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新型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现有的输液器直接通过流量调节器直接调节,在使用时对流量的控制只能单纯的通过转轮挤压,控制不够精细,相差范围较大,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较低,而且现有的流量调节器只能手动调节,不能进行自动调节;现有的精密流量调节器需要用输液管路和滴斗以及药液过滤器进行连接、使产品结构复杂,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新型输液器,将流量精密调节装置与滴斗集成于一体,便于自动化生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新型输液器,包括输液器本体,以及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流量精密调节装置集成于输液器本体上,其中:
5.流量精密调节装置包括流量调节的调节轮、芯轴以及阀体,其中:
6.调节轮,内表面呈凹凸的齿面结构,转动调节轮,使阀芯轴上下运动,使药液出口的截面积发生改变;
7.芯轴,呈柱状结构,其外表面设置有与调节轮相啮合的齿面结构,其底端设置有锥状结构,根据芯轴的上下运动,和阀体的配合部的截面积发生变化,流量随即发生改变;
8.阀体,设置有配合芯轴底端的锥形通道,随着芯轴的运动打开或关闭药液管路;
9.阀体的上端集成于输液器本体的滴斗上且阀体的下端集成于输液器本体的药液过滤器上。
10.本实用新型核心在于改进了输液器本体的滴斗和调节器部分,将两者融合为一体,保留部分滴斗上半部分,并新增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新增的流量精密调节装置可以直接将滴斗内存储的药液进行流量控制。同时,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末端可以直接连接至药液过滤器上,节省了原调节器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
11.优选地,所述输液器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输液穿刺针、输液器接头、药液过滤器、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滴斗和穿瓶针,其中:药液过滤器、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滴斗三者集成为一个部件。
12.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为改进了原输液器本体的两个部件,即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滴斗,顺便将流量精密调节装置与药液过滤器之间的管路省略;如果将管路划分为药液过滤器的部分,则亦可以理解为改进了原输液器本体的三个部件。三个部分的集成,不仅使产品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13.优选地,所述输液穿刺针接于输液器接头上,并通过输液管路与药液过滤器相连;穿瓶针接于药瓶上,并通过输液管路与滴斗相连;药液过滤器、流量精密调节装置、滴斗之
间取消输液管路,装配为一体。
14.原本输液管路是需要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将相连的各个部分凑成一个整体;但是改进后的结构则仅需要两个端部的输液管路即可,即连接滴斗一端的输液管路,连接药液过滤器一端的输液管路。节省了滴斗与调节器之间、调节器与过滤器之间的两条输液管路。
15.优选地,所述芯轴的齿面结构横跨阀体和滴斗两个腔体,齿面结构在调节轮的转动下沿阀体和滴斗两个腔体上下运动。
16.芯轴的齿面结构与调节轮的齿面结构形成齿面副,利用调节轮的外力使芯轴沿两个腔体上下运动。当芯轴下降至最低时,芯轴的底端与阀体的内表面相接触,从而对锥形通道形成堵塞;当芯轴上升时,芯轴与阀体之间的开口逐渐增大,药液流速从小到大逐渐过渡,直至芯轴上升至最高时,流速提高到最快。
17.优选地,所述调节轮始终与芯轴的部分齿面结构相接触,且调节轮与阀体之间存在上下两圈缝隙,沿缝隙处填充有密封圈。
18.由于调节轮即要能在外力下旋转,又要与芯轴相接触,因此调节轮必然与阀体之间不能无缝隙连接,而阀体存在缝隙将造成药液外溢;为了避免调节轮转动过程中密封不足的问题,在调节轮的上下两端增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防止药液外溢,使整个阀体密封。药液沿阀体与阀芯之间的缝隙流通,形成新的药液通道;
19.优选地,所述阀体的下端向内收窄并形成与输液管路等宽的接口,接口直接与药液过滤器的上端相连。
20.阀体底部与阀芯底部收窄形成流量锥面。无需更改药液过滤器,仅需要将阀体的底部收窄并形成与输液管路等宽的接口即可顺利与药液过滤器装配在一起。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结构产品实现了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都能够进行操作,本产品的调节精度高,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外轮廓图。
24.图3是图1中流量精密调节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5.图中:1、输液穿刺针;2、输液器接头;3、药液过滤器;4、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1、调节轮;42、芯轴;43、阀体;44、密封圈;5、滴斗;6、穿瓶针;7、输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实施例: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为解决以上存在的缺陷我们做了以下改进设计,滴斗5和调节器整合设计为一个部件,将滴斗5部件的药液存储部位,设计为调节器的药液存储仓,设计调节轮41、芯轴42以及流量调节阀体43,转动调节轮41,阀芯运动,使阀芯锥面和阀体43配合锥面之间的截面积发生改变,使流量随即跟随改变,为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调整轮的调整
