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贴式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5845发布日期:2023-03-17 18:1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黏贴式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黏贴式造口袋。


背景技术:

2.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例如,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造口袋来装排出的东西。
3.目前造口护理耗材的发展从基础治疗到个性化治疗发展,在临床肠造口护理指南和标准的要求上需要结合不同体型、不同造口类型的患者选择使用造口护理用品,专业造口治疗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治疗方案。
4.现有的造口袋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大多数的扣合方式均为机械式扣合,底盘上随带的扣合系统不能紧密贴合腹部,在更换时会对造口产生一定的压力,影响患者的使用感受,降低佩戴舒适度;术后使用一件式造口袋为多数患者的选择,但从长期使用角度来看,一件式造口袋不仅不方便更换,而且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黏贴式造口袋,包括底盘组件和袋体组件,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和粘贴片,所述粘贴片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的一侧,所述袋体组件包括袋体本体和黏贴环,所述黏贴环连接在所述袋体本体的一侧,所述黏贴环靠近所述粘贴片的一侧为黏贴面,所述粘贴片靠近所述黏贴环的一侧为粘贴区,所述黏贴面连接在所述粘贴区。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本体包括背衬膜、水胶体和离型膜,所述水胶体设置在所述背衬膜上,所述离型膜设置在所述水胶体上。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贴片焊接在所述背衬膜上,所述粘贴片设置在背衬膜上远离所述水胶体的一侧,所述底盘本体上设有预开孔,所述粘贴片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预开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型膜上设有第一剥离手柄。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本体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的外周与所述第二薄膜的外周相连接构成袋体腔,所述第一薄膜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黏贴环呈环形,所述黏贴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的外周。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黏贴环上涂覆有黏贴胶,所述黏贴胶上设置有保护纸。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黏贴环上设置有第二剥离手柄,所述粘贴片的外周设有插孔,所述第二剥离手柄的尺寸与所述插孔的尺寸相适配。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薄膜上远离所述第二薄膜的一侧设置有无纺
布。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腔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过滤片和过滤膜,所述第二薄膜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过滤膜连接在所述排气孔的外周,所述活性炭过滤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薄膜和所述过滤膜之间。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设置有封口器。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黏贴式造口袋的使用方式为: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将造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洗净擦干,将底盘本体的预开孔裁剪成与造口适配的大小,用第一剥离手柄撕去离型膜,底盘本体对准造口平整地贴在皮肤上;除去黏贴环上的保护纸,将黏贴环粘贴到粘贴片上,根据粘贴片上的插孔和黏贴环上的第二剥离手柄配合来定位,避免出现位置偏差,就完成了袋体组件和底盘组件的连接。
18.本实用新型造口袋采用底盘组件和袋体组件两件式的结构,底盘组件和袋体组件之间通过粘贴片和黏贴环进行黏贴配合即可实现造口袋的更换,为患者提供柔软舒适的佩戴感受;且两件式的结构使得更换造口袋时只需更换袋体组件,底盘组件不必进行更换,这样的结构为患者提供操作便利性,也更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盘组件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盘本体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袋体组件爆炸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黏贴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结合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黏贴式造口袋,包括底盘组件1和袋体组件2,所述底盘组件1包括底盘本体11和粘贴片12,所述粘贴片12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11的一侧,所述袋体组件2包括袋体本体21和黏贴环22,所述黏贴环22连接在所述袋体本体21的一侧,所述黏贴环22靠近所述粘贴片12的一侧为黏贴面,所述粘贴片12靠近所述黏贴环22的一侧为粘贴区,所述黏贴面连接在所述粘贴区。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贴片12采用弹性体塑料材质,为腹部抚平提供帮助,适合的柔软性和弹性有利于根据身体形状贴合,体感更加舒适;所述粘贴片12的厚度可为0.3mm-1mm。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本体11包括背衬膜111、水胶体112和离型膜113,所述水胶体112设置在所述背衬膜111上,所述离型膜113设置在所述水胶体112上,所述离型膜113上设有第一剥离手柄115。水胶体柔软易粘贴,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一剥离手柄便于离型膜的剥离。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贴片12焊接在所述背衬膜111上,所述粘贴片12设置在所述背衬膜111上远离所述水胶体112的一侧,所述底盘本体11上设有预开孔114,所述粘贴片12上设有第一开口121,所述预开孔114与所述第一开口121相对设置。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开孔114的外周具有裁剪刻度,用于指示剪开孔的大小。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本体21包括第一薄膜211和第二薄膜212,所述第一薄膜211的外周与所述第二薄膜212的外周相连接构成袋体腔,所述第一薄膜211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13,所述黏贴环22呈环形,所述黏贴环22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213的外周。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黏贴环22上涂覆有黏贴胶221,所述黏贴胶221上设置有保护纸222。黏贴胶可以是热熔胶或溶剂胶,黏贴胶的有效粘贴宽度不小于1cm,保证粘贴的可靠性。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黏贴环22上设置有第二剥离手柄223,所述粘贴片12的外周设有插孔122,所述第二剥离手柄223的尺寸与所述插孔122的尺寸相适配。第二剥离手柄有以下作用:用于粘贴片上插孔的连接来定位;有利于患者在撕开保护纸的时候拿取;在袋体更换时,方便从底盘上剥离。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211上远离所述第二薄膜212的一侧设置有无纺布214。无纺布提高与人体接触侧的舒适度;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薄膜212的外侧也可设有无纺布。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腔内设有过滤组件3,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活性炭过滤片31和过滤膜32,所述第二薄膜212上开设有排气孔215,所述过滤膜32连接在所述排气孔215的外周,所述活性炭过滤片31设置在所述第二薄膜212和所述过滤膜32之间。过滤膜和活性炭过滤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第二薄膜的内侧,过滤膜用来阻水透气,活性炭过滤片用于过滤吸附气体,避免袋体无法排气而涨袋。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本体21的下方设置有排放口216,所述排放口216上设置有封口器217。
37.本实用新型黏贴式造口袋的使用方式为: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将造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洗净擦干,将底盘本体的预开孔裁剪成与造口适配的大小,用第一剥离手柄撕去离型膜,底盘本体对准造口平整地贴在皮肤上;除去黏贴环上的保护纸,将黏贴环粘贴到粘贴片上,根据粘贴片上的插孔和黏贴环上的第二剥离手柄配合来定位,避免出现位置偏差,就完成了袋体组件和底盘组件的连接。更换时,只需要将袋体组件从底盘组件上取下,换上新的袋体组件即可。
3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