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兼容高磁场环境的放射性药物及造影剂自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1、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临床核医学和称实验核医学。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药物是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诊断;此外,针对放射性药物还可用于了解其在体的生物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2、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注射方法为手动分装放射性药物,从受检者静脉手动注射,ct或mri增强显像常用的注射方法为使用自动高压注射器注射相应的造影剂,随着核医学pet/ct及pet/mr设备在国内装机量的不断提升和放射药物研究的快速发展,核医学临床应用及研究增长使得放射性药物的分装及注射导致医务人员受照射的辐射相应增大,造成工作人员不确定损伤可能性增加,并且对于同时需要进行ct或mri增强的受检者,需要对受检者分开注射,造成工作量增加和受检者两次静脉穿刺,为了降低医务人员接受的辐射和工作强度,减少受检者多次静脉穿刺的损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兼容高磁场环境的放射性药物及造影剂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兼容高磁场环境的放射性药物及造影剂自动注射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移动装置和显示屏,还包括底座支架、驱动装置、多功能调节装置、抽取注射装置和药物抬送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水平设置于地面,所述底座支架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端,所述底座支架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上腔室的内部,所述多功能调节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且位于上腔室的内部,所述抽取注射装置的上端位于上腔室的内且下端位于下腔室内,所述药物抬送装置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药物抬送装置分别设置在下腔室的内部,所述显示屏位于下腔室内且位于药物抬送装置的侧端。
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架、驱动丝杆、驱动杆和驱动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上腔室的内部,所述驱动架设置在上腔室的内部且位于驱动电机的上方,所述驱动丝杆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驱动丝杆的上端穿过驱动架为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杆对称设置在驱动架上,所述驱动板的两端套设在两个驱动杆上且均为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板的中间位置套设在驱动丝杆上且为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控制系统且通过显示屏可进行操作。
4、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架、调节板、调节杆、调节电机、调节丝杆和调节面板,所述调节架设置在驱动板上,所述调节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调节架上,所述调节电机设置在调节架上,所述调节丝杆设置在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调节板套设在调节丝杆上且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杆上且均为左右滑动配合,所述调节面板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多功能调节装置上设有控制系统且通过显示屏可进行操作。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面板包括单调节面板、双调节面板和全调节面板,所述全调节面板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双调节面板设置在全调节面板上,所述单调节面板设置在双调节面板的侧端。
6、进一步的,所述抽取注射装置包括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医用盐水注射组件和造影剂注射组件,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医用盐水注射组件和造影剂注射组件结构相同,所述下腔室内部顶部设有固定架,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医用盐水注射组件和造影剂注射组件依次排列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上端均穿过下腔室的顶部位于上腔室内,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医用盐水注射组件和造影剂注射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药物抬送装置上。
7、进一步的,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包括注射块、注射器、抽取管道、抽取针头、电动三通球阀和注射管道,所述注射器的上端位于上腔室内且中偏上位置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注射管道的上端套设在注射器的下端且为连通设置,所述抽取管道的一端与注射管道连通且另一端穿过下腔室的外侧位于下腔室内部,所述电动三通球阀设置在抽取管道与注射管道的连通处,所述抽取针头与抽取管道与连通连接且抽取针头的抽取端朝下设置,所述注射块设置在注射器的上端,所述注射块上设有凹槽。
8、进一步的,还包括四通连接管道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在下腔室的外侧壁上,所述四通连接管道设置在两个固定块上,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医用盐水注射组件和造影剂注射组件上的注射管道分别与四通连接管道连通连接,所述四通连接管道的下端用来连接所需匹配的液体注射针管。
9、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药物抬送装置均包括药物抬送架、药物抬送液压缸、药物抬送块和药物抬送板,所述下腔室分为左内腔和右内腔,所述药物抬送架设置在下腔室中左内腔的内侧壁上,所述显示屏位于下腔室中右内腔处,所述药物抬送液压缸设置在药物抬送架上,所述药物抬送块设置在药物抬送架的上方,所述药物抬送液压缸的输出端穿过药物抬送块且为上下滑动配合,所述药物抬送板设置在药物抬送液压缸的输出端上,所述药物抬送板上设有存放槽且该存放槽与对应的抽取针头处于垂直轴心相同状态,若干个药物抬送装置中对应的药物抬送板上的存放槽均与对应的药品处于匹配状态,若干个所述药物抬送装置上均设有控制系统且通过显示屏可进行操作。
10、进一步的,所述放射性药物注射组件与其配合对应的药物抬送装置处设有铅玻璃装置,所述铅玻璃装置为铅玻璃防护罩。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医用物品摆放处,所述显示屏设置在下腔室中左内腔的内侧壁上且位于若干个所述药物抬送装置的上方,通过设置的医用物品摆放处能够放置一些注射药物和医用工具器械,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作业。
1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3、其一,本装置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所需药物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将所需药物逐个定量抽取,并且在所需药物抽取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单独注射、任意两种药物注射以及三种药物同步注射,从而实现在对患者注射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无需进行两次静脉穿刺,减少受检者多次静脉穿刺的损伤,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14、其二,本装置在对放射性药物进行定量抽取作业时,首先将铅玻璃防护罩打开,将装有所需注射治疗的放射性药物的铅罐放置到对应的药物抬送板上的存放槽内,接着将铅罐打开,并且立即将铅玻璃防护罩进行关闭,接着根据上述步骤将该铅罐内部的放射性药物进行定量抽取,并且注射即可,从而在放射性药物抽取和注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防止污染环境。
15、其三,本装置当抽取针头插入到所需抽取位置后,对应的药物抬送液压缸停止运行,这时,通过调节电机运行带动调节电机输出端上的调节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调节丝杆上的调节面板中的单调节面板运动到对应的注射块上的凹槽处,然后,通过驱动电机运行带动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带动驱动板向上运动,驱动板向上运动带动调节装置向上运动,实现通过单调节面板带动对应的注射块向上运动,并且根据在显示屏上设置完成的药物注射剂量,来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对应的注射块向上运动的距离,而对应的注射块向上运动同步带动注射器上的抽拉活塞杆向上运动,从而将药物通过抽取针头抽取到对应的注射器内,此时对应的注射管道上的电动三通球阀处于将抽取管道和注射管道打开为连通状态,而对应的注射管道与四通连接管道关闭处于密封状态,从而实现药物的定量抽取作业。
16、其四,本装置中的所有材料均为非磁性材料(如硅、铝、铜等非磁性材料)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在核医学科的常规环境下(如pet/ct环境)以及(pet/mr环境)进行正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