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3590发布日期:2022-12-31 12:4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2.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是通过内窥镜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同时利用取样装置回收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的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一系列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得下呼吸道病变的性质特点和活动程度,有助于确立诊断。
3.现有的取样装置普遍采用弹性式或者紧固件锁紧式的卡箍结构固定于内窥镜上。采用紧固件式的卡箍结构,拆装时需要操作紧固件,费时费力。而采用弹性式的卡箍结构,其主要依靠回弹力来紧固内窥镜,为了避免取样装置脱离内窥镜,该种卡箍结构与内窥镜之间连接十分紧密,导致使用人员拆装过程中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够进行拆装,且受握持习惯影响,使用人员在拆装过程中极易施加驱使卡箍抵紧内窥镜的作用力,因此拆装十分不便,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及内窥镜系统,方便取样装置与内窥镜间的拆装。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卡套,具有弹性,所述卡套形成有沿着拆装方向贯通的夹持腔;握持结构,连接在所述卡套上;其中,所述握持结构沿着所述拆装方向延伸出所述卡套。
7.进一步地,所述卡套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以及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连接部配合围成所述夹持腔。
8.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包括:第一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朝向内窥镜的一侧;第二握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所述内窥镜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的外表面设有在所述拆装方向上提高摩擦力的摩擦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结构为成型在所述握持结构外表面的摩擦纹路;和/或所述摩擦结构由大摩擦系数材质制成,并复合在所述握持结构的外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为平面片状结构。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套,用于安装取样装置;承接件,承接在所述卡套和所述安装套之间;其中,所述安装套与所述卡套之间具有操作间距。
13.进一步地,所述卡套与所述握持结构一体成型或者分体成型后组装在一起。
1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前述所述的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内窥镜,与所述卡套卡接配合;以及取样装置,安装在所述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卡套朝向内窥镜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内窥镜上设有限定所述卡套在所述拆装方向上位置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嵌设配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套上设置沿着拆装方向延伸出卡套的握持结构,当需要对卡套进行拆装操作时,使用人员可握持在握持结构处,从而避免因握持卡套而导致夹持腔收缩的情况发生,使得卡套在拆装过程中移动更为顺畅,极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卡套;11、夹持腔;12、第一夹持部;13、第二夹持部;14、连接部;15、第一限位部;2、握持结构;21、第一握持部;22、第二握持部;23、摩擦纹路;3、安装套;4、承接件;5、内窥镜;51、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可活动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在一种示意性的场景中,该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内窥镜5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例中的连接结构被应用于内窥镜5,仅是一种可行的适用场景,在其他可行且不可被明确排除的场景中,该连接结构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可用于取样操作的医疗器械。
27.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卡套1和连接在卡套1上的握持结构2,卡套1形成有沿着拆装方向贯通的夹持腔11,握持结构2沿着拆装方向延伸出卡套1。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套1上设置沿着拆装方向延伸出卡套1的握持结构2,当需要对卡套1进行拆装操作时,使用人员可握持在握持结构2处,从而避免因握持卡套1而导致夹持腔11收缩的情况发生,使得卡套1在拆装过程中移动更为顺畅,极大提高了使用体验。
29.卡套1包括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和连接部14,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13相对设置,连接部14连接在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13之间,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和连接部14配合围成夹持腔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和连接部14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分体成型后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生产,优选采用一体成型。卡套1可采用具有较佳回弹性和支撑性的塑料或者金属制成。
30.夹持腔11的横截面呈u型,夹持腔11的内轮廓与内窥镜5的外轮廓相适配,优选为二者轮廓相同,以增大夹持腔11与内窥镜5间的接触面,进而提高夹持性能。夹持腔11的内轮廓尺寸略小于内窥镜5的外轮廓尺寸,以将卡套1套设在内窥镜5外后,能够驱使卡套1向外撑开,并提供夹持所需的回弹力。卡套1通过夹持腔11的开口侧套设在内窥镜5上,并沿着拆装方向安装到指定位置。
31.进一步地,握持结构2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持部12朝向内窥镜5的一侧的第一握持部21和设置在第二夹持部13朝向内窥镜5的一侧的第二握持部22,第一握持部21沿着拆装方向延伸出第一夹持部12,第二握持部22沿着拆装方向延伸出第二夹持部13。第一握持部21和第二握持部22对称分布在内窥镜5的两侧,以方便使用人员施力。第一握持部21的尺寸小于第一夹持部12和/或第二夹持部13的尺寸,第二握持部22的尺寸小于第一夹持部12和/或第二夹持部13的尺寸,以在拆装卡套1时减小与内窥镜5的接触面。
32.在一实施例中,握持结构2采用刚性较佳的材质制成,当握持着握持结构2时,其不易向着内窥镜5移动,以减小拆装过程中的阻力。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结构2的材质也可与卡套1的材质相同,以便增大连接结构与内窥镜5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连接更为紧密,且由于第一握持部21、第二握持部22与内窥镜5的接触面积较少,因此相较于直接握持卡套1,其仍能保证卡套1拆装过程中较佳的顺畅性。
33.此外,握持结构2与卡套1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分体成型后组装在一起,为了简化生产步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体成型。
34.进一步地,握持结构2的外表面设有在拆装方向上提高摩擦力的摩擦结构,摩擦结构能够使得使用人员更好地在拆装方向上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减小驱使夹持腔11收缩的作用力。摩擦结构为成型在握持结构2外表面的摩擦纹路23;和/或摩擦结构由大摩擦系数材质制成,并复合在握持结构2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优选采用摩擦纹路23。摩擦纹路23可以是梳齿状、点阵状等驱使握持结构2外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第一握持部21和第二握持部22优选为平面片状结构,以提高握持体验的同时,方便摩擦纹路23的成型。
35.进一步地,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安装套3和承接件4,安装套3用于安装取样装置(图未示),承接件4承接在卡套1和安装套3之间,并驱使安装套3和卡套1之间具有操作间距,以方便使用人员握持内窥镜5和操作取样装置。
36.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前述的取样装置的连接结构、内窥
镜5以及取样装置,内窥镜5与卡套1卡接配合,取样装置安装在安装套3上。
37.优选地,卡套1朝向内窥镜5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部15,内窥镜5的外表面设有限定卡套1在拆装方向上位置的第二限位部51,当卡套1安装到位后,第二限位部51和第一限位部15相互配合,并阻止卡套1继续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5为凹设在卡套1朝向内窥镜5一侧的凹槽,第二限位部51为凸设在内窥镜5外表面的凸部,第二限位部51与第一限位部15嵌设配合。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51也可以是凹槽,第一限位部15为与之配合的凸部。
38.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如下:当需要将该连接结构安装于内窥镜5上时,将卡套1具有握持结构2的开口侧朝向内窥镜5,使用人员握持在握持结构2上,并将卡套1沿着拆装方向推入内窥镜5,此时夹持腔11受内窥镜5外轮廓抵持而向外撑开,并提供回弹力卡紧内窥镜5;当第二限位部51嵌设在第一限位部15中时,其能够限制卡套1继续移动,此时卡套1安装到位;当需要将该连接结构拆离内窥镜5时,使用人员握持在握持结构2上,并将卡套1沿着拆装方向抽离内窥镜5;由于使用人员未提供直接作用于卡套1上的握持力,因此卡套1在拆装过程中更为顺畅。
39.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