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可调节阻断止血装置

文档序号:35966637发布日期:2023-11-09 06:4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可调节阻断止血装置

本发明涉及到医疗仪器,具体涉及到一种神经外科可调节阻断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2、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在涉及血管止血时,经常需要使用止血钳进行阻断止血工作,帮助手术能够更加成功的进行,而现有的止血钳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手动固定抓持的方式,其夹持力度不好把控,夹持力度过大,容易造成血管壁和内膜组织损伤,夹持力度过小,不能起到阻断止血的效果,且在止血过程中,若止血海绵的前期就有过多的血液,不能及时被排出,会极大影响止血海绵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可调节阻断止血装置,可控制止血时的夹持力度,在实现轻松止血的同时,保证血管组织不会因为夹持力过大而被损伤,还能及时清理止血海绵上的血液,且可实现单手操作,降低手术人员的操作难度,解放手术人员另外一只手,实现其他更多的协同操作,以提高手术效率。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神经外科可调节阻断止血装置,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铰接有一对相向设置的夹体;所述夹体包括有连接件及夹持头,所述连接件与手柄的铰接端内边沿设有弧形齿盘;所述夹持头铰接在连接件的前端,用于安装止血夹;所述手柄中固定有前滑座及后滑座,前滑座及后滑座中滑动连接有推送杆;所述推送杆的前端设有齿条部,中部设有第一导向部,尾端第二导向部;所述齿条部与相向设置的两个弧形齿盘相啮合,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连接在前滑座中,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在后滑座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上设有拨动块,所述手柄上设有适配所述拨动块的开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上套接有弹力调整机构,所述弹力调整机构包括有滑块、套管及旋钮,所述滑块上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第二导向部相适配;所述套管固定在滑块的尾部,套管外壁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旋钮螺纹连接在套管上;所述手柄上设有适配旋钮套的限位孔;所述滑块与推送杆之间固定有第一弹性件,用于为推送杆提供收紧力;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中设有前滑座及后滑座,前滑座及后滑座分别固定在推送杆的前后端,对推送杆提供稳定、可靠的定位及导向的作用;推送杆前端的齿条部与相向设置的两个弧形齿盘相啮合,在推送杆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弧形齿盘以连接件与手柄的铰接点为圆形转动,实现夹体的开合或夹持动作,其中,所述推送杆若向前移动时,可实现夹体的张开动作,推送杆若向后移动时,可实现夹体的夹持动作;所述弹力调整机构套接在推送杆上,用于调节推送杆向后移动的预紧力,具体地,所述旋钮卡接在手柄上的限位孔中,通过旋转旋钮可控制控滑块在推送杆上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弹性件的伸缩长度,控制第一弹性件的收缩预紧力,使得第一弹性件对推送杆施加向后移动的预紧弹力,控制夹体的夹持力度,在实现轻松止血的同时,保证血管组织不会因为夹持力过大而被损伤;所述夹体包括有连接件及夹持头,所述夹持头铰接在连接件的前端,用于安装止血夹,可用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夹持头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方便对血管的夹持,降低手术人员操作难度。

4、优选地,所述手柄由上盖板、下盖板及连接套组成;所述连接套置于平行布置的上盖板及下盖板之间,处在下盖板的四角处,上盖板、下盖板及连接套之间通过螺栓贯穿连接;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仅仅只通过四角处的连接套作为支撑,便使得手柄中部形成容纳空间,极大优化了装置的结构,减小了装置的整体重力。

5、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设有定位台肩;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导向部上,首端固定在定位台肩上,尾端固定在滑块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耐久性强,可持续提供稳定的预警力,且弹簧可套设在第二导向部上,在弹簧发生压缩的形变时,第二导向部可对弹簧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弹簧弯曲。

