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3330发布日期:2023-03-24 13: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输液泵。


背景技术:

2.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是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医疗辅助设备。
3.目前的输液泵都是应用于大剂量输液的场合,输液时患者的手臂会搭在支撑物上,但是当患者在长时间输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想要去卫生间进行方便或久坐后想要走动的情况,而目前的输液泵大多都是直接与输液架进行连接,当患者想要移动时,只能推着输液架与输液泵进行移动,当患者去卫生间进行方便或走动时,其输液的手部大多处于悬空状态,从而极易使得患者手部上下移动,进而极易导致输液泵的精准控制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输液泵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输液泵,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便携式输液泵,包括输液泵本体,所述输液泵本体一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输液泵本体一侧顶部且呈对称设置的耳座,所述耳座正面贯穿设置有轴承,所述耳座正面设有转杆,所述输液泵本体一侧设有与转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转杆一端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其中一个转杆一端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设有滑环。
7.通过支撑机构便于对患者手部进行支撑,防止患者手部长时间悬空而上下移动,进而便于保证输液泵的精准控制效果不受影响。
8.优选的,所述滑环内圈的直径大于固定环外圈的直径,所述固定环外侧呈圆周阵列开设有四个插槽,所述滑环内侧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位于插槽内的插条。
9.通过对滑环进行限定,使得滑环可以进行移动时不受固定环的阻挡,从而便于对固定环及转杆进行锁止。
10.优选的,所述滑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其中一个所述耳座背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呈中空状的套筒。
11.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背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套筒背部且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12.通过按压连接座能够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能够带动圆板在套筒内滑动,从而给连接座预留一定的移动空间,进而便于将插条从插槽内移动出来,便于解除对转杆及连接板的锁止。
13.优选的,所述圆板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内部且与套筒正面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
14.通过弹簧能够对圆板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防止圆板随意移动,进而能够对连接杆与连接座进行支撑,保证滑环与插条不会随意移动,进而保证连接板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另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另一侧底部设有多个按钮,所述输液泵本体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输液泵本体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输液泵本体底部设有充电接口。
16.通过蓄电池能够便于将输液泵本体进行移动,无需一直与输液室内的电源插座进行连接,进而便于患者走动、去卫生间或去其他科室进行检查。
17.优选的,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一侧设有位于开槽内的气泡传感器,所述气泡传感器底部下方连接有定位夹,所述定位夹底部下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底部下方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底部下方连接有止液夹,所述输液泵本体正面一侧连接有位于开槽内的无线发射模块。
18.通过液位传感器与止液夹,能够对墨菲式滴管进行改进,从而不会在药液滴完才进行报警,进而无需自己排气,同时通过无线电发射模块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便于在患者走动时或去卫生间时,能够给患者手部进行支撑,防止其手部长时间悬空而上下移动,进而保证输液泵的精准控制效果的作用。
2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还具有对转杆与连接板进行限位锁止,同时便于将连接板进行折叠收纳,进而保证了连接板与转杆转动九十度后不会随意再发生转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整体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滑环与固定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输液泵的模块框图;
27.图中:1、输液泵本体;2、支撑机构;201、耳座;202、转杆;203、连接板;204、轴承;3、限位组件;301、固定环;302、滑环;303、插槽;304、插条;305、套筒;306、圆板;307、弹簧;308、连接杆;309、连接座;4、箱门;5、显示屏;6、按钮;7、气泡传感器;8、定位夹;9、压力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1、止液夹;12、无线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输液泵,包括输液泵本体1,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输液泵本体1一侧顶部且呈对称设置的耳座201,耳座201正面贯穿设置有轴承204,耳座201正面设有转杆202,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与转杆20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3,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连接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套设于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的固定环301,固定环301外侧设有滑环302。
31.滑环302内圈的直径大于固定环301外圈的直径,固定环301外侧呈圆周阵列开设有四个插槽303,滑环302内侧呈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位于插槽303内的插条304。
