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钩及牵引组件

文档序号:35793970发布日期:2023-10-21 21:5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钩及牵引组件

本发明涉及涉及口腔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钩、以及包含该牵引钩的牵引组件。


背景技术:

1、隐形无托槽矫正由于无需设置钢丝、托槽,具有舒适、方便、美观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错畸形患者和正畸医生的首选。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用于绝大多数的错畸形,例如拥挤、推磨牙向后及拔牙病例,以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复杂病例。然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应用于拔牙病例中时,常常会导致后牙出现近中倾斜,前牙舌倾,侧方开的“过山车”现象,尤其是对于大量后牙前移的病例,从而出现脱套等情况,严重时不得不重启治疗。

2、为了解决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拔牙病例中时出现的近中倾斜,解决方法之一是在拔牙间隙两侧发生倾斜的牙齿上粘接牵引钩,利用牵引钩牵拉牙齿,延长力臂,使得力的作用点接近或超过牙的阻抗中心,尽可能得实现牙齿的整体移动,最终关闭拔牙间隙。

3、专利cn209136921u公开的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专用牵引钩包括底板,且底板的中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由z字形折杆和伞柄状钩部构成外展钩,其外展钩与底板正中垂直向相接,避免压迫牙龈,长度与牙齿阻抗中心位置一致,便于牙齿整体移动,并且只需要剪去少量的透明牙套或者无需切割即可避让开。专利cn211325742u公开的一种牙齿正畸用个性化设计的一体式控根杠杆,其包括可粘接于牙面的底板以及与底板一体成型的牵引钩,利用该牵引钩关闭拔牙间隙能够避免患者口腔被牵引钩刮破或刮伤的风险,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

4、但是,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牵引钩在安装后,由于力的作用点固定、不可调节,使得在拔牙间隙关闭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拆装不同型号规格的牵引钩来改变力臂的方向、长度以确保足够的牵引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矫治效果。此外,在更换牵引钩时,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牙套开窗,以及是否会刮伤口腔粘膜,对矫治的操作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钩,其粘接于牙面上后,能够通过调节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角度来改变牵引钩的力臂方向,调整力的作用点位置,从而在不影响牙套开窗、不刮伤口腔粘膜的前提下,根据矫治进程需要调节力臂方向,确保足够的牵引力的同时避免不同型号牵引钩的拆装,提高矫治效果。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铰接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上连接有挂钩,第二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外壁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调节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杆同步移动,且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杆铰接。

4、本技术方案中,牵引钩的底板用于粘接牙面以将牵引钩整体固定在待矫治的牙齿上。底板上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第一杆。第一杆上铰链连接有第二杆,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杆、第二杆上设置销孔,利用销轴穿过销孔实现铰接,在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杆、第二杆中的任一根杆上设置销孔,另一根杆上设置销轴来实现铰接。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第二杆能够相对于第一杆翻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牵引钩安装时,能够通过将第一杆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以有利于透明牙套的开窗,同时使第二杆远离底板,在确保一定力臂的前提下,允许通过调整第二杆与第一杆之间的夹角来改变挂钩,也即力的作用点位置,不仅能够避免在矫治过程中损伤口腔粘膜,而且无需频繁地更换不同型号规格的牵引钩即可调整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和力臂的方向,从而对待矫治的牙齿施加足够的张力,有效地提高矫治效果。

5、为了在矫治过程实现第一杆和第二杆稳定地保持在所期望的夹角。在第二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沿第二杆轴线方向移动的调节件。调节件与第二杆通过螺纹连接。在部分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杆上设置有连接的第一螺纹,而调节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以使得在相对于第二杆转动调节件时,调节件能够沿着第二杆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

