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头昏的中药芳疗精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7469发布日期:2024-04-18 20: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精油,具体为一种治疗头痛、头昏的中药芳疗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头疼、头昏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一种运动性和位置性的感觉异常,包括病人自我感觉头脑昏昏沉沉,头晕,脑子不清醒,丢三落四,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严重的话头昏眼花,眼冒。头昏是脑神经失调的一种表现。具体原因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缺氧、低血糖导致脑神经能量匮乏或者是心理疲劳、神经性失调。其引发的原因常有贫血、睡眠差、紧张、脑梗塞、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身体虚弱、心血管病、高脂血症、高度近视等,可涉及多个学科,并常伴有其它症状。比如高血压病人发病时的感觉、睡眠不足及饮酒过量的头昏沉沉的感觉;久蹲、久坐突然站起感到双眼发黑,眼冒金花,站立不稳或某种原因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突然摔倒等,也不是眩晕而是晕厥。无论是头晕或是晕厥都是由各种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引起。

2、头痛和头昏是一种普遍性的疾病,例如公告号为cn10173245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神醒脑抗疲劳的复方精油及含有该精油的湿纸巾,该复方精油包括薄荷醇、依兰花油、薰衣草油、迷迭香叶油、甜橙油、桉叶油素、柠檬叶油、薄荷油、丁香油以及留兰香油,采用纯天然植物成分,利用各种芳香植物有效成分的强渗透力、强溶解性等特点,经皮肤、经络、穴位渗透吸收产生作用,疗效显著,适用于对视力疲劳、脑力疲劳、体力疲劳、头昏脑胀、精神不爽、乏困无力等各种疲劳症,对提神醒脑、松弛神经、消除烦燥、稳定情绪、增强体能有着极好的效果;但是该复方精油中的分子直接与外界接触,容易被氧化从而发生变质,而且该复方精油在使用时,受到皮肤角质层的屏障阻隔,导致其透皮吸收率较低,使其作用效果无法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头痛、头昏的中药芳疗精油及其制备方法,以中草药油和芳疗精油相结合的应用,从中药油和芳疗精油提供一种全新的应用方法,从气味,芳疗,以及中药药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头痛、头昏有效的作用,补充现有的治疗手段,并且其透皮吸收率高,其作用效果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治疗头痛、头昏的中药芳疗精油,所述中药芳疗精油包括基础油、芳疗中药油、复合柔性脂质体以及助渗剂;所述芳疗中药油、复合柔性脂质体以及助渗剂的用量分别占基础油质量的3-8%、0.5-1.0%以及0.3-0.6%;所述芳疗中药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圣约翰草浸泡油20-30份、欧薄荷精油2-5份、迷迭香油2-5份、快乐鼠尾草精油2-5份、永久花精油2-5份、穗熏衣草油2-5份、乳香油2-5份、桉树油2-5份、生姜油2-5份、夏枯草油1-3份、决明子油1-3份、川芎油1-3份、当归油1-3份、细辛油1-3份、欧白芷精油1-3份、防风油1-3份、羌活油1-3份、γ-氨基丁酸2-5份。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基础油选自甜杏仁油、荷荷巴油、橄榄油、马鲁拉油中至少一种;

5、所述助渗剂选自氮酮、丙二醇中至少一种。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复合柔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7、1)将大豆磷脂和胆酸钠溶于氯仿中,减压除去氯仿,抽真空保存5-8h后,加入ph值为7.2-7.5的等渗磷酸盐缓冲液,水合后得到柔性脂质体悬液,经探针式超声1-3min后,再用挤出仪挤出20-30次得到柔性纳米脂质体;

8、2)将生物活性肽与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倒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胺的混合溶液中,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8.5,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4-30h,将得到的溶液经透析膜透析70-75h后用真空冻干机将溶液冻干,得到复合物,备用;

9、3)将柔性纳米脂质体、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以及复合物加入到三氯甲烷和甲醇按照体积比(2.0-2.3):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滴入吐温-80超声5-10min后在37-40℃下旋转蒸发形成脂质薄膜,然后加入ph为6.0-6.5的磷酸盐缓冲液,在40-43℃下使用旋转蒸发仪水化40-60min,接着用带有探头的超声仪在冰浴条件下以50-80w超声处理8-12min,过滤后离心10-15min,即可得到复合柔性脂质体。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大豆磷脂、胆酸钠、氯仿以及等渗磷酸盐缓冲液的用量比例为(5-8)g:(1-3)g:(80-100)ml:(60-70)ml;

