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手术系统和设备、包括配置手术系统和设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0639发布日期:2023-12-05 18: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手术系统和设备、包括配置手术系统和设备的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管理和控制产后出血的手术系统、子系统、处理器、装置、逻辑、方法和过程。


背景技术:

1、产后出血(或“pph”)是全世界孕产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超过25%的死亡。pph通常被理解和接受为阴道分娩的失血大于500毫升,剖腹产的失血大于1000毫升,但是准确估计分娩时的失血并随后确定pph可能具有挑战性。pph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弛缓(子宫收缩失败)、撕裂伤、残留的胎盘或凝块、以及继发于大量输血的凝血因子缺乏。除死亡外,产后出血引起的其他严重发病可能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因紧急子宫切除术(即切除子宫)而丧失生育能力。

2、大多数pph病例没有可识别的危险因素。尽管在产科学领域取得了进展,但pph仍然是一些国家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大约有1400万妇女患有pph,其中,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有超过12.5万妇女死于pph。同样,众所周知,这些死亡的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与pph相关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晕、意识丧失、出现低血压、心率加速和尿异常减少。这些症状可能持续长达24小时(或者更长或更短)。

3、子宫收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其通过收缩子宫的血管系统来控制出血。如果出现异常产后子宫出血,则应进行初步保守处理,包括子宫按摩和治疗性催产素的施用。如果发现这些干预措施在恢复子宫伸缩性和控制子宫出血方面不成功,则实施额外的保守方法,比如治疗剂量的子宫收缩药物。如果这些药物不能充分控制异常产后子宫出血或由于禁忌症不能用于患者,则需要额外的干预措施。

4、然而,上述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控制pph。然而在诊断出原发性pph后,必须立即采取适当且及时的治疗措施,因为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生严重出血后的最初数个小时内。因此,立即止血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目前的示例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和/或包括用于解决常规问题的系统、子系统、组件、处理器和设备,包括上面描述和本公开中描述的那些系统、子系统、组件、处理器和设备,并且更具体地,示例实施方式涉及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系统、子系统、组件、处理器和设备。

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宫腔镜系统。宫腔镜系统包括主组件。主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在操作时,主组件的体内端部配置成插入并容置在患者的阴道腔中;并且主组件的体外端部配置成保持在患者的阴道腔外部。主组件包括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与体外端部之间穿过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形成的主通道。主通道沿着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和/或形成为包括穿过主通道形成的第一中心轴线)。主组件还包括子宫颈密封构件。子宫颈密封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处。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与第一中心轴线同轴的中心轴线。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接触壁和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相反的非接触壁。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配置成面向并接触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在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定位成与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时将患者的子宫腔与患者的阴道腔气密地隔离。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确保主组件不进入患者的子宫腔。主组件还包括第一锚固构件。第一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与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相邻。第一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一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二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总体积大于第二总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二锚固构件。第二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第二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二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第一总体积可以与第三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三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第二总体积可以与第四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四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三锚固构件。第三锚固构件形成在第一锚固构件与第二锚固构件之间。第三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三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施加至少第一负压(例如,抽吸)的状态。第一负压是使阴道腔(或形成阴道腔的阴道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collapse)所需的负压量。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至少第一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可以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

3、宫腔镜系统还包括子宫组件。子宫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子宫组件配置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使得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能够向外延伸远离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例如,子宫组件可以沿两个方向滑入和滑出主组件的主通道)。子宫组件包括第一负压端口。第一负压端口形成在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的末端处或附近。第一负压端口配置成成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一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二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一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一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一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子宫可扩张构件。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在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与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第一负压端口相邻。子宫可扩张构件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子宫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子宫可扩张构件的非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子宫组件还包括第二负压端口。第二负压端口邻近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使得子宫可扩张构件定位在第一负压端口与第二负压端口之间。第二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二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三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二负压端口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二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配置成施加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使得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的组合为足够的负压量(和/或充分指向正确的方向和/或安置在子宫腔内的正确位置),以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

