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变形的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9436发布日期:2023-05-05 10:4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变形的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绷带辅助缠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变形的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1、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和多种包扎方法,需要根据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包扎方法,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绷带的使用在骨科使用较为频繁,因此需要用到绷带辅助缠绕装置。

2、目前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3、1、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双手交替绷带,然后一圈圈来回缠绕,这样不仅延长了包扎时间,其过程较麻烦,并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

4、2、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绷带卷使用结束后需要更换新的绷带卷时,对于新的绷带卷进行安装时较为不便,占用了较长的时间,从而影响该装置后续的使用,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5、3、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都仅仅只是起到对患者带有患处的患肢的支撑作用,无法实现对患者患肢的束缚效果,当在对患者患处进行缠绕绷带的过程中患者的患肢出现活动时,会对患者患处缠绕绷带的过程造成影响。

6、4、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对于患者患肢的支撑位置高度大都是固定设置的,难以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调节,不仅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对患者患肢缠绕绷带的过程中会使患者出现不适的情况。

7、5、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根据患者患处位置的不同来调节绷带与患者患处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而降低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变形的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双手交替绷带,然后一圈圈来回缠绕,这样不仅延长了包扎时间,其过程较麻烦,并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变形的骨科创伤用绷带辅助缠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链轮一,所述链轮一通过设置的链条与链轮二传动连接,所述链轮二固定连接在转轴一的右端,所述转轴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位置调节组件的下端,所述位置调节组件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绷带安装组件的右侧,所述绷带安装组件的下侧对应设置有束缚支撑组件,所述束缚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升降调节组件的上端,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电机二,所述电机二通过设置的电机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电机二输出轴与蜗杆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一与蜗轮一啮合传动,所述蜗轮一与转轴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一,两个所述齿轮一分别与两个齿形板一啮合传动,两个所述齿形板一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横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横板固定连接在束缚支撑组件的下端。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一,所述支撑座一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所述转轴二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二,两个所述支撑座二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两个所述齿形板一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滑套一,四个所述限制滑套一分别与四个t形杆一活动连接,四个所述t形杆一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束缚支撑组件包括凹形支撑架,所述凹形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横板的上端,所述凹形支撑架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杆二,两个所述t形杆二均与同一内部开设有两个限制孔的限制压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限制压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四个所述拉绳两两一组分别穿过四个l形空心导管且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移动横板的相对远离侧,两个所述移动横板均通过其上端设置的销轴分别与两个相对远离端均开设有圆形孔的推动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杆均通过其相对靠近端开设的另一圆形孔分别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另一销轴的转动板活动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通过其内部开设的圆形连接孔与固定柱一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一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凹形支撑架底面上,两个所述t形杆二上均套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分别与两个t形杆一的上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限制压板的上端,两个所述移动横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滑套二,四个所述限制滑套二两两一组分别与两个固定柱二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二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凹形支撑架内部前后两侧面上,前侧所述移动横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凹形支撑架内部前侧面上,四个所述l形空心导管两两一组分别与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两个圆形孔的凹形支撑架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下侧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连接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主体通过其右侧内部开设的连接孔与蜗杆二右侧光杆部分活动连接,所述蜗杆二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蜗杆二分别与两个蜗轮二啮合传动,两个所述蜗轮二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轴三的下侧,两个所述转轴三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二,两个所述齿轮二分别与两个齿形板二啮合传动,两个所述齿形板二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动块的右端。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动块均通过其内部开设的两个圆形孔与两个固定柱三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三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内部前后两侧面上,两个所述滑动块均通过其左端设置的铰接座分别与两个铰接杆一的右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铰接杆一均通过其左端设置的另一铰接座分别活动连接在凹形连接架右端前后两侧,所述凹形连接架的左端与绷带安装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凹形连接架右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套管,两个所述限制套管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框架主体的左端,两个所述转轴三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靠近面上,所述蜗杆二左侧光杆部分上活动连接有l形支撑座,所述l形支撑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下侧固定板的左端。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绷带安装组件包括十字形安装架,所述十字形安装架的右端与凹形连接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形安装架内部开设有四个活动槽,四个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四,四个所述固定柱四分别与四个内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安装块活动连接,四个所述安装块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四个所述安装块均通过其右端设置的铰接块分别与四个铰接杆二的左端活动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铰接杆二均通过其右端设置的另一铰接块且均与同一与方形板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板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轴承与内螺纹套管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管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十字形安装架的右端,所述螺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凹形连接架内部右侧,每个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八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八个所述滑块两两一组分为四组分别与四个安装块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与两个上端均开设有圆形连接孔的支撑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储物箱、蓄电池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一、电机二以及电动液压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一、链轮一、链轮二、转轴一、连接架以及位置调节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绷带缠绕组件绕转轴一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绷带缠绕组件的转动能够将绷带不断的缠绕在患者的患处,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患处进行包扎时,双手交替绷带,然后一圈圈来回缠绕,这样不仅延长了包扎时间,其过程较麻烦,并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通过该装置能够快速辅助医护人员完成对患者患处的包扎过程,极大的缩减了医护人员包扎患者患处所需要的时间。

14、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机二、蜗杆一、蜗轮一、转轴二、齿轮一以及齿形板一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支撑横板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进而能够带动束缚支撑组件进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患处的位置来适当的调整束缚支撑组件所在位置高度,增加了该装置的适应性,通过设置的t形杆一以及限制滑套一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加支撑横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支撑横板的运动范围起到限制的作用。

15、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动液压杆、移动横板、推动杆、转动板、固定柱一、拉绳以及l形空心导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限制压板向下进行移动,进而能够将患者带有患处的患肢束缚在凹形支撑架上,限制患者患肢的活动,增加患者患肢在进行包扎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患者患肢活动,从而对其包扎过程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二以及限制滑套二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移动横板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当两个移动横板之间相互远离时在设置的弹簧以及t形杆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限制压板向上进行移动,此时患者即可将患肢从凹形支撑架上抽离。

16、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蜗杆二、蜗轮二、齿轮二、转轴三以及齿形板三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两个滑动块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两个滑动块之间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设置的铰接杆一以及限制套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凹形连接架进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绷带安装组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左右运动,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患处的不同调节绷带安装组件与患者患处之间的水平距离,方便后续对患者患处进行缠绕绷带,进一步增加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三以及框架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滑动块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

17、5、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内螺纹套管以及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方形板向左进行移动,进而在设置的铰接杆二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带动四个安装块之间相互远离,通过四个安装块之间的相互远离能够带动四个弧形支撑板之间相互远离,进而能够实现对套设在四个弧形支撑板上的绷带卷的固定过程,使得该装置能够快速实现对绷带卷的安装过程,避免影响该装置的使用,通过设置的固定柱四、滑块以及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安装块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制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