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文档序号:35022159发布日期:2023-08-04 17:4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物用中药制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1、乳房炎是母牛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是母牛机体、病原微生物及饲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乳房炎对奶牛、肉牛和牦牛均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奶牛乳房炎每年的发病率约在28~62%,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3.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约为3~5%。乳房炎不仅造成奶牛短期泌乳量下降、乳质不达标,还会导致奶牛乳区化脓、坏疽使其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乳房炎同样会造成肉牛母牛和牦牛母牛泌乳量减少、乳汁败坏、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拒绝哺乳而导致犊牛生长迟缓或死亡等不利影响,对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母牛乳房炎仍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而中兽药因具有疗效确切、绿色环保、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已经成为治疗母牛乳房炎等疾病的热点。在中药防治母牛乳房炎的临床研究中,出自古籍的方剂较多,如公英散、瓜蒌散、芷贝散等,临床有效率都比较高,说明古方对于现在的母牛乳房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中药预防及治疗母牛乳房炎的作用机理及量效关系尚不十分明确,致使兽医临床应用中药预防及治疗母牛乳房炎时,实施效果差异较大。并且,临床研究以预防和治疗隐性乳房炎为主,对临床乳房炎,尤其是急性临川乳房炎的应用研究较少。

3、显性乳房炎中医称“乳痈”,乳房呈现硬、肿、热、痛,母畜拒绝哺乳的一种疾病。即邪毒从乳头或者乳房伤口内侵,邪毒与积乳互结,乳络受阻而成病。由于邪毒蕴结化热,乳络不畅,乳汁凝滞,故出现乳房红肿热痛、乳汁败坏,泌乳减少,体温升高,心博加快,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等症状。多见于产后母畜哺乳期间也见于妊娠后期临产前。中兽医一般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治疗原则,通过调理机体各项功能指标达到治疗乳房炎的目的。

4、现有技术中,尚未有专门针对母牛临床乳房炎治疗的中药方剂研究成果,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母牛乳房出现红肿热痛、排乳不畅、乳上淋巴结肿胀等症状的临床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通气散结之功效,对母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表现出的红肿热痛、排乳不畅、乳上淋巴结节肿胀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和消除作用。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组分:蒲公英、黄芪、党参、高良姜、陈皮、土茯苓、生麦芽、皂角刺、甘草、虎杖。

6、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蒲公英30-60g、黄芪20-40g、党参20-40g、高良姜10-30g、陈皮10-30g、土茯苓20-50g、生麦芽20-50g、皂角刺30-60g、甘草10-30g、虎杖20-40g。

7、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蒲公英40-55g、黄芪25-35g、党参25-35g、高良姜15-25g、陈皮15-25g、土茯苓30-40g、生麦芽30-40g、皂角刺40-55g、甘草15-25g、虎杖25-35g。

8、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蒲公英50g、黄芪30g、党参25g、高良姜20g、陈皮18g、土茯苓35g、生麦芽35g、皂角刺50g、甘草20g、虎杖30g。

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药物的制备;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配以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散剂、颗粒剂、口服液或其他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剂型。

10、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

11、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病症;其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萜类、甾醇类及多糖类等有效成分,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肠胃保护等药理作用。

12、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病症。

13、党参: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等病症。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对机体的抵抗力有增强功效。

14、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驱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病症;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反酸呕吐、胃溃疡等消化道系统疾病。现代研究已从高良姜中分离出多种有效药理成分,主要以挥发油、黄酮类及二芳基庚烷类为主,且其在抗氧化、抗溃疡、抑制肿瘤恶性增殖和消炎止痛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

15、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健脾、化痰燥湿等功效;用于脾胃不和、呕吐、咳嗽、胀满不食等;陈皮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挥发油类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肠胃平滑肌、存进消化液分泌、利胆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

16、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等症;土茯苓中主要含有黄酮、苯丙素、甾体、有机酸、挥发油等成分,在抗炎、镇痛、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肿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

17、生麦芽: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等功效,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病症。

18、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主治痈疽初期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皂角刺中含有黄酮、内酯、香豆素或其苷类、甾醇、三萜类、分类、有机酸、还原糖、三萜皂苷等有效成分;主要具有抗肿瘤、抑菌杀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过敏、抗凝血、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

19、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病症;能够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调和中药成分的药效。

20、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痈肿疮毒、肺热咳嗽等病症;其含有蒽醌类、白藜芦醇、虎杖苷、黄酮类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表明虎杖具有调节血脂、抗肝损伤、抗休克、抗菌、镇咳、平喘、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母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蒲公英、黄芪、党参、高良姜、陈皮、土茯苓、生麦芽、皂角刺、甘草、虎杖组成,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通气散结之功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母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表现出的红肿热痛、排乳不畅、乳上淋巴结节肿胀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和消除作用,能够有效恢复患病奶牛产奶量和奶水质量,降低奶水体细胞数,减轻或消除炎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