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肠蠕动的腹部按摩装置及用于通便的成套装置

文档序号:34497203发布日期:2023-06-17 23:5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促进肠蠕动的腹部按摩装置及用于通便的成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用或医用辅助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促进肠蠕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1、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在神经外科发病率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三点:①神经外科的患者多数伴有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处于植物人状态,而长期卧床会导致肠蠕动减少继而发生便秘;②部分患者急性期无法进食,导致胃肠蠕动减弱,生理功能减退;③ 神经外科常用利尿剂、降压药物、甘露醇、镇静剂、止痛药物等均可导致肠道蠕动能力减弱。因此,临床医生为解绝便秘问题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尽早肠内营养支持、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

2、人工腹部按摩治疗便秘效果较好,相比于药物和过早进食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人工腹部按摩的手法、力度和频率却因人而异,不同的家属或者护工操作的效果天差地别。按摩的关键点在于:①要达到足够的深度,按摩时力的作用深度要足够刺激到肠道;②要尽量沿肠道蠕动方向进行(顺时针);③对腹部促进肠道蠕动的四个常见穴位(中脘:脐上4寸(脐至剑突连线中点),天枢:脐左右各2寸,关元:脐下3寸)进行刺激;④要达到足够的按摩时间,很多家属往往按摩数次便体力不足,或者本身力量过小,导致按摩时间过短或过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发明一种能代替人工揉肚子的机械化腹部按摩装置非常有必要。

3、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部分腹部按摩仪,但存在以下问题:①按摩深度不足,尤其是对于肥胖患者,无法振动冲击到深层的肠道组织;②未考虑肠道走行及肠蠕动方向,按摩范围小,刺激不足;③对于促进排便的四个穴位未进行刺激,或者穴位定位不准确。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便秘患者的腹部冲击按摩套装,且兼具穴位刺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肢体运动障碍等患者的便秘症状,提供一种促肠蠕动的腹部按摩装置,能够通过腹部冲击按摩的方式有效刺激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肠蠕动缓解便秘的成套装置,其中包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能够综合利用多种形式达到有效刺激肠蠕动进而通便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促进肠蠕动的腹部按摩装置,包括中心柱、第一转盘、冲击震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的中心柱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转盘中心,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的中心柱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下以所述的中心柱为轴顺时针旋转;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转盘一侧面,并围绕所述的中心柱设置;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用于随所述的第一转盘旋转的同时,在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下沿垂直所述第一转盘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进一步包括震动臂和滚动按摩头;所述的震动臂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滚动按摩头。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使用时,将设有所述的滚动按摩头的一侧接触腹部,启动按摩装置后,第一转盘在驱动电机驱动下以中心柱为轴作顺时针旋转,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冲击震动机构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冲击震动机构的滚动按摩头总体上会按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表面滚动;顺时针滚动的同时,冲击震动机构自身还会在其驱动电机驱动下沿机体矢状方向往复运动,使其滚动按摩头对腹部的滚动按摩深度和力度呈周期性变化,对腹内的肠道起到冲击震动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中,对于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具体结构和型号没有特别的限定,凡是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和往复运动功能的电机,都可以根据需求和功能的匹配程度被选择用于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中。

7、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为了让第一转盘获得更平稳的转动效果,所述的第一转盘为齿轮盘,并由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形式带动所述的第一转盘旋转。

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为了让冲击震动机构获得更理想的往复运动效果,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的震动臂连接的所述驱动电机是偏心电机,所述的震动臂通过偏心连接杆连接所述偏心电机的偏心轴,由所述的偏心电机通过偏心连接杆带动所述的震动臂和滚动按摩头进行往复运动。

