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场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通常肿瘤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恶性肿瘤,是相比正常组织细胞相对频繁的细胞分裂或增殖的结果。现有的用于破坏病变细胞或者抑制病变细胞分裂的电场治疗装置中,通常采用两组电极对,在两组电极对上交替产生电场。
2、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电场消融或抑制目标生物组织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相关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电场治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电场消融或抑制目标生物组织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场治疗装置,包括:电信号发生模块、控制器以及电极模块;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与所述电极模块电连接;
3、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用于输出交变电信号,所述交变电信号包含至少两种频率的电信号,且所述至少两种频率中至少一种频率属于0khz~600khz之间;
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向所述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输出交变电信号,以使至少两个所述电极之间产生电场。
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调制器,以及与所述调制器电连接的功率放大器;
6、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要求对所述调制器进行多频叠加信号的合成控制,以使所述调制器生成电平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7、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电平信号整合成所述交变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
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调制器,以及与多个所述调制器均电连接的功率放大器;
9、所述调制器包括主频调制器和多个从调制器;所述主频调制器用于生成主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多个所述从调制器生成多频叠加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10、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根据所述主频信号和所述多频叠加信号得到所述交变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
1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调制器,与多个所述调制器一一对应电连接的多个功率放大器,以及与多个所述功率放大器均电连接的功率合成单元;
12、所述控制器用于切换任一所述调制器为主频调制器,其他所述调制器为从调制器;根据控制要求控制所述从调制器生成多频叠加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主频调制器用于生成主频信号,并输出至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
13、所述功率合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频信号和所述多频叠加信号得到所述交变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
14、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场治疗装置还包括反馈调节单元;
15、所述反馈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的交变电信号不符合目标电信号时,将所述交变电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以便所述控制器调整控制参数直至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的交变电信号符合目标电信号。
1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调节单元包括电导率传感器;
17、所述电导率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生物组织的电导率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18、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导率信息,调整控制参数直至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的交变电信号符合目标电信号。
1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用于调控不同频率点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以改变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的交变电信号,以使至少两个所述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电磁场方向旋转。
2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模块包括载药导电粒子释放单元,以及至少两个电极;
21、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用于向目标生物组织输出所述电场;
22、载药导电粒子释放单元用于释放载药导电粒子,所述载药导电粒子用于携带抗肿瘤药剂。
2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的多个电容和多个电极;
24、所述电容的第一极经由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极经由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25、所述电极用于与另一个电极耦合、以向目标生物组织输出所述电场。
2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电极包括用于贴附于目标生物组织表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二表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2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模块包括:多个电极贴片;每个电极贴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和介电片;所述电极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介电片的正投影内;
28、所述介电片用于贴附于目标生物组织的表面;
29、所述电极与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用于向目标生物组织输出所述交变电场。
3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电片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凝胶;所述导电凝胶具有导电性,且用于贴附于目标生物组织的表面。
3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多个电极以及用于流通换热媒介的换热管道;
32、所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电极与柔性电路板之间还设有容置空间,第一换热管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电极热传导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和所述换热循环组件;
33、所述电极经由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用于向目标生物组织输出所述交变电场。
34、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场治疗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35、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目标生物组织表面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则换热管道中的换热媒介循环流动。
3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模块包括:柔性承载主体、多个柔性的电极以及连接各柔性的电极的柔性导线;
37、所述柔性承载主体用于植入目标生物组织内;所述柔性的电极附着于所述柔性承载主体表面或者嵌入在所述柔性承载主体内;
38、所述柔性的电极经由所述柔性导线与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电连接,用于向目标生物组织输出所述交变电场。
3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场治疗装置还包括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电导率传感器附着于所述柔性承载主体表面或者嵌入在所述柔性承载主体内;
40、所述电导率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生物组织的电导率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41、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导率信息,调整控制参数直至所述电信号发生模块输出的交变电信号符合目标电信号。
42、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电场治疗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43、控制所述电场治疗装置的电信号发生模块向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输出交变电信号,以使至少两个所述电极之间产生电场;所述交变电信号包含至少两种频率的电信号,且所述至少两种频率中至少一种频率属于0khz~600khz之间。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45、通过控制器与电信号发生模块通信连接,控制器控制电信号发生模块向电极模块中的至少两个电极输出交变电信号,交变电信号包含至少两种频率的电信号,且至少两种频率中至少一种频率属于0khz~600khz之间,以使至少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场,即通过控制器调控多频交变信号中不同频率点信号的幅值和相位(每个频率的交变信号的相位和幅值可按需调控),实现固定物理空间内电磁场方向有序旋转,进而实现不同方向生长的目标生物组织(例如,肿瘤、节点、增生、坏死组织等)完全被覆盖,实现更广范围的目标生物组织的抑制,无需使用多个电极进行相位切换,能够提高电场消融或抑制目标生物组织的效率。
4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