4、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宫腔镜系统。宫腔镜系统包括主组件。主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主组件的体内端部配置成插入并容置在患者的阴道腔中。主组件的体外端部配置成保持在患者的阴道腔外部。主组件包括主通道。主通道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与体外端部之间穿过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形成。主通道沿着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和/或形成为包括穿过主通道形成的第一中心轴线)。主组件还包括第一锚固构件。第一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与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第一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例如,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可以是第一锚固构件朝向形成患者的阴道腔的阴道壁突出的状态和/或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与非锚固状态相比增加的体积的状态)。主组件还包括第二锚固构件。第二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第二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例如,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可以是第二锚固构件朝向形成患者的阴道腔的阴道壁突出的状态和/或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与非锚固状态相比增加的体积的状态)。主组件还包括阴道密封构件。阴道密封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体外端部处。阴道密封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中心轴线同轴的中心轴线。阴道密封构件包括接触壁和与接触壁相反的非接触壁。阴道密封构件的接触壁配置成面向并接触患者的外阴的至少一部分。阴道密封构件配置成当阴道密封构件的接触壁定位成与患者的外阴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时气密地隔离患者的阴道腔。替代性地或附加地,阴道密封构件配置成确保主组件适当地定位在患者的阴道腔内。主组件还包括第三锚固构件。第三锚固构件形成在第一锚固构件与第二锚固构件之间。第三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三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施加至少第一负压(例如,抽吸)的状态。

5、宫腔镜系统还包括子宫组件。子宫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子宫组件配置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例如,子宫组件可以沿两个方向滑入和滑出主组件的主通道)。子宫组件包括第一负压端口。第一负压端口形成在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的末端处。第一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一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施加至少第二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二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子宫组件还包括子宫可扩张构件。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在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与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第一负压端口相邻。子宫可扩张构件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例如,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可以是子宫可扩张构件朝向形成患者子宫腔的子宫壁突出的状态和/或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与止血状态相比增加的体积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第二负压端口。第二负压端口邻近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使得子宫可扩张构件位于第一负压端口与第二负压端口之间。第二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二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施加至少第三负压的状态。例如,这样的第三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

6、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宫腔镜系统。宫腔镜系统包括主组件。主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在操作时,主组件的体内端部配置成插入并容置在患者的阴道中;并且主组件的体外端部配置成保持在患者的阴道腔外部。主组件包括主通道。主通道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与体外端部之间穿过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形成。主通道沿着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和/或形成为包括穿过主通道形成的第一中心轴线)。主组件还包括子宫颈密封构件。子宫颈密封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处。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与第一中心轴线同轴的中心轴线。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接触壁和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相反的非接触壁。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配置成面向并接触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在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定位成与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时将患者的子宫腔与患者的阴道腔气密地隔离。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确保主组件不进入患者的子宫腔。主组件还包括第一锚固构件。第一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与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相邻。第一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一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二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总体积大于第二总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二锚固构件。第二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第二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二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第一总体积可以与第三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三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第二总体积可以与第四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四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三锚固构件。第三锚固构件形成在第一锚固构件与第二锚固构件之间。第三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三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施加至少第一负压(例如,抽吸)的状态。第一负压是使阴道腔(或形成患者的阴道腔的阴道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至少第一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可以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主组件还包括阴道密封构件。阴道密封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体外端部处。阴道密封构件包括与第一中心轴线同轴的中心轴线。阴道密封构件包括接触壁和与接触壁相反的非接触壁。阴道密封构件的接触壁配置成面向并接触患者的外阴的至少一部分。阴道密封构件配置成在阴道密封构件的接触壁定位成与患者的外阴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时将患者的阴道腔气密地隔离。替代性地或附加地,阴道密封构件配置成确保主组件适当地定位在患者的阴道腔中。

7、宫腔镜系统还包括子宫组件。子宫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子宫组件配置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使得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能够向外延伸远离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例如,子宫组件可以沿两个方向滑入和滑出主组件的主通道)。子宫组件包括第一负压端口。第一负压端口形成在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的末端处。第一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一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二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一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二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子宫可扩张构件。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在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与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第一负压端口相邻。子宫可扩张构件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子宫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子宫可扩张构件的非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子宫组件还包括第二负压端口。第二负压端口邻近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使得子宫可扩张构件定位在第一负压端口与第二负压端口之间。第二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二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三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二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二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

8、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管理产后出血的宫腔镜系统。宫腔镜系统包括主组件。主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主组件的体内端部配置成插入并容置在患者的阴道腔中。主组件的体外端部配置成保持在患者的阴道腔外部。主组件包括主通道。主通道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与体外端部之间穿过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形成。主通道沿着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和/或形成为包括穿过主通道形成的第一中心轴线)。主组件还包括第一锚固构件。第一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第一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主组件还包括第二锚固构件。第二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主组件还包括第三锚固构件。第三锚固构件形成在第一锚固构件与第二锚固构件之间。第三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三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施加至少第一负压(例如,抽吸)的状态。

