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8029发布日期:2022-12-17 10:2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医疗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导管。


背景技术:

2.心率失常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导管消融治疗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之一,标测导管是术者确定病灶来源,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3.标测导管是一种收集心内生物学信号的介入类医疗器械,广泛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标测导管通常通过股静脉、上腔静脉穿刺放置需要标测的位点进行信号提取,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标测导管有四极/十极规格,通常手术过程中由于需标测不同的手术位点,一般至少要放置两个标测导管,多个标测导管的放置不仅使手术时间增加,增加手术x射线曝光量,还会增加患者手术创口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以解决现有医疗导管难以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中的驱动丝和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内的控弯芯;
6.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控弯芯的远端连接;
7.所述控弯芯的横截面具有经过自身形心的第一轴和与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在所述驱动丝的驱动下,所述控弯芯能够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弯曲,且被限制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弯曲;
8.所述控弯芯包括扭转段,所述扭转段的近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扭转段的远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成角度布置。
9.可选的,所述控弯芯的横截面对于所述第一轴的惯性矩小于所述控弯芯的横截面对于所述第二轴的惯性矩。
10.可选的,所述控弯芯呈扁平的片状,所述片状的厚度方向沿所述第一轴布置;所述控弯芯具有自恢复弹性。
11.可选的,所述控弯芯在轴向上包括与所述扭转段连接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各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相互平行,且平行于与所述平直段相连接的所述扭转段的端部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其中,至少所述扭转段的远端与所述平直段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控弯芯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平直段,所述扭转段的远端与近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平直段连接。
13.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间隔排布的电极,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电极组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的布置范围不超出所述平直段的轴向延伸范围。
14.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限位腔,所述控弯芯容置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限位腔用于限制所述控弯芯在所述导管本体中的位置。
15.可选的,在所述导管本体的横截面上,所述限位腔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的长度大于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的长度;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至少用于容置所述驱动丝,且所述第一容置腔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位于所述限位腔的一侧。
16.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电极导线;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电极导线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限位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均与所述限位腔连通。
17.可选的,所述限位腔的形心重合于所述导管本体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关于所述限位腔对称布置。
18.可选的,在所述导管本体的横截面上,所述限位腔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的两端呈弧形,所述容置腔远离与所述限位腔连接的一端呈弧形。
19.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和限位结构,所述控弯芯和所述限位结构容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控弯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
20.可选的,所述控弯芯包括位于近端的固定段,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注胶体,所述注胶体填充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外管之间。
21.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一护套管,所述第一护套管穿设于所述外管中,所述驱动丝穿设于所述第一护套管中,所述注胶体填充于所述第一护套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22.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电极导线和第二护套管,所述电极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护套管中,所述第一护套管和所述第二护套管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排布于所述固定段的两侧。
