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4240发布日期:2023-07-15 15:2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牙科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治,尤其涉及一种牙科组件。


背景技术:

1、由于美观、便捷以及利于清洁等优点,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壳状牙科器械越来越受欢迎。通常,利用壳状牙科器械进行牙齿正畸治疗,需要一系列逐次的壳状牙科器械,每一个壳状牙科器械容纳牙齿的空腔的几何形态与对应矫治步所希望达到的牙齿布局基本匹配。

2、在很多情况下,单纯依靠壳状牙科器械本身难以保证对牙齿施加大小和方向适宜的矫治力系,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牙齿上粘接附件以辅助进行牙齿动作。

3、由于临床中在牙齿上粘接附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想对某颗牙齿进行附件更换时难度更大,因此,一般在整个矫治阶段,牙齿上的附件是保持不变的,假设前期因为牙齿想要某种动作而添加一个附件进行辅助移动,后续过程中该牙齿需要进行其他移动方式,而此时附件的形态和位置是不变的,这种情况下附件对牙齿的辅助力学控制没办法达到精准控制,且可能产生一定的非设计量副作用或者脱位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组件,其可通过改进腔体实现辅助矫治效果。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组件,包括连接牙齿的附件以及壳状牙科器械,所述壳状牙科器械包括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的矫治器本体,以及连接所述矫治器本体且容纳所述附件的腔体,其中,当所述腔体未佩戴至所述附件上时,所述腔体的内轮廓与所述附件的外轮廓不匹配。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治器本体包括第一设计量,所述腔体包括第二设计量,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不同。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治器本体包括第一设计量,所述腔体包括第二设计量,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同向或不同向。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同向时,所述第二设计量大于所述第一设计量。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包括第一作用面,所述腔体包括配合所述第一作用面的第二作用面,当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相互分离时,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形状不同,当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相互配接时,所述第二作用面变形而施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用面及所述第二作用面均为外凸曲面,且所述第一作用面的平均曲率大于所述第二作用面的平均曲率。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矫治器本体无设计量且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相互配接时,所述第二作用面沿第一方向施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而产生附加设计量。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矫治器本体包括第一设计量且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第二作用面相互配接时,所述第二作用面施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而产生第二设计量,所述第二设计量为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附加设计量的叠加。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矫治器本体无设计量且所述第二作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变形而施力于所述第一作用面时,所述第二作用面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上的最大变形量的范围为0.05mm-0.5mm,所述最大变形量与所述附加设计量正相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方向为近中方向或远中方向。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包括多个第一作用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与牙齿之间形成有安装面,所述第一作用面邻接所述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一作用面远离所述安装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腔体未佩戴至所述附件且所述腔体与所述附件处于最大重叠状态时,所述腔体与所述附件之间具有重叠区域,所述附件还包括凸伸出所述重叠区域的第一独立区域,所述腔体还包括凸伸出所述重叠区域的第二独立区域,当所述腔体佩戴至所述附件时,所述腔体的重叠区域变形而作用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且所述腔体驱动所述附件靠近所述第二独立区域运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独立区域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的体积以使得所述附件与所述第二独立区域的内壁始终相互分离。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包括多个第一独立区域,所述第二独立区域的体积大于所述多个第一独立区域的总体积以使得所述附件与所述第二独立区域的内壁始终相互分离。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矫治器本体无设计量且所述腔体佩戴至所述附件时,所述腔体沿第一方向作用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而产生附加设计量。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矫治器本体包括第一设计量且所述腔体佩戴至所述附件时,所述腔体施力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而产生第二设计量,所述第二设计量为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附加设计量的叠加。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范围为0.05mm-0.5mm,所述最大宽度与所述附加设计量正相关。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独立区域的体积不小于10*d3mm3,其中,d为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宽度。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方向为近中方向或远中方向。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独立区域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独立区域的最大宽度。

2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件与牙齿之间形成有安装面,所述第一独立区域连接所述安装面,或者所述第一独立区域与所述安装面相互分离。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独立区域的体积不大于所述附件的体积的10%,所述重叠区域的体积大于所述附件的体积的50%。

2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组件,包括连接牙齿的附件以及壳状牙科器械,所述壳状牙科器械包括形成容纳牙齿的空腔的矫治器本体,以及连接所述矫治器本体且容纳所述附件的腔体,其中,所述矫治器本体包括第一设计量,所述腔体包括第二设计量,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不同。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同向或不同向,当所述第一设计量与所述第二设计量同向时,所述第二设计量大于所述第一设计量。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将腔体的内轮廓与附件的外轮廓设置成不匹配,此时,可通过对至少部分不匹配区域的个性化设计,在不匹配区域生成额外的附加设计量,该附加设计量可实现辅助矫治效果,另外,针对不同矫治步的不同需求,在附件的形态和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配合不同的腔体以达到不同的辅助矫治效果,相较于更换附件,配合不同的腔体更加便捷,且个性化程度更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