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

文档序号:32425397发布日期:2022-12-02 23: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


背景技术:

2.随着种植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学者发现健康牙根的保留对维持牙槽骨外形及抗牙槽骨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部分学者在进行前牙即刻种植时候,保留唇侧牙根,把颚侧牙根去除,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唇侧牙槽骨吸收,提升前牙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此技术被成为“牙根盾技术”。在进行牙根盾技术时需要进行根管扩大,并穿通根管至牙槽骨,以利于近远中向分根。但目前临床上缺乏专门针对该技术的根管扩大及穿通根管的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快速、安全及有效地对前牙根管进行扩大及穿通根尖孔的装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包括依次连接的柄部及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钻刃段,所述钻刃段包括有第一刃瓣和第二刃瓣,所述第一刃瓣与第二刃瓣呈螺旋状缠绕,所述钻刃段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柄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刃瓣远离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刃瓣远离连接段的一端配合形成钻尖,所述钻尖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柄部方向逐渐减小至顶端形成锐利尖端,所述钻刃段表面上设有多道刻度。
5.优选地,所述柄部呈圆柱形。
6.更优选地,所述柄部的直径为2-3mm。
7.优选地,所述柄部的尾端设有与种植手机相连接的卡扣。
8.优选地,所述钻刃段经连接部与柄部连接,所述连接段呈圆柱形。
9.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为2-3mm。
10.优选地,所述柄部的长度与工作部的长度之比为20-30:16-20。
11.更优选地,所述柄部的长度为20-30mm。
12.更优选地,所述工作部的长度为16-20mm。
13.优选地,多道所述刻度平行且所述刻度与所述钻刃段的延伸方向垂直。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刃瓣或第二刃瓣的宽度自靠近柄部的一端至远离柄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15.优选地,位于所述钻刃段同一横截面的所述第一刃瓣与第二刃瓣宽度相同。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刃瓣与第二刃瓣之间设有排屑槽。
17.更优选地,所述排屑槽自靠近柄部的一端至远离柄部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18.优选地,所述钻尖的锐利尖端呈锥形。
1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可以连接种植手机,专用于前牙根管扩大及穿通牙根的钻,该钻具有效率高、使用方便、安全及费用便宜的优势。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可利用工作部对前牙根管进行快速、安全及有效的扩大及穿通根尖孔,有利于牙根盾技术的应用。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的立体图。
24.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的俯视图。
25.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的左视图。
26.附图标记
[0027]1ꢀꢀꢀꢀꢀꢀꢀꢀꢀꢀꢀꢀꢀꢀꢀꢀꢀꢀꢀꢀꢀꢀꢀ
柄部
[0028]2ꢀꢀꢀꢀꢀꢀꢀꢀꢀꢀꢀꢀꢀꢀꢀꢀꢀꢀꢀꢀꢀꢀꢀ
工作部
[0029]
21
ꢀꢀꢀꢀꢀꢀꢀꢀꢀꢀꢀꢀꢀꢀꢀꢀꢀꢀꢀꢀꢀꢀ
连接段
[0030]
22
ꢀꢀꢀꢀꢀꢀꢀꢀꢀꢀꢀꢀꢀꢀꢀꢀꢀꢀꢀꢀꢀꢀ
钻刃段
[0031]
221
ꢀꢀꢀꢀꢀꢀꢀꢀꢀꢀꢀꢀꢀꢀꢀꢀꢀꢀꢀꢀꢀ
第一刃瓣
[0032]
222
ꢀꢀꢀꢀꢀꢀꢀꢀꢀꢀꢀꢀꢀꢀꢀꢀꢀꢀꢀꢀꢀ
第二刃瓣
[0033]
223
ꢀꢀꢀꢀꢀꢀꢀꢀꢀꢀꢀꢀꢀꢀꢀꢀꢀꢀꢀꢀꢀ
钻尖
[0034]
224
ꢀꢀꢀꢀꢀꢀꢀꢀꢀꢀꢀꢀꢀꢀꢀꢀꢀꢀꢀꢀꢀ
排屑槽
[0035]
23
ꢀꢀꢀꢀꢀꢀꢀꢀꢀꢀꢀꢀꢀꢀꢀꢀꢀꢀꢀꢀꢀꢀ
刻度
[0036]3ꢀꢀꢀꢀꢀꢀꢀꢀꢀꢀꢀꢀꢀꢀꢀꢀꢀꢀꢀꢀꢀꢀꢀ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8]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9]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0]
另外,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如图1-3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柄部1及工作部2,所述工作部2包括钻刃段22,所述钻刃段22包括有第一刃瓣221和第二刃瓣222,所述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呈螺旋状缠绕,所述钻刃段2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柄部1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刃瓣221远离连接段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刃瓣222远离连接段21的一端配合形成钻尖223,所述钻尖223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柄部1方向逐渐减小至顶端形成锐利尖端,所述钻刃段22表面上设有多道刻度23。
[0044]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柄部1呈圆柱形。便于使用者拿握。
[00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柄部1的直径为2-3mm。
[0046]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柄部1的尾端设有与种植手机相连接的卡扣3。所述柄部1的直径与常规种植钻一致,便于与种植手机相连接。所述种植手机为常规使用的牙科用种植手机。
[0047]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钻刃段22经连接部21与柄部1连接,所述连接段21呈圆柱形。
[0048]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段21的直径为2-3mm。
[0049]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柄部1的长度与工作部2的长度之比为20-30:16-20。
[005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柄部1的长度为20-30mm。
[00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部2的长度为16-20mm。
[0052]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多道所述刻度23平行且所述刻度23与所述钻刃段22的延伸方向垂直。用于指示钻孔深度,标识出距离钻尖一端的距离。
[0053]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刃瓣221或第二刃瓣222的宽度自靠近柄部1的一端至远离柄部1的一端逐渐减小。
[0054]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位于所述钻刃段22同一横截面的所述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宽度相同。
[0055]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之间设有排屑槽224。
[0056]
排屑槽224是第一刃瓣221和第二刃瓣222之间的螺旋形沟槽,能够在钻孔工作中排出骨屑。第一刃瓣221和第二刃瓣222是指钻刃段22中呈螺旋状缠绕的相邻部分。
[005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所述排屑槽224自靠近柄部1的一端至远离柄部1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
[0058]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呈螺旋状缠绕是指,所述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扭曲旋转形成类似麻花状的螺旋体。
[0059]
在上述装置中,如图2所示,所述钻尖223的锐利尖端呈锥形。有利于穿透根尖孔。
[0060]
下面结合图1-3,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的具体使用过程。
[0061]
使用者在获得如图1-3所示的一种前牙根管穿通钻时,临床上先将前牙根管穿通钻消毒后供临床使用。将患者常规麻醉、消毒铺巾后,充分暴露前牙根管,把前牙根管穿通钻通过卡扣3安装到种植手机上,把种植机钻速调到2000转/分钟,在生理盐水充分冷却的情况扩根管,用上述穿通钻通过钻刃段22中呈螺旋状缠绕的第一刃瓣221与第二刃瓣222,还有两者相配合形成钻尖223顺着前牙根管方向上下提拉式,扩大前牙根管髓腔,通过刻度23观察钻孔深度。完成髓腔扩大后,再进行近远中向分根,取出颚侧牙根。使用完成后,清洗消毒备用。
[0062]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63]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