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网格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6187发布日期:2023-07-06 10:0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覆膜网格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网格支架。


背景技术:

1、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现有治疗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时,多使用覆膜支架进行治疗。

2、覆膜支架主要包括线绕覆膜支架和覆膜网格支架;其中,线绕覆膜支架包括覆膜和与覆膜缝合或热合连接的多个相互独立的支架环,线绕覆膜支架柔顺性差,容易导致在弯折的环境中使用时与血管壁贴合不紧密,从而导致内漏、支架源性破口等并发症,例如,胸主动脉往往具有一定的弧度,尤其是在弓部,弧度更大,如果覆膜支架柔顺性差,支架释放后容易被强制性弯折变形,使覆膜支架与血管壁或瘤颈的贴壁性能变差,容易导致覆膜支架内漏,甚至植入血管后支架的弹性回直力会造成主动脉损伤,造成支架源性破口。与线绕覆膜支架相比,覆膜网格支架因其网格支架主体具有径向压缩后轴向伸长,径向扩大后轴向缩短,且压缩伸长比越大,柔顺性越好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网格支架主体具有较大的压缩伸长比,提高覆膜支架的柔顺性,但是,覆膜网格支架也仅仅是相对线绕覆膜支架而言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其柔顺性也不能做到提高很多,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网格支架主体表面连接的覆膜是与网格支架平铺式连接,当网格支架主体具有高压缩伸长比而产生大幅度变形时,即使覆膜由弹性材料制成也无法适应于网格支架主体的这种变形,现有覆膜网格支架不仅对覆膜的弹性性能要求苛刻,并且至今无法突破覆膜无法适应于网格支架主体大变形量的阻碍。

3、综上,现有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的覆膜支架仍然存在有柔顺性较差的问题,尤其针对覆膜网格支架来说,对覆膜的选材要求较为苛刻,限制了覆膜网格支架在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领域内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网格支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网格支架,包括筒状的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和套设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外部的筒状覆膜;

4、沿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的轴向:所述筒状覆膜的近端边缘和所述筒状覆膜的远端边缘均连接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

5、以所述筒状覆膜的近端边缘至所述筒状覆膜的远端边缘之间的轴向长度为l1,以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被径向压缩到最小直径的状态下,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上自与所述筒状覆膜的近端边缘连接的部位至与所述筒状覆膜的远端边缘连接的部位之间部分的轴向长度为l2,则:l1≥l2。

6、使用时,当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被径向压缩时,筒状的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将在轴向上得到延伸,当该筒状的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被径向压缩到一定直径范围内的状态下,便可以将该覆膜网格支架压缩装入到输送器内部;当从输送器中将该覆膜网格支架释放于瘤体内,利用输送器向近端方向顶压覆膜网格支架的远端,以使覆膜网格支架的形状适应于瘤腔的过程中,覆膜网格支架径向尺寸逐渐变大,轴向尺寸逐渐缩短,筒状覆膜可随着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在轴向上堆叠。

7、由于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被径向压缩到最小直径的状态下,l1≥l2,从而,在筒状覆膜随着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变形的同时,筒状覆膜可以随之变形且不会发生破裂,对于筒状覆膜来说,不必要求覆膜材料必须是弹性材料,降低了对覆膜网格支架上覆膜的选材要求,同时,也因此,与普通覆膜网格支架相比,进一步提高了覆膜网格支架的柔顺性;此外,由于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被径向压缩到最小直径的状态下,l1≥l2,且筒状覆膜的近端边缘和筒状覆膜的远端边缘均连接于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则:当利用输送器将该覆膜网格支架释放于瘤体内,利用输送器向近端方向顶压覆膜网格支架的远端,以使覆膜网格支架的形状适应于瘤腔的过程中,筒状覆膜可轴向堆叠并贴合于血管内壁上,进而避免覆膜网格支架与血管壁之间漏血,尤其可有效防止血管壁与覆膜网格支架存在缝隙形成的i型内漏问题。

8、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网格支架以其简单的结构和简便的操作方法,即至少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提高了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时采用的覆膜支架,尤其覆膜网格支架的柔顺性、降低了覆膜网格支架上覆膜的选材要求、以及减少了瘤腔内植入覆膜支架后血管壁与覆膜网格支架间内漏的问题,此外,相比于线绕覆膜支架,覆膜网格支架整体性更好、更易生产制造。

9、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沿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的轴向:所述筒状覆膜包括连续的多段筒状子覆膜;

10、各段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和远端边缘均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连接,且各段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和远端边缘之间的部位均脱离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各段所述筒状子覆膜及其对应连接的弹性网格式支架段中:以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至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远端边缘之间的轴向长度为l1',以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被径向压缩到最小状态下,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上自与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连接的部位至与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远端边缘连接的部位之间部分的轴向长度为l2',则:l1'≥l2'。

11、进一步优选地,各段所述筒状子覆膜及其对应连接的弹性网格式支架段中: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第一径向圆周线上,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远端边缘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第二径向圆周线上。

12、更进一步优选地,以各段所述筒状子覆膜及其对应连接的弹性网格式支架段中:以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第一径向圆周线上,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近端边缘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连接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以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第二径向圆周线上,所述筒状子覆膜的远端边缘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连接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则: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在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圆周方向上错位分布。

13、优选地,在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第一径向圆周线和第二径向圆周线上,均设有显影标记,所述显影标记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对应径向圆周线重合,或者,所述显影标记沿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段的对应径向圆周线所在的圆周方向多点间隔分布。

14、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地,在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的近端和/或远端还分别设有沿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延伸覆膜支架,所述延伸覆膜支架包括延伸骨架和连接于所述延伸骨架表面的覆膜。

15、进一步地,所述延伸裸支架为网格状或由多个“w”字形支架单元首尾连接形成的骨架环;和/或,所述延伸骨架为网格状或包括至少1个由多个“w”字形支架单元首尾连接形成的骨架环。

16、进一步地,以连接在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远端的延伸支架为远端延伸支架,所述远端延伸支架采用直筒型延伸覆膜支架或分叉型延伸覆膜支架。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远端延伸支架的覆膜与所述弹性网格式支架主体的覆膜连接或为一体式覆膜结构。

18、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地,所述筒状覆膜采用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

19、特别地,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中,上述“和/或”表示“和/或”前的结构与“和/或”后的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