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4282发布日期:2023-11-04 12: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


背景技术:

1、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机适用于放射科、骨科、病房、急诊室、手术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处,满足人体的头部、四肢、胸腔、脊柱、腰椎、腹部等全身各部位的数字化摄影的工作需求。移动dr机不需要将病患转移即可完成床边摄影,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了便捷。相比于传统的放射诊断设备,移动dr摄影操作方便、工作流程简便、成像速度快,且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及使用场景。

2、近年来,轻型移动dr在放射诊断医疗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轻型dr机包括:机头、探测器、采集工作站、机械移动台车、升降折叠臂的动作组合,完成患者各种体位的拍摄,在移动dr整体的结构当中,机头的升降尤为重要,可以调节机头的各种高度进行摄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头一般安装在可升降的折叠臂组件上,完成升降和锁定功能,由于要承载很大的重量,且轻型移动dr受到体积、重量的限制,一般由气弹簧支撑,完成升降功能。

3、相关技术手段中,参照图1,市面上由气弹簧支撑的折叠臂一般都是固定的支撑结构,弹簧固定支撑主要结构由立柱2、支撑转轴412、活动转轴423、支撑臂413、气弹簧支撑轴427、检测机头3、气弹簧421组成。

4、针对上述技术手段,在机头升降时,某些特定角度的操作力会很大,难以操作,例如折叠臂为45°时,操作力最大,将支点气弹簧支点往上调高时,45°角度的操作力会降低,但130°角度的操作力会变大,从而存在调节机头的过程中操作力较大,便利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在调节机头的过程中操作力较大,便利性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医学摄影机架,包括推行机台座,立柱、检测机头以及调节支撑臂,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推行机台座上,所述调节支撑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上、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机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撑臂包括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和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方,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板、支撑转轴以及支撑臂,所述固定连接板一侧安装在所述立柱顶部上,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另一侧,所述支撑臂的一侧与所述支撑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检测机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支撑转轴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弹簧、支撑安装架、活动转轴、平衡压簧以及压簧限位块,所述支撑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支撑安装架具有活动腰型孔,所述活动转轴可滑移的转动在所述活动腰型孔内,所述气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动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压簧限位块位于在所述支撑安装架上,所述平衡压簧一端抵接所述活动转轴、另一端抵接所述压簧限位块;所述平衡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气弹簧上的压力大于所述平衡压簧的弹力时,所述活动转轴沿所述活动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下移动检测机头的过程中,当支撑臂与立柱的夹紧为45度时,气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且此时压力最大,需要移动检测机头的操作力最大,此时气弹簧通过活动转轴压向平衡压簧,气弹簧上的压力大于平衡压簧的弹力时,活动转轴沿活动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转轴与活动转轴的轴距减小,同时因为活动转轴的移动,气弹簧的活塞杆能够在压缩状态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并达到气弹簧的压力和平衡压簧的压力相互平衡的状态,从而减少了移动检测机头需要的操作力。

5、可选的,所述压簧限位块与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簧限位块的安装方向与所述活动腰型孔的延伸方向相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尽可能的保持调节组件的简易程度,同时依然能够实现缩小活动转轴和支撑转轴之间间距的功能。

7、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定向轴,所述定向轴固定在所述压簧限位块上,且所述平衡压簧套设在所述定向轴的外周面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平衡压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下,减少因为处于压缩极限情况下,平衡压簧从活动转轴和压簧限位块脱离的可能。

9、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气弹簧支撑轴,所述气弹簧支撑轴与所述气弹簧远离所述支撑安装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上具有支撑腰型孔,所述气弹簧支撑轴可滑移的转动在所述支撑腰型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腰型孔的设置,使得气弹簧除了与活动转轴的另一端也能够实现移动,以此使气弹簧能够在压缩状态有放松的余量,进一步减少移动检测机头需要的操作力。

11、可选的,所述活动转轴具有防脱凹槽,所述平衡压簧抵接在所述防脱凹槽的槽底。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活动转轴为圆柱形,平衡压簧抵接在非平面压力过大时存在脱离的可能,防脱凹槽的设置能够减少因为压力过大而脱离的风险。

13、可选的,所述立柱包括滑动安装块,所述支撑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滑动安装块上,所述立柱侧壁具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动安装块的高度,所述滑动安装块滑动在所述安装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当移动检测机头的操作力过大时,能够主动的往上滑移滑动安装块,减少活动转轴和支撑转轴的间距,使移动检测机头更加轻松。

15、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在所述立柱顶部开口,所述立柱还包括滑动限位块,所述滑动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滑动安装块之间留有滑动间隙,所述滑动间隙内设置有往复弹簧,所述往复弹簧一端抵接所述滑动限位块、另一端抵接所述滑动安装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弹簧的设置能够避免滑动安装块抵接滑动限位块,尽可能由人为的移动滑动安装块,来达到人为有选择的减少操作力。

17、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具有内槽部和外槽部,所述内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外槽部,以使得所述安装槽呈台阶状,所述内槽部位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滑动限位块和所述滑动安装块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槽形状相吻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滑动安装块的安装槽内滑移时,滑动安装块的台阶处抵接安装槽的台阶处,限制了滑动安装块的脱离。

19、可选的,所述滑动安装块朝向所述滑动限位块的一侧具有抵接所述往复弹簧的第一抵接凹槽,所述滑动限位块朝向所述滑动安装块的一侧具有抵接所述往复弹簧的第二抵接凹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凹槽和第二抵接凹槽的设置同样可以减少由于往复弹簧被压缩得太过极限而脱离的风险。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缩小轴距。在上下移动检测机头的过程中,当支撑臂与立柱的夹紧为45度左右时,气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且此时压力最大,需要移动检测机头的操作力最大,此时气弹簧通过活动转轴压向平衡压簧,气弹簧上的压力大于平衡压簧的弹力时,活动转轴沿活动腰型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转轴与活动转轴的轴距减小,同时因为活动转轴的移动,气弹簧的活塞杆能够在压缩状态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并且达到气弹簧的压力和平衡压簧的压力相互平衡的状态,从而减少了移动检测机头需要的操作力。

23、2.主动控制缩小轴距。气弹簧间接通过活动转轴和支撑安装架与滑动安装块连接,滑动安装块在气弹簧的分力下存在一直抵接滑动限位块的可能,往复弹簧的设置能够避免滑动安装块抵接滑动限位块,尽可能由人为的移动滑动安装块,来达到人为有选择的减少操作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