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9245发布日期:2022-12-24 02:0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传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冬春季节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旅客大量集聚、人员流动频繁和室内空气质量往往较差,更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儿童更是这些疾病的易患人群;在对这些具有传染性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为避免过多接触,或放置外接环境对气管造成的影响,而引发的传染性呼吸到疾病,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处理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能够通过结构将带有唾液的的部分罩住降低处理出现传染的可能,降低感到不适而产生的排斥反应,避免使用后的液体残留流出,保证外界空气不会进入管道内部造成污染。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包括挤压端,所述挤压端侧面设置有供液端口,所述挤压端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入管,所述通入管的末端设置有防污染套环,所述防污染套环的侧面设置有漏液端头;
6.所述供液端口的内侧设置有卡管簧片,所述卡管簧片的侧面设置有压活塞块,所述压活塞块的末端内侧设置有滑动导管,所述滑动导管的内侧设置有活塞弹簧,所述压活塞块的外侧设置有内腔室。
7.所述通入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咬合球,所述咬合球的侧面开设有齿痕槽,所述咬合球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卡合间隙。
8.所述挤压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通腔端口,所述通腔端口穿过挤压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腔管,所述连腔管与通入管相连通,所述通入管的内部设置有内通液管,所述内通液管与内腔室构成连通结构。
9.所述通入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金属形变丝。
10.所述供液端口与卡管簧片固定连接,所述压活塞块与滑动导管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导管与内腔室固定连接,所述内腔室的外侧设置有外压弹簧,所述内管腔与挤压端滑动连接。
11.所述内通液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弧管,所述硬质弧管的侧面设置有漏液孔,所述硬质弧管与漏液端头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将防护罩向上移动,让防护罩与咬合球脱离,之后将通入管从口腔插入至喉咙进入呼吸到,并让患者咬住咬合球,患者咬合咬合球与齿痕槽配
合,固定通入管,缓解疼痛压力,保护管外壁不被咬合而破坏,防护罩可在使用结束后,将咬合球罩住,保证咬合球外侧唾液不会造成传染,更方便处理。
14.本实用新型,将带有温度的液体通过通腔端口连接注射,液体会通过连腔管进入到内管腔内部,即可提升通入管外壁的管道温度,避免通入管外壁温度较低,而导致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进而减缓不适感。
15.本实用新型,插入通入管前,推动挤压端移动,将通入管插入,之后将注射器插入到供液端口内,穿过卡管簧片并抵住压活塞块的末端,随后让液体通过压活塞块的末端侧面小孔流出,当压活塞块受压被推动时,压活塞块向后移动,进而让内腔室与供液端口连通,让液体从内腔室进入到内通液管内,挤压挤压端,让外压弹簧受压,内管腔与通入管相对位移,该结构的好处在于保证外界空气不会进入管道内部造成污染,也能够避免使用后的液体残留流出。
16.本实用新型,管道通入管插入过程中,通过向内管腔注入足够的液体,让防污染套环产生膨胀与呼吸道内壁接触,待内通液管移动推动硬质弧管向前移动将漏液孔漏出,进而让气体或液体通过漏液孔对呼吸道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内通液管移动并拉动硬质弧管,进而让防污染套环与漏液端头闭合,避免述通入管内液体流出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通入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拨动片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挤压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污染套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挤压端;2、供液端口;3、防护罩;4、通入管;5、咬合球;6、卡合间隙;7、齿痕槽;8、防污染套环;9、漏液端头;10、通腔端口;11、连腔管;12、内管腔;13、内通液管;14、金属形变丝;15、拨动片;16、卡管簧片;17、压活塞块;18、滑动导管;19、活塞弹簧;20、外压弹簧;21、内腔室;22、硬质弧管;23、漏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5.如图1-5所示,一种气管防传染装置,包括挤压端1,挤压端1侧面设置有供液端口2,挤压端1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入管4,通入管4的末端设置有防污染套环8,防污染套环8的侧面设置有漏液端头9,挤压端1的外侧设置有拨动片15;
