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3928发布日期:2023-11-09 15: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药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山药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釆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2、中药炮制技术,中国传统医药制备或提取手段之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加温、翻炒、煅制、净制、切制等,中药炮制后可以降低其副作用,如白矾煅后化湿、收敛作用提高,草乌加热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中药炮制后也能改变药性,增加新的疗效,如天南星药效辛温,具备燥湿化痰(以化湿的药物去除体内痰邪),袪风止痉的作用,加胆液做成胆南星,其味道变成苦凉,具备熄风定惊(根据去除体内风邪来稳定受惊的精神状态)、清热化痰的作用。中药通过炮制后,产生理化性质更改,会改变其独有的成分,可以提炼出起治疗功效的有效成分。

3、中药炮制通过不同的炮制工艺,对于同一中药而言,不同的炮制品,则体现不同的疗效,相当于增加新的药用物质,对于提高人类健康及临床辩证用药,意义较大。

4、山药作为传统补益中药,从现有炮制工艺而言,山药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项下记载有“山药片”及“麸炒山药”,对其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为“山药,甘,平,归脾、肺、肾,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可见,麸炒山药强调了健脾作用,这方面,国内专家学者对麸炒的药用价值是共识的,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十版,龚千峰主编(荟萃了国内中药炮制学专业的主流专家观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炮制学》新世纪2016年第4版45页提到(下文简写为“第4版《中药炮制学》教材”》:“麦麸皮性甘、淡,性平,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燥性,增强疗效,除去药物不良气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麦麸还能吸附油脂”。“麦麸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及维生素、酶类、谷甾醇等”。可见:从传统药性认为,山药归脾,肺,肾经,麸炒相当于加强了归脾经,体现了健脾胃作用。从化学成分角度看,也都可以达到健胃,增加消化等作用。所有这一切说明,麸炒山药重在健脾,从中药炮制学应用领域看,对于脾虚患者相当有临床价值。但是,在补肾的临床意义,从炮制学技术及饮片看,存在不突出或欠缺,原因是在中药作用的分类上,山药划分为补益药类别的补气药,不仅仅作用于肺虚,脾虚,且作用肾虚,山药既然为补益药,但在加强补肾作用上看,应该加强和扩大。而现有文献及古代本草,没有任何山药的炮制技术或饮片,去突出该方面的活性,山药主要体现有山药、土山药及麸炒山药,近代提到有清炒、米炒。古代炮制方法有炒制、蒸制、姜制、蜜制、酒制、乳制、醋制、药汁制。但是所有这些应用,均缺乏对补肾作用的加强应用或该方面炮制技术的延申。势必要寻找一种炮制技术,体现其治疗肾虚药用价值或物质基础。

5、基于这个背景下,本发明选用盐制工艺研究,对其具体工艺步骤和内容进行了革新,体现了盐制山药的补肾作用,扩大和加强了山药的应用,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6、从中药炮制角度看,盐炒法具有补肾作用,中药盐制的作用,主要有:

7、1)增强润下利水的作用:如常用的车前子、泽泻等利水渗湿药,经盐制后可借助其润下之功,增强利尿作用。

8、2)引药入肾,增强其益肝肾的作用:如常用的补骨脂、沙苑子、巴戟天、杜仲等补阳药及刺蒺藜、石决明等平肝息风药,经盐制后可增强补肝肾及疏肝明目的作用,故有“盐制走肾”之说。

9、3)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如常用的黄柏、知母等清热药,经盐制可增滋阴降火、清血热的作用。

10、第4版《中药炮制学》教材44页提到盐制法:“盐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作用,并能娇味,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引药下行,缓和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

11、专家普遍共识为:与药物共制后,改变药物性能,能增强疗效,引药下行入肾,利小便,软坚。如《汤液本草》中说:“益智仁治液多小便”“入盐同煎,有神效”。《本草蒙签》认为盐炒知母具有益肾补阴作用。入盐走肾脏乃至软坚,盐,性味咸寒,具有清热泻火,软件散的功效。盐制药物能引药下行,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滋阴降火、清热凉血、软坚润燥作用。

12、以上体现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一:盐制法能够扩大和加强中药的补肾作用,增加中药品种的应用,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药源—“盐制山药”。

13、在具体盐制山药法中,现有文献没有记载盐炒山药的工艺,另外,在具体盐制工艺步骤中,从山药片到盐制,在现有炮制文献还是中国药典,都没有记载或描述,更没有具体工艺参数的阐述。中药炮制既凝聚了技术创新,如中药辅料的应用,又凝聚了传统技术继承,如现代食盐为精制食盐,古代或用粗盐大青盐等,因此,无论是盐制法的具体工艺辅料及工艺步骤,需要一种技术应用在“盐制山药”体现,还比如,制备盐制法前的生山药片的炮制,炮制具体工艺参数均无,例如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第4版《中药炮制学》教材154描述:“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因此,技术上对药材杂质含量,浸润时间,切厚片大小,干燥温度等都需要具体参数控制,除此外,基于以上,体现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二——需要一种创新的具体明确的工艺参数的盐制技术。

