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6616发布日期:2023-09-14 21:2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1、耳内镜手术中,可视视野范围来源于耳内镜采集的图像,耳内镜采集图像时,耳内镜由外耳道口伸入耳道深方,途径外耳道布满耳毛的软骨部,如不进行耳毛清除,术中耳毛会附着血液、消毒液,污染耳内镜视野,需在术中反复取出耳内镜进行擦拭以保证术区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故术前进行外耳道备皮时将耳毛清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手术时间,且减少因耳毛过多导致术野不清引起的误操作。

2、外耳道备皮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耳毛清除工具,临床上,一般会用普通修剪器进行,如耳科显微剪刀;由于外耳道成人直径φ=8-9mm,长度l=2.5-3.5cm;儿童外耳道直径φ=5-7mm,长度l=2.1-2.5cm。外耳道全长分为内2/3骨部和外1/3软骨部,外耳道非一直管,略呈s型弯曲。软骨部皮肤含有毛囊,骨部皮肤无毛囊,如图1所示,方框处为目标修剪位置示意图。

3、使用耳科显微剪刀对耳毛清除时,由于修剪工具锐利,针对不能安静配合的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或帕金森等静止性震颤患者,很难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配合修剪,同时,由于外耳道特殊的结构,其在外耳道内回旋余地有限,很难在不损伤外耳道皮肤的情况下将耳毛清除干净,修剪掉落的耳毛多为细小毛发,无法完全清理干净,又增加了二次污染耳内镜视野的几率;另外,术中使用耳科显微剪刀修剪时,临床最常发生的医疗场景是,需一只手持耳内镜提供光源及可视图像,以确保另一只手的精准修剪操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外耳道的特殊结构,需要一手牵拉耳朵,另一只手进行耳毛修剪,且耳道口周围空间被持手柄的手及修剪工具占据,无法给出足够空间容纳耳内镜,因此,无法在修剪的过程中通过手持耳内镜提供光源及可视图像,故临床上大多采取盲操作,导致耳毛修剪不净。对于需要彻底清除耳毛的特殊病患,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的方式是全麻状态下通过耳内镜提供光源及可视图像后用显微剪刀修剪,同时需要反复冲洗,增加手术时间及损伤风险,同时增加病患在外耳道备皮时清除耳毛过程中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临床上缺乏专用耳毛剪切的医疗器械解决在不损伤外耳道的同时,及时清理剪切后耳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该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通过形变部产生形变,使操作者可以单手小范围活动完成环形耳道壁耳毛的清除和吸附清理,且不影响其他手持器械的操作,不伤外耳道,使用安全,修剪快速,能够适应临床需求,降低操作中因耳毛修剪及耳毛清理不干净、不及时造成的手术时间增加及误操作风险,方便临床大夫操作,节约医疗成本,同时也能够减轻病患在外耳道备皮时清除耳毛过程中的不适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包括剪切罩,所述剪切罩为圆柱体,剪切罩的外周设有多个通孔,剪切刀头置于剪切罩内部剪切由通孔进入的耳毛;

4、剪切罩的底部与第一收集腔的顶部连接,第一收集腔具有中空腔体;第一收集腔的顶部向下延伸为第一收集部和第一收集腔的底部,第一收集腔的底部与顶部的外径相同,小于第一收集部的外径,第一收集部的外径小于外耳道内径;第一耳毛收集网的边缘抵在第一收集部的内壁上并置于第一收集腔的底部的上方;

5、第一收集腔的底部与形变部的顶部连接,形变部的外壁采用形变材料制造,具有形变能力;外壁中内置万向旋转轴,万向旋转轴通过外力产生旋转带动外壁产生形变;

6、形变部的底部与第二收集腔的顶部连接,第二收集腔与第一收集腔形状相同内置第二耳毛收集网;第二收集腔的底部通过驱动管接入驱动装置的外壳中,使万向旋转轴向上与剪切刀头的刀头转轴连接,向下与驱动装置的电机转轴连接;由剪切罩的通孔至驱动装置的外壳组成通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电机工作,电机转轴旋转经由万向旋转轴带动剪切刀头转动,同时电机带动吸风扇工作将耳毛从通孔吸入剪切罩由剪切刀头剪切后收集到第一收集腔中,再经由通腔,将一收集腔掉落的耳毛收集在第二收集腔中。

7、进一步的,剪切罩的顶部具有倒角圆台,倒角圆台的中心具有圆形通孔,倒角圆台的角度及高度贴合外耳道内部狭窄区域进行设置,剪切罩的外周除通孔外,具有软胶。

8、进一步的,剪切刀头为多刀片旋转刀头,刀片围绕刀头转轴均匀分布;

9、刀头转轴固定在剪切罩的内部中心处,使刀头转轴上的刀片外韧与剪切罩内壁贴合并保留剪切空隙。

10、进一步的,第一收集腔的顶部为转接头,转接头的顶部内壁根据剪切罩的不同尺寸攻丝,与剪切罩连接,底部外壁套丝与第一收集部连接;

11、第一收集部内壁的上下两端根据转接头的底部外壁及形变部的顶部外壁攻丝,并留有连接处,连接处不攻丝。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处具有放置至少一个第一耳毛收集网的卡槽,所述第一耳毛收集网可拆卸卡接在卡槽中;

13、所述卡槽具有一个或顺序排列的多个。

14、进一步的,所述万向旋转轴包括万向节以及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万向节的两端连接;

