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5944发布日期:2023-02-21 17: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刺激按摩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刺激按摩装置的原理是通过电极片输出电脉冲信号,从而实现电脉冲按摩,但是在用户皮肤干燥或者用户皮肤与电极片贴合程度较差的时候,流经人体的电流会很小,从而导致按摩力度不足,因此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刺激按摩装置在用户皮肤干燥或者用户皮肤与电极片贴合程度较差的时候,按摩力度不足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其包括:柔性穿戴本体,所述柔性穿戴本体具有近肤面和背肤面,所述近肤面用于朝向人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安装于所述近肤面,所述电极片包括远离所述背肤面设置的电刺激按摩面,所述近肤面设有靠近所述电刺激按摩面设置的放置槽,或者,所述电刺激按摩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安装储存有导电液的储液囊;破囊结构,其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所述破囊结构用于破开安装在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储液囊,以使所述导电液从所述储液囊中流出至所述电刺激按摩面上。
5.进一步地,所述破囊结构包括第一破囊部,所述第一破囊部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面或侧面上,以破开所述储液囊。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囊部为第一刺针或者第一刺刀或者第一刺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囊部设置于所述底面上,且所述第一破囊部笔直地朝向所述放置槽的槽口;或者,所述第一破囊部设置于所述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破囊部自连接所述侧面的一侧起,逐渐朝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囊部与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破囊结构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面或者所述放置槽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破囊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9.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穿行口,所述破囊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第二破囊部,其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破囊部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以通过所述穿行口进出所述放置槽,以破开安装在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储液囊。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本体和旋转轴,所述旋转驱动本体安装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所述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旋转驱动本体上,所述穿行口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第二破囊部为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刀片;所述旋转驱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以带动所述刀片从所述穿行口进出所述放置槽;或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
线驱动本体和伸缩轴,所述直线驱动本体安装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所述伸缩轴安装于所述直线驱动本体上,所述穿行口位于所述伸缩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破囊部为安装于所述伸缩轴上的第二刺针、第二刺刀或者第二刺齿;所述直线驱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轴伸缩,以带动所述第二破囊部从所述穿行口进出所述放置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破囊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的第一加热件。
12.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按摩装置还包括放置件,所述放置件安装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所述放置槽形成于所述放置件,所述电刺激按摩面上设有对应所述放置槽设置的安装口,以使所述放置槽显露于所述电刺激按摩面。
13.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口周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放置槽的侧面,或者,所述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放置件的周侧面。
14.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按摩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柔性穿戴本体,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槽,所述放置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槽内,所述支撑槽具有朝向所述电极片的支撑面,所述电极片支撑于所述支撑面,所述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放置件与所述支撑槽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设于所述电刺激按摩面,所述电刺激按摩面凸出所述近肤面。
