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器及缝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44987发布日期:2023-05-13 16:3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缝合器及缝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缝合器及缝合方法。


背景技术:

1、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和胫骨之间的半月状软骨,常因运动损伤造成半月板撕裂,而半月板缝合术是目前治疗半月板损伤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中,“ 由外向内”和“ 由内向外”的缝合方式较为费时、难以控制、局限性较大,而“全关节内”缝合方式简单、安全、高效,已成半月板缝合技术的首选,其原理是在穿刺针穿过半月板撕裂的两侧时,通过推针依次将带有缝线植入物送至半月板撕裂的两侧,最后通过收紧缝线达到缝合半月板的目的。

2、缝合器包括穿刺针以及位于穿刺针内的植入物,至少两个植入物通过缝线连接在一起,依次将植入物植入裂口两侧后,收紧植入物的缝线时线结(或滑结)是留在半月板里的,后期恢复中会和股骨摩擦,给半月板缝合失效带来较大风险同时通过牵引缝线将裂口缝合,缝线收紧时会利用专用工具(如推结剪线器)推动缝线滑结收紧并剪掉多余缝线,新的工具再次进入关节腔无疑会增加组织损伤或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器及缝合方法,以缓解了现有缝合器无法独立完成激发和剪线操作,需要两个工具配合才能完成,导致手术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缝合器包括:具有中空通道的穿刺针;穿刺针的远端端面相对于穿刺针的轴向倾斜;缝合器包括刀刃,刀刃由穿刺针的远端端面和穿刺针的内壁形成;缝合器包括:至少两个植入物,位于穿刺针内且通过缝线连接;缝合器包括:与穿刺针的近端连接的操纵部,操纵部包括:推针;推针沿穿刺针轴向运动且能够绕其轴向旋转;推针上设置有缝线进口和缝线出口;在所有植入物均被激发后转动推针经过刀刃时缝线被切断。用户通过推针可以将植入物一一激发,当植入物全部激发完毕并收紧缝线后,可以转动推针,当缝线经过刀刃时,刀刃可以将缝线切断,从而将植入物与缝合器主体完全分离,该缝合器集成激发和剪线功能为一体,结构巧妙,降低了操作难度。

3、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推针的周壁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台,在所有植入物均被激发后,凸台的顶面与刀刃紧贴,缝线出口位于凸台的顶面上,以使从缝线出口伸出的缝线在缝线出口处被切断。通过设置凸台的顶面与刀刃紧贴,可以使推针的其他部分与穿刺针的内壁不接触,降低摩擦,从而使推针更好的进行激发运动,并且给缝线留有足够的空间。

4、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缝线上具有线结;缝线从缝线进口穿入到推针内部并从缝线出口穿出,线结位于缝线进口和最靠近操纵部的植入物之间,且线结无法通过缝线进口。当完成所有的植入物的激发操作后,用户可以向近端拉扯缝线,受到牵引后,线结抵住推针上的缝线进口逐渐收紧,无需将穿刺针拔出便可以完成线结的收紧,且此时线结位于组织的穿刺针孔的外侧,随后转动推针,切断线结后侧的多余缝线完成缝合。缝合后,线结留在组织的外侧,后期恢复中不会摩擦组织,尤其在半月板缝合手术中,线结在后期恢复中,不会和股骨摩擦,避免半月板缝合失效。该缝合器集成激发、收紧线结和剪线功能为一体。

5、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植入物上具有供缝线穿过的过线孔,靠近推针的植入物的过线孔的端部设置有藏线孔,藏线孔用于收纳线结。在线结逐渐收紧的过程中,线结逐渐收紧在靠近推针的植入物的过线孔的端部,因此,在该位置设置隐藏线结的藏线孔,可以使线结隐藏于藏线孔内,避免凸出的线结受到摩擦。

