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

文档序号:33573604发布日期:2023-03-24 16:1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2.大部分介入手术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并建立通道,进行介入诊疗的病人,由于介入术前及术中应用抗凝药物以及肝素等,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易发生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因此术后病人需要平卧休息,并尽量减少下肢活动,以免牵动伤口。
3.病人在进行介入手术时,由于不能随意运动,排尿需要利用导尿管辅助完成。由于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的不同,目前传统的尿液收集袋在女性患者使用时较为不便,不仅容易造成外溢,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此外现有的尿液收集袋,采用的是贴盘和收集袋结合的形式,先利用贴盘与皮肤贴合,然后利用贴盘与收集袋卡合的形式,使收集袋固定在患处,但是这种卡合方式需要使用外力,容易造成患者疼痛,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用以解决目前传统的尿液收集袋在女性患者使用时较为不便,不仅容易造成外溢,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现有的尿液收集袋,采用的是贴盘和收集袋结合的形式,先利用贴盘与皮肤贴合,然后利用贴盘与收集袋卡合的形式,使收集袋固定在患处,但是这种卡合方式需要使用外力,容易造成患者疼痛,影响使用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5.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包括连接配合部、引流部和收集部,所述连接配合部通过所述引流部与所述收集部连接,所述连接配合部用于与病人的外阴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配合部包括粘贴块和配合块,所述配合块的靠近病人外阴部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粘贴块,且配合块靠近病人外阴部的一端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病人的外阴部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粘贴块为透明贴膜。
8.优选的,所述配合块为硅胶薄膜或具有透气防水性能的薄膜。
9.优选的,所述引流部包括引流口和引流管,所述引流口和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口设置在所述配合块远离粘贴块的一端,且所述引流口与所述配合槽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收集部为尿袋,所述收集部与所述引流管远离引流口的一端连通。
11.优选的,根据不同性别的病人与该病人的外阴部连接的所述连接配合部不同。
12.优选的,所述配合块还包括充气式软膜,所述充气式软膜设置在所述配合块与病人的外阴部的接触端,所述充气式软膜的前后侧分别连接一所述粘贴块。
13.优选的,所述充气式软膜贯穿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配合槽连通,且配合孔和配合槽的形状和口径大小完全相同。
14.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部上,且固定机构与所述引流管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部的进液口
处,所述固定壳的中部贯通设有连通孔,且连通孔与所述收集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连通孔用于插入所述引流管,所述连通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连通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的上下两端之间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螺纹段与连接块一螺纹连接,且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腔远离连接块二的一端滑动连接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二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的上下两端之间,且连接块二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引流管,所述转动杆的圆柱端与锥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固定壳的侧端与外界的操作块固定连接。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女性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男性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与连接块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粘贴块;2、配合块;3、充气式软膜;4、引流口;5、引流管; 6、收集部;7、固定壳;71、连通孔;72、调节腔;73、转动杆;74、连接块一;75、锥齿轮一;76、锥齿轮二;77、转动轴;78、操作块;79、连接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如图1-3所示,包括连接配合部、引流部和收集部6,所述连接配合部通过所述引流部与所述收集部6 连接,所述连接配合部用于与病人的外阴部连接;
28.所述连接配合部包括粘贴块1和配合块2,所述配合块2的靠近病人外阴部的一端外部连接有所述粘贴块1,且配合块2靠近病人外阴部的一端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用于与病人的外阴部相适配;