16.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穿戴本体包括面层、底层和弹性填充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的周缘连接,所述近肤面设于所述面层,所述背肤面设于所述底层;所述弹性填充层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所述电极片连接于所述面层和/或所述弹性填充层。
17.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按摩装置还包括放置件,所述放置件安装于所述弹性填充层,所述放置槽形成于所述放置件,所述电刺激按摩面上设有对应所述放置槽设置的安装口,以使所述放置槽显露于所述电刺激按摩面。
1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填充层包括支撑层和设于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的内填充层,所述面层设有连接口,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内填充层朝向所述近肤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连接口,所述支撑层凸出于所述近肤面,所述放置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层,所述电极片支撑于所述支撑层,以使所述电刺激按摩面凸出所述近肤面;或者,
19.所述弹性填充层设于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所述面层设有连接口,所述放置件连接于所述弹性填充层,所述放置件通过所述连接口凸出于所述近肤面,所述放置槽设于所述放置件凸出于所述近肤面的侧面,所述电极片支撑于所述放置件,以使所述电刺激按摩面凸出所述近肤面。
2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结构,以限位安装所述储液囊;和/或,所述可穿戴电刺激按摩仪还包括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位于所述放置槽外,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对应所述放置槽设置的局部加热部,以用于对所述导电液加热。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按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柔性穿戴本体的近肤面上设有靠近电极片的电刺激按摩面设置的放置槽,或者在电刺激按摩面设置有放置槽,以及设有连接于柔性穿戴本体的破囊结构,具体地,放置槽用于安装存储有导电液的储液囊,破囊结构用于破开安装在放置槽内的储液囊,从而使得导电液从储液囊中流出至电刺激按摩面上,这样与电刺激按摩面接触的皮肤不仅能被导电液润湿,还能通过导电液增加与电刺激按摩面的贴合面积,由此增大流经人体的电流,使可穿戴
按摩装置能提供充足的按摩力度。
附图说明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穿戴按摩装置与储液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穿戴按摩装置的爆炸视图;
25.图3是图2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置槽设置在近肤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置槽形成于电刺激按摩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置槽通过放置件设置于电刺激按摩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6中b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破囊部设置在放置槽侧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第二破囊部进出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通过伸缩的方式驱动第二破囊部进出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第一加热件破开储液囊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是储液囊以及储液囊限位安装于放置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4是另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穿戴按摩装置的爆炸视图;
37.图15是图13所示电极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置件连接于弹性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7是图16中c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4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41.1000、可穿戴按摩装置;
42.100、柔性穿戴本体;110、面层;111、近肤面;112、连接口;120、底层;121、背肤面;130、弹性填充层;131、支撑层;132、内填充层;
43.200、电极组件;210、电极片;211、电刺激按摩面;2111、安装口;2112、折弯部;212、端壁;213、周壁;214、安装腔;215、边沿部;
44.300、放置件;310、放置槽;311、底面;312、侧面;313、穿行口;320、第一磁性件;330、粘贴层;
45.400、破囊结构;410、第一破囊部;411、基板;412、驱动组件;4121、旋转驱动本体;4122、旋转轴;4123、伸缩驱动本体;4124、伸缩轴;413、第二破囊部;420、第一加热件;
46.500、支撑件;510、支撑槽;511、支撑面;
47.2000、储液囊;