部位设计为齿面结构,利于和自动控制设备进行配合使用。
29.即:所述输液器本体包括依次相连的输液穿刺针1、输液器接头2、药液过滤器3、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滴斗5和穿瓶针6,其中:药液过滤器3、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滴斗5三者集成为一个部件。
30.如图2所示,为简化产品结构,取消流量调节器与药液过滤器3之间的管路,设计连接接口装配成一个部件。
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的新型输液器,包括输液器本体,以及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集成于输液器本体上。
32.如图3所示,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包括流量调节的调节轮41、芯轴42以及阀体43,其中:
33.调节轮41,内表面呈凹凸的齿面结构,转动调节轮41,使阀芯轴42上下运动,使药液出口的截面积发生改变;
34.芯轴42,呈柱状结构,其外表面设置有与调节轮41相啮合的齿面结构,其底端设置有锥状结构,根据芯轴42的上下运动,和阀体43的配合部的截面积发生变化,流量随即发生改变;
35.阀体43,设置有配合芯轴42底端的锥形通道,随着芯轴42的运动打开或关闭药液管路;
36.阀体43的上端集成于输液器本体的滴斗5上且阀体43的下端集成于输液器本体的药液过滤器3上。
37.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为改进了原输液器本体的两个部件,即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滴斗5,顺便将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与药液过滤器3之间的管路省略;如果将管路划分为药液过滤器3的部分,则亦可以理解为改进了原输液器本体的三个部件。三个部分的集成,不仅使产品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38.优选地,所述输液穿刺针1接于输液器接头2上,并通过输液管路7与药液过滤器3相连;穿瓶针6接于药瓶上,并通过输液管路7与滴斗5相连;药液过滤器3、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滴斗5之间取消输液管路7,装配为一体。原本输液管路7是需要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将相连的各个部分凑成一个整体;但是改进后的结构则仅需要两个端部的输液管路7即可,即连接滴斗5一端的输液管路7,连接药液过滤器3一端的输液管路7。节省了滴斗5与调节器之间、调节器与过滤器之间的两条输液管路7。
3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芯轴42的齿面结构横跨阀体43和滴斗5两个腔体,齿面结构在调节轮41的转动下沿阀体43和滴斗5两个腔体上下运动。芯轴42的齿面结构与调节轮41的齿面结构形成齿面副,利用调节轮41的外力使芯轴42沿两个腔体上下运动。当芯轴42下降至最低时,芯轴42的底端与阀体43的内表面相接触,从而对锥形通道形成堵塞;当芯轴42上升时,芯轴42与阀体43之间的开口逐渐增大,药液流速从小到大逐渐过渡,直至芯轴42上升至最高时,流速提高到最快。调节轮41始终与芯轴42的部分齿面结构相接触,且调节轮41与阀体43之间存在上下两圈缝隙,沿缝隙处填充有密封圈44。由于调节轮41即要能在外力下旋转,又要与芯轴42相接触,因此调节轮41必然与阀体43之间不能无缝隙连接,而阀体43存在缝隙将造成药液外溢;为了避免调节轮41转动过程中密封不足的问题,在调节轮41的上下两端增设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可以防止药液外溢,使整个阀体43密封。药液沿阀体43
与阀芯之间的缝隙流通,形成新的药液通道;所述阀体43的下端向内收窄并形成与输液管路7等宽的接口,接口直接与药液过滤器3的上端相连。阀体43底部与阀芯底部收窄形成流量锥面。无需更改药液过滤器3,仅需要将阀体43的底部收窄并形成与输液管路7等宽的接口即可顺利与药液过滤器3装配在一起。
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结构产品实现了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都能够进行操作,本产品的调节精度高,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41.本实用新型核心在于改进了输液器本体的滴斗5和调节器部分,将两者融合为一体,保留部分滴斗5上半部分,并新增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新增的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可以直接将滴斗5内存储的药液进行流量控制。同时,流量精密调节装置4的末端可以直接连接至药液过滤器3上,节省了原调节器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
42.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医疗器械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