23.可选的,所述控弯芯包括位于远端的连接段和与所述连接段的近端连接的主体段30;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轮廓小于所述主体段30的远端横截面轮廓;所述驱动丝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24.可选的,所述驱动丝与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焊接。
25.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压合件,所述压合件压合于所述驱动丝与所述连接段的焊接处之外。
26.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手柄和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驱动件;所述手柄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丝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沿轴向移动,以驱使所述导管本体弯曲。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中的驱动丝和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内的控弯芯;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控弯芯的远端连接;所述控弯芯的横截面具有经过自身形心的第一轴和与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在所述驱动丝的驱动下,所述控弯芯能够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弯曲,且被限制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弯曲;所述控弯芯包括扭转段,所述扭转段的近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扭转段的远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成角度布置。
28.如此配置,基于扭转段的设置,医疗导管在控弯时能够产生自偏转,使医疗导管能够更加贴合目标区域(如心脏)的结构,由此医疗导管可以顺利地同时到达不同的位点进行工作(如标测或消融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疗导管难以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问题,具有
高效的到位性能和贴靠性能,减少到位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术者的操作难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2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导管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管本体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导管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转段的示意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弯芯的示意图;
3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导管在控弯状态下的示意图;
3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导管在控弯状态下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37.图8是图7的远端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3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导管的另一优选示例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3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弯芯的另一优选示例的示意图;
4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弯芯和驱动丝的组合示意图。
41.附图中:
42.1-导管本体;11-控弯区段;12-主体区段;13-限位腔;131-第一区;132-第二区;133-第三区;14-第一容置腔;15-第二容置腔;16-外管;17-限位结构;18-第一护套管;19-第二护套管;2-驱动丝;3-控弯芯;30-主体段;31-扭转段;32-平直段;33-连接段;34-压合件;35-固定段;4-手柄;41-驱动件;5-电极组;51-电极;52-电极导线;53-头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44.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医疗导管定义,该医疗导管具有用于介入人体的一端与伸出体外的操控端。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医疗导管之伸出体外的操控端的位置,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医疗导管之介入人体的一端且因此更远离医疗导管之操控端的位置。可选的,在手动或用手操作的应用场景中,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操作者诸如外科医生或临床医生来定义。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操作者的位置,并且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医疗导管
并且因此更远离操作者的位置。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应做广义理解,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诸如上方、下方、上、下、向上、向下、左、右等的方向术语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它们在图中所示进行使用,向上或上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顶部,向下或下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底部。