6、调节件内侧与第二杆的外壁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外侧上套设有套筒。套筒被设置为,其能够与调节件同步沿着第二杆的轴向前后移动,同时,调节件又能够相对于套筒、第二杆旋转。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沿套筒周向延伸的卡凸,而在调节件的外壁上设置沿调节件周向延伸的卡槽,周向卡凸、卡槽的配合使得调节件既能够相对于套筒转动,也能够带动套筒沿着第二杆轴向方向移动。

7、本技术方案中,在套筒和第一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套筒铰接,另一端铰接至第一杆。在工作时,通过转动调节件能够带动套筒沿着第二杆移动,由于连杆的长度一定,因此随着套筒向挂钩方向移动,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同理地,当套筒向第一杆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从而实现了在矫治过程中,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稳定地保持在所期望的夹角。

8、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杆和调节件之间的螺纹连接不仅使所期望的夹角既可以是常用的30°、45°和9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节,操作更加灵活,有效地提高了矫治效果,而且螺纹连接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角度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仅如此,第一杆、第二杆和连杆构成了稳定的三角连接结构,在皮筋拉拽下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夹角,相较于传统依靠医生自行弯折形成一定角度的方式,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准确、稳固。

9、作为本发明中,调节件和套筒的优选连接方式,所述调节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沿调节件外壁周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套筒内壁周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对应、构成滚珠腔,所述滚珠腔内设置有若干滚珠。

10、本技术方案中,调节件和套筒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沿调节件或套筒的周向延伸。第一、第二凹槽一一对应,形成了沿调节件或套筒周向延伸的滚珠腔。滚珠腔内设置有若干滚珠,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套筒和调节件间的摩擦力,使得小尺寸下调节件更容易旋转,而且滚珠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套筒相对于调节件沿轴向方向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调节件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牵引钩不仅能够通过调整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夹角来改变力臂的方向,还能够利用第三杆相对于第二杆的移动来调整力臂的长度,进一步丰富力的作用点的调节方式。

13、具体地,所述第二杆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杆,所述第三杆上连接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本技术方案中,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至少部分移入或移出容纳腔的第三杆,第三杆位于容纳腔外部的一端上设置有挂钩。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挂钩既可以相对于第三杆的轴线,也即第三杆的母线转动,也可以与第三杆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三杆移入或移出容纳腔,能够减小或增大第二杆与第三杆的总长度,进而缩短或延长力臂的长度,以满足矫治过程中对不同力臂长度的需求。

14、本技术方案中,第三杆和第二杆的容纳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调节力臂长度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第三杆,即可将其旋入或旋出第二杆的容纳腔,操作十分便捷;并且,在第三杆调节至理想的位置后,利用皮筋连接挂钩和另一个舌侧扣,皮筋的牵引力沿第三杆轴线方向的分力使得螺纹稳定啮合,第三杆不易相对于容纳腔旋转,进而实现第二杆和第三杆在任意所需长度的稳定连接。同时,第三杆与容纳腔之间的螺纹的螺纹长度决定了调节的精度,允许矫治时更加精确地调控力臂的总长度。

15、作为本发明中第二杆和第三杆的一种优选螺纹连接方式。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自所述容纳腔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相匹配的第四螺纹。

16、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杆和第三杆通过连续的螺纹连接。具体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的第三螺纹,自容纳腔的一端连续延伸至容纳腔另一端,也即容纳腔内仅有一段连续的螺纹段。第三螺纹的牙型可以是多种结构的,例如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等。第三杆的外壁上设置的第四螺纹的尺寸、结构与第三螺纹匹配,以允许通过转动第三杆将第三杆旋入或旋出容纳腔,从而实现力臂长度的调节。

17、作为本发明中第二杆和第三杆的另一种优选螺纹连接方式。沿所述容纳腔的延伸方向,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段螺纹段,所述第三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多段螺纹段相匹配的第五螺纹。

