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

文档序号:33137125发布日期:2023-02-03 19: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


背景技术:

2.临床上,留置有气管切开套管8的患者,为防止切口痰液及其他渗出物浸渍气切造口周围皮肤,故常在气切护理时,在造口周围放置叉纱块。使用两块叉纱块,在第一块叉纱块开设一个朝上设置的v型剪口6,在第二块叉纱块上开设一个朝下设置的y型剪口7。在进行气切护理时,第一块叉纱块朝上设置,第二块叉纱块设置在第一块叉纱块的上层且朝下布置,两块叉纱块层叠在一起,包围气切口,可吸收痰液及其他渗出物,同时保护气切口免遭外界污染;而当叉纱块湿透时,应及时更换叉纱块,至少每日更换一次。
3.而现有在气切护理临床上使用的叉纱块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4.1)叉纱块上开设有v型剪口6或y型剪口7,而后将叉纱块垫在气管切开套管的底部,包围气切口,但剪口处线头较多,细线常常脱落并掉进气切造瘘口里,黏附后难以取出,增加气切护理难度。
5.2)一般叉纱都是一小包两片,须先向下(上)置入一片,再向上(下)置入一片,需重复操作两次,工作量较大,增加了难度系数与感染风险。而气切护理为无菌操作,气切套管覆盖的位置,须用无菌镊子夹取叉纱的边角,才能将叉纱移动到相应位置,并且此操作在置入第二块叉纱块时,还要再重复一边,操作难度大。
6.3)叉纱块无固定装置,易走位脱落。
7.4)叉纱块的置入难度影响气切护理时间,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同时,长时间刺激气切口影响患者舒适度,刺激咳嗽反射,容易导致痰液喷出,会再次污染已经清洁消毒的气切口。
8.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中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气切专用叉纱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该气切专用叉纱块使用操作简单便捷,省去了使用镊子的不便,缩短了气切护理时间,减少反复刺激气切口引起的不适,避免引起咳嗽反射使得再次喷出痰液。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其包括矩形纱块;
11.在所述矩形纱块的中部开设一y型剪切口,所述y型剪切口具有v口端与非v口端,所述非v口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矩形纱块的上边缘处,形成一边缘切口;
12.在所述矩形纱块上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条状拉绳。
13.进一步的,在所述拉绳与所述矩形纱块相连一端设有限位卡柱,所述拉绳贯穿所述矩形纱块,并通过所述限位卡柱卡接在所述矩形纱块的表面。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柱为塑料制成的圆柱体。
15.进一步的,所述拉绳为棉线制作而成。
16.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纱块由多层层叠式纯棉纱布制作而成。
1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纱块分为上半层与下半层,所述边缘切口一侧的所述矩形纱块上半层向所述边缘切口另一侧延伸,形成延伸部,并在所述延伸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的刺面;
18.在所述边缘切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的毛面,且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刺面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的毛面相匹配。
19.进一步的,当所述矩形纱块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刺面粘合安装有第一魔术贴的毛面。
20.进一步的,所述y型剪切口的内侧缝线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1)本实用新型中该气切专用叉纱块的矩形纱块将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块叉纱块与第二块叉纱块合二为一,替代两块叉纱块;同时,在矩形纱块的两边角处分别设置拉绳,通过拉绳将矩形纱块的两边角拉拽到位即可,操作简单便捷,省去了使用镊子的不便,缩短了气切护理时间,减少反复刺激气切口引起的不适,避免引起咳嗽反射使得再次喷出痰液。
23.2)在延伸部处设置魔术贴,起固定作用,同样起到上下包围的作用,使纱块包围整个气切口,四面均可吸收气切口分泌物,并且不容易走位脱落,减少操作次数,减少污染的可能,减轻工作量。
24.3)在y型剪切口内侧缝线,以使y型剪切口的外观整洁无线头,无细线脱落到气切造瘘里,减轻气切护理难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26.图1为现有技术中叉纱块上开设v型剪口后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现有技术中叉纱块上开设y型剪口后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切专用叉纱块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矩形纱块1、上边缘10、左边缘11、右边缘12;y型剪切口2、v口端20、非v口端21;边缘切口3、延伸部30;拉绳4;限位卡柱5;v型剪口6;y型剪口7;气管切开套管8。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论述本实用新型:
3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气切专用叉纱块,其包括矩形纱块1;本实施例中,该矩形纱块1由多层层叠式纯棉纱布制作而成,且为无菌纱布;本实施例中,该矩形纱
块1尺寸大小为8cm*6cm,厚度相当于两块普通纱块的厚度,共计8层。并在所述矩形纱块1的中部开设一y型剪切口2,所述y型剪切口2具有v口端20与非v口端21,所述非v口端21处向上延伸至所述矩形纱块1的上边缘处,形成边缘切口3。本实施例中,该y型剪切口2中a段长度约为2cm,与矩形纱块1的上边缘10垂直,b段与c段长度约为2cm,夹角为90
°

