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叶的清炒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5660482发布日期:2023-10-06 15:4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棘叶的清炒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炮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沙棘副产品的清炒方法。


背景技术:

1、沙棘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之一,其地下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作用。沙棘果中的vc含量高,被称为vc之王,亚油素类物质约占总量2%,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占比5%左右。但是沙棘叶中的活性成分远高于沙棘果,叶中的活性成分占沙棘全株的70%左右,其中多种营养物质可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中。沙棘叶的功效作用以及有效成分的开发当前远不如沙棘果,但沙棘叶中含有丰富的vc其含量是沙棘果的数倍,沙棘叶黄酮、沙棘叶多糖、沙棘叶三萜类物质、槲皮素、山奈酚等活性物质更是远超过沙棘果。其中沙棘叶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抗氧化活性。

2、中药炮制包括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多种方法,尤其是火制,即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传统火制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马麟[1]等人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和白术内酯的含量为指标,得到了白术清炒最佳工艺为:投料温度300℃,加热时间3min,炒药锅转速为32r·min-1。李迎春[2]等人以川楝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了川楝子最佳清炒工艺,即在200℃下清炒16min。川楝子炮制品中川楝素含量明显高于其生品。李红伟[3]等人采用hplc和uv进行含量测定,以加热火力和加热时间为变量,进行均匀试验设计,以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总黄酮、脂肪油、芥子碱硫氰酸盐和多糖含量5个方面为考察指标,最终得到南葶苈子最佳清炒工艺为南葶苈子文火火力200℃,加热时间4min。许冬瑾[4]等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关黄柏饮片外观性状和关黄柏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综合加权评分,考察了关黄柏炒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了黄柏最佳清炒工艺为:投料温度150℃,加热时间3min,炒药锅转速24r·min-1。但目前国内外对于沙棘叶的炮制方法鲜有研究,沙棘叶的清炒工艺未见报道。

3、[1]马麟,段启,许冬谨,等.清炒白术炮制工艺的优选[j].华西药学杂志,2008,04:496-497.

4、[2]李迎春,窦志英,等.正交法优选川楝子最佳清炒工艺[j].中药材,2011,34(04):524-526.

5、[3]李红伟,王婷婷,等.响应面法优化炒南葶苈子配方颗粒提取工艺[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24):2831-2838.

6、[4]许冬瑾,杨克义,等.清炒关黄柏炮制工艺的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8-29.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沙棘叶炮制工艺空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炮制工艺合理,可以提高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沙棘叶清炒加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清炒加工提高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干燥沙棘叶,置于炒药机中,在100-180℃下炒制2-6min至叶片颜色加深,边缘卷曲,味微清香,迅速取出,放凉至室温。

4、优选地,沙棘叶体积占炒药机容量的1/4-1/3;

5、优选地,将炒药机加热至140±5℃,加入沙棘叶,炒制3±0.5min。

6、优选地,所述炒药机型号为常州市金坛迈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5,炒制温度为140±5℃,炒制时间为3±0.5min,加入沙棘叶重量为10-14.4g。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的总黄酮含量为1.05%,炒沙棘叶的总黄酮含量为2.92%,含量增加了1.87%;即通过本发明工艺下的炒制,可以大幅提高沙棘叶的总黄酮含量。

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清炒加工提高沙棘叶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干燥沙棘叶,置于炒药机中,在100-180℃下炒制2-6min至叶片颜色加深,边缘卷曲,味微清香,迅速取出,放凉至室温。

8、优选地,沙棘叶体积占炒药机容量的1/4-1/3;

9、优选地,将炒药机加热至140±5℃,加入沙棘叶,炒制3±0.5min。

10、优选地,所述炒药机型号为常州市金坛迈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5,炒制温度为140±5℃,炒制时间为3±0.5min,加入沙棘叶重量为10-14.4g。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粗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13.42±0.3μg/ml,炒沙棘叶粗黄酮的ic50为10.92±0.2μg/ml;沙棘叶粗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0.27±0.01mg/ml,炒沙棘叶粗黄酮的ic50为0.23±0.01mg/ml,表明炒制后抗氧化作用增强。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清炒加工提高沙棘叶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干燥沙棘叶,置于炒药机中,在100-180℃下炒制2-6min至叶片颜色加深,边缘卷曲,味微清香,迅速取出,放凉至室温。

12、优选地,沙棘叶体积占炒药机容量的1/4-1/3;

13、优选地,将炒药机加热至140±5℃,加入沙棘叶,炒制3±0.5min。

14、优选地,所述炒药机型号为常州市金坛迈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5,炒制温度为140±5℃,炒制时间为3±0.5min,加入沙棘叶重量为10-14.4g。实验结果表明,当低浓度(1mg/ml)时,沙棘叶粗黄酮和炒沙棘叶粗黄酮均对pt、tt、atpp无明显作用。中高浓度样品(10mg/ml、25mg/ml)粗黄酮均使pt、tt和aptt值逐渐延长,且炒沙棘叶粗黄酮作用强于清炒前。

15、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棘叶中总黄酮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为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inertsil ods-3(5μm,4.6×250mm)色谱柱,流动相a为0.4%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洗脱梯度0~5min,0~14.0%b;5~10min,14~18%b,10~16min,18~20%b;16~22min,20~28%b;22~27min,28~32%b;27~37min,32~45%b;37~41.5min,45~29%b;41.5~48min,29~0%b;48~60min,0~0%b;

16、优选地,所述沙棘叶为炒制沙棘叶或沙棘叶生品(即未经过炒制的沙棘叶)。

17、优选地,所述沙棘叶中黄酮被提取后,经过纯化,最后进行hplc检测。

18、所述纯化方法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沙棘叶总黄酮进行纯化;将ab-8大孔吸附树脂用95v%乙醇水溶液浸泡过夜;后采用湿法装柱,用95v%乙醇水溶液洗涤层析柱洗至溶液无白色小颗粒且澄清透明,再用水洗至无醇味后上样;称取60mg粗黄酮样品,上样浓度为3mg/ml,上样体积为20ml,洗脱剂为80v%乙醇水溶液,用4vb的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纯化黄酮溶液;将洗脱液浓缩,冷冻干燥,得沙棘叶纯化黄酮。

19、结果显示清炒前后沙棘叶纯化黄酮hplc指纹图谱共确认12个共有峰。20个样品黄酮的相似度在0.813~0.993之间,这一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沙棘叶纯化黄酮及其经过清炒之后整体化学组成特征相似,但含量并不完全相同。通过与各对照品保留时间对比,各批次沙棘叶共确认了3个色谱峰,分别为芦丁(峰8)、鞣花酸(峰9)、异槲皮苷(峰10)。

20、谱效关系:对10批次炒沙棘叶纯化黄酮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建立谱效关系。结果显示,10批炒沙棘叶纯化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7.18μg/ml、17.77μg/ml、8.90μg/ml、16.85μg/ml、8.60μg/ml、10.63μg/ml、5.87μg/ml、26.19μg/ml、8.80μg/ml,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为,样品黄酮12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说明炒沙棘叶纯化黄酮发挥清除dpph自由基这一抗氧化作用是其多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抗氧化活性贡献最大的为峰10(异槲皮苷),其关联度为0.771。

21、本发明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到能提高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清炒加工工艺;通过本发明炒制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稳定,炮制方法科学合理,稳定性高,炮制效率高,为建立沙棘叶炮制方法提供了较强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