18、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杆和第三杆通过不连续的多段螺纹段连接。具体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段螺纹段。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螺纹段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螺纹段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各螺纹段的螺纹结构、尺寸相同,且各螺纹段的螺纹结构、尺寸与第三杆上设置的第五螺纹的螺纹结构、尺寸相匹配。第五螺纹的长度优选小于相邻两个螺纹段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三杆在转动过程中,第五螺纹在经过前一个螺纹段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滑动距离方能与后一个螺纹段结合转动,从而通过阻尼减小来快速定位。

19、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能够围绕所述第三杆的轴线转动。在调节力臂的过程中,当期望将第三杆旋转至特定的位置时,若挂钩与第三杆固定连接则可能出现挂钩端部朝向牙龈或口腔粘膜,或者在转动过程中经过牙龈或口腔粘膜的情况,导致挂钩容易刮伤牙龈或口腔粘膜。本技术方案中,将挂钩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三杆的轴线转动,以使得第三杆转动的过程中,挂钩能够始终保持理想的位置,例如挂钩竖直向上或向下,或者在第三杆旋转至特定位置后,通过转动挂钩将其调节至理想的位置,进而有效地避免挂钩对牙龈或口腔粘膜的损伤。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挂钩上设置有卡接件,第三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件的卡槽,通过对卡槽、卡接件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挂钩围绕第三杆的轴线转动。在部分优选的实施例中,挂钩的卡接件连接于挂钩上的圆柱段、以及连接在圆柱段端部的限位件,限位件可以是球形、圆盘形等,同理地,卡槽包括圆柱槽和限位槽,圆柱槽用于容纳圆柱段,限位槽用于容纳限位件,且限位槽的形状与限位件相匹配,例如同为球形、圆盘形等,进而避免挂钩移出第三杆的同时,允许挂钩相对于第三杆旋转。

2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第三杆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本技术方案中,第三杆上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的深度大于等于导向杆的长度,导向杆插入至所述导向孔中,从而使得第三杆能够沿导向杆的方向移动。在转动第三杆时,对于连续或分段的螺纹,导向杆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定位作用,尤其是对于多段螺纹段的连接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导向杆可以采用强度大于第三杆的材料,以提高第三杆和第二杆的连接强度。

2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一杆固定于所述凸起部上。凸起部使得底板和第三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进一步避免牵引钩压迫牙龈或口腔粘膜。

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三杆的外壁上可以设置一根或多根刻度线,以标识当前第三杆位于第二杆内的部分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判断当前力臂的总长度。

23、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隐形矫治的牵引组件,该牵引组件包括前文所述的任一种牵引钩,还包括舌侧扣,以及用于连接牵引钩和舌侧扣的皮筋。在使用时,舌侧扣和牵引钩分别粘接在不同的牙齿上,利用舌侧扣和皮筋,牵引牵引钩所在的牙齿按照期望的方向移动。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5、1、本发明的牵引钩能够通过转动调节件来改变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牵引钩的力臂方向、调整力的作用点位置,不仅能够避免在矫治过程中损伤口腔粘膜,而且无需频繁地更换不同型号规格的牵引钩即可调整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和力臂的方向,从而对待矫治的牙齿施加足够的张力,有效地提高矫治效果;

26、2、本发明利用第二杆和调节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灵活地调整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夹角至期望的位置,同时能够增加角度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27、3、本发明利用第一杆、第二杆和连杆构成了稳定的三角连接结构,在皮筋拉拽下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夹角,相较于传统依靠医生自行弯折形成一定角度的方式,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准确、稳固;

28、4、本发明利用滚珠腔中的滚珠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套筒和调节件间的摩擦力,使得小尺寸下调节件更容易旋转,而且滚珠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套筒相对于调节件沿轴向方向移动;

29、5、本发明利用第二杆和第三杆来调整力臂的长度,进一步丰富力的作用点的调节方式,以满足矫治过程中对不同力臂长度的需求;

30、6、本发明能够灵活地调整力臂的方向、长度,不仅能够确保对待矫治牙齿具有足够的牵引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牵引钩对口腔粘膜的伤害,同时有利于透明牙套开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