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0757发布日期:2023-03-14 19: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4.其中也包含需要对病患的穴位进行热敷进行艾棒热灸,在进行艾棒热灸时需要长时间地使得艾棒热灸处于病患的穴位上,现有的辅助诊疗装置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辅助,使得医护人员不用手动长时间地将艾棒放置在病患穴位上,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需要通过医护人员对辅助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不能够自行地进行调节,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
7.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所述连接导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所述安装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机构,所述活动螺杆的表面外侧和连接导轨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安装架,所述移动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安装板,所述连接导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激光器,所述第一连接安装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安装块,所述移动安装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所述连接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所述移动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
8.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机构。
9.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所述双输出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
10.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的表面与从动斜齿轮的表面外侧相互啮合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托块,所述固定定位托块的内侧与双输出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夹持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拉杆,所述活动拉杆的表面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力安装套环,所述受力安装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压弹簧,所述活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块,所述活动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块。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块,所述固定定位块的内部与连接螺杆的表面相互贴合。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夹持块相适配的滑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有的plc控制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激光器、活动螺杆、输出电机和动力输出机构,能够plc控制器、激光器、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相配合能够使得plc控制器对动力输出机构和输出电机进行控制,根据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和激光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自行地对准位置,并且便于连接安装块对艾棒进行定位,方便能够自行地对艾棒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17.2、通过设有的连接夹持机构,通过连接夹持机构的作用能够快速地对艾棒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艾棒能够稳定的夹持在连接安装块的内部,使得艾棒能够持续地对病患的穴位进行热灸,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安装底板;2、连接导轨;3、活动螺杆;4、从动斜齿轮;5、动力输出机构;6、移动安装架;7、第一连接安装板;8、plc控制器;9、激光器;10、移动安装块;11、输出电机;12、连接螺杆;13、连接安装块;14、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5、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6、连接夹持机构;17、第二连接安装板;18、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9、主动斜齿轮;20、固定定位托块;21、活动拉杆;22、受力安装套环;23、受压弹簧;24、连接拉块;25、连接夹持块;26、固定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4,图示中的:本实施例为本技术方案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安装底板1;
26.安装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导轨2,连接导轨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杆3,活动螺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斜齿轮4,安装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输出机构5,活动螺杆3的表面外侧和连接导轨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安装架6,移动安装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安装板7,连接导轨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8,安装底板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激光器9,第一连接安装板7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电机11,输出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12,连接螺杆12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移动安装块10,移动安装块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13,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移动安装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5;
27.如图2所示,连接安装块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机构16,便于通过连接夹持机构16能够对艾棒的位置进行夹持固定;
28.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机构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安装板17,第二连接安装板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19,便于第二连接安装板17能够卡在动力输出机构5的内侧,对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同时通过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能够带动主动斜齿轮19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动力输出;
29.如图1、2所示,主动斜齿轮19的表面与从动斜齿轮4的表面外侧相互啮合连接,便于主动斜齿轮19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从动斜齿轮4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动力传动;
30.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机构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托块20,固定定位托块20的内侧与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相互贴合,便于通过固定定位托块20能够对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进行托举限位,使用方便;
31.如图3所示,连接夹持机构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拉杆21,活动拉杆21的表面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力安装套环22,受力安装套环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压弹簧23,活动拉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块24,活动拉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夹持块25,便于受力安装套环22能够在受到受压弹簧23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活动拉杆21和连接夹持块25进行复位,使得连接夹持块25能够对艾棒进行夹持固定;
32.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安装板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块26,固定定位块26的内部与连接螺杆12的表面相互贴合,便于通过固定定位块26能够对连接螺杆12的端部位置进行限制固定;
33.如图3所示,连接安装块13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夹持块25相适配的滑槽,便于连接夹持块25能够在连接安装块13的内侧进行移动,对艾棒进行夹持固定;
34.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连接拉块24进行拉动,带动活动拉杆21、受力安装套环22和连接夹持块25进行移动,对受压弹簧23进行压缩,接着将艾棒插入连接安装块13的内部,然后松开连接拉块24,在受力安装套环22受到受压弹簧23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活动拉杆21和连接夹持块25进行复位,使得连接夹持块25能够对艾棒进行夹持固定,接着病患平躺或趴在安装底板1的顶部,医护人员将激光器9的底端与病患的皮肤相互吸合,并放置在穴位旁边,通过plc控制器8控制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使得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能够对带动主动斜齿轮19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从动斜齿轮4和活动螺杆3进行转动,使得移动安装架6能够在活动螺杆3的表面外侧进行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安装板7、输出电机11、连接螺杆12、移动安装块10、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5、连接安装块13、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
和艾棒进行移动,当第二光感信号接收器15接收到激光器9所发出的信号时,通过plc控制器8能够对双输出轴伺服电机18进行关闭,接着启动输出电机11,使得输出电机11能够带动连接螺杆12进行转动,使得移动安装块10能够带动连接安装块13、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连接夹持机构16和艾棒进行移动,当第一光感信号接收器14接收到激光器9所发出的信号时,plc控制器8自行地对输出电机11进行关闭,从而能够自行地进行定位,同时连接安装块13和连接夹持机构16能够持续地对艾棒进行固定定位,能够持续地对病患的穴位进行热灸,使用方便。
3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