立体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拆装组件、按摩组件和后定位组件分离时立体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拆装组件结构分离时立体示意图。
20.图中:1固定板、2电动推杆、3缓冲调节组件、31t型滑杆、32辅助弹簧、33固定环、34收纳套、4前拆装组件、41中空活动套、42中空连接块、43导向杆、44连接弹簧、45安装套、46前定位板、5支腿、6按摩组件、61定位套、62按摩辊、63空腔、64导热柱、65通气槽、7控制器、8驱动组件、81丝杆、82伺服电机、9安装板、10后定位组件、101后定位板、102中空矩形块、103热风机、104中空套、11连接板、12测距传感器、13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5,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右侧的中心处贯穿安装有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表面的左侧套设安装有螺套13,螺套13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的输出端固
定安装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镶嵌有测距传感器12,安装板9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缓冲调节组件3,位于前侧缓冲调节组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拆装组件4,位于后侧缓冲调节组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后定位组件10,前拆装组件4与后定位组件10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按摩组件6,固定板1右侧表面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
22.固定板1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焊接有支腿5,支腿5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设置支腿5,能够对固定板1进行稳定支撑,并在螺栓辅助下将固定板1固定安装在合适位置,固定板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电动推杆2和螺套13配合使用的横槽;
23.驱动组件8包括伺服电机82,伺服电机82的左侧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2的输出端销连接有丝杆81,丝杆81的表面与螺套13的连接处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丝杆81和螺套13,能够起到螺纹传动的作用,在伺服电机82驱动下,使得连接板11稳定发生左右位移,测距传感器12与控制器7双向电连接,电动推杆2和伺服电机82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7的输出端电连接;
24.缓冲调节组件3包括收纳套34,收纳套34的顶部与安装板9的底部焊接,测距传感器12位于收纳套34的内腔,通过设置测距传感器12,能够实时检测与131之间的距离,收纳套34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t型滑杆31,通过设置t型滑杆31和收纳套34,能够对前拆装组件4和后定位组件10上下位移起到引导的作用,收纳套34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33,通过设置固定环33,能够满足辅助弹簧32上端固定安装需求,固定环33的底部焊接有辅助弹簧32,辅助弹簧32的底部与t型滑杆31表面的底部焊接;
25.前拆装组件4包括前定位板46,前定位板46的顶部与缓冲调节组件3的连接处焊接,前定位板46正表面的底部焊接有导向杆43,导向杆43表面的后侧滑动套设有安装套45,通过设置安装套45,能够满足中空活动套41活动安装需求,导向杆43表面的前侧套设安装有连接弹簧44,安装套45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中空活动套41,中空活动套41的背表面连通有中空连接块42;
26.连接弹簧44的前端与导向杆43表面的前侧焊接,连接弹簧44的后端与安装套45的正表面焊接;
27.后定位组件10包括后定位板101,后定位板101的顶部与缓冲调节组件3的连接处焊接,后定位板101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中空套104,通过设置中空矩形块102和中空套104,能够对按摩组件6的一端进行定位安装,且满足气流连通需求,中空套104的正表面连通有中空矩形块102,后定位板101的背表面且位于中空套104的后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03,热风机103的输入端与控制器7的输出端电连接;
28.按摩组件6包括按摩辊62,按摩辊62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焊接有定位套61,通过设置定位套61,能够在安装时对中空连接块42和中空矩形块102套设安装,并满足与中空连接块42和中空矩形块102连通需求,按摩辊62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气槽65,通气槽65与定位套61处于连通状态,通气槽65的内腔贯穿镶嵌有导热柱64,通过设置导热柱64,能够将通气槽65内热气流进行热量传导,将热量均匀扩散至空腔63内,进而均匀提高按摩辊62表面温度,按摩辊6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3,导热柱64的一端贯穿至空腔63的内腔;
29.中空套104与中空活动套41的规格、中空矩形块102与中空连接块42规格均相同,中空矩形块102和中空连接块42均与定位套61相适配,中空活动套41、中空连接块42、前侧定位套61、通气槽65、后侧定位套61、中空矩形块102和中空套104从前至后依次连通。
30.使用时,各部件均处于初始状态,患者平躺在医护病床上,将病床从右向左推入,使得患者腹部位于按摩组件6底部,预设测距传感器12检测距离区间,然后控制伺服电机82工作,在丝杆81和螺套13配合下,使得连接板11稳定右移,同时控制电动推杆2伸出,使得安装板9下移,直至按摩组件6与患者腹部接触,且按摩辊62发生滚动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处理,同时控制热风机103工作,使得热气流依次通过中空套104、中空矩形块102、定位套61、通气槽65、中空连接块42和中空活动套41,在此过程中,热气流中热量被导热柱64捕捉并传导,进而使得按摩辊62表面均匀升温,提高患者按摩舒适度,在实际按摩过程中,患者腹部为圆弧拱形,当按摩组件6逐渐向右位移从患者腹部低处逐渐位移至患者腹部高处,此时患者腹部对按摩组件6产生上下的推力,使得t型滑杆31缩入收纳套34内,辅助弹簧32被压缩,能够使得按摩组件6对患者腹部进行弹性按摩,若测距传感器12检测到与t型滑杆31距离小于预设值,说明t型滑杆31与安装板9之间距离过短,按摩辊62与患者腹部接触压力过大,此时测距传感器12发出信号至控制器7,控制器7自动控制电动推杆2收缩工作,使得按摩组件6整体上移,辅助弹簧32自动复位,按摩辊62与患者腹部之间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测距传感器12检测到与t型滑杆31距离位于预设值,控制器7自动控制电动推杆2停止,同理,当按摩组件6逐渐向右位移从患者腹部高处位移至患者腹部低处时,测距传感器12检测到与t型滑杆31距离大于预设值,使得电动推杆2自动伸出,带动按摩组件6整体下移,进而实现智能调高按摩,当需要安装不同规格的按摩组件6时,则前移安装套45,将中空连接块42前移脱离前端定位套61,此时只需前移按摩组件6,将按摩组件6脱离中空矩形块102并下移取出按摩组件6即可,而后再将不同规格的按摩组件6复位安装即可。
31.综上所述:该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通过固定板1、电动推杆2、t型滑杆31、辅助弹簧32、固定环33、收纳套34、中空活动套41、中空连接块42、导向杆43、连接弹簧44、安装套45、前定位板46、定位套61、空腔63、导热柱64、通气槽65、丝杆81、伺服电机82、安装板9、后定位板101、中空矩形块102、热风机103、中空套104、连接板11、测距传感器12和螺套13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无法根据患者实际腹胀弧度智能灵活调整按摩高度,在按摩过程中大大降低患者接触舒适度,且不能快速拆装按摩机构,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辅助治疗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