6、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过线孔与植入物的轴向垂直;植入物上的过线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缝线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依次穿过各个植入物的过线孔后,依次交叉穿入彼此至少两次形成线结,且相邻两次交叉穿入留有间距,以使线结处于松散状态。从穿刺针激发出去的植入物,在缝线的牵引下,将会发生90°旋转,从而使其周壁与组织抵接,增加了接触面积。多次交叉穿入后收紧形成的线结稳定性高,且相邻两次交叉穿入留有间距,给缝线牵引留有余量,降低操作难度。

7、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推针朝向植入物的端面上具有呈阶梯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第一面相比于第二面更靠近植入物,且缝线进口位于第二面上。推针通过第一面推动并激发植入物,第二面与最后一个植入物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给缝线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推针与最后一个植入物将缝线压紧后,导致缝线无法正常牵引。

8、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包括与穿刺针连接的弹性件,弹性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空通道内且位于植入物的激发路径上,用于阻滞植入物激发。弹性件可以对植入物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避免植入物从穿刺针内意外滑出。使用推针用力推动植入物时,植入物可以向外侧挤压弹性件并使其产生形变,从而使植入物越过弹性件。

9、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相邻两个植入物中,靠近推针的一个植入物背向推针的端面具有呈阶梯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且第三面相比于第四面更靠近穿刺针远端,弹性件位于第四面的运动路径上。后一个植入物通过第三面与前一个植入物抵接,并推动前一个植入物前进,第四面与前一个植入物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给弹性件预留了形变空间,也就是说,在前一个植入物经过弹性件后,弹性件恢复形变并止挡在第四面的前方,避免后一个植入物直接通过弹性件导致阻滞无效。

10、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植入物靠近穿刺针远端的端面设置倒角,倒角所形成的斜面与穿刺针的远端端面彼此平行。通过在植入物上设置与穿刺针的远端端面的倾斜程度一致的倒角,可以将第一个植入物布置的更加靠近穿刺针的远端端面,降低的用户的激发行程,提高激发效率。

11、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操纵部包括:与推针连接的行程件、与行程件连接且带动行程件沿轴向运动的滑动部、与行程件连接且带动行程件沿绕轴向旋转的转动部。用户通过沿轴向推动滑动部,从而驱动推针沿轴向运动,当完成植入物的激发后,用户可以将滑动部与行程件分离,然后通过转动部带动推针旋转进行剪线。

12、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行程件上设置有摆杆;操纵部包括:手柄,手柄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轨,摆杆沿导轨滑动;手柄上具有与导轨连接且沿周向延伸的凹槽,以使摆杆能够在凹槽处带动行程件旋转。摆杆在导轨内滑动,导轨使摆杆仅能够沿轴向运动,避免行程件旋转,当所有植入物都被激发后,摆杆运动到凹槽处,凹槽为摆杆的旋转提供了空间,从而使行程件能够旋转,完成剪线操作。

13、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操纵部包括:手柄,手柄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且与推针同轴的导向转轴。操纵部包括:与推针连接的行程件;行程件上具有轴孔,导向转轴位于轴孔内,且行程件能够相对于导向转轴沿轴向运动或者绕导向转轴旋转。导向转轴与轴孔配合,可以使行程件沿轴向运动或者绕导向转轴旋转,从而实现植入物的激发和缝线的剪切。

14、在一种可以实施的方案中,行程件上设置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档位槽;档位槽的数量与植入物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相邻两个档位槽间的距离等于植入物的轴向长度;手柄上具有弹性档位销;弹性档位销的顶端与行程件抵接,轴向推动行程件,弹性档位销卡接在档位槽内,防止行程件后退。用户在其中一个植入物被激发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弹性档位销进入了对应的档位槽内,通过感受弹性档位销进入档位槽的数量,可以知晓第几个植入物被激发,降低了手术难度。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缝合方法,缝合方法采用上述的缝合器进行实施,包括:步骤s1、沿轴向推动推针,将植入物依次激发进入到组织裂口两侧;步骤s2、所有植入物被激发后,牵引收紧缝线,并形成在组织外侧形成线结;步骤s3、绕轴向转动推针,利用刀刃切断缝线,以使线结留在组织外侧。完成所有植入物的激发后,可以通过旋转推针的方式实现快速剪线,避免引入单独的剪线机构,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