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镜手柄及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7958发布日期:2023-02-03 19: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喉镜手柄及喉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喉镜手柄及喉镜。


背景技术:

2.喉镜作为一种观察喉部的医疗器械,其主要包括手柄、镜片、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在使用时通过握持手柄将镜片伸入喉部进行观察,并通过电路板实现对整个喉镜的控制和电信号传递等工作。
3.传统的喉镜中的电路板等电器件往往设置在喉镜手柄的内部,由于喉镜手柄的内部空间细长且狭小,在将电路板等电器件安装到喉镜手柄的内部时较为不方便,影响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喉镜手柄及喉镜,以解决在将电路板等电器件安装到喉镜手柄的内部时较为不方便,影响组装效率的问题。
5.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喉镜手柄,包括:
6.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插口,所述外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外孔,所述第一外孔贯穿所述外套筒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
7.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可经所述插口滑动插入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的内部用于安装电器件,所述内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内孔;及
8.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可由所述外套筒的外部依次插入所述第一外孔和所述第一内孔内,以将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连接在一起。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孔和所述第一内孔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限位柱,每个所述限位柱分别由所述外套筒的外部插入一个所述第一外孔和一个所述第一内孔内。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每个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上还设置有第二外孔,所述第二外孔贯穿所述外套筒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所述第二外孔与所述第一外孔相对设置;所述内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均贯穿所述内套筒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所述喉镜手柄还包括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的一端由所述外套筒的外部依次插入所述第二外孔和所述第二内孔内,并和所述限位组件插入所述第一内孔的一端插接配合。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孔和所述第二内孔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柱,每个所述插接柱分别由外套筒的外部插入一个所述第二外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内孔内,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第二内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一内孔内的一端插接配合。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插接板,每个所述插接柱远离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均与所述插接板相连接。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柱和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柱的直径;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第二内孔内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柱配合插入所述插孔内。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在所述插口处的内筒壁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内套筒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或者,所述内套筒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外套筒在所述插口处的内筒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外套筒的一端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贴合于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限位凸缘的端面。
17.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喉镜,所述喉镜包括:
18.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喉镜手柄;及
19.镜片,所述镜片连接于所述喉镜手柄。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喉镜手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外套筒上设置有插口和贯穿外套筒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的第一外孔,内套筒的一端可经插口滑动插入外套筒的内部,且内套筒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内孔,所以可以先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安装到内套筒的内部,再将内套筒的一端经插口滑动插入外套筒的内部,最后将限位组件的一端由外套筒的外部依次插入第一外孔和第一内孔内,来将外套筒和内套筒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固定到外套筒的内部,从而可使得电器件和喉镜手柄之间组装起来简单方便,效率较高。
21.本技术提供的喉镜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同于本技术提供的喉镜手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喉镜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所示的喉镜中的喉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所示的喉镜手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26.图4是图3所示的喉镜手柄的l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7.图5是图3所示的喉镜手柄的m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是图2所示的喉镜手柄的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6所示的外套筒的n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0.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31.100、喉镜;10、喉镜手柄;11、外套筒;111、插口;112、第一外孔;113、第二外孔;114、第一限位槽;115、第二限位槽;116、定位槽;12、内套筒;121、第一内孔;122、第二内孔;
123、定位块;124、限位凸缘;13、限位组件;131、限位柱;1311、第一柱;1312、第二柱;132、连接板;14、插接组件;141、插接柱;1411、插孔;142、插接板;20、镜片;30、显示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36.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37.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喉镜手柄10,用于安装到喉镜100上,该喉镜手柄10包括外套筒11、内套筒12和限位组件13。
38.请一并参考图6和图7,外套筒11的一端设置有插口111,外套筒11上设置有第一外孔112,第一外孔112为通孔且贯穿外套筒11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
39.请一并参考图4,内套筒12可经插口111滑动插入外套筒11的内部,外套筒11在内套筒12的径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内套筒12的内部用于安装电器件,如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内套筒12上设置有第一内孔121,第一内孔121可以为盲孔或者通孔。当第一内孔121为盲孔,第一内孔121凹设于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
