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8917发布日期:2023-03-31 14:0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2.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在肿瘤内科的日常输液工作过程中,患者经常会用到各种不同输液器,同—天的治疗可能要换三次输液器才能完成,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往往需要进行多疗程的化疗、营养支持等静脉输液治疗,而这些药物对浅静脉(也就是常见的手臂等浅表部位打针输液的静脉)产生明显的刺激,而往复更换输液器为患者的输液治疗带来麻烦,且频繁的更换输液器也导致医护人员的作业负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用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患者日常输液工作过程中,患者经常更换各种不同输液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用输液器,包括;
5.输液软管主体和墨菲氏滴管,所述输液软管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四通控液组件,所述四通控液组件的三组出液端口分别安装有第一输液管、中置输液管以及第二输液管,所述中置输液管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流速调节器;
6.药液过滤组件,药液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输液管表面一端的第一药液过滤器以及安装在中置输液管表面一端的第二药液过滤器;
7.集液单元,所述集液单元包括连通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中置输液管的三通集液管,所述三通集液管的顶端三组开口和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中置输液管的出液端相互连接;
8.第二流速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速调节器安装在三通集液管表面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输液软管主体、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中置输液管以及三通集液管的外周面皆包覆有遮光纸。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药液过滤器的直径小于第二药液过滤器的直径。
11.优选的,所述四通控液组件包括安装在输液软管主体底端的双向导通管,所述双向导通管的顶端安装有支座,所述双向导通管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的出口端和第一输液管的进液端相互连接,所述双向导通管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的出口端和第二输液管的进液端相互连接,所述双向导通管的底端和中置输液管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双向导通管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相阀体单元,所述支座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液相阀体单元工作的旋钮单元。
12.优选的,所述液相阀体单元包括安装在双向导通管中间位置处的中置球阀,所述中置球阀的z轴中心线上开设有开口部,所述中置球阀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单向导流开口,
单向导流开口和开口部相互导通,所述中置球阀的另一外壁上呈封闭状态。
13.优选的,所述旋钮单元包括安装在中置球阀背面的转轴,转轴的顶端贯穿至支座的外部并安装有旋钮主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三用输液器通过设置有输液软管主体和四通控液组件等相互配合的结构,输液软管主体的顶端通过瓶塞穿刺器穿入药水瓶中,当要对不同药液进行输液、供液时,工作人员通过四通控液组件来接通相应的通道,这样就不用换输液器,节省成本,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作业负担,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避免往复更换输液器,为患者的输液治疗提供便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通控液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通控液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置球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输液软管主体;101、遮光纸;2、墨菲氏滴管;3、四通控液组件;301、支座;302、双向导通管;303、第一分流管;304、第二分流管;305、旋钮主体;306、转轴;307、中置球阀;308、开口部;309、单向导流开口;4、第一输液管;401、第一药液过滤器;5、第二输液管;6、中置输液管;601、第二药液过滤器;7、第一流速调节器;8、三通集液管;9、第二流速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三用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主体1和墨菲氏滴管2,输液软管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四通控液组件3,输液软管主体1的顶端通过瓶塞穿刺器穿入药水瓶中;
22.当要对不同药液进行输液、供液时,工作人员通过四通控液组件3来接通相应的通道,这样就不用换输液器,节省成本,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作业负担,操作简单方便;
23.四通控液组件3的三组出液端口分别安装有第一输液管4、中置输液管6以及第二输液管5,中置输液管6表面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流速调节器7,通过四通控液组件3避免往复更换输液器,为患者的输液治疗提供便捷;
24.药液过滤组件,药液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输液管4表面一端的第一药液过滤器401以及安装在中置输液管6表面一端的第二药液过滤器601,第一药液过滤器401的直径小于第二药液过滤器601的直径;
25.集液单元,集液单元包括连通第一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5、中置输液管6的三通集液管8,三通集液管8的顶端三组开口和第一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5、中置输液管6的出液端相互连接,第二流速调节器9,第二流速调节器9安装在三通集液管8表面的一侧,工作人员操作四通控液组件3更换输液管道时,第一输液管4、中置输液管6以及第二输液管5形成三
种药液的输送通道;
26.输液软管主体1、第一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5、中置输液管6以及三通集液管8的外周面皆包覆有遮光纸101,通过在输液软管主体1、第一输液管4、中置输液管6以及第二输液管5、三通集液管8上包裹遮光纸101,避免光线对药液造成不利影响,主要降低药液的氧化速度,使得该输液器同时满足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需要;
27.四通控液组件3包括安装在输液软管主体1底端的双向导通管302,双向导通管302的顶端安装有支座301,双向导通管30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分流管303,第一分流管303的出口端和第一输液管4的进液端相互连接,双向导通管302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分流管304,第二分流管304的出口端和第二输液管5的进液端相互连接,双向导通管302的底端和中置输液管6的顶端相互连接,双向导通管30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相阀体单元,支座301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液相阀体单元工作的旋钮单元;
28.液相阀体单元包括安装在双向导通管302中间位置处的中置球阀307,中置球阀307的z轴中心线上开设有开口部308,中置球阀307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单向导流开口309,单向导流开口309和开口部308相互导通,中置球阀307的另一外壁上呈封闭状态,旋钮单元包括安装在中置球阀307背面的转轴306,转轴306的顶端贯穿至支座301的外部并安装有旋钮主体305;
29.以第一输液管4中通液为例,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旋钮主体305,使得旋钮主体305带动转轴306以及双向导通管302内部的中置球阀307转动,使得中置球阀307的单向导流开口309朝向第一分流管303、第一输液管4,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关闭第一流速调节器7,使得输液软管主体1、四通控液组件3中的药液不会通过开口部308进入到中置输液管6中,此时药液的流通方向为输液软管主体1、开口部308、开口部308、第一分流管303以及第一输液管4,最后流通至三通集液管8。
30.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输液软管主体1的顶端通过瓶塞穿刺器穿入药水瓶中,当要对不同药液进行输液、供液时,工作人员通过四通控液组件3来接通相应的通道,这样就不用换输液器,节省成本,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作业负担,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也避免往复更换输液器,为患者的输液治疗提供便捷,工作人员操作四通控液组件3更换输液管道时,第一输液管4、中置输液管6以及第二输液管5形成三种药液的输送通道,以第一输液管4中通液为例,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旋钮主体305,使得旋钮主体305带动转轴306以及双向导通管302内部的中置球阀307转动,使得中置球阀307的单向导流开口309朝向第一分流管303、第一输液管4,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关闭第一流速调节器7,使得输液软管主体1、四通控液组件3中的药液不会通过开口部308进入到中置输液管6中,此时药液的流通方向为输液软管主体1、开口部308、开口部308、第一分流管303以及第一输液管4,最后流通至三通集液管8,当需要进行第二种药液输送时,转动旋钮主体305,使得单向导流开口309与四通控液组件3的水平方向平行,即药液只能通过开口部308进入到中置输液管6中,当需要进行第三种药液输送时,再次转动旋钮主体305、转轴306,使得单向导流开口309朝向第二分流管304、第二输液管5,此时仍需关闭第一流速调节器7,进而药液进入到第二输液管5、三通集液管8中,从而实现该输液器三种药液的输液功能,在日常输液治疗中,无需往复更换输液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