4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以解决现有医疗导管难以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问题。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46.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医疗导管难以面对需要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需求,以标测导管为例,标测导管在经由血管穿至心脏时,由于人体的心脏结构具有特定的弯曲形态,而标测导管自身的控弯方向有限(常只能朝向一个方向弯曲),因此很难一次性的将常规的标测导管推送到不同的标测位点。例如在一个应用场景下,同时标测冠状窦和右房时,常规的标测导管若需要从右房控弯进入冠状窦时,操作者需要反复转动标测导管,才有可能进入窦口,这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常采用两个以上的不同的标测导管通过不同的血管路径到达不同的标测位点进行标测。
47.基于上述研究,请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导管,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导管并不局限于标测导管,还可以为消融导管等其它需要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导管。所述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1中的驱动丝2和沿所述导管本体1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1内的控弯芯3;所述驱动丝2与所述控弯芯3的远端连接;所述控弯芯3的横截面具有经过自身形心的第一轴a1和与所述第一轴a1垂直的第二轴a2(见图3);在所述驱动丝2的驱动下,所述控弯芯3能够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弯曲,且被限制沿所述第二轴a2的方向弯曲(指控弯芯3在弯曲时主要沿第一轴a1方向弯曲,其沿第一轴a1的方向弯曲相比于沿第二轴a2的方向弯曲更容易,因此大致上控弯芯3主要沿第一轴a1方向弯曲,但一些应用场景中也可能存在控弯芯3受迫而沿第二轴a2方向弯曲,均应视作控弯芯3被限制沿第二轴a2的方向弯曲);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控弯芯3包括扭转段31,所述扭转段31的近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a1与所述扭转段31的远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a1成角度布置。优选的,沿扭转段31的轴向,各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围绕扭转段31的轴线逐渐转动,即沿轴向的各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是均匀地转过一定的周向角度,亦即扭转段31沿轴向是均匀地产生扭转,而非突变。
48.进一步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手柄4和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驱动件41(见图1);所述手柄4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近端连接,所述驱动件41与所述驱动丝2连接;所述驱动件41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2沿轴向移动,以驱使所述导管本体1弯曲。手柄4位于导管本体1的近端,其在导管本体1介入人体后留置在人体之外,以供操作者操作。可选的,导管本体1沿轴向包括位于远端的控弯区段11和与控弯区段11的近端连接的主体区段12,控弯区段11与主体区段12如可通过胶水或焊接的方式连接。控弯芯3主要位于控弯区段11内,优选的,控弯芯3的近端的一部分可延伸至主体区段12内,以便于过渡连接,驱动丝2则穿过控弯区段11和主体区段12延伸至近端的手柄4,与驱动件连接。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由于驱动丝2与
控弯芯3的远端连接,在通过驱动件朝向近端拉动控弯丝2时,将带动控弯芯3产生沿第一轴a1方向的弯曲,控弯区段11随即产生弯曲。为了便于叙述,将控弯区段11的远端的延伸方向与主体区段1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称为控弯角度,亦即控弯区段11在未控弯时的初始状态的头端方向与控弯后头端方向的夹角,可以理解的,该控弯角度会随着驱动件和驱动丝2的变化而变化,图6示出的示范例中虚线表达的控弯角度约为270
°

49.如图7和图8所示,由于扭转段31的设置,导管本体1在控弯时不会在同一平面内弯曲,而是会产生一定的自偏转,即导管本体1在扭转段31的轴向两侧的控弯不在同一平面内,使得导管本体1的控弯形成空间的三维弯曲形态。如此配置,使医疗导管能够更加贴合心脏结构,由此医疗导管可以顺利地同时到达不同的标测位点进行标测(标测位点如冠状窦和高右房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分别放置多个医疗导管的问题,具有高效的到位性能和贴靠性能,减少到位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术者的操作难度,提高标测效率。
50.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叙述,将扭转段31的近端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与扭转段31的远端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的夹角称为扭转段31的扭转角度θ;将控弯后的控弯区段11的远端与主体区段12的中心轴线的径向间距称为偏移距离e。需要说明的,该径向间距是指,在控弯区段11的远端处作垂直于主体区段12的垂线,控弯区段11的远端与主体区段12的中心轴线沿该垂线的距离即为偏移距离e。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图4中下方为近端,上方为远端,扭转段31自近端至远端沿逆时针方向扭转,适配于人体心脏的解剖结构,便于临床操作,避免操作中产生不必要的阻力。可选的,扭转段31的扭转角度θ可选在10
°
~40
°
之间,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标测位点,来设置相应的扭转角度θ。较佳的,扭转角度θ优选为25
°
。如此配置,控弯角度在180
°
~360
°
时,偏移距离e在10mm~15mm之间。优选的,控弯角度在180
°
~270
°
