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9106发布日期:2022-10-22 01:0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CTO导丝的制作方法
cto导丝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o导丝。


背景技术:

2.血液经由两条主要冠状动脉进入心脏,并经由心脏肌肉表面上的一个血管网络,使心脏得到养分。胆固醇、脂肪沉积在动脉中形成,使通道变窄,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会形成一种血栓,将动脉阻塞起来。在生理或心理受到压力时,心脏会跳得快一些,需要更多的氧气及养分,这是冠状动脉在严重变窄或被阻塞时所无法应付的一种状况。结果造成了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或心痛。流向心肌的血液由于血栓阻塞了一条冠状动脉而突然大量减少,就会心脏病发作,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100%闭塞且闭塞超过3个月的病变,具有再发病率高和再闭塞率高的发病特征,治疗难度大。经冠脉造影术检查证实,由于闭塞时间长,血管内的病变会变得坚硬,同时伴有血管迂曲、钙化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pci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被认为是目前该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其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cto病变介入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导丝通过失败,导丝通过时,常进入内膜下假腔,导致前进困难,甚至出现冠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目前市场上的导丝,由于需要满足穿过迂曲病变且不损伤血管的要求,一般导丝头端都会设置的相对柔软,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方便穿越迂曲病变的血管且不损伤血管,但是实际应用中,普通导丝能满足大部分病变要求,但遇到较坚硬的cto病变,较软的头端则无法穿越坚硬的病变,此时就需要头端稍微硬一点的导丝来穿越病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o导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的软硬无法调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o导丝,包括内芯、护套管以及弹簧,所述护套管设有导通孔,所述内芯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导通孔以及所述弹簧,所述内芯能够在所述导通孔内轴向移动,所述弹簧的近端与所述护套管的远端固定或抵靠,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内芯的远端固定或抵靠。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cto导丝,包括内芯、护套管以及柔性件,所述护套管设有导通孔,所述内芯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导通孔以及所述柔性件,所述内芯和所述柔性件均能够在所述导通孔内轴向移动,所述柔性件与所述内芯固定并且所述柔性件连接在所述内芯的远端。
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为弹簧,所述内芯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弹簧的近端与所述固
定块固定或抵靠,所述弹簧的远端与所述内芯的远端固定或抵靠。
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件的硬度小于所述护套管的硬度。
11.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管上设有锁紧机构,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内芯与所述护套管固定;当所述锁紧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护套管在轴向上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帽,所述护套管上设有与所述锁紧帽配合的多个锁紧片。
13.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帽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片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帽与所述锁紧片螺纹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设于所述护套管的近端。
15.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的远端设有导丝头。
16.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管的外壁上设有ptfe涂层。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内芯的远端设置弹簧,内芯相对护套管在轴向上移动时,弹簧会被不同程度的压缩,从而改变弹簧的柔软性,以实现调节cto导丝的软硬度。当cto导丝未到病变时,cto导丝远端比较柔软,方便穿越迂曲病变的血管且不损伤血管,当cto导丝到达cto病变时,可调节弹簧的节距使弹簧硬度变硬,利于穿越坚硬的cto病变,从而可以开通cto病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在锁紧机构处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cto导丝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内芯10、导丝头11、固定块12、护套管20、导通孔201、锁紧机构21、锁紧帽211、锁紧片22、弹簧30。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cto导丝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5.[实施例一]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在锁紧机构处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cto导丝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cto导丝,包括内芯10、护套管20以及弹簧30,护套管20设有导通孔201,内芯10的远端依次穿过导通孔201以及弹簧30,内芯10能够在导通孔201内轴向移动,弹簧30的近端与护套管20的远端固定或抵靠,弹簧30的远端与内芯10的远端固定或抵靠。其中,cto导丝伸入体内的一端为远端,而靠近操作者的