48.600、储液壳;700、第二磁性件;800、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4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如图1-图3所示,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包括柔性穿戴本体100、电极组件200和破囊结构400。柔性穿戴本体100具有近肤面111和背肤面121。电极组件200包括电极片210,电极片210安装于近肤面111,电极片210包括远离背肤面121设置的电刺激按摩面211。具体地,近肤面111设有靠近电刺激按摩面211设置的放置槽310,或者电刺激按摩面211设置有放置槽310,放置槽310是用于安装储存有导电液的储液囊2000的,连接于柔性穿戴本体100的破囊结构400用于破开安装在放置槽310内的储液囊2000,从而使得存储在储液囊2000中的导电液能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至电刺激按摩面211上。
5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穿戴电刺激按摩仪1000不限于按摩腰带,还可以是腿部按摩带、颈部按摩带或者其它按摩带。
52.参考图1-图3,柔性穿戴本体100具有近肤面111和背肤面121,需要说明的是,近肤面111与背肤面121是沿柔性穿戴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图1 中的x方向)相背设置的,其中近肤面111在使用时是朝向人体的,背肤面 121在使用时是背向人体的,由于电极片210安装于近肤面111,电极片210 又包括远离背肤面121设置的电刺激按摩面211。由此,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 在使用时,电刺激按摩面211能与用户的皮肤贴合从而实现与用户的电导通,使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能通过电刺激按摩面211对用户进行电刺激按摩。
53.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设置有连接于柔性穿戴本体100的破囊结构400,破囊结构400用于将放置槽310内安装的储液囊2000破开,使得储液囊2000 中的导电液能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并最终流至电刺激按摩面211上,这样用户与电刺激按摩面211接触的皮肤不仅能被导电液润湿,还能通过导电液增加与电刺激按摩面211的贴合面积,由此增大流经用户的电流,使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能提供充足的按摩力度。
54.本实施例的放置槽310有多种设置方式,参考图4,放置槽310可以设置在近肤面111靠近电刺激按摩面211的的位置,以便于储液囊2000被破囊结构400破开后,导电液能从放置槽310流至电刺激按摩面211上。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导电液从放置槽310流至电刺激按摩面211上,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放置槽310设置在电刺激按摩面211的顶部,这样导电液从放置槽310流出后就能受到重力的作用流到位于放置槽310底部的电刺激按摩面211上。
55.参考图5放置槽310还可以设置在电刺激按摩面211上,以便于储液囊 2000被破囊结构400破开后,导电液能从放置槽310流至电刺激按摩面211 上。
56.需要说明的是,放置槽310可以直接形成于近肤面111靠近电刺激按摩面211的位置,或者像图5中所展示的一样放置槽310直接形成于电刺激按摩面 211,如电刺激按摩面211向内凹陷形成放置槽310。
57.放置槽310也可以是形成于放置件300,再将放置件300设置于近肤面111 靠近电刺激按摩面211的位置,或者再将放置件300设置于电刺激按摩面211,就像图3、图6、图7中所展示的一样。
58.参考图3,在部分实施例中,破囊结构400包括第一破囊部410,第一破囊部410设置在放置槽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312上,这样将储液囊2000 安装在放置槽310中就能利用
放置槽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312上设置有的第一破囊部410去破开储液囊2000,使储液囊2000中的电解液流出至放置槽 310,再从放置槽310流出至电刺激按摩面211上,从而达到可穿戴按摩装置 1000能提供充足的按摩力度的技术效果。
59.参考图3、图7,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破囊部410可以是设置于放置槽 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312上的第一刺针或者第一刺刀或者第一刺齿。其中,第一刺针比较尖锐,可以很轻易地刺破储液囊2000,使储液囊2000中的电解液流出;第一刺刀也比较尖锐,在很轻易地刺破储液囊2000的同时,储液囊 2000上破开的口子也比较大,有利于电解液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第一刺齿也能在储液囊2000上破开比较大的口子,有利于电解液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像图7中所示的第一破囊部410即为第一刺齿。此外,用户的皮肤会存在触碰到第一破囊部410的可能性,例如用户在穿戴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时,肉挤到了放置槽310中,此时就有可能触碰到第一破囊部410,又例如小孩贪玩,将手指捅入放置槽310中,此时也有可能碰到第一破囊部410,而第一刺齿在触碰到皮肤时不会刺穿皮肤,有较高地安全性。
60.参考图7,在第一破囊部410设置于放置槽310的底面311的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破囊部410更易于刺破储液囊2000,第一破囊部410笔直地朝向放置槽310的槽口。
61.参考图8,在第一破囊部410设置于放置槽310的侧面312的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破囊部410更易于刺破储液囊2000,第一破囊部410自连接侧面 312的一侧起,逐渐朝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