9、该宫腔镜系统还包括子宫组件。子宫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子宫组件配置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例如,子宫组件可以沿两个方向滑入和滑出主组件的主通道)。子宫组件包括第一负压端口。第一负压端口形成在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的末端处或附近。第一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一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施加至少第二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子宫可扩张构件。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在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并与第一负压端口相邻。子宫可扩张构件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是指子宫可扩张构件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第二负压端口。第二负压端口邻近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使得子宫可扩张构件定位在第一负压端口与第二负压端口之间。第二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二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施加至少第三负压的状态。

10、宫腔镜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配置成至少执行第一锚固构件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至少执行第二锚固构件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至少执行第三锚固构件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至少执行第一负压端口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至少执行子宫可扩张构件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至少执行第二负压端口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器还配置成施加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使得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的组合是足够的负压量(和/或充分指向正确的方向和/或安置在子宫腔内的正确位置),以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

11、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配置宫腔镜系统以管理产后出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宫腔镜系统。宫腔镜系统包括主组件。主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主组件包括主通道。主通道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与体外端部之间穿过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形成。主通道沿着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和/或形成为包括穿过主通道形成的第一中心轴线)。主组件还包括子宫颈密封构件。子宫颈密封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体内端部处。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与第一中心轴线同轴的中心轴线。子宫颈密封构件包括接触壁和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相反的非接触壁。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配置成面向并接触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在子宫颈密封构件的接触壁定位成与患者的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时将患者的子宫腔与患者的阴道腔气密地隔离。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子宫颈密封构件配置成确保主组件不进入患者的子宫腔。主组件还包括第一锚固构件。第一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与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等),并与子宫颈密封构件相邻。第一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一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一锚固构件具有第二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一总体积大于第二总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二锚固构件。第二锚固构件形成在主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第二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二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阴道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二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二锚固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主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第一总体积可以与第三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三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第二总体积可以与第四总体积是相同的体积(或者可以与第四总体积不是相同的体积。主组件还包括第三锚固构件。第三锚固构件形成在第一锚固构件与第二锚固构件之间。第三锚固构件配置成在锚固状态与非锚固状态之间转换。第三锚固构件的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施加至少第一负压(例如,抽吸)的状态。第一负压是使阴道腔(或形成阴道腔的阴道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至少第一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三锚固构件的非锚固状态可以是第三锚固构件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宫腔镜系统还包括子宫组件。子宫组件形成为具有体内端部和体外端部的细长本体。子宫组件配置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使得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能够向外延伸远离主组件的体内端部(例如,子宫组件可以沿两个方向滑入和滑出主组件的主通道)。子宫组件包括第一负压端口。第一负压端口形成在子宫组件的体内端部的末端处或附近。第一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一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二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一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是第一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一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一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还包括子宫可扩张构件。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在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上(和/或附接至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与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一起形成),并与第一负压端口相邻。子宫可扩张构件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子宫可扩张构件的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三总体积(例如,朝向子宫腔的壁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子宫可扩张构件的非止血状态是子宫可扩张构件具有第四总体积(例如,未向外扩张远离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的状态。第三总体积大于第四总体积。子宫组件还包括第二负压端口。第二负压端口邻近子宫可扩张构件形成,使得子宫可扩张构件定位在第一负压端口与第二负压端口之间。第二负压端口配置成在止血状态与非止血状态之间转换。第二负压端口的止血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这种第三负压可以是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所需的负压量。第二负压端口的非锚固状态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负压的负压的状态(例如,第二负压端口的非止血状态可以是第二负压端口不施加任何负压的状态)。子宫组件配置成施加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使得第二负压和第三负压的组合是足够的负压量(和/或充分指向正确的方向和/或安置在子宫腔内的正确位置),以使子宫腔(或形成子宫腔的子宫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子宫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

12、该方法还包括将子宫组件和主组件配置成使得子宫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主组件的主通道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宫腔镜系统经阴道引入,直到子宫颈密封构件与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子宫颈密封构件与子宫颈的至少一部分的接触限制了空气的进出。该方法还包括将主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将主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导致阴道腔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主组件的细长本体套缩。将主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包括将第一锚固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将主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还包括将第二锚固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将主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还包括将第三锚固构件转换为处于锚固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将子宫组件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子宫组件的转换导致子宫腔的至少一部分朝向细长本体套缩。将子宫组件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包括将子宫可扩张构件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将子宫组件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还包括将第一负压端口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将子宫组件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还包括将第二负压端口转换为处于止血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将子宫组件从止血状态转换至非止血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将子宫组件从主组件的主通道移除。将子宫组件从止血状态转换至非止血状态包括将子宫可扩张构件转换为处于非止血状态。将子宫组件从止血状态转换至非止血状态还包括将第一负压端口转换为处于非止血状态。将子宫组件从止血状态转换至非止血状态还包括将第二负压端口转换为处于非止血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