33.同时,在所述矩形纱块1上边缘1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条状拉绳4,用于拉拽矩形纱块1的边角处,使矩形纱块1包围在气切口处。本实施例中,该两个拉绳4分为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第一拉绳与矩形纱块1左边缘11间的距离约占矩形纱块1左右方向长度的六分之一;第二拉绳与矩形纱块1右边缘12间的距离也约占矩形纱块1左右方向长度的六分之一,整个拉绳4长度约15cm。
34.气管切开套管通过一固定绑绳,固定在人体脖颈处。在气切护理时,先将矩形纱块1置入气管切开套管处,同时将拉绳4从固定绑绳与人体脖颈之间穿过,用于拉拽矩形纱块1开口处的两边角,使矩形纱块1包围在气切口处,而后拆除或剪掉拉绳4即可。
35.本实用新型中该气切专用叉纱块的矩形纱块1将现有技术中的第一块叉纱块与第二块叉纱块合二为一,替代两块叉纱块;同时,在矩形纱块1的两边角处分别设置拉绳4,通过拉绳4将矩形纱块1的两边角拉拽到位即可,操作简单便捷,省去了使用镊子的不便,缩短了气切护理时间,减少反复刺激气切口引起的不适,避免引起咳嗽反射使得再次喷出痰液。
36.进一步的,在所述拉绳4与所述矩形纱块1相连一端设有限位卡柱5,所述拉绳4贯穿所述矩形纱块1,并通过所述限位卡柱5卡接在所述矩形纱块1的表面;使用时,通过拉绳4拉拽矩形纱块1的两角处,直接拉扯拉绳4即可将纱块固定到相应位置,使拉扯拉绳时不会掉落松脱;而完成操作后,用无菌镊子夹紧限位卡柱5抽走拉绳4即可,使拉绳4不停留在气切口,减轻操作难度,减少操作中对气切造瘘的反复刺激,减少患者不适感。本实施例中,该限位卡柱5为塑料制成的圆柱体,高0.5cm、直径0.2cm左右,该拉绳4为棉线制作而成。
3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纱块1分为上半层与下半层,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将矩形纱块1分为上半层与下半层,可以是平分,即上半层与下半层为4层,也可是非平分。同时,所述边缘切口3一侧的所述矩形纱块上半层向所述边缘切口3另一侧延伸,形成延伸部30,并在所述延伸部3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魔术贴的刺面。在所述边缘切口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的毛面,且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刺面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的毛面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0的尺寸约为1.5cm*1cm。在延伸部30处设置魔术贴,起固定作用,同样起到上下包围的作用,使纱块包围整个气切口,四面均可吸收气切口分泌物,并且不容易走位脱落,减少操作次数,减少污染的可能,减轻工作量。
38.而当所述矩形纱块1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在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刺面粘合安装有第一魔术贴的毛面。当需要进行气切护理时,先将第一魔术贴的毛面从第一魔术贴的刺面上撕除,然后将第一魔术贴的刺面与第二魔术贴的毛面粘合在一起。
39.进一步的,所述y型剪切口2的内侧缝线,以使所述y型剪切口2的外观整洁无线头,无细线脱落到气切造瘘里,减轻气切护理难度。如何在y型剪切口2的内侧缝线,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操作即可,不做具体限定。
40.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