6、优选地,所述夹持头前端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上下两侧边中设有铰接孔,所述止血夹安装在铰接孔中;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止血夹铰接在夹持头上,可实现小角度的转动,在夹持血管的过程中,可实现自适应性,使得两个止血夹之间更好的贴合,更好的实现止血效果。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铰接孔侧边开设有导入槽,所述导入槽的开口宽度小于铰接孔的直径;所述止血夹上设有导入块;所述导入块的宽度与导入槽的开口宽度相适配,长度与铰接孔的直径相适配;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止血夹的导入块可在长边方向上沿着导入槽放置在铰接孔中,再翻转90°后,稳定地活动铰接在铰接孔,以实现快速更换地效果,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更换操作效率。

8、优选地,所述止血夹包括有呈矩形敞口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背部设有铰接板及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与壳体内腔相连通;所述导入块固定在铰接板上,与壳体的夹持边平行布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填充有金属网格,外部由止血海绵包裹;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止血夹包括有呈矩形敞口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可以在针管的作用下,形成一个负压的腔体,扩大抽吸的作用面积,提高抽吸效率;所述金属网格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其多孔的结构,在保证了其透气性的同时,还可以止血海绵的夹持面的支撑力度,不至于在夹持过程中,出现中部凹陷的现象,影响止血效果。

9、优选地,所述夹持头与连接件之间通过锁紧螺柱铰接在一起,所述锁紧螺柱的端部设有钮盘;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头及连接件上均设有企口,通过锁紧螺柱铰接在一起,在扭动锁紧螺柱松开夹持头及连接件后,可根据需要,调整夹持头与连接件之间的夹角,方便对血管的夹持;所述钮盘可提高着力点,方便操作。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截面呈方形结构;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向部不但可以为滑块提供导向的作用,还可以提供定位的作用,防止在旋钮旋转时,滑块同步跟随转动,失去调节作用。

11、优选地,所述手柄中设有针管定位机构,所述针管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前滑座及后滑座的侧边,定位板的前端设有前限位板,中部设有“u”型夹,尾部设有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针管的头部相适配,所述后限位板用于抵接针管的耳托;用于引流的针管卡接在“u”型夹中,置于前限位板与后限位板之间;本技术方案中,针管为医院中常用的引流器材,通过拉动针管的活塞推杆就可进行抽吸积液,所述针管定位机构用于对针管进行定位,以方便在止血过程对夹持部位多余积液进行抽吸操作。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止动板;所述止动板呈弧形结构,与针管的活塞推杆柄相适配;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动板表面为光面结构,可在棘轮条推送针管的活塞推杆柄向后移动的时,提供支撑力,防止针管的活塞推杆柄与棘轮条之间脱落。

13、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侧边铰接有针管推送机构,所述针管推送机构包括有平行布置的两道滑轨及滑动连接在两道滑轨中的推板;两道滑轨上端通过上盖板连接固定,下端通过下盖板连接固定;所述上盖板的下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性件的容纳孔;所述推板置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推板上部设有平行布置的两根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棘轮条;所述棘轮条与推板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管推送机构可实现单手对针管的活塞推杆进行移动,具体地,推板向后移动时,所述棘轮条的直齿面可以抵接在针管的活塞推杆柄的下方,对针管的活塞推杆实现向后的推动,进行抽吸动作,而在推板向前移动时,棘轮条的斜齿面与针管的活塞推上方接触,在力的分解下,棘轮条向外移动,并不会对针管的活塞推杆实现向前的推动,而在小的推送范围内,就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对针管进行活塞推杆柄的单向移动,解放了手术人员的一只手,以实现更多的其他协同操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可控制止血时的夹持力度,在实现轻松有效止血的同时,保证血管组织不会因为夹持力过大而被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发生血管破裂或局部血栓形成;2、本装置的夹持头铰接在连接件的前端,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夹持头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方便对血管的夹持,降低手术人员操作难度;3、本装置的针管推送机构,可实现单手抽吸积液,降低手术人员的操作难度,解放手术人员另外一只手,实现其他更多的协同操作;4、本装置的夹持头及止血夹可方便拆装,便于后期的更换及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