时,偏移距离e在10mm~15mm之间,这样更有利于医疗导管的到位。当然在其它的一些应用场景下,扭转段31自近端至远端也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扭转,本实施例对此不限。
51.可选的,所述控弯芯3的横截面对于所述第一轴a1的惯性矩小于所述控弯芯3的横截面对于所述第二轴a2的惯性矩,如此配置,可以确保控弯芯3在被驱动丝2拉动时,沿着第一轴a1的方向弯曲。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对控弯芯3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不作特别的限定,各种形状的横截面,只要满足第一轴a1的惯性矩小于第二轴a2的惯性矩即可。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控弯芯3呈扁平的片状,所述片状的厚度方向沿所述第一轴a1布置。在一个示范例中,控弯芯3的横截面为扁长的矩形,其沿第二轴a2方向的长度大于沿第一轴a1方向的长度,根据矩形横截面的惯性矩的计算公式,显然其沿第一轴a1方向的惯性矩要小于沿第二轴a2方向的惯性矩,也由此使得控弯芯3在第一轴a1方向上的抵抗弯曲的能力小于控弯芯3在第二轴a2方向上的抵抗弯曲的能力,在受到弯曲应力时(如被驱动丝2拉动时或在血管组织引导下),控弯芯3将沿第一轴a1的方向弯曲。可以理解的,矩形的横截面仅为控弯芯3的横截面形状的一个示范例,而非对控弯芯3的横截面形状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弯芯3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角矩形、长圆形、扁长的椭圆形或扇环形等各种合适的形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当然通过惯性矩的方式来使得控弯芯3更容易沿第一轴a1方向弯曲仅为一种示范例,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弯芯3的截面也可以呈圆形、多边形、环形等在第一轴a1和第二轴a2方向上惯性矩相同的截面,此时可通过调整控弯芯3沿横截面上的密度分布、材料分布等方式,来使得控弯芯3更容易沿第一轴a1方向弯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对此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52.请参考图5,可选的,所述控弯芯3在轴向上包括与所述扭转段31连接的平直段32,所述平直段32的各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a1相互平行,且平行于与所述平直段32相连接的所述扭转段31的端部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a1;其中,至少所述扭转段31的远端与所述平直段32连接。平直段32的各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相互平行,即平直段32沿轴向保持不产生扭转,也因此,平直段32在弯曲时,将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对于位于扭转段31的远端一侧的平直段32,与其相连接的扭转段31的端部横截面指扭转段31的远端横截面,即位于扭转段31的远端一侧的平直段32,其各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平行于扭转段31的远端横截面处的第一轴a1。由于至少扭转段31的远端与平直段32连接,保证了控弯芯3在被控弯时,远端的平直段32的控弯能够相对产生偏转。优选的,所述控弯芯3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平直段32,所述扭转段31的远端与近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平直段32连接。本实施例对于扭转段31的数量不作限制,若控弯芯3仅包括一个扭转段31,则优选的,控弯芯3包括两个平直段32,其分别位于扭转段31的轴向的两侧。而若控弯芯3包括更多数量的扭转段31,则相应的,各扭转段31之间可通过一个平直段32连接。扭转段31的数量、扭转的角度、平直段32的长度以及平直段32的数量等均可根据不用的应用场景进行配置。
53.优选的,所述控弯芯3具有自恢复弹性,其在驱动丝2的拉动下弯曲,在减小或撤去驱动丝2的拉力时,控弯芯3能够基于其自恢复弹性而恢复至其原先的形态,如轴向上呈直线形。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控弯芯3包括金属弹片,其材料为具有一定抗变形能力的金属,如镍钛合金或不锈钢等。实际中可通过在金属弹片的预定部位进行扭转和定型处理,以形成具有特定扭转角度θ的扭转段31。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弹片的材料为具有一定支撑性能和记忆性能的镍钛合金,其可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金属弹片发生热弹性马氏体转变而产生记忆的效果,实现定型。优选的,控弯芯3还包括包覆于金属弹片外侧的绝缘润滑涂层,以使整个控弯芯3保持与导管本体1绝缘。
54.可选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电极组5,所述电极组5包括多个沿所述导管本体1的轴向间隔排布的电极51,所述电极51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所述电极组5沿所述导管本体1的轴向的布置范围不超出所述平直段32的轴向延伸范围。需要说明的,这里电极组5沿导管本体1的轴向的布置范围不超出平直段32的轴向延伸范围是指,对于某一个电极组5,其包含的若干电极51沿轴向的排布区域应落在同一个平直段32的轴向延伸范围内,而不应跨越扭转段31而落在不同的平直段32的轴向延伸范围内。
55.进一步的,每个电极组5中的多个电极51之间的轴向排布间距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电极51如可为环电极,在一个示例中,电极51为金属电极,其材料如可为铂铱合金或者金。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电极导线52,电极导线52如可穿设于导管本体1中。电极51通过电极导线52将电信号传导至近端的手柄4,并进一步与相应的标测设备连接。
56.可选的,医疗导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组5。需要说明的,各不同的电极组5中所包含的电极5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不同的电极组5中所包含的电极51的轴向排布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每个电极组5对应于一个平直段32。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控弯芯3包括两个平直段32,相应的,医疗导管包括两个电极组5,两个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距离(指两个电极组5中最靠近的两个电极51之间的轴向间距)为35mm~70mm,以适应不同人的心脏大小。优选的,两个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距离为50mm~60mm,其一般适合成年人心脏的解剖结构。对于右房较大的患者,则可将两个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距离扩大至
