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181发布日期:2023-03-01 00:2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静电消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静电危险区域,如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场所等,由于静电释放所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爆周围的易燃气体进行发生事故,故在进入此类区域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将身上所附带的静电消除,这就需要用到人体静电释放器,常见的人体静电释放器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静电释放球1-1、安装座1-2、导线1-3与支撑立杆1-4,静电释放球1-1安装在支撑立杆1-4的顶部,导线1-3的顶端与静电释放球1-1电连接,导线1-3的底端从支撑立杆1-4的侧壁穿出进行接地,在使用的时候,人员将手放在静电释放球1-1上静置几秒,人身上的静电便会通过导线1-3进行释放。
3.对于上述的结构来说,安装座1-2焊接固定在支撑立杆1-4的底部,具体来说,在制作的时候,在安装座1-2的中心通过冲压形成连接套1-5,将支撑立杆1-4的底端插入至连接套1-5中之后进行焊接固定,其中安装座1-2一般采用锈钢板冲压制成,出于便携性以及成型方面的考虑,安装座1-2一般较薄,这就导致安装座1-2与支撑立杆1-4之间的抗冲击能力较差,一旦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很容易损坏,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安装座1-2与支撑立杆1-4的外焊接位置,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生锈的情况,加上安装座1-2自身较薄,甚至在生锈的地方出现穿孔甚至断裂的情况,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包括静电释放球、支撑套与底座,所述静电释放球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支撑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件,过渡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套外侧的连接套以及与底座的上表面贴合设置的连接法兰,连接套与支撑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连接套的底端配合支撑套设置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通过焊接层与支撑套固定连接,连接法兰通过螺栓组件与底座实现连接。
6.进一步,所述密封圈沿竖直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
7.进一步,所述连接套上配合密封圈设置有环形安装槽。
8.进一步,所述限位凸沿的内径大于支撑套的内径,限位凸沿与支撑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焊接层的阶梯槽。
9.进一步,所述连接法兰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沿,底座上配合定位沿设置有定位插孔。
10.进一步,所述定位插孔的周围形成向下延伸的环形折沿。
11.进一步,所述底座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实现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套与底座之间设置过渡连接件,在支撑套与过渡连接件之间以及底座与过渡连接件之间均形成了大面积的面贴合结构,大大的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强度,使得支撑套与底座的连接处不易变形;
14.2、本实用新型将焊接区域设置在整个装置的内部,并且辅以密封圈密封,大大的降低了与灰尘、水等杂质接触的可能,避免了连接处受锈蚀损坏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人体静电释放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中人体静电释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俯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抗锈蚀人体静电释放器,包括静电释放球1、支撑套2与底座3,静电释放球1通过导线4接地,上述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支撑套2与底座3的连接可靠性,在二者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件5,过渡连接件5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制成,保证其各个部分的尺寸精度,以便于降低装配难度,过渡连接件5包括设置在支撑套2外侧的连接套501以及与底座3的上表面贴合设置的连接法兰502,连接套501与支撑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3,密封圈503被紧密的挤压于支撑套2与连接套501之间,以避免水、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内部,对内部结构造成侵蚀,支撑套2与连接套501之间为间隙配合,在不影响装配顺畅性的前提下,支撑套2与连接套501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连接套501的底端配合支撑套2设置有限位凸沿504,可以在支撑套2安装的时候,对其起到竖向定位的作用,同时可以给与支撑套2一个承托的效果,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稳定。
24.限位凸沿504通过焊接层505与支撑套2固定连接,连接法兰502通过螺栓组件506与底座3实现连接,其中连接法兰502与底座3上均配合螺栓组件506设置有安装孔。
25.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结构的密封性,可以在连接法兰502与底座3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并且通过在连接法兰502的底部开设环形安装槽,以实现密封圈的定位。
26.密封圈503沿竖直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可以大大的提高密封圈503的密封性。
27.连接套501上配合密封圈503设置有环形安装槽,用于实现密封圈503的可靠固定,使得密封圈503在装配以及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移位。
28.限位凸沿504的内径大于支撑套2的内径,限位凸沿504与支撑套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焊接层505的阶梯槽,通过二者之间形成的阶梯槽结构,可以顺势的形成焊液的容纳槽,大大的降低了焊接难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29.连接法兰50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沿507,底座3上配合定位沿507设置有定位插孔,依靠定位槽506,可以实现连接法兰502与底座3之间的快速插接定位。
30.底座3通过膨胀螺栓6与地面7实现连接。
31.如图5所示,在周向上,螺栓组件506与膨胀螺栓6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螺栓组件506与膨胀螺栓6均设置有4。
32.如图6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定位插孔的周围形成向下延伸的环形折沿301,通过设置环形折沿301,可以增加底座3与限位凸沿50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