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驼背鲈用的抗缺氧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403581发布日期:2023-12-16 09: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驯化驼背鲈用的抗缺氧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驼背鲈的中药驯化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驯化驼背鲈用的抗缺氧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驼背鲈又称老鼠斑,价格高达700多元一公斤,是石斑鱼亚科中最名贵的一种,其高昂的价格,能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利润空间,可见其养殖前景相当乐观。

2、但其产量产地有限,主要集中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热带海域,资源量少。且驼背鲈,性情凶猛、应激性极强,在养殖和运输途中极易死亡,即使在充氧条件下,驼背鲈也会因噪音、震动而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如:撞击水箱、剧烈弹跳、互相撕咬;应激反应过度的驼背鲈可能出现减食、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等问题,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内地市面上常见的驼背鲈通常以冰藏、冷冻方式保藏运输,但冰藏、冷冻会导致驼背鲈的营养价值降低、且鱼肉间的结晶水生产导致肉质变差。

3、为了满足鲜活运输的需求,通常使用生态冰温技术对驼背鲈进行处理,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死亡率。

4、生态冰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绿色、健康、安全的保活运输技术,但驼背鲈会因温度变化产生应激反应,降低应激反应的核心在于抗缺氧驯化、如使用抗缺氧剂降低鱼类敏感度,常用的化学抗缺氧剂有ms-222、丁香类和笑气等,但这些抗缺氧剂部分存在药物消退期,部分能在鱼体内富集,而对驼背鲈的神经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因此使用上述化学抗缺氧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5、而中药抗缺氧剂不容易在体内富集、对驼背鲈的伤害性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制剂提取操作繁杂、提取效率低;再者,应用中药抗缺氧剂养殖驯化驼背鲈的方法手段未被提供。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种驯化驼背鲈用的抗缺氧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驼背鲈进行抗缺氧驯化的过程中,使用化学抗缺氧剂会在驼背鲈体内富集,食用后容易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驼背鲈体内有害成分富集,食用后对人体的伤害性小的用于驯化养殖抗缺氧驼背鲈的中药制剂。

2、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3、

4、

5、本中药配方中,君药是三七、大花红景天;臣药是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枸杞、山楂、甘草;佐药是丹参、黄芪;使药是刺五加,以上中药各自的功效如下:

6、【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其含有丰富的三七黄酮,三七黄酮具备调节抑制皮质醇水平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三七黄酮含有的酚羟基,酚羟基能够作为供氧体和自由基发生反应,产生相应分子或离子,阻止自由基发生连锁反应。

7、【红景天】:甘、苦,平。归肺、心经;有益气活血之功效;其含有红景天苷,能够提升缺氧心机细胞的活力,提升驼背鲈的抗缺氧,降低其对氧气变化的应激性。

8、驼背鲈产生应激反应时皮质醇会升高,细胞中的氧气降低,剧烈的挣扎加重其焦虑使其产生过激反应。使用三七以及大花红景天作为君药可以降低其皮质醇含量、提升细胞中的氧气含量从而降低其过激反应的响应程度。

9、【金银花】: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10、【蒲公英】:苦、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11、【大青叶】: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

12、【鱼腥草】: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

13、【枸杞】:甘,平;用于虚劳精亏,目昏不明。

14、【山楂】:酸、甘,微温;具有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功效;

15、【甘草】:甘,平;具有补脾益气、缓解药物烈性之功效;

16、【丹参】: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17、【黄芪】:甘,微温;用于气虚乏力、补气升阳;

18、【刺五加】:辛、微苦,温;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

19、上述君药呈性温,配以臣药微寒的功效减轻君药中的温性,增强君药的疗效;佐药中丹参和黄芪微寒微温相互配伍,通经活气,提升驼背鲈细胞中的氧气含量,使其降低对于环境变化的抗应激性;使药刺五加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并且具有调节抗应激能力的作用,增强身体对各种应激因素的适应能力,以引导驼背鲈更好地吸收君药、臣药、佐药,帮助中药体系最好的发挥各自作用。

20、进一步,所述用于抗缺氧驯化养殖驼背鲈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21、

22、具体地,所述用于抗缺氧驯化养殖驼背鲈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三七35份、大花红景天15份、金银花10份、蒲公英4份、大青叶6份、鱼腥草5份、山楂6份、枸杞6份、甘草8份、丹参、30份、黄芪10份、刺五加5份。