26.供液端口2的内侧设置有卡管簧片16,卡管簧片16的侧面设置有压活塞块17,压活塞块17的末端内侧设置有滑动导管18,滑动导管18的内侧设置有活塞弹簧19,压活塞块17的外侧设置有内腔室21。
27.参照附图1,通入管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防护罩3的内部设置有咬合球5,咬合
球5的侧面开设有齿痕槽7,咬合球5的侧面开设有竖向的卡合间隙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防护罩3向上移动,让防护罩3与咬合球5脱离,之后将通入管4从口腔插入至喉咙进入呼吸到,并让患者咬住咬合球5,患者咬合咬合球5与齿痕槽7配合,固定通入管4,缓解疼痛压力,保护管外壁不被咬合而破坏,防护罩3可在使用结束后,将咬合球5罩住,保证咬合球5外侧唾液不会造成传染,更方便处理。
28.参照附图2,挤压端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通腔端口10,通腔端口10穿过挤压端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腔管11,连腔管11与通入管4相连通,通入管4的内部设置有内通液管13,内通液管13与内腔室21构成连通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将带有温度的液体通过通腔端口10连接注射,液体会通过连腔管11进入到内管腔12内部,即可提升通入管4外壁的管道温度,避免通入管4外壁温度较低,而导致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进而减缓不适感。
29.参照附图2,通入管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金属形变丝14,通过金属丝,可增加管道弯折时的韧性,让管道不再易于弯曲,更方便将管道送入到指定的位置。
30.参照附图4,供液端口2与卡管簧片16固定连接,压活塞块17与滑动导管18滑动连接,滑动导管18与内腔室21固定连接,内腔室21的外侧设置有外压弹簧20,内管腔12与挤压端1滑动连接,插入通入管4前,推动挤压端1移动,将通入管4插入,之后将注射器插入到供液端口2内,穿过卡管簧片16并抵住压活塞块17的末端,随后让液体通过压活塞块17的末端侧面小孔流出,当压活塞块17受压被推动时,压活塞块17向后移动,进而让内腔室21与供液端口2连通,让液体从内腔室21进入到内通液管13内,挤压挤压端1,让外压弹簧20受压,内管腔12与通入管4相对位移,该结构的好处在于保证外界空气不会进入管道内部造成污染,也能够避免使用后的液体残留流出。
31.参照附图5,内通液管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弧管22,硬质弧管22的侧面设置有漏液孔23,硬质弧管22与漏液端头9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管道通入管4插入过程中,通过向内管腔12注入足够的液体,让防污染套环8产生膨胀与呼吸道内壁接触,待内通液管13移动推动硬质弧管22向前移动将漏液孔23漏出,进而让气体或液体通过漏液孔23对呼吸道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内通液管13移动并拉动硬质弧管22,进而让防污染套环8与漏液端头9闭合,避免述通入管4内液体流出造成污染。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在使用时,需要将防护罩3向上移动,让防护罩3与咬合球5脱离,之后将通入管4从口腔插入至喉咙进入呼吸到,并让患者咬住咬合球5,患者咬合咬合球5与齿痕槽7配合,固定通入管4,随后将带有温度的液体通过通腔端口10连接注射,液体会通过连腔管11进入到内管腔12内部,即可提升通入管4外壁的管道温度,管道通入管4插入过程中,通过向内管腔12注入足够的液体,让防污染套环8产生膨胀与呼吸道内壁接触,将通入管4插入,之后将注射器插入到供液端口2内,穿过卡管簧片16并抵住压活塞块17的末端,随后让液体通过压活塞块17的末端侧面小孔流出,当压活塞块17受压被推动时,压活塞块17向后移动,进而让内腔室21与供液端口2连通,让液体从内腔室21进入到内通液管13内,挤压挤压端1,让外压弹簧20受压,内管腔12与通入管4相对位移,防污染套环8与漏液端头9分开,并让硬质弧管22上的漏液孔23漏出使液体流出,即可。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
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