29.所述粘贴块1为透明贴膜;
30.所述配合块2为硅胶薄膜或具有透气防水性能的薄膜;
31.所述引流部包括引流口4和引流管5,所述引流口4和引流管5连通,所述引流口4设置在所述配合块2远离粘贴块1的一端,且所述引流口4与所述配合槽连通;
32.所述收集部6为尿袋,所述收集部6与所述引流管5远离引流口4的一端连通;
33.上述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适用于局部麻醉、造影时间偏长、憋尿功能差、尿失禁、尿道功能异常和尿道口窄小的病人,不适用于尿潴留和平躺不能够自行排尿的病人。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5.通过将连接配合部用于与病人的外阴部连接,首先将配合块2用于与病人的外阴部配合,然后使用粘贴块1与病人外阴部周边粘贴固定,用于将上述介入术中尿液收集袋与病人进行固定,配合块2采用硅胶薄膜或具有透气防水性能的薄膜,提高病人的外阴部的舒适感,在粘贴块1和配合块2的作用下提高连接配合部与病人的外阴部的密封性,在配合块2远离粘贴块1的一端设置引流口4,引流口4用于将病人排出的尿液通过引流管5流入尿袋中,通过设置与病人的外阴部连接的连接配合部,替代了导尿管直接插入病人尿道进行收集尿液的方法,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留置导尿管带来的逆行感染和拔管困难,有利于手术消毒及穿刺处不被污染,使得病人外阴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增加病人术中舒适度,通过在收集袋和贴盘之间设置引流管5,解决了现有的尿液收集袋,采用的是贴盘和收集袋结合的形式,先利用贴盘与皮肤贴合,然后利用贴盘与收集袋卡合的形式,使收集袋固定在患处,但是这种卡合方式需要使用外力,容易造成患者疼痛,影响使用的技术问题。
36.实施例2
37.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
38.根据不同性别的病人与该病人的外阴部连接的所述连接配合部不同;
39.若病人为女性时,所述配合块2还包括充气式软膜3,所述充气式软膜3 设置在所述配合块2与病人的外阴部的接触端,所述充气式软膜3的前后侧分别连接一所述粘贴块1;
40.所述充气式软膜3贯穿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配合槽连通,且配合孔和配合槽的形状和口径大小完全相同。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2.若患者为女性时,女性病人所使用的连接配合部中的充气式软膜3贴在病人大阴唇外侧及肛门处,充气式软膜3前后侧固定连接的粘贴块1与病人粘接,提高充气式软膜3与病人外阴部的密封性,避免尿液外渗,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尿液收集袋在女性患者使用时较为不便,不仅容易造成外溢,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的技术问题。
43.实施例3
44.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
45.若病人为男性时,所述配合块2不包括充气式软膜3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7.若患者为男性时,男性病人所使用的连接配合部中的粘贴块1贴在病人的阴茎根部一周,避免尿液外渗。
48.实施例4
4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5所示,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
述收集部6上,且固定机构与所述引流管5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壳7,所述固定壳7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部6的进液口处,所述固定壳 7的中部贯通设有连通孔71,且连通孔71与所述收集部6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连通孔71用于插入所述引流管5,所述连通孔71的左右两侧对称连通有调节腔72,所述调节腔72的上下两端之间转动设有转动杆73,所述转动杆73 的螺纹段与连接块一74螺纹连接,且连接块一74与连接块二79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腔72远离连接块二79的一端滑动连接连接块一74,所述连接块二 79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72的上下两端之间,且连接块二79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引流管5,所述转动杆73的圆柱端与锥齿轮一75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 75与锥齿轮二76啮合,所述锥齿轮二76与转动轴7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 77贯穿所述固定壳7的侧端与外界的操作块78固定连接。
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5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用于将引流管5与收集部6安装与拆卸,方便将收集部6中的尿液进行排放,也方便分别对引流管5和收集部6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引流管5与收集部6安装时,首先将引流管5插入连通孔71 中,然后转动操作块78,带动转动轴77转动,转动轴77带动锥齿轮二76转动,锥齿轮二76带动锥齿轮一75转动,使得转动杆73转动,转动杆73转动带动连接块一74向下移动,在连接块一74向下移动的时候推动连接块二79 向着连通孔71的方向移动,对引流管5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固定机构与收集部6的连接,若拆卸引流管5时,反向转动操作块78即可。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