一端为近端。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芯10的远端设置弹簧30,内芯10相对护套管20在轴向上移动时,弹簧30会被不同程度的压缩,从而改变弹簧30的柔软性,以实现调节cto导丝的软硬度。当cto导丝未到病变时,cto导丝远端比较柔软,方便穿越迂曲病变的血管且不损伤血管,当cto导丝到达cto病变时,可调节弹簧30的节距使弹簧30硬度变硬,利于穿越坚硬的cto病变,从而可以开通cto病变。
[0029]
本实施例中,弹簧30的近端与护套管20的远端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弹簧30的远端与内芯10的远端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弹簧30的近端与护套管20的远端相抵靠,弹簧30的远端与内芯10的远端相抵靠。
[0030]
优选地,护套管20的内壁与内芯10的外壁具有一定间隙,从而便于内芯10在导通孔201内轴向移动。内芯10的外径优选为0.11~0.2mm,护套管20的内壁与内芯10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002~0.005mm。
[0031]
本实施例中,护套管20上设有锁紧机构21,当锁紧机构21处于锁紧状态时,内芯10与护套管20固定;当锁紧机构21处于解锁状态时,内芯10能够相对护套管20在轴向上移动。即锁紧机构21将内芯10和护套管20锁定在一起,或者将内芯10和护套管20分离,使得内芯10能够相对护套管20在轴向上移动。从而在操作者确定好弹簧30的软硬度时,只需要将锁紧机构21锁紧即可,不需要人工捏住内芯10和护套管20,使内芯10和护套管20锁定在一起。
[0032]
具体地,锁紧机构21包括锁紧帽211,护套管20上设有与锁紧帽211配合的多个锁紧片22,多个锁紧片22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多个锁紧片2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优选地,锁紧片22与护套管20一体成型。锁紧帽211设有内螺纹,锁紧片22设有外螺纹,锁紧帽211与锁紧片22螺纹配合。当然,锁紧帽211与锁紧片22也可通过卡扣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机构21也可以其他结构,例如销钉,在内芯10和护套管20设置与销钉配合的销钉孔,通过销钉与销钉孔的配合,使得内芯10和护套管20锁定在一起。
[0033]
进一步地,锁紧机构21设于护套管20的近端,从而便于用于调节弹簧30的软硬度。当然,锁紧机构21设于护套管20的中部,并不以此为限。
[0034]
进一步地,内芯10的远端设有导丝头11,导丝头11与内芯10的远端焊接在一起。优选地,导丝头11的形状为半球形,导丝头11过于尖锐会对血管带来损伤。
[0035]
进一步地,护套管20的外壁上设有ptfe涂层,ptfe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利用ptfe涂层的对液体的亲近性,使得cto导丝更加容易润滑,从而提高了器械的输送性和cto导丝的追踪性。
[0036]
其中,导丝头11的材料为不锈钢,弹簧30的材料为不锈钢、黄金或钨丝,弹簧30外层可涂覆润滑涂层,如ptfe、硅油等。护套管20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护套管20的外壁上设有ptfe涂层。锁紧帽211的材料为不锈钢、聚醚醚酮、聚乙烯等。内芯10的材料为不锈钢。整个cto导丝总长为180-300cm,弹簧30所用的丝材外径为0.06-0.13mm。
[0037]
进一步地,导丝头11、弹簧30、护套管20的外径为0.013~0.014英寸,导丝头11、弹簧30、护套管20三者的外径基本相同,内芯10的外径需小于弹簧30、护套管20的内径,以保证内芯10与弹簧30、护套管20之间具有间隙。
[0038]
本实施例中,cto导丝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9]
实际应用中,cto导丝经导管鞘进入血管,cto导丝刚开始进入血管时,弹簧30的节
距较大,cto导丝的头端易弯曲,较为柔软,容易沿着迂曲的血管到达cto病变。
[0040]
医生通过血管造影,观察到cto导丝到达cto病变时,医生握紧护套管20使之固定不发生移动,同时手动拧开锁紧帽211,然后向近端一侧拉紧内芯10,调节好弹簧30的软硬度过后,最后拧紧锁紧帽211,使护套管20和内芯10相对固定。
[0041]
在抽拉内芯10的同时会拉紧弹簧30,使弹簧30的节距变小。弹簧30的节距变小后,弹簧30不易发生弯曲形变,使cto导丝头端硬度变大,当cto导丝硬度变大后,便可以穿越坚硬的cto病变。
[0042]
在抽拉内芯10时,抽至有明显阻力或抽不动时,此时弹簧30调节至最硬;当然,也可以在内芯10上设置刻度,预先测量抽拉内芯10的长度对应的弹簧30硬度,这样更方便医生操作。
[0043]
[实施例二]
[004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cto导丝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cto导丝与实施例一(图1至图4)中的cto导丝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cto导丝包括内芯10、护套管20以及柔性件,护套管20设有导通孔201,内芯10的远端依次穿过导通孔201以及柔性件,内芯10和柔性件均能够在导通孔201内轴向移动,柔性件与内芯10固定连接并且柔性件连接在内芯10的远端。
[004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芯10的远端设置柔性件,内芯10相对护套管20在轴向上移动时,柔性件会收缩进护套管20内,从而改变cto导丝头端硬度,以实现调节cto导丝的软硬度。当cto导丝未到病变时,cto导丝远端比较柔软,方便穿越迂曲病变的血管且不损伤血管,当cto导丝到达cto病变时,可将柔性件收缩进护套管20内,使得cto导丝头端硬度变硬,利于穿越坚硬的cto病变,从而可以开通cto病变。
[0046]
进一步地,柔性件的硬度小于护套管20的硬度。当然,柔性件的硬度也可等于护套管20的硬度,当柔性件收缩进护套管20内(即柔性件与护套管20重合时),cto导丝头端硬度变硬,cto导丝整体的硬度也会变硬。其中,柔性件与护套管20软硬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0047]
本实施例中,柔性件优选为弹簧30。内芯10上设有固定块12,弹簧30的近端与固定块12固定或抵靠,弹簧30的远端与内芯10的远端固定或抵靠。优选地,弹簧30的近端与固定块12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弹簧30的远端与内芯10的远端焊接或粘接在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件也可以为一个弹性片并固定在内芯10上。
[004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49]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