62.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破囊部410是一体式形成于放置槽310的底面311 或者侧面312上的,例如放置槽310是直接形成于放置件300上的,第一破囊部410与放置件300一体成型,又例如放置槽310是直接形成于电刺激按摩面 211上的,第一破囊部410与电极片21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开模的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一体成型不需要装配,所以也可以减少装配成本。
63.参考图7,在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破囊部410与放置槽310是分别成型然后再进行装配的,由于第一破囊部410与放置槽310的作用不同,其优选的材料可能也不同,从二者的性能出发考虑,可以使用各自的优选材料分别制造第一破囊部410与放置槽310,然后再对第一破囊部410与放置槽310进行装配。其中,装配的方式有许多,例如使用胶水装配,又例如使用磁吸附的方式装配等等,只要能将第一破囊部410装配到放置槽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 312上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第一破囊部410装配到放置槽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312上,破囊结构400还可以包括基板411,先将第一破囊部410设置在基板411上,再将基板411设置在放置槽310的底面311或者侧面312上。
64.参考图9-图10,在部分实施例中,放置槽310的槽壁上开设有穿行口313,破囊结构400包括驱动组件412和第二破囊部413,驱动组件412连接于柔性穿戴本体100,第二破囊部413安装于驱动组件412上。具体地,第二破囊部 413能受驱动组件412的驱动,从而通过穿行口313进入放置槽310中并破开放置槽310中安装的储液囊2000,以及在破开储液囊2000后通过穿行口313 退出放置槽310。本实施例的第二破囊部413能在驱动组件412的作用下运动,所以相较于静态的破囊结构400而言,运动的第二破囊部413能大幅提高破开储液囊2000的成功率。具体是因为运动的第二破囊部413在与储液囊2000 接触的时候能对储液囊2000施加更大的力,所以自然更容易破开储液囊2000,用户体验较好,不像静态的破囊结构400,破囊失败率高,失败时总是需要手动按压储液囊2000,从而增加储液囊2000与破囊结
构400接触位置的压力,促使破囊结构400破开储液囊2000。本实施例还有利于电解液从储液囊2000 中流出,因为静态破囊结构400破开储液囊2000后,会堵在储液囊2000被破开的口子处,对电解液的流出起到一定地阻挡作用,而本实施例的第二破囊部 413在破开储液囊2000后会从穿行口313处退出放置槽310,不会堵在储液囊 2000被破开的口子处,所以不会对电解液的流出起到阻挡作用,有利于电解液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
65.此外,本实施例还能提高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的安全性,因为第二破囊部413在破开储液囊2000后,还可以从穿行口313处退出放置槽310,当第二破囊部413从穿行口313处退出放置槽310后,用户就无法从放置槽310 中触碰到被破囊结构400,有效地避免了用户被破囊结构400弄疼甚至弄伤的情况出现。
66.参考图9,驱动组件412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第二破囊部413。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12包括旋转驱动本体4121和旋转轴4122,旋转驱动本体4121安装于柔性穿戴本体100上,旋转轴4122安装于旋转驱动本体4121 上。具体地,旋转驱动本体4121用于驱动旋转轴4122自转,只要穿行口313 设置于旋转轴4122的径向上,这样在旋转轴4122上安装刀片后,旋转轴4122 在转动时就能带动刀片以旋转轴4122为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刀片能从通过穿行口313进入放置槽310中并破开放置槽310中安装的储液囊2000,破开储液囊2000后旋转轴4122带动刀片继续转动就能让刀片通过穿行口313退出放置槽310。
67.参考图10,驱动组件412可以通过伸缩的方式驱动第二破囊部413。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12包括直线驱动本体和伸缩轴4124,直线驱动本体安装于柔性穿戴本体100,伸缩轴4124安装于直线驱动本体上。具体地,伸缩驱动本体4123用于驱动伸缩轴4124伸出或缩回,只要穿行口313设置于伸缩轴4124的长度方向上,这样在伸缩轴4124上安装第二刺针或者第二刺刀或者第二刺齿后,伸缩轴4124在伸出时就能带动第二刺针或者第二刺刀或者第二刺齿通过穿行口313进入放置槽310中并破开放置槽310中安装的储液囊 2000,破开储液囊2000后直线驱动本体驱动伸缩轴4124缩回就能让第二刺针或者第二刺刀或者第二刺齿通过穿行口313退出放置槽310。
68.参考图11,除了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刺破以及划破的方式破开储液囊 2000外,还能使用其它的破囊方式,例如可以将破囊结构400设置为第一加热件420,再使用热熔性的材料去制作储液囊2000的储液壳600,这样就能通过第一加热件420产生的热量去熔化储液壳600,从而破开储液囊2000,使电解液能从储液囊2000中流出。第一加热件420的优点在于不会划伤以及刺伤用户,而且还能在熔化储液壳600的同时对电解液进行加热,这样电解液在与用户的皮肤接触时,温度就比较高,不会因电解液太冷而对用户产生刺激。
69.具体地,第一加热件420可以设置在放置槽310的槽壁或者放置件300 的周侧面。当第一加热件420设置在放置件300的周侧面时,第一加热件420 会被隐藏起来,无法从外界直视到第一加热件420,这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 420是对放置槽310的槽壁进行加热,然后再利用放置槽310的槽壁对储液囊 2000进行加热,最终实现破开储液囊2000的效果,这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能对第一加热件420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当第一加热件420设置在放置槽310 的槽壁时,第一加热件420裸露于放置槽310,这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420 直接对储液囊2000进行加热,所以储液囊2000熔化的速度比较快,用户等待的时间短,体验较好。