70mm。特别的,两个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距离并不代表扭转段31的轴向长度,扭转段31的轴向长度可等于或小于两个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距离。优选的,每个电极组5中的电极51之间的轴向间距小于相邻电极组5之间的轴向间距,有利于提高标测精度和标测效率。
57.可选的,医疗导管还包括头电极53,其设置于导管本体1的远端。优选的,头电极53与控弯芯3连接,并与驱动丝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丝2与控弯芯3的远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锡焊、激光焊或电阻焊等)。优选的,驱动丝2沿控弯芯3的第一轴a1的方向焊接于控弯芯3的一侧。进一步的,驱动丝2的远端还超出控弯芯3的远端,并与头电极53连接。驱动丝2不仅用于驱动控弯芯3弯曲,还用于传输头电极53的电信号。
58.请结合参考图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弯芯3包括位于远端的连接段33和与所述连接段33的近端连接的主体段30,主体段30包括前述的平直段32和扭转段31;所述连接段33的横截面轮廓小于所述主体段30的远端横截面轮廓;所述驱动丝2与连接段33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丝2与所述连接段33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焊接。可选的,连接段33的轴向长度为5mm~10mm,连接段33的轴向长度与驱动丝2和连接段33的焊接区域的长度相适配。通过对连接段33的横截面轮廓的调整(如宽度或厚度的调整),可以平衡因驱动丝2焊接引起的硬度增加,保证连接段33的焊接部位的硬度与主体段30的硬度无明显差异。
59.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所述医疗导管包括压合件34,所述压合件34压合于所述驱动丝2与所述连接段33的焊接处之外。在一个示范例中,压合件34如可为不锈钢管,在驱动丝2与连接段33焊接后,压合件34能进一步提高驱动丝2与连接段33两者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头电极53具有朝向近端开放的连接孔,控弯芯3的连接段33和驱动丝2可一同被埋置在头电极53的连接孔中,以此进一步提高连接段33和驱动丝2的连接强度。
60.请参考图2和图3,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限位腔13,所述控弯芯3容置于所述限位腔13内;所述限位腔13用于限制所述控弯芯3在所述导管本体1的位置。需要说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腔13的横截面形状可略大于控弯芯3的横截面形状,控弯芯3可以方便地从限位腔13的近端穿入,且可以在限位腔13的范围内具有略微的活动性。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腔13的横截面也可以与控弯芯3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确实可靠地限制控弯芯3的活动。
61.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导管本体1的横截面上,所述限位腔13沿所述第二轴a2的方向的长度大于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的长度;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限位腔13的横截面大致呈扁长的矩形,控弯芯3的第二轴a2沿限位腔13的长边方向布置,限位腔13沿第二轴a2的方向的两端呈弧形,(即限位腔13的横截面的短边为弧形)。优选的,限位腔13的横截面沿第一轴a1方向的长度大于控弯芯3在第一轴a1方向的长度。这样控弯芯3可以在限位腔13中略微地活动,以适配控弯区段11的弯曲和扭转。但控弯芯3大致的位置被确定在限位腔13中,不会影响驱动丝2和电极导线52。
6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1还包括第一容置腔14,所述第一容置腔14至少用于容置所述驱动丝2,且所述第一容置腔14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位于所述限位腔13的一侧。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4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其一边与限位腔13连通,远离与限位腔13连通的一边为弧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4也可以与限位腔13分离设置。由于第一容置腔14沿第一轴a1的方向位于限位腔13的一侧,可保证穿设于第一容
置腔14中的驱动丝2沿第一轴a1的方向始终位于控弯芯3的一侧,保证驱动丝2的相对位置,能确保控弯的有效性,避免驱动丝2因缠绕等原因引起控弯受阻,保证驱动丝2对控弯芯3施加拉力后,控弯芯3朝向第一轴a1的方向弯曲。
63.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管本体1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电极导线52的第二容置腔15,所述第一容置腔14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5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限位腔1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容置腔14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5均与所述限位腔13连通。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15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其一边与限位腔13连通,远离与限位腔13连通的一边为弧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15也可以与限位腔13分离设置。第二容置腔15的设置,可使电极导线52与驱动丝2分离开,避免相互缠结。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限位腔13的形心重合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容置腔14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5关于所述限位腔13对称布置,优选第一容置腔14、第二容置腔15和限位腔13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花形腔体。需要说明的,由于电极导线52的数量可能较多,在第二容置腔15与限位腔13连通的方案中,第二容置腔15用于容置电极导线52并非限制电极导线52只能穿设在第二容置腔15中,一部分的电极导线52还可以设置在限位腔13中,在控弯芯3穿入限位腔13后,电极导线52被控弯芯3阻隔而与驱动丝2分离,亦可实现避免相互缠结的效果。
