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6519发布日期:2023-09-02 13:1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机械按摩头(例如机械揉捏式按摩头)与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通常为刚性连接,这使得机械按摩头在运转过程中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的贴合性不够好。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平整的按摩部位而言,贴合性较差,达不到很好的按摩效果,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一种按摩头机构及眼部按摩器,以解决现有的机械揉捏式按摩头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贴合性不佳的问题。

2、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按摩头机构,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

3、驱动件;

4、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中设有斜孔;

5、旋转斜杆,所述旋转斜杆包括斜杆本体和设于所述斜杆本体一端的第一球头,至少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插设在所述斜孔中,且所述至少部分所述斜杆本体用于沿所述斜孔滑动;

6、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一球头之间球头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是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向;

8、所述斜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之间具有偏转角,所述偏转角呈锐角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偏转半径,所述偏转半径的大小与所述偏转角的大小呈正相关。

10、进一步地,所述偏转角为a,其中5°≤a≤30°;和/或,所述中心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方向并行。

11、进一步地,所述斜杆本体的一部分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斜孔中,所述斜杆本体的另一部分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

12、所述第一齿轮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是以中心轴进行转动的方向;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偏转半径;

13、所述偏转半径的大小与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外部的所述斜杆本体的长度呈正相关。

14、进一步地,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滑动插设在所述斜孔中、另一部分所述斜杆本体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

15、暴露在所述第一齿轮外部的所述斜杆本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受到挤压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球头。

16、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的摆杆、以及与所述摆杆相连接的第二按摩头;

17、所述第二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摆杆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运动;所述第二齿轮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18、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第二按摩头的运动轨迹不同。

1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所述旋转斜杆、所述第二齿轮、所述摆杆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20、进一步地,所述摆杆包括摆杆主体以及与所述摆杆主体转动连接的枢轴,所述摆杆主体开设有长条形连接槽;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与所述长条形连接槽相连接,所述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机壳。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壳朝向所述摆杆的一面设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与所述摆杆相接触。

22、进一步地,所述摆杆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出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第二按摩头球头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壳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限位槽穿出所述第二机壳。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至少一者内设有功能件,所述功能件为发热件、电脉冲功能件或远红外光功能件中的至少一种。

25、进一步地,所述功能件为发热件,所述功能件的外部盖有金属外盖,所述金属外盖用于接触用户按摩部位。

26、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部按摩器,所述眼部按摩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按摩头机构,所述按摩头机构为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按摩头机构;

27、所述按摩头机构包括从所述壳体的表面朝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的所述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用于与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相接触,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中的一者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眉毛区域、另一者位置对应于用户的眼袋区域。

28、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按摩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振动按摩头,所述振动按摩头从所述壳体的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振动按摩头的位置对应于用户的太阳穴区域。

2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中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盖设在所述中壳体远离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所述内壳体盖设在所述中壳体靠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一侧;

30、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中壳体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纳空间,至少部分所述按摩头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均设于所述中壳体朝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均从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

31、和/或,所述眼部按摩器包括振动按摩头,所述振动按摩头设于所述中壳体朝向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内侧表面,且所述振动按摩头从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朝所述用户按摩部位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

32、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的按摩头通孔,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穿过所述按摩头通孔以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

33、和/或,所述眼部按摩器包括振动按摩头,所述内壳体设有对应于所述振动按摩头的按摩头通孔,所述振动按摩头穿过所述按摩头通孔以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

34、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按摩头的外周的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保护套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壳体上,且所述柔性保护套遮住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中壳体之间的缝隙;

35、和/或,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按摩头的外周的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保护套远离所述第一按摩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壳体上,且所述柔性保护套遮住所述第二按摩头与所述中壳体之间的缝隙。

36、优选地,所述柔性保护套为硅胶保护套。

37、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容置腔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所述旋转斜杆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38、其中,所述第二机壳靠近所述中壳体设置,所述第二机壳上连接有夹片,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夹设在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夹片之间。

3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向所述柔性保护套自身内部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有翻边,所述夹片朝所述中壳体的方向下沉形成台阶部,所述翻边包裹在所述台阶部的外周。

4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保护套朝向所述中壳体的一端设有裙边,所述裙边夹设在所述中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

41、进一步地,所述中壳体的内侧表面与所述裙边中的一者上设有定位孔、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连接的定位凸点。

42、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按摩器还包括弹性鼻托组件,所述弹性鼻托组件包括:

43、弹性鼻托主体,所述弹性鼻托主体朝用户鼻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

44、万向球铰,所述万向球铰包括球铰主体及设于所述球铰主体一端的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弹性鼻托主体球头连接;

45、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球铰主体相连接。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按摩头机构通过设置第一齿轮与旋转斜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故驱动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时,旋转斜杆也会跟随第一齿轮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可相对于第一齿轮伸缩滑动,进而使与旋转斜杆相连接的第一按摩头可伸缩运动。可见,第一齿轮与旋转斜杆的滑动连接使第一按摩头具有可相对于用户的按摩部位进行伸缩贴合的可调节空间。同时,由于旋转斜杆的一端是通过第一球头与第一按摩头进行球头连接的,这使得第一按摩头可进行360°的万向摆动来更好地适应贴合用户的按摩部位,由此通过上述双重贴合设计使得第一按摩头与用户的按摩部位之间可保持全方位自适应贴合,具有更好的按摩效果,可提高用户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