70.参考图6、图7、图13,在部分实施例中,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包括放置件300,放置
件300连接于柔性穿戴本体100,电刺激按摩面211上设有对应放置槽310设置的安装口2111,使得放置槽310能通过安装口2111显露于电刺激按摩面211。放置件300可以通过粘接,磁吸附等方式直接抵接在安装口2111靠近背肤面121的一侧,也可以装设在其它与安装口2111位置相对固定的部件上,只要能使放置槽310通过安装口2111显露于电刺激按摩面211 即可。
71.参考图6、图7、图13,在具体实施例中,电极片210包括设于安装口2111 周缘的折弯部2112,放置槽310连接于电极片210的折弯部2112,从而使得放置能与安装口2111相对应。具体地,折弯部2112可以连接于放置槽310 的侧面312,也可以像图7中所展示连接于放置件300的周侧面。
72.参考图3、图6、图7,在具体实施例中,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还包括支撑件500,支撑件500安装于柔性穿戴本体100,支撑件500具有支撑槽510,放置件300安装在支撑槽510内,支撑件500具有朝向电极片210的支撑面 511,电极片210支撑于支撑面511,折弯部2112连接于放置件300与支撑槽510之间。由于电极片210一般比较轻薄,仅利用电极片210的折弯部2112 去限位固定放置件300的话,结构强度会有所不足,如果有一个较大的力作用到折弯部2112上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导致折弯部2112变形,折弯部2112变形后就会与限位件之间会发生松动,严重时还会导致折弯部2112与固定件脱离连接关系。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的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设置有支撑件500,支撑件500设有支撑槽510,折弯部2112连接于放置件300 与支撑槽510之间,这样折弯部2112与放置件300就能受到支撑槽510的约束,达到固定限位件的作用。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支撑件500还具有朝向电极片210的支撑面511,电极片210支撑在支撑面511上,所以本实施例的支撑件500还能对电极片210起到支撑作用。
73.参考图1,在部分实施例中,电刺激按摩面211凸出于近肤面111,这样可以使电刺激按摩面211能更好地与皮肤贴合。具体是因为用户的皮肤以及柔性穿戴本体100都不是完全平整的,以至于穿戴柔性穿戴在用户身上时,近肤面111的各区域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压力都是不一致的,因此电刺激按摩面211无法与皮肤良好的贴合。而电刺激按摩面211凸出于近肤面111后,用户在穿戴柔性穿戴本体100时,电刺激按摩面211就能优先于电刺激按摩面 211附近的近肤面111接触到用户的皮肤,这样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皮肤的贴合程度就比较好,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自然就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充足的按摩力度。
74.在部分实施例中,电极片210为柔性的电极片210,柔性的电极片210可以随着柔性穿戴本体100产生柔性变形时发生相应的柔性变形,也可以在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皮肤接触时使电刺激按摩面211发生相应的柔性变形,使得电极片210就好像为用户单独定制的一般,不仅拥有较高的佩戴舒适度,还能在不将柔性穿戴本体100佩戴的很紧的情况下让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皮肤拥有较好的贴合程度,因此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充足的按摩力度。
75.参考图14,在部分实施例中,柔性穿戴本体100包括面层110、底层120 和弹性填充层130,面层110与底层120的周缘连接,近肤面111设于面层110,背肤面121设于底层120;弹性填充层130至少部分填充于面层110与底层120 之间,电极片210连接于面层110和/或弹性填充层130。其中,弹性填充层 130可以是海绵、eva等等。第一方面,弹性填充层130可以保护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的内部结构,避免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的内部结构在受力时发生
损伤。第二方面,弹性填充层130可以对柔性穿戴本体100进行支撑,使其更立体更有型。第三方面,柔性穿戴本体100内部有走线需求,仅设置薄薄的面层 110与底层120,线路结构会显露于柔性穿戴本体100的表面,十分地不美观,设置有弹性填充层130之后撑开面层110与底层120,起到遮挡线路结构的技术效果。
76.在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填充层130连接至面层110且与底层120没有连接,又因为电极片210连接于面层110和/或弹性填充层130,由此可以避免电极片210与底层120之间连接直接或间接连接。当电极片210与底层120直接或间接连接时,如果用户沿不同的方向分别拉动面层110和底层120,由于底层 120与面层110之间的相对窜动,面层110则可能向电极片210施加与底层120 分离的作用力,影响电极片210与底层120的连接可靠性。
77.在部分实施例中,放置件300安装于弹性填充层130,放置槽310形成于放置件300,电刺激按摩面211上设有对应放置槽310设置的安装口2111,以使放置槽310显露于电刺激按摩面211。需要知道的是,放置件300可以直接安装于弹性填充层130,也可以是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件500安装于弹性填充层130,这样放置件300就能受到弹性填充层130的限位与支撑从而使放置件300的放置槽310能始终对应电刺激按摩面211上的安装口2111。