64.更优选的,第一容置腔14的两条侧边垂直于限位腔13,第二容置腔15的两条侧边亦垂直于限位腔13。为便于叙述,将限位腔13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区131、第二区132和第三区133,其中第二区132为与第一容置腔14和第二容置腔15邻接的区域,第一区131和第三区133位于第二区132的两侧。优选的,第一区131的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三区133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且小于第一容置腔14的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二容置腔15的横截面的面积。
65.如此配置,可以在避免控弯芯3、电极导线52和驱动丝2等内部结构缠结,确保控弯区段11本身的强韧性和支撑性的同时,获得尽量大的内腔容量;在保证内腔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控弯区段11的直径。且第一容置腔14、第二容置腔15和限位腔13形成的花形腔体大致处于控弯区段11的中心;由于控弯芯3的第二轴a2方向大致沿限位腔13的长边布置,第一容置腔14的横截面的面积和第二容置腔15的横截面的面积较大,亦即减小了控弯区段11的横截面对于第一轴a1方向的惯性矩,也有利于控弯区段11沿第一轴a1方向弯曲。
66.需要说明的,第一容置腔14、第二容置腔15和限位腔13至少在控弯区段11的整个轴向上延伸,可选也可以延伸至部分或全部的主体区段12,本实施例对此不限。在控弯区段11的轴向上,第一容置腔14、第二容置腔15和限位腔13组成的花形腔体应与控弯芯3的轴向扭转情况相适配,即在对应于扭转段31的轴向区段,花形腔体也相应的进行扭转,以使控弯芯3在插入限位腔13后,导管本体1与控弯芯3之间不会相互扭曲。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导管本体1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氨酯和pebax等材料。其可通过挤出成型或者热吹(reflow)等工艺成型。导管本体1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控弯芯3的插入,也便于介入人体的血管。
67.请参考图9至图11,在另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外管16和限位结构17,所述控弯芯3和所述限位结构17容置于所述外管16内;所述控弯芯3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限位结构17与所述外管16固定连接。由于具有花形腔体的管材制备较为复杂,在该优
选示例中,导管本体1可采用更易于加工的单腔管,即导管本体1包括外管16,控弯芯3通过额外的限位结构17与外管16实现固定,从而限制控弯芯3与外管16的相对位置。
68.可选的,所述控弯芯3包括位于近端的固定段35,所述限位结构17包括注胶体,所述注胶体填充于所述固定段35和所述外管16之间。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固定段35的轴向长度为3mm~8mm,其横截面轮廓小于所述主体段30的近端横截面轮廓。注胶体可通过胶水注入后固化成型。如此配置,控弯芯3的固定段35与外管16即形成固定连接。当然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7不限于包括注胶体,其还可以是其它如卡合件等部件。需要说明的,注胶体的轴向延伸长度只需略大于固定段35的轴向长度即可,不需沿外管16的整个轴向长度填塞满整个外管16。
69.进一步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一护套管18,所述第一护套管18穿设于所述外管16中,所述驱动丝2穿设于所述第一护套管18中,所述注胶体填充于所述第一护套管18和所述外管16之间。由于驱动丝2需要沿轴向活动,为避免注胶体将驱动丝2固定住,可在外管16内设置第一护套管18,将驱动丝2穿设于第一护套管18中,这样注胶体不直接与驱动丝2接触,可保证驱动丝2在外管16中的自由活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导线52也可以穿设在第一护套管18中。当然较佳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二护套管19,所述电极导线52穿设于所述第二护套管19中,所述第一护套管18和所述第二护套管19沿所述第一轴a1的方向排布于所述固定段35的两侧。第一护套管18和第二护套管19分离设置,可避免电极导线52与驱动丝2产生缠绕。而第一护套管18和第二护套管19沿第一轴a1的方向排布于固定段35的两侧,可保证驱动丝2沿第一轴a1的方向始终位于控弯芯3的一侧,保证驱动丝2的相对位置,能确保控弯的有效性。
7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中的驱动丝和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内的控弯芯;所述驱动丝与所述控弯芯的远端连接;所述控弯芯的横截面具有经过自身形心的第一轴和与所述第一轴垂直的第二轴;在所述驱动丝的驱动下,所述控弯芯能够沿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弯曲,且被限制沿所述第二轴的方向弯曲;所述控弯芯包括扭转段,所述扭转段的近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与所述扭转段的远端横截面处的所述第一轴成角度布置。如此配置,基于扭转段的设置,医疗导管在控弯时能够产生自偏转,使医疗导管能够更加贴合目标区域(如心脏)的结构,由此医疗导管可以顺利地同时到达不同的位点进行工作(如标测或消融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疗导管难以同时到达多个位点的问题,具有高效的到位性能和贴靠性能,减少到位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术者的操作难度,提高效率。
71.需要说明的,上述若干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