40.可以理解,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到内套筒12的内部,也可以直接粘结或焊接于内套筒12的内部。
41.限位组件13的一端可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第一外孔112和第一内孔121内,以将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连接在一起。限位组件13在内套筒12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以避免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喉镜手柄10,由于外套筒11上设置有插口111和贯穿外套筒11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的第一外孔112,内套筒12的一端经插口111滑动插入外套筒11的内部,且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内孔121,所以可以先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安装到内套筒12的内部,再将内套筒12的一端经插口111滑动插入外套筒11的内部,最后将限位组件13的一端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第一外孔112和第一内孔121内,来将外
套筒11和内套筒12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固定到外套筒11的内部,从而可使得电器件和喉镜手柄10之间组装起来简单方便,效率较高。
43.可以理解,内套筒12的两端均可设置开口,以便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安装到内套筒12的内部。
44.请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孔112和第一内孔121均间隔设置多个;限位组件13包括多个限位柱131,每个限位柱131分别由外套筒11的外部插入一个第一外孔112和一个第一内孔121内。如此,可以更好地在内套筒12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以避免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
45.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3还包括连接板132,每个限位柱131远离外套筒11的一端均与连接板132相连接。如此,只需手拿连接板132即可将多个限位柱131同时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多个第一外孔112和多个第一内孔121内时,操作简单、方便、省力。
46.可选地,外套筒11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4,连接板132配合插入第一限位槽114内,以对连接板132的位置进行固定。
47.请再次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套筒11上还设置有第二外孔113,第二外孔113贯穿外套筒11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第二外孔113与第一外孔112相对设置。
48.内套筒12上设置有第二内孔122,第二内孔122与第一内孔121相对设置,第一内孔121和第二内孔122均贯穿内套筒12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
49.喉镜手柄10还包括插接组件14,插接组件14的一端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第二外孔113和第二内孔122内,并和限位组件13插入第一内孔121的一端插接配合。
5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同时使用限位组件13和插接组件14在内套筒12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从而更好地避免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且提高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的连接强度。
51.请参考图3、图4、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孔113和第二内孔122均间隔设置多个;插接组件14包括插接柱141,每个插接柱141分别由外套筒11的外部插入一个第二外孔113和一个第二内孔122内,插接柱141插入第二内孔122的一端与限位柱131插入第一内孔121内的一端插接配合。如此,可以更好地在内套筒12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以避免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
52.本实施例中,插接组件14还包括插接板142,每个插接柱141远离外套筒11的一端均与插接板142相连接。如此,只需手拿插接板142即可将多个限位柱131同时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多个第一外孔112和多个第一内孔121内,操作简单、方便、省力。
53.可选地,外套筒11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15,插接板142配合插入第二限位槽115内,以对插接板142的位置进行固定。
54.请参考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柱131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柱1311和第二柱1312,第二柱1312的直径大于第一柱1311的直径;插接柱141插入第二内孔122内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孔1411,第一柱1311配合插入插孔1411内。
5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限位柱131和插接柱141的连接强度,避免二者发生分离。
56.请参考图2、图3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套筒11在插口111处的内筒壁面上
设置有定位槽116,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16配合的定位块123;或者,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外套筒11在插口111处的内筒壁面上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
5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定位块123设置在定位槽116内来对内套筒12进行进一步地限位,避免其在外套筒11的内部发生随意晃动。
58.本实施例中,外套筒11在插口111处的内筒壁面上设置有定位槽116,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16配合的定位块123。
59.请再次参考图2、图3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套筒12远离外套筒11的一端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缘124,限位凸缘124靠近外套筒11的部分表面与外套筒11靠近限位凸缘124的部分表面贴合。如此,可以在内套筒12的轴向方向上对内套筒12进行限位,以避免内套筒12和外套筒1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60.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喉镜100,所述喉镜100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喉镜手柄10和镜片20,镜片20连接于喉镜手柄10。
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喉镜100,通过将喉镜手柄10分为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外套筒11上设置有插口111和贯穿外套筒11的内筒壁面和外筒壁面的第一外孔112,内套筒12的一端可经插口111滑动插入外套筒11的内部,且内套筒12的外筒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内孔121,所以在组装喉镜手柄10时可以先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安装到内套筒12的内部,再将内套筒12的一端经插口111滑动插入外套筒11的内部,最后将限位组件13的一端由外套筒11的外部依次插入第一外孔112和第一内孔121内,来将外套筒11和内套筒12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将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等电器件固定到外套筒11的内部,从而使得电器件和喉镜手柄10之间组装起来简单方便,进而使得整个喉镜100的组装过程较为省时省力,且效率较高。
62.可以理解,喉镜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转接插头和显示屏组件30,电路板和转接插头均设置在内套筒12的内部,镜片20和显示屏组件30分别设置在喉镜手柄10相对的两端,电路板和转接插头电性连接,转接插头还与显示屏组件30电性连接,电路板和镜片20电性连接。
63.可选地,喉镜100还可以包括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等。
6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