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
背景技术:2.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一种先天下颌骨发育不良颅面畸形,其临床特点为单侧或双侧下颌骨发育不良,同时累及其他器官或组织,如小耳畸形,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面神经受损和眼眶畸形等。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发育不良之一,多由goldenhar第一鳃弓、第二鳃弓的生长发育相关的宫内因素引起,故又称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或goldenhar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下颌升支短、颏部偏斜、外耳畸形如小耳畸形或无耳畸形等。由于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骨发育不全,且患侧生长速度低于健侧,在生长发育期间下颌骨畸形逐渐加重,发育不全的下颌骨又进一步限制了上颌骨的发育,最终导致上颌骨和面中份的继发畸形。
3.pruzansky
⁃
kaban分类法是根据下颌骨畸形的严重程度将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分为ⅰ、ⅱ、ⅲ型,将ⅱ型进一步分为a、b两种亚型。其中ⅰ型和ⅱa型患者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结构尚存,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ⅱb型和ⅲ型患者下颌升支严重发育不良、下颌骨形态和位置明显异常,且髁突及颞下颌关节结构也通常缺失,故其治疗通常还涉及颞下颌关节和下颌升支的重建。目前针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为牵张成骨手术,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 hfm)是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的常见颅颌面畸形。hf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面部的单侧偏斜、单侧下颌骨发育不全是半侧颜面短小最基本的症状,面部不对称及咬合关系的紊乱是困扰患儿社会心理发展的重要原因。牵张成骨技术延长下颌骨是目前最广泛的治疔方法之一。大多数学者支持早期行牵张成骨恢复患者面部对称性,但随着随访时间的逐渐延长,牵张成骨后的纠正效果难以维持,患者的双侧下颌升支比例逐渐恢复“原始比例”。
4.半侧颜面短小普遍认同的病理机制是患侧下颌骨存在固有的发育缺陷,其生长发育速度小于对侧。而牵张成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固有的发育异常,因此对行牵张成骨的时机提出异议。但牵张成骨因其手术创伤较小、无需植骨,目前仍是修复半侧颜面短小
ⅰ‑ⅱ
b期患者的首选方法。早期行下颌升支牵张延长,于患侧造成后开耠,上颌骨向下生长发育对维持下颌牵张成骨术后咬合平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后开耠关闭之前阻止牵张延长的下领骨因邻近肌群牵拉导致的回缩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颅面骨是复杂的几何体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moss提出功能基质假说,认为颅面骨的生长是对功能需要的反应。而功能矫正原理是改变下颌骨姿势位改善口合系统功能,利用咬合力刺激颌骨及口周肌肉的生长重建。下颌骨牵张成骨形成新的下颌骨形态及位置,协调其与周围软组织关系,建立新口合功能关系对于新形态的维持十分重要。安放合板早期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并定期减薄使上牙选择性、控制性萌发逐步建立新咬合平面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5.但是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包括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所述上颌牙套端部均设有后牙颌垫区,所述上颌牙套在两端上颌磨牙区处设有剪头卡一,所述上颌牙套的中部靠近磨牙处设有相邻的牵引钩一、牵引钩二;所述下颌牙套在两端下颌磨牙区处设有剪头卡二,所述下颌牙套的中部在远离所述牵引钩一、所述牵引钩二处设有牵引钩三、牵引钩四;所述上颌牙套和所述下颌牙套使用时,所述牵引钩一通过橡皮筋一与所述牵引钩四连接,所述牵引钩二通过橡皮筋二与所述牵引钩三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剪头卡一套设在对应的上磨牙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剪头卡二套设在对应的下磨牙上。
11.进一步地,所述上颌牙套的中部还设有邻间钩一。
12.进一步地,所述下颌牙套的中部还设有邻间钩二。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矫治器固定在乳牙列,通过交互牵引作用及合垫作用改善开合及咬合关系,在hfm患者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后,采用开放式咬合垫维持开合至少3-6月便于在牙齿的萌出、牙槽骨代偿期间使咬合平面恢复正常,在牵张成骨术后治疗咬合关系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的上颌牙套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的下颌牙套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上颌牙套,2、下颌牙套,3、后牙颌垫区,4、剪头卡一,5、牵引钩一,6、牵引钩二,7、剪头卡二,8、牵引钩三,9、牵引钩三,10、橡皮筋一,11、橡皮筋二,12、邻间钩一,13、邻间钩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包括上颌牙套1和下颌牙套2;所述上颌牙套1端部均设有后牙颌垫区3,所述上颌牙套1在两端上颌磨牙区处设有剪头卡一4,所述上颌牙套1的中部靠近磨牙处设有相邻的牵引钩一5、牵引钩二6;所述下颌牙套2在两端下颌磨牙区处设有剪头卡二7,所述下颌牙套2的中部在远离所述牵引钩一5、所述牵引钩二6处设有牵引钩三8、牵引钩四9;所述上颌牙套1和所述下颌牙套2使用时,所述牵引钩一5通过橡皮筋一10与所述牵引钩四9连接,所述牵引钩二6通过橡皮筋二11与所述牵引钩三8连接。
21.实施例中,所述剪头卡一4套设在对应的上磨牙上。所述剪头卡二7套设在对应的下磨牙上。所述上颌牙套1的中部还设有邻间钩一12。所述下颌牙套2的中部还设有邻间钩二13。
22.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3.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下颌畸形牵张成骨术后矫治器,邻间钩固位在前牙区,剪头卡固位在前磨牙区,起到交互牵引时固位作用。牵引钩用于挂橡皮筋起到牵引作用,上颌的后牙合垫起到抬高咬合,解除咬合锁结,有利于纠正下颌偏斜。
24.因为每个患者牙列不同,矫治器的设置可能会稍有差别,大都是利用剪头卡、邻间钩固位,保证交互牵引时矫治器不会脱落,开始会使用较轻力橡皮筋,随后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复诊,后逐渐再增大橡皮筋的力量。患者在生长发育期,上下颌骨改建会使矫治器效果比较明显。
25.通过上下牙列交互牵引,更换不同力量的橡皮筋加力,定期复诊调整橡皮筋力度,不直接粘托槽到牙齿上因为乳牙牙根可能不是很牢固,会有一定的风险性,通过本矫治器的加力传递到牙齿上,更加合理。
2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矫治器固定在乳牙列,通过交互牵引作用及颌垫作用改善开合及咬合关系,在hfm患者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后,采用开放式咬合垫维持开合至少3-6月便于在牙齿的萌出、牙槽骨代偿期间使咬合平面恢复正常,在牵张成骨术后治疗咬合关系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