15、所述万向节使用球节或虎克接头,在接头处增加弹簧作为中间件,提高角度变化的灵敏度并缓冲机械传动部分的震动。

16、进一步的,靠近所述万向节的上方旋转轴上套接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的顶部固定在万向节的上方旋转轴上,外壁的边缘径向长度大于万向节的转动直径,小于形变部的内壁直径,并与形变部内壁保留吸风通道,使耳毛沿着遮挡装置的顶部滑向外壁边缘进入吸风通道中。

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内置电动机和吸风扇,吸风扇正面中心套接在电动机转轴上,安装在电动机的上方,电动机转轴伸出驱动装置的外壳进入驱动管中,通过驱动管与驱动装置的外壳形成封堵结构,将电动机转轴封闭在驱动管内,同时通过外壳内的固定装置将电动机固定。

1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管包括第一封堵部和/或第二封堵部;

19、所述第一封堵部扣接在驱动管的上端,边缘贴合驱动管的侧壁,通过至少一个耳毛过滤网封堵在驱动管的顶部,所述耳毛过滤网的中心具有供电动机转轴通过的第一通孔;

20、所述第二封堵部扣接在驱动管的下端,边缘贴合驱动管的侧壁,通过至少一个耳毛过滤网封堵在驱动管的底部,所述耳毛过滤网的中心具有供电动机转轴通过的第二通孔。

2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具有出风口。

22、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包括:

23、选择与患者外耳道尺寸对应的剪切罩以及剪切刀头,本发明实施例中,剪切罩以及剪切刀头可选用儿童型尺寸或成人型尺寸;

24、清理并安装第一耳毛收集网、第二耳毛收集网及耳毛过滤网;对进入外耳道内部的剪切罩、剪切刀头进行消毒,确保卫生、清洁。使用前检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备皮用术前耳毛清除装置的各个部分是否紧密连接;

25、可通过耳内镜辅助观察,通过调整形变部的弯折角度,将剪切罩缓慢塞入患者外耳道。

26、按动驱动装置的开关,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转动,经过形变部带动剪切刀头转动剪切耳毛;电动机带动吸风扇工作,将剪切刀头剪切的耳毛吸附至第一收集腔,再经由通腔,将一收集腔掉落的耳毛收集在第二收集腔中。

27、使用后,清理耳毛,消毒备用。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本发明根据不同外耳道容积、外耳道解剖结构以及不同耳毛量的特点,通过剪切罩,所述剪切罩为圆柱体,剪切罩的外周设有多个通孔,剪切刀头置于剪切罩内部剪切由通孔进入的耳毛的技术方案中,将剪切罩套接在剪切刀头外侧,可防止剪切刀头刮伤外耳道。剪切罩的外周除通孔外,具有软胶,可以防止外耳道与剪切罩接触的部分造成的硬性损伤。

30、剪切罩的底部与第一收集腔的顶部连接,第一收集腔具有中空腔体;第一收集腔的顶部向下延伸为第一收集部和底部,底部与顶部的外径相同,小于第一收集部的外径,第一收集部的外径小于外耳道内径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耳道口周围空间被持手柄的手及修剪工具占据,无法给出足够空间容纳耳内镜的问题;

31、第一耳毛收集网的边缘抵在第一收集部的内壁上并置于底部的上方;第一收集腔的底部与形变部的顶部连接,形变部的外壁采用形变材料制造,具有形变能力;外壁中内置万向旋转轴,万向旋转轴通过外力产生旋转带动外壁产生形变;万向旋转轴中的万向节使用球节或虎克接头,在接头处增加弹簧作为中间件,提高角度变化的灵敏度并缓冲机械传动部分的震动。万向旋转轴可以在清除耳毛前进行弯折到合适的角度,让出耳道口周围空间,使持本装置的手用小范围活动即可完成环形耳道壁耳毛的修剪,并给出足够空间容纳辅助器械,无需牵拉耳朵,且不影响另一只手持辅助器械的操作,操作时,一手持耳内镜提供光源及可视图像,以确保另一只手的精准操作;遮挡装置可以避免剪切的耳毛进入万向节的缝隙中,影响万向节的转动;延长形变部的寿命。

32、形变部的底部与第二收集腔的顶部连接,第二收集腔与第一收集腔形状相同内置第二耳毛收集网;第二收集腔的底部通过驱动管接入驱动装置的外壳中,使万向旋转轴向上与剪切刀头的刀头转轴连接,向下与驱动装置的电机转轴连接;由剪切罩的通孔至驱动装置的外壳组成通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电机工作,电机转轴旋转经由万向旋转轴带动剪切刀头转动,同时电机带动吸风扇工作将耳毛从通孔吸入剪切罩由剪切刀头剪切后收集到第一收集腔中,再经由通腔,将一收集腔掉落的耳毛收集在第二收集腔中的多层耳毛收集网技术方案,使本发明不会因为耳毛的堆积出现故障;

33、方案整体解决了如何安全修剪及清除修剪后耳毛的问题,本发明能够适应临床需求,操作简单,修剪快速,不伤外耳道,使用安全,降低操作中因外耳道损伤、耳毛修剪不干净,或掉落在外耳道中的耳毛造成的手术时间增加及误操作风险,可单手操作,方便另一只手同时操作其他器械;通过形变部在外耳道口外侧产生形变,使得剪切罩贴合外耳道壁进行剪切,不伤外耳道,可暴露耳道口周围足够空间,不遮挡视线,方便临床大夫操作,节约医疗成本,同时也能够减轻病患在外耳道备皮时清除耳毛过程中的不适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