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0888发布日期:2023-02-21 18:3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转运床。


背景技术:

2.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转运车的运用,解决了病人进行手术后从手术台到病房的困难,减少了传统的手抬转移病人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困难。但现有的转运床,无法对医疗设备或用品进行存放,进而在转运病人时,需要医护人员单独携带医疗设备或用品,从而导致病人在转运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转运床,无法对医疗设备或用品进行存放,进而在转运病人时,需要医护人员单独携带医疗设备或用品,从而导致病人在转运时较为麻烦,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转运床。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壁和床板的底部均贴合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u形板的底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与限位块的表面接触,所述储物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床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固定机构的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滑筒,所述第一滑筒的右侧与储物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筒的内壁和卡槽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块,所述第一滑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块,所述第一空心块的内壁和第二空心块的内壁均粘接有弹力绳,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柱,所述第一空心块和第一u形柱均位于第一滑筒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弹力绳对第一空心块的拉力大于固定板和第一u形柱的重力盒。
8.优选的,所述储物盒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离机构,所述储物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锁死板,所述锁死板的内部开设有锁死孔,所述锁死孔的内壁和锁死板的右侧均与隔离机构的表面接触。
9.优选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滑柱,所述储物盒内壁前后两侧均与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储物盒的内壁和锁死板的右侧均与隔板的表面接触,所述隔板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和锁死孔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磁块,所述空心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柱,所述第二u形柱的内壁与隔板的表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锁死板为铁板,所述空心磁块对锁死板的吸力大于空心磁块和第二u
形柱的重力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使床板下方设置u形板、储物盒、限位块和滑孔,使该转运床具有存放医疗设备或用品的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柱和卡槽,其中当固定机构中的固定板插入至卡槽内时,通过弹力绳对第一空心块的拉力,使固定板与卡槽紧密接触,并通过固定板和卡槽的配合,将储物盒固定在u形板内,进而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柱和卡槽的配合,使医护人员能将储物盒固定住,从而使该转运床在移动时,储物盒不会在u形板内左右晃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离机构、锁死板和锁死槽,其中,当隔离机构中的空心磁块插入至锁死孔内时,通过空心磁块对锁死板的吸力,将空心磁块固定在锁死孔内,并通过锁死孔和空心磁块的配合,使隔板无法移动,此时,通过隔板将不同种类的医疗设备或用品分隔开,进而使医护人员在拿取医疗设备或用品时较为方便,同时,由于锁死板上的设置有多个锁死孔,进而医护人员可通过空心磁块插入至指定位置处的锁死孔内,使相邻隔板之间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使隔板的位置可根据医疗设备或用品的大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左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的正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离机构的正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死板的侧视图。
20.图中:1、床板;2、支撑柱;3、底板;4、万向轮;5、u形板;6、储物盒;7、限位块;8、滑孔;9、固定机构;91、第一滑筒;92、固定板;93、第一空心块;94、第二空心块;95、弹力绳;96、第一u形柱;10、固定柱;11、卡槽;12、隔离机构;121、滑柱;122、第二滑筒;123、隔板;124、凹槽;125、空心磁块;126、第二u形柱;13、锁死板;14、锁死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一:
24.参照图1-4,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包括床板1,床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床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5,u形板5的内壁和床板1的底部均贴合设置有储物盒6,储物盒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
位块7,u形板5的底部开设有滑孔8,滑孔8的内壁与限位块7的表面接触,通过u形板5使储物盒6仅能左右移动,同时,通过滑孔8和限位块7的配合,使储物盒6无法与u形板5分离,储物盒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9,床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内壁与固定机构9的表面接触。
25.固定机构9包括第一滑筒91,第一滑筒91的右侧与储物盒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滑筒91的内壁和卡槽1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固定板92,固定板9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块93,第一滑筒9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块94,第一空心块93的内壁和第二空心块94的内壁均粘接有弹力绳95,固定板9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柱96,第一空心块93和第一u形柱96均位于第一滑筒91的下方,弹力绳95对第一空心块93的拉力大于固定板92和第一u形柱96的重力盒,当固定板92插入卡槽11内时,通过弹力绳95对第一空心块93的拉力,使固定板92与卡槽11紧密接触。
26.实施例二:
27.参照图1-6,储物盒6内壁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离机构12,储物盒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锁死板13,锁死板13的内部开设有锁死孔14,锁死孔14的内壁和锁死板13的右侧均与隔离机构12的表面接触。
28.隔离机构12包括滑柱121,储物盒6内壁前后两侧均与滑柱121的表面固定连接,滑柱12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筒122,第二滑筒1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23,储物盒6的内壁和锁死板13的右侧均与隔板123的表面接触,隔板123的左侧开设有凹槽124,凹槽124内壁的上下两侧和锁死孔14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磁块125,锁死板13为铁板,空心磁块125对锁死板13的吸力大于空心磁块125和第二u形柱126的重力和,空心磁块1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柱126,第二u形柱126的内壁与隔板123的表面接触。
29.通过设置隔离机构12、锁死板13和锁死槽,其中,当隔离机构12中的空心磁块125插入至锁死孔14内时,通过空心磁块125对锁死板13的吸力,将空心磁块125固定在锁死孔14内,并通过锁死孔14和空心磁块125的配合,使隔板123无法移动,此时,通过隔板123将不同种类的医疗设备或用品分隔开,进而使医护人员在拿取医疗设备或用品时较为方便,同时,由于锁死板13上的设置有多个锁死孔14,进而医护人员可通过空心磁块125插入至指定位置处的锁死孔14内,使相邻隔板123之间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使隔板123的位置可根据医疗设备或用品的大小进行调节。
30.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转运床时,先通过按压第一u形柱96,使锁死槽与固定板92分离开,然后,通过向左移动第一u形柱96,使储物盒6的开口打开,此时,医护人员可将医疗设备或用品放置在储物盒6内,并通过储物盒6内的隔板123将不同种类的医疗设备或用品隔离开,然后,将储物盒6推至初始位置,并将固定板92插入至锁死槽内,此时,通过弹力绳95对第一空心块93的拉力,使固定板92与锁死槽紧密接触,并通过固定板92和锁死槽的配合,将储物盒6固定在u形板5内,当医护人员需要拿取医疗设备或用品时,通过按压第一u形柱96,使锁死槽与固定板92分离开,然后,通过向左移动第一u形柱96,使储物盒6的开口打开,当医护人员需要改变隔板123在储物盒6内的位置时,先通过向右移动第二u形柱126,使空心磁块125与锁死孔14分离,然后,将隔板123移动至指定位置处,并再次将空心磁块125插入至锁死孔14内,此时,通过空心磁块125对锁死板13的吸力,将空心磁块125固定在锁死孔14内,并通过空心磁块125和锁死孔14的配合,使隔板123无法移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