11、所述生物活性肽、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乙胺的用量比例为(10-20)mg:(50-80)mg:(3-6)ml:(15-30)μl。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纳米脂质体、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复合物、混合溶液、吐温-80以及磷酸盐缓冲液的用量比例为(1-3)g:(15-20)g:(8-12)g:(8-12)g:(80-100)ml:(10-20)μl:(30-40)ml;

13、所述离心的转速为10000-15000rpm。

14、一种治疗头痛、头昏的中药芳疗精油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5、1)按重量份计,将永久花精油、乳香油、桉树油、圣约翰草浸泡油、欧薄荷精油、迷迭香油、快乐鼠尾草精油、穗熏衣草油、生姜油、夏枯草油、决明子油、川芎油、当归油、细辛油、欧白芷精油、防风油、羌活油以及γ-氨基丁酸混合均匀,得到芳疗中药油;

16、2)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复合壁材,芳疗中药油为芯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制备出中药油微胶囊,然后采用亲水亲油平衡法制得微胶囊纳米乳;

17、3)将得到的微胶囊纳米乳与复合柔性脂质体以及助渗剂依次加入到基础油中,充分混合后即可得到所需的中药芳疗精油。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药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

19、1)将芳疗中药油滴加入50-55℃的明胶溶液中,在13000-15000rpm下均质乳化3-6min,然后加入阿拉伯胶溶液,在400-500rpm下搅拌40-60min,得到乳液;

20、2)向乳液中滴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加热至50-55℃并在400-500rpm下搅拌2-3h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经冰浴降温至4-5℃并继续搅拌反应1-2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9,缓慢滴加入戊二醛溶液,将固化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过滤,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中药油微胶囊。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芳疗中药油与明胶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25-30)ml;

22、所述明胶溶液的浓度为1-2wt%;

23、所述阿拉伯胶溶液与明胶溶液等量,且浓度为1-2wt%。

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醋酸溶液的浓度为10-13wt%;

25、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1.5mol/l;

26、所述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为25-28wt%;

27、所述戊二醛溶液的滴加量占乳液总质量的1-3%。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微胶囊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如下:

29、将0.1-0.5g中药油微胶囊加入到0.09-0.13g十四酸异丙酯中,再加入1.7-2.0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1.3-1.8g无水乙醇,在39-40℃恒温水浴下搅拌均匀,再在室温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6-8ml去离子水,以80-130r/min恒速搅拌30-50min,即可得到微胶囊纳米乳。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1、本发明中,利用多种中草油和多种芳疗精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结合,通过中药芳疗的手段调整,治疗及缓解头痛,头昏,比目前的单纯的芳疗或者中药调理效果明显;并且,为了提高透皮渗透率,提高皮肤对中药芳疗精油的吸收率,本发明中以大豆磷脂和胆酸钠作为原料,制得柔性纳米脂质体,其作用于皮肤表面,脂质体中的磷脂能够与角质层的脂质融合,使角质层脂质组成和结构改变,扩大细胞间隙,促进脂质体的渗透,胆酸铵对角质层间隙具有扩张作用,可以使皮肤表面角质层的角质细胞间隙明显增宽,从而降低了角质层对中药芳疗精油的阻隔效应,从而有利于皮肤对中药芳疗精油的吸收;而且,本发明中采用生物活性肽对柔性纳米脂质体进行修饰处理,通过将生物活性肽修饰在柔性纳米脂质体表面,生物活性肽能够使角质层中的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暂时改变,从而使皮肤屏障暂时性打开,从而使得中药芳疗精油能够渗透进入皮肤中并达到全身循环的作用。

32、为了防止中药芳疗精油与外界直接接触发生氧化,本发明中,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复合壁材,芳疗中药油为芯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对芳疗中药油进行包埋处理从而得到中药油微胶囊,复合壁材的隔绝效应可以有效的延缓芳疗中药油的氧化进程,从而可以有效抑制芳疗中药油发生变质,从而可以避免其疗效的损失;同时,采用亲水亲油平衡法对中药油微胶囊进行处理,得到微胶囊纳米乳,利用纳米乳自身组成的特殊性,能够增大皮肤两侧的浓度梯度,从而有利于透皮扩散,而且,由于微胶囊纳米乳具有低表面张力的特性,易于润湿皮肤及增加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微胶囊的透皮吸收,从而提高中药芳疗精油的透皮吸收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