32.当患者需要去卫生间或进行走动时,将插条304从插槽303内移动出来,此时转动转杆202,转杆202转动能够带动固定环301与连接板203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板203转动九十度,从而便于患者手部进行放置,放置其手部悬空上下移动,进而保证输液泵的精准控制效果。
33.实施例2
34.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输液泵,包括输液泵本体1,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输液泵本体1一侧顶部且呈对称设置的耳座201,耳座201正面贯穿设置有轴承204,耳座201正面设有转杆202,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与转杆20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3,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连接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套设于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的固定环301,固定环301外侧设有滑环302。
35.滑环302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09,其中一个耳座201背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呈中空状的套筒305。
36.套筒305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板306,圆板306背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套筒305背部且与连接座309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08。
37.圆板306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筒305内部且与套筒305正面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307。
38.当连接座309移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杆308移动,连接杆308移动能够带动圆板306移动并挤压弹簧307,当连接座309被松开后,被挤压的弹簧307开始复位工作,从而通过圆板306与连接杆308使得连接座309与滑环302朝着远离耳座201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将插条304插入插槽303内对固定环301与转杆202进行限位锁止,防止其随意转动。
39.实施例3
40.如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输液泵,包括输液泵本体1,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输液泵本体1一侧顶部且呈对称设置的耳座201,耳座201正面贯穿设置有轴承204,耳座201正面设有转杆202,输液泵本体1一侧设有与转杆20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3,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连接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固定套设于其中一个转杆202一端的固定环301,固定环301外侧设有滑环302。
41.输液泵本体1正面一侧开设有开槽,输液泵本体1正面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4,输液泵本体1正面另一侧设有显示屏5,输液泵本体1正面另一侧底部设有多个按钮6,通过按钮6与显示屏,能够通过相应程序,设置总的输液量,当总的输液量达到一定量时,能够通过相应的报警器进行提醒,该报警器与威高输液泵的输液总量报警结构相似,进而便于在用一些特殊药液时,如甘溶醇125ml,免去护士抽取药液,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通过显示屏5,便于显示蓄电池的剩余电量,输液泵本体1内部设有蓄电池,输液泵本体1内部设有单片机,输液泵本体1底部设有充电接口,通过蓄电池与充电接口,能够方便对输液泵本体1进行供电,同时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便于患者走动或去卫生间,也便于将输液泵本体1进行移动,无需与输液室内的电源相连接,进而便于患者进行其他检查时移动,输液泵本体1顶部与底部一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u型槽,箱门4顶部与底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二u型槽,通过第一u型槽与第二u型槽,便于对输液管进行放置,同时能够防止输液管在放置好
后被箱门4挤压损坏。
42.输液泵本体1正面一侧设有位于开槽内的气泡传感器7,气泡传感器7底部下方连接有定位夹8,定位夹8底部下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底部下方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0,液位传感器10底部下方连接有止液夹11,输液泵本体1正面一侧连接有位于开槽内的无线发射模块12,无线发射模块12与外部移动终端相连接,通过将输液管依次放置于气泡传感器7、定位夹8、压力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10与止液夹11内部,从而通过气泡传感器7与压力传感器9及液位传感器10,能够对输液管内的气泡、压力进行监测,同时能够对液位进行监测,当输液药液快要使用结束后,能够将情况发送至单片机,并通过单片机将情况信息发送至无线发射模块12,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12将信息发送至护士站的移动终端,进而提醒护理人员注意对患者进行更换药液,方便患者家属不在时,护理人员也能即使对患者进行换药,同时也便于利用单片机将止液夹11打开,从而防止药液全部流淌完,进而在药液快结束时就进行报警提示,并防止药液继续流淌,进而与常用的墨菲式滴管全部滴空才报警有所不同,进而无需医护人员自己排气。
43.工作原理:当患者想要去卫生间或走动时,可以按压连接座309,连接座309移动能够带动滑环302与连接杆308移动,滑环302移动能够带动插条304移动,从而使得插条304从插槽303内移动出来,此时滑环302与固定环301相分离,同时连接杆308移动能够带动圆板306在套筒305内移动并挤压弹簧307,此时可以将连接板203以转杆202为轴心进行转动,连接板203转动能够带动转杆202转动,转杆202转动能够带动固定环301转动,从而使得固定环301与转杆202、连接板203转动九十度,此时松开连接座309,使得被挤压的弹簧307开始复位工作而带动圆板306复位朝着靠近连接座309的方向移动,圆板306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杆308移动,连接杆308移动能够带动连接座309移动,连接座309移动能够带动滑环302与插条304移动,从而使得插条304进入插槽303内部,此时固定环301受到插条304的阻挡而无法转动,进而能够对转杆202进行限位锁止,防止转杆202与连接板203随意转动。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