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0598发布日期:2023-01-13 04:0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的制作方法
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


背景技术:

2.在呼吸力学研究中,为了区分胸廓与肺的呼吸力学属性,需要监测胸腔内压,然而监测胸腔内压需要放置胸腔内导管,此为有创性操作,在临床和研究当中不具备普遍的可操作性。通常认为食道压(pes)可以作为胸腔内压的替代指标。通过放置带气囊的食道内导管可以进行pes测量,而正确的气囊位置对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通常采用阻断试验确定气囊位置,要实现上述程序需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但对于重症医学科中深镇静、神经系统病变、创伤等导致肌无力甚至瘫痪的患者,其自主呼吸减弱甚至消失;使用跨肺压指导机械通气(mv)参数设置时,常要求消除患者自主呼吸。此时气囊的定位通常通过观察pes波形变化(如观察心脏活动造成的伪影)来确定。
3.现有的食道测压管是将成人鼻胃管进行改造,且需要将鼻胃管主体远端的喂食小孔用乳胶t管进行密封,这就导致鼻胃管失去喂食功能,只能用于食道测压,功能单一。当病人有时需要整夜持续监测和记录压力的变化,同时该病人也是于手术、昏迷、胃部不能进食等病人,在临床上通常用鼻胃管喂食及营养液的输注时,监测压力和鼻胃管喂食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管道,而频繁的拔管换管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其具有食道测压的功能,又保留了鼻胃管喂食功能,可避免频繁的拔管换管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包括导管主体、胃管腔、气囊、气囊腔以及气孔腔,所述导管主体的远端为一封闭端,所述导管主体的近端连接有胃管腔,且所述导管主体靠近封闭端的一段上设置有多个喂食小孔;所述气囊套设在所述导管主体的中部,所述气囊腔通过第一气管与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孔腔与第二气管相连通,且第二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气孔,所述气孔位于所述气囊的前端;所述气囊腔和气孔腔靠近所述导管主体的近端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与所述导管主体相粘连;所述导管主体外表面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7.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端的外表光滑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孔之间的导管主体上设置有x光标记线。
9.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薄壁聚乙烯气囊。
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长度为10cm。
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所述导管主体封闭端的间距为20cm。
12.进一步的,所述气孔的直径为3mm。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个不同的功能腔道,分别用于输送气体、测压以及喂食,使得食道测压管既便于定位,能够进行对不同部位进行压力的测定和持续监测,同时还能够对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进行喂食及营养液的输注;即本实用新型具有食道测压的功能,又保留了鼻胃管喂食功能,可避免频繁的拔管换管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1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如下:
18.1-导管主体、2-胃管腔、3-气囊、5-气囊腔、6-气孔腔、7-封闭端、8-喂食小孔、9-气孔、10-第一气管、11-第二气管、12-长度刻度线、13-x光标记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包括导管主体1、胃管腔2、气囊3、气囊腔5以及气孔腔6,所述导管主体1的远端为一封闭端7,所述导管主体的1近端连接有胃管腔2,且所述导管主体1靠近封闭端7的一段上设置有多个喂食小孔8;所述气囊3套设在所述导管主体1的中部,所述气囊腔4通过第一气管10与气囊3相连通;所述气孔腔6与第二气管11相连通,且第二气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气孔9,所述气孔9位于所述气囊3的前端;所述气囊腔5和气孔腔6靠近所述导管主体1的近端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11均与所述导管主体1相粘连;所述导管主体1外表面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12,有助于判断其伸入位置。
22.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封闭端7的外表光滑设置,可减少对食道粘膜的刺激。
23.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气囊3和所述气孔9之间的导管主体1上设置有x光标记线13,在x射线下可显影,便于分辨导管主体1在体内的位置。
24.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气囊3为薄壁聚乙烯气囊。
25.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气囊3的长度为10cm。
26.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气囊3与所述导管主体1封闭端7的间距为20cm。
27.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所述气孔9的直径为3mm。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三腔式食道测压管的工作过程如下:
29.1、当要通过注气试验进行定位时,采用常规插胃管方法将导管主体1经鼻插入60cm深度,气囊3充气1.5ml,并连接压力传感器;然后通过气孔腔6充气,使气体从气孔9进入导管主体1所在空间,并通过与气囊3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大小,可以判断气囊3的所在位置。如气囊3位于相对大的空间内(如胃),从气孔9注入少量空气不会显著增加周围压力;如气囊3位于狭窄的空间内(如食道),注射相同量的空气则可显著增加气囊周围压力。当注气后出现明显pes波动的深度就是气囊3完全进入食道的位置。
30.例如,患者自主呼吸时,插入导管主体1后,观察pes波形变化,可能存在3种情况,即正向波、双向波和负向波。当出现前两种波形时,回撤导管主体1,每次1cm,并进行呼气末阻断(eeo)5s,直到pes波形变为负向波,记录此时导管主体1深度。之后再回撤导管5cm,经气孔腔6快速注射30ml空气,可能出现2种情况:

如气孔9还在胃中,则观察不到pes波形变化,此时继续逐步回撤导管,每次1cm,并重复进行注气试验。一旦气孔9位于les上方(即气囊3全部位于食道内),在注入空气后可以观察到尖锐的正向波,即扰动波,表明整个气囊3已经进入食道内。

如回撤导管主体5cm后注气已出现扰动波,提示气孔9已在食道内,则将导管主体1向胃内送入4cm,重复注气—回撤—注气流程,直至找到恰好出现扰动波的深度。如果初始波形就是负向波,则直接回撤导管5cm,并进行注气试验,重复该操作直至出现扰动波,之后将导管向胃内再送入4cm,重复注气—回撤—注气流程,直至找到恰好出现扰动波的深度。
31.2、当定位完成,就可测量对应位置的压力变化。
32.3、当需要对病人进行喂食时,直接从胃管腔处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并从喂食小孔中进入胃部。
33.综上,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三个不同的功能腔道,分别用于输送气体、测压以及喂食,使得食道测压管既便于定位,能够进行对不同部位进行压力的测定和持续监测,同时还能够对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进行喂食及营养液的输注;即本实用新型具有食道测压的功能,又保留了鼻胃管喂食功能,可避免频繁的拔管换管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3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