9、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为了提高所述冲击震动机构随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第二转盘,所述的第二转盘与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转盘的同一侧,且与所述的第一转盘平行,其边缘通过刚性连接件与第一转盘在一定间距下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盘的中心与所述的中心柱之间呈相互垂直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的盘面上设有位置和规格与所述冲击震动机构相匹配的通孔,每个所述的通孔内固定连接震动套筒,所述的震动套筒内部套接所述的震动臂,用于支撑和约束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整体旋转和往复运动的轨迹。所述的第一转盘转动时,通过所述的刚性连接件带动所述的第二转盘同步转动,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整体在转动过程中,基于所述的震动臂与所述的震动套筒的套接,一方面可以保证其随第一转盘转动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其自身往复运动会轨迹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中,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提高所述第一转盘转动的稳定性和按摩效果,优选在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围绕所述的中心柱等间距设置2个以上的冲击震动机构。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中,对所述的滚动按摩头的形状或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若干球形、圆柱形或轮盘形的组件并排排列连接组成。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为了提高转动效率,降低功耗,在所述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与所述的中心柱连接的位置分别设置轴承。

13、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进一步设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刚性的面板和侧壁,所述的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柱贯穿所述的第一转盘的一端;所述的侧壁,整体围绕所述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外侧设置,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面板,另一端由柔性材料封闭。所述的柔性材料可以选自各种亲肤且耐磨的材料,例如锦纶布、涤纶布或帆布,用于在所述的滚动按摩头与皮肤间形成隔离,防止因按摩头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的皮肤损伤,同时可以减小滚动按摩头运动的摩擦力。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面板或侧壁上设置开关和调节按钮,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腹部按摩装置的启动和停止,所述的调节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转盘的转速和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的往复运动速度。所述的开关和调节按钮在所述的外壳内部与所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外壳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各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运行;所述的电源用于为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和/或驱动电机供电。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进一步设有固定腰带,用于将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固定在患者腹部,使所述的滚动按摩头贴近腹部。

17、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通便的成套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和穴位刺激垫;所述的穴位刺激垫包括垫体和弹性绑带,所述的垫体表面设有脐孔,在所述垫体同一侧面上,围绕所述的脐孔设有至少4个凸起,所述的4个凸起分别对应人体腹部的中脘穴、天枢(左)穴、天枢(右)穴和关元穴的位置;所述的弹性绑带用于将所述的垫体绑定在人体腹部,固定时使所述的脐孔对准肚脐,并使所述的4个凸起分别对准使用者的中脘穴、天枢(左)穴、天枢(右)穴和关元穴;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在使用时固定在所述垫体外侧,使所述的滚动按摩头贴近所述的垫体。

1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成套装置中,在所述的穴位刺激垫的垫体上,每个所述的凸起位置均可调,以便适用于腹部尺寸不同的各类患者。所述的凸起位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可调,例如所述的凸起与所述的垫体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粘扣连接、按扣连接、不干胶连接或可调式螺接等)。

19、实际使用时,先将所述的穴位刺激垫通过所述的弹性绑带固定在患者腹部,将脐孔对准肚脐位置,并将所述的至少4个凸起朝向腹部并分别对准使用者腹部与肠道蠕动功能相关的各穴位(至少包括中脘穴、天枢(左)穴、天枢(右)穴和关元穴),然后再将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固定在所述的穴位刺激垫垫体外侧,使所述的滚动按摩头朝向所述的穴位刺激垫,由此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套装置的组合固定。启动装置后,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内第一转盘在驱动电机驱动下顺时针旋转,并带动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的滚动按摩头在腹部表面顺时针方向滚动;顺时针滚动的同时,所述的冲击震动机构自身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沿机体矢状方向作往复运动,使其滚动按摩头对腹部的滚动按摩深度和力度呈周期性变化;由于处于所述腹部按摩装置内侧的穴位刺激垫也受到滚动按摩头的作用力,垫体上的凸起会在滚动按摩头按摩的同时对腹部与肠道蠕动功能相关的各穴位进行精准刺激;由此可以通过顺时针滚动按摩、冲击震动按摩和穴位刺激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共同促进肠道蠕动,促进通便排便。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按摩装置和通便成套装置适用于各类因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导致的便秘患者,尤其适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导致便秘的患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腹部按摩装置不仅能替代人工按摩解决力度和体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按摩作用沿肠道蠕动方向推进,且力度和深度都能够达到刺激肠道的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便成套装置在所述腹部按摩装置基础上增加了对与肠蠕动相关穴位的精准刺激,更进一步提高了促肠道蠕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