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21936发布日期:2023-06-29 12:4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消毒设备,具体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如外科手术用的金属器械,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申请号为202210527513.2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的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其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现有的消毒过程繁琐,消毒步骤复杂,只是简单的对金属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消毒,仅仅采用高温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效果并不明显,消毒不够彻底,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

3、其通过搅拌叶带动医疗器械转动,使消毒液与医疗器械的表面充分接触,易损伤医疗器械,尤其是手术刀和手术剪等损伤后影响其的锋利度,影响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不足,且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隔板,箱体的底部内壁且位于隔板的正面设置有辅助组件,箱体的底部内壁且位于辅助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消毒组件,箱体的右侧内壁且位于消毒组件的顶部固定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储放架,储放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矩形阵列排布的放置组件,挡板的正面设置有与储放架的背面连接的调节组件,箱体的左侧内壁设置有储放组件。

2、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安装板、电磁铁和挡板,安装板的顶部与储放架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电磁铁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挡板固定设在安装板靠近电磁铁的一侧,安装板、电磁铁和挡板均设有两个,且均呈镜像对称设计,其中一个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多于另一个电磁铁的线圈匝数。

3、优选的,两个所述电磁铁均通过导线与远程无线控制器连接,两个安装板均采用不到磁性材质制成,两个所述挡板均采用磁性材质制成。

4、优选的,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壳体、电加热板、固定框和储药箱,壳体的底部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且壳体位于第一推板的右侧,电加热板固定设在壳体的底部内壁,框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储药箱放置在框体的顶部,框体的顶部与电加热板的顶部水平,电加热板通过导线与总控制器连接,所述放置板呈网格状设计,壳体和储药箱的顶部均呈开口状设计。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推杆、连接件和限位板,所述隔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电动推杆的侧壁与第二安装槽的背面内壁固定连接,连接件固定套设在电动推杆的输出轴,限位板固定设在储放架的背面,连接件的中心点与限位板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总控制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座、第一螺纹杆、第一滑槽、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限位槽,第一推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槽开设在第一推板的顶部,第二推板的侧壁套设在限位槽内,第一滑槽开设在安装座的正面,第一滑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正面与第二推板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内,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一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安装座和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的正面内壁与安装座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与第三安装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与第三安装槽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总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储放组件包括第二滑槽、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滑槽开设在箱体的左侧内壁,第二滑槽的内部放置有以第二滑槽的中心点呈镜像对称的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的右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内,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二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与两个第二滑块螺纹连接,箱体的左侧内壁且位于第二滑槽的底部开设有放置第二驱动电机的第四安装槽,第四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与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总控制器连接,第二螺纹杆的侧壁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储放架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内部放置有电池组和远程控制器,电池组通过导线与远程无线控制器连接,远程无线控制器与总控制器连接,电控箱的内侧壁固定有延伸至电控箱外的第一导气接头,电控箱的顶部设置有封盖,电控箱和封盖均采用隔热材质制成,箱体的侧壁固定设有延伸至箱体内的第二导气接头,第二导气接头与第一导气接头相适配。

10、优选的,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的消毒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通过放置组件放置在储放架内,随即,将储放架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

12、s2:放置完成后,将第一导气接头和第二导气接头连接,并通过第二导气接头连接至箱体外,使箱体外部与电控箱内连通,避免电池组和远程无线控制器过热影响正常使用;

13、s3:连接完成后,在储药箱内放置诺福高效灭菌剂,放置完成后,关闭箱体正面和背面的箱门;

14、s4: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对诺福高效灭菌剂进行加热,产生蒸汽,从而使高温蒸汽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15、s5:消毒完成后,先通过辅助组件将第一推板向下移动,使第一推板的顶部与放置板的顶部水平;

16、s6:通过调节组件带动储放架移动,使储放架移动至第一支撑板内;

17、s7:移动完成后,通过储放组件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降,从而使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未移动前的位置,便于下次放置储放架;

18、s8:放置完成后,通过辅助组件将第二推板复位,然后,将未消毒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新的储放架内,并将储放架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随即对未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19、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装置对医疗器械消毒后,便于将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从消毒位置移开,放置在箱体的指定位置,从而便于将新的未消毒的医疗器械放置在箱体的消毒位置进行消毒,提高对医疗器械的消毒量,且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和新放置入箱体内的医疗器械分隔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

22、2、该装置通过放置组件便于将医疗器械放置在储放架内,且便于热蒸汽与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对医疗器械的表面进行全面消毒,提高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且不损伤医疗器械,使用效果较佳。

23、3、该装置通过调节组件便于带动储放架移动,从而便于将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从放置板的顶部移动至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使放置板的顶部腾空,从而便于放置未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使用效果较佳。

24、4、该装置通过辅助组件便于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开,从而使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和未消毒的医疗器械分隔开,避免两者出现交叉感染的状况,避免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出现二次感染的状况,便于实际使用,且便于将消毒后医疗器械储放在箱体内,避免拿出导致感染。

25、5、该装置通过储放组件便于储放消毒后的医疗器械,且便于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移动,便于储放多个,提高储放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