78.参考图1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面层110设有连接口112,电极片210 对应连接口112设置从而使得电极片210的至少部分可以由连接口112显露出,以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从而实现电极片210与用户的电导通。弹性填充层 130包括包括支撑层131和设于面层110与底层120之间的内填充层132,支撑层131设于内填充层132朝向近肤面111的一侧,支撑层131设于连接口 112处,且支撑层131凸出于近肤面111,放置件300安装于支撑层131,电极片210支撑于支撑层131,以使电刺激按摩面211凸出近肤面111,这样用户在穿戴柔性穿戴本体100时,电刺激按摩面211就能优先于连接口112附近的近肤面111接触到用户的皮肤,所以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皮肤的贴合程度就比较好,以至于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充足的按摩力度。此外,支撑层131能为电极片210提供保护,因为电极片210受力时支撑层131 能分担一定地力,从而降低电极片210受力时损坏的可能性。
79.参考图13、图15,电极片210包括端壁212和周壁213,端壁212与周壁213之间限定出安装腔214,并于周壁213背向端壁212的一侧成型出开口,电刺激按摩面211形成于端壁212远离周壁213的一侧,支撑层131设于安装腔214,周壁213围绕支撑层131的周侧设置,端壁212位于支撑层131的厚度一侧且适于与人体贴合。也就是说,电极片210成型出凹陷的安装腔214,支撑层131通过安装口2111嵌入至安装腔214中,从而实现支撑层131与电极片210之间的定位,提高电极片210和支撑层131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使得支撑层131可以稳定且可靠地支撑电极片210。具体地,电极片210可以包括边沿部215,边沿部215位于安装腔214外,且边沿部215沿开口的周向延伸,边沿部215适于将电极片210连接至柔性穿戴本体100,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极片210与柔性穿戴本体100的连接易操作性和连接可靠性。
80.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还包括发热部件,发热部件设于支撑层131远离电极片210的一侧,支撑层131为导热支撑层131,支撑层131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能将发热部件的热量向电刺激按摩面211传导,因此当发热部件发热时,可以通过支撑层131将热量传递给电刺激按摩面211,从而可以通过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用户的直接接触,对用户实施热敷按摩。
81.参考图16-图17,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面层110设有连接口112,电极片210对应连接口112设置从而使得电极片210的至少部分可以由连接口112 显露出,以与用户的皮肤接
触,从而实现电极片210与用户的电导通。放置件 300连接于弹性填充层130,放置件300通过连接口112凸出于近肤面111,放置槽310设于放置件300凸出于近肤面111的侧面312,电极片210支撑于放置件300,以使电刺激按摩面211凸出近肤面111,这样用户在穿戴柔性穿戴本体100时,电刺激按摩面211就能优先于连接口112附近的近肤面111 接触到用户的皮肤,所以电刺激按摩面211与皮肤的贴合程度就比较好,以至于可穿戴按摩装置1000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充足的按摩力度。此外,支撑层131 能为电极片210提供保护作用,电极片210受力时支撑层131能分担受力,从而降低电极片210受力时损坏的可能性。
82.参考图12,放置槽310的槽壁上设有限位结构,从而实现储液囊2000的限位安装。其中,限位结构的具体实施例有许多,只要能将储液囊2000限位安装于放置槽310中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节。以下列举两种实施例以供参考。
83.参考图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磁性限位机构,既放置槽310 的槽壁设置有第一磁性件320,与之相匹配地,储液囊2000需要设置有第二磁性件700,且第二磁性需要与第一磁性件320相适配,这样在安装储液囊2000 时就能通过第一磁性件320与第二磁性件700配合产生的吸附力将储液囊 2000限位于放置槽310中,当储液囊2000需要更换时,只需要稍微用力将储液囊2000从放置槽310中拿出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320与第二磁性件700二者都可以是磁铁,也可以其中一者是磁铁,另一者能被磁铁所吸附。
84.具体地,第一磁性件320可以设置在放置件300的周侧面或者放置槽310 内。当第一磁性件320设置在放置件300的周侧面时,第一磁性件320会被隐藏起来,优点在于能对第一磁性件320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导电液漏出时也不会与第一磁性件320直接接触。当第一磁性件320设置在放置槽310内时,第一磁性件320裸露于放置槽310,这一实施例的第一磁性件320与第二磁性件700相吸附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更短,能产生更大的吸附力,可以避免因吸附力度不足而导致储液囊2000从安装槽中滑出情况发生。
85.参考图12,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粘贴层330,储液囊2000 安装于放置槽310时,粘贴层330与储液囊2000的储液壳600相接触,从而粘住储液壳600,有效地避免储液囊2000从安装槽中滑出。
86.在一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刺激按摩仪还包括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位于放置槽310外,第二加热件包括对应放置槽310设置的局部加热部,以用于对导电液加热。由于电解液的温度低于用户的皮肤温度,所以电解液在接触到用户皮肤时,会对用户皮肤产生刺激,特别是在天气严寒的冬天,这种冰冷的刺激感甚至会导致用户对安装使用储液囊2000产生抗拒,为了避免用户抗拒使用储液囊2000,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在储液囊2000安装于放置槽310后,对电解液进行加热,将电解液加热到合适温度后,电解液就不会刺激到用户,使用户更乐于安装使用储液囊2000。
8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