14、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之三——需要提供一种创新炮制技术确保山药的形状及产品质量。山药含淀粉较高,易虫蛀,氧化变色,因此,山药的保管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目前山药加工炮制方法较多,据文献记载有生品、蜜麸炒、炒黄、米炒、土炒、炒焦、炒炭和麸炒等(见高学琴,李建勋,宋狱萍.山药加工炮制方法及炮制品质量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3):207-208),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加工的山药中会存在如下技术难题:山药容易变色,发黑,虫蛀,易长霉腐烂等。

15、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硫磺熏蒸解决上述问题(见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426079.0,一种低硫磺熏蒸结合食盐炙加工药用山药的方法)。但是按照药典要求控制山药中硫残留量又成为一个新的技术问题。行业内,市场调查,存在硫磺熏蒸技术仍然较多,也很普遍,二氧化硫超标是不允许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须硫磺熏蒸的山药炮制方法,使山药既能保持较好的外观,不会走色变黑,能够防虫防腐,能保证其质量和用药安全。

16、基于以上三个技术问题,提供山药的炮制技术及盐制饮片的意义如下:提供一种可加强山药的补肾作用或扩大补肾作用的一种关键炮制技术,能够确保山药的补肾疗效,且能达到防虫防腐,不走色的效果,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药的新的炮制方法。

2、基于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发明人认为山药作为一个补肾强身中药,需要进行中药炮制,从盐制角度进行对工艺革新,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山药的炮制方法且有利于防虫防腐,保证产品质量。

3、本发明中,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4、本发明的山药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取山药后经净制、洗润、切片和干燥,制备山药片;

6、2)喷淋中药水溶液:用中药水溶液喷淋步骤1)制得的山药片,喷淋后充分搅拌,静置3小时;再用2%(g/ml)淀粉溶液搅拌均匀,静置2小时;所述的中药水溶液是以金银花、山楂、五味子、金樱子和诃子为原料提取而得的提取液;

7、3)大青盐炒制:取大青盐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山药片中,拌匀,闷润0.5-1小时,控制温度,文火炒炙,时间10-15分钟左右,炒近干;

8、4)食盐炒制:取食盐水溶液,加入步骤3)得到的山药片中,拌匀,闷润4小时,控制温度,文火炒炙,时间10-15分钟左右,炒干。

9、本发明中,

10、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11、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12、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13、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

14、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

15、使用上述几种中药制成的提取液,对山药进行喷淋,体现了中药的抗菌消炎,防腐作用,同时按中医观点,增强了中药的收敛涩精作用,加强了补肾作用。各类成分相当于覆盖在山药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避免了接触空气和阳光,确保了山药成分的质量稳定安全。

16、本发明中,大青盐,中药名。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具有泻热,凉血,明目,润燥之功效。常用于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大青盐为粗盐,中医传统盐制法,古代应用粗盐较多,在炮制辅料选择上,选用一定的粗盐,体现了继承中药传统,同时,弥补了现代食盐所含成分的不足,青盐主含氯化钠,次含微量元素硅、铁、铝和宏量元素钙、镁,另含少量微量元素锰、钛、锶。食盐是用海盐、岩盐、湖盐、井盐等为原料,进一步加工而成的供食用的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含其它离子少。因此二者可以综合作用,在效果上,大青盐和食盐均发挥了中药引药入肾的作用,且大青盐的应用,加强了滋阴降火功能,间接达到了补阴作用。

17、食盐,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作用,与药物共制后,改变药物性能,能增强疗效,引药下行入肾,利小便,软坚。和大青盐相比,富含了一定的碘离子等。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制备山药片具体过程如下:先净制,捡去异物和杂质(如石头、泥块),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毛须根),按粗细大小分档,含杂质不得过3.0%;然后进行洗润,经洗药机进行洗至外表无泥沙洁净为准,浸泡(大个5-9小时,小个4-8小时),湿润30-40小时;再进行切片,切成2-4mm的厚片,异形片,碎段不超过5%;最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60-80℃,干燥时的厚度20-40mm,干燥时间为3-4小时,干燥后的含水量不大于12.0%;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中药水溶液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比例取金银花1份,山楂3份,五味子2份,金樱子2份,诃子2份,混合,加水10倍体积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浓缩成干燥浸膏,使用前稀释到浓度为0.5%(g/ml),即为中药水溶液。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大青盐水溶液是取大青盐加水溶解而得,溶液中大青盐的重量百分比为0.5%(g/ml)。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文火炒炙时,设置控制温度为240-300℃,实测锅体温度:220-240℃。

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食盐水溶液是取食盐加水溶解而得,食溶液中nacl的重量百分比为3.5%(g/ml)。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文火炒炙时,设置控制温度为240-300℃,实测锅体温度:220-240℃。

24、本发明中,“设置控制温度”表示显示屏设置的炒药时的检测温度;“实测锅体温度”表示用探测枪检测的炒药时的锅体实测温度。

25、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效果:

26、1)采用本发明的山药炮制方法制得的山药炮制品,具有增强其补肾益精的效果,可治疗各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而且补肾效果优于麸炒方法和盐炒方法制得的山药炮制品。

27、2)采用本发明的山药的炮制方法制得的山药炮制品,具有延长山药保质期,防止山药霉变和变色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