23、更具体地,所述三七产地为云南文山、所述大花红景天产地为西藏、所述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产地为广东;发明人通过实验比对,发现通过上述产地产出的中药能得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2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主材料准备:将称量后的三七、大花红景天、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枸杞、山楂、甘草、丹参、黄芪、刺五加分别粉碎至90-120目,得混合物a;

26、s2、温度40-60℃下,将0.2-0.3份混合酶加至600-800ml的纯化水中,搅拌均匀,用10%的盐酸调节混合酶溶液至ph值为4-5,得混合酶提取液;

27、s3、容器中,加入质量为混合物a总质量的5-6倍的混合酶提取液,温度控制在40-60℃下,浸泡8-10h;

28、s4、步骤s3中的第6h开始,以均匀的流速收集漉液,直至时间截止时,漉液不再流出,得漉液b和滤渣c;

29、s5、往所述容器以及s4的滤渣中加入量为滤渣c中加入质量为滤渣c的6-8的70%乙醇,浸泡7-10h,得药液d;

30、s6、将药液d与漉液b混合均匀,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的浓缩液e,之后45-50℃下将浓缩液e使用大孔树脂吸附,用70%乙醇将大孔树脂洗脱至无色,收集洗脱液,后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加入总质量1~2倍的30%丁二醇复溶,过滤,即得。

31、酶在合适的ph值以及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植物细胞中含有90%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类,使用酶解法先对中药中的细胞进行破壁后在使用溶剂萃取,能够显著提高萃取的浓度,提升本发明中中药制剂的中药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溶解量,进而提高抗缺氧剂的效果,并且配合大孔树脂能够去除非必须的杂质,进一步实现制剂的纯化,提升抗缺氧效果。

32、丁二醇在本发明中即可作为溶质,也可作为溶剂;增强中药制剂在使用时的溶解度。

33、具体地,所述混合酶的混合比例为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按质量比1-1.5:1。

34、更具体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大孔树脂,使用前在超声频率20khz-100khz下预处理10-20分钟。ab-8为聚苯乙烯型弱极性吸附树脂,表面有一定的酯基,亲水性得到改善,但吸附机理仍为疏水性吸附。该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较大,适合于吸附各类具有一定疏水性的中药成分,吸附量较大,洗脱容易,吸附动力学性能良好。对热、有机溶剂和一般使用条件下的酸、碱稳定,因此使用寿命较长。对蛋白、糖类、无机酸、碱、盐、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均不吸附,因而可将一般中药成分与这些物质分离。

35、实验发现,在超声频率20khz-100khz下预处理ab-8大孔树脂10-20分钟,能够提升其对黄酮物质的吸附量。

36、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应用上述中药制剂驯化驼背鲈后生态冰温运输驼背鲈的方法。

37、运输前48-168h,将上述的中药制剂添加至驯化养殖的水体中,于水体温度16-18℃的条件下,对驼背鲈进行抗缺氧驯化,驯化完成后使用生态冰温运输。

38、进一步地,将所述中药制剂在驯化养殖水中的浓度为20mg/l~80mg/l。

39、具体地,所述生态冰温运输过程中使用2~14℃进行运输。

40、运输前,由于需要提升驼背鲈的抗缺氧能力,因此需要将其提前驯化,发明人经试验研究得出,最适宜提前驯化的区间是48-168h

4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42、1、本技术提供的抗缺氧驯化驼背鲈用的中药制剂,由三七、大花红景天、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枸杞、甘草、丹参、黄芪、刺五加制成,其具有见效快、成本低、无毒害和无药物消退期的优点,可有效防止抗缺氧剂在驼背鲈体内富集,造成食用后对人体造成损害。

43、2、本技术提供的驯化驼背鲈用的抗缺氧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适用于在工业上批量生产。

44、3、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生态冰温运输驼背鲈的方法,将该抗缺氧驯化养殖驼背鲈的中药剂制应用在所述驼背鲈的运输前驯化阶段,有助于在运输驼背鲈时减少驼背鲈